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一般常规治疗组(40例)和BiPAP呼吸机治疗组(40例)。监测治疗前、后2h、8h及48h动脉血气变化。观察患者SpO2、心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48h后PaO2有显著上升;pH值PaCO2改善不明显;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组的动脉血pH值、PaO2、PaCO2、心率有明显改善。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能明显改善COPD有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衰竭及全身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6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低流量吸氧组与无创正压通气组,并比较治疗后各项呼吸功能监测指标.结果:无创正压通气组病人的呼吸功能如:呼吸频率、SpO2、PaO2和PaCO2较低流量吸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COPD病人的呼吸功能,并可以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常反复发生慢性呼吸衰竭 ,在临床上仅以常规鼻导管低流量持续吸氧及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满意效果 ,通常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 ,这不但会增加病人痛苦 ,产生许多合并症 ,而且由于患者呼吸肌疲劳对呼吸机产生依赖性 ,从而造成脱机困难。因此 ,近年来双水平气道正压 (BiPAP)通气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为患者提供了既痛苦少 ,又简便易行的无创性治疗途径。尽管BiPAP呼吸机为纠正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但对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明显升高的COPD患…  相似文献   

4.
魏爱东 《中国保健》2008,16(14):642-642
BiPAP呼吸机是一种通过面(鼻)罩与患者连接,采用压力支持通气模式的新型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保留了患者气道防御机制,允许患者说话、进食,患者较易耐受.我们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8例,并同以往未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6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 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将39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照组,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率、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4±5)d和(19±6)d(P<0.01);需气管插管有创通气者分别为3例(15.0()和4例(21.1()(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可迅速缓解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PaO2和降低PaCO2,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无创性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昏迷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我们应用BiPAP面罩呼吸机以S/T方式对13例COPD呼衰昏迷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并与11例非昏迷患者比较。结果显示昏迷患者与非昏迷患者血气在通气前后得到明显改善,意识转清,有效率分别为846%、81.8%(P>0.5),说明BiPAP通气对于COPD呼衰昏迷患者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月应用NIPPV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2例与32例常规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观察其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NIPPV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HR、RR、SaO2、PaCO2、pH。结论适当的通气支持可及早控制病变程度并可防止呼吸衰竭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COPD合并有Ⅱ型呼吸衰竭病患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呼吸功能。结果:治疗后组内比较,PH值显著升高、PaO_2显著升高、PaCO_2显著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显著降低、呼吸指数(R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PH值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H值,观察组患者的PaO_2(mmHg)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aO_2(mmHg),观察组患者的PaCO_2(mmHg)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aCO_2(mmHg),观察组患者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指数(RI)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指数(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作为重要的临床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早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止咳、平喘、化痰、吸氧、抗感染等一系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等基本情况均有所改善,而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PaO2水平均有所上升,PaCO2水平均所有下降,而研究组患者两种指标水平的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早期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患者治疗需求,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诊治的90例重症哮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应用氨茶碱、糖皮质激素药物等常规对症治疗的对照组(n=45)、配合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的观察组(n=45).比较2组重症哮喘疾病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组间治疗前症状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6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A组,33例),接受常规药物等治疗;NIPPV治疗组(B组,3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立即应用面罩以双水平正压(BiPAP)模式行NIPPV。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频率、心率、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B组治疗后2~3 h及24 h血气分析中的pH值、PaCO2、PaO2均较入院时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理论插管率治疗组(5/33)较A组(13/32)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住院时间B组较A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模式行NIPPV可迅速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情况,减少插管率与住院时间,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为COPD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BiPAP无创通气;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导管持续吸入氧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h和12h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同时记录呼吸频率、心率、平均血压等指标。结果实验组通气治疗后2h,二氧化碳分压从(54±10)mmHg降至(44±11)mmHg,氧分压从(55±20)mmHg上升至(79±22)mmHg,明显改善(P<0.05);血pH以及呼吸频率、心率、平均血压比治疗前也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2h,上述各指标进一步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2h和12h,实验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通气对提高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及改善呼吸衰竭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6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A组,33例),接受常规药物等治疗;NIPPV治疗组(B组,3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立即应用面罩以双水平正压(BiPAP)模式行NIPPV。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频率、心率、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B组治疗后2~3h及24h血气分析中的pH值、PaCOa、Pa02均较入院时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理论插管率治疗组(5/33)较A组(13/32)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住院时间B组较A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AP模式行NIPPV可迅速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情况,减少插管率与住院时间,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郝刚 《中国卫生产业》2012,(14):150-150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通气后心率、呼吸、PaO2、PaCO2 、SaO2、pH,插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2例行气管插管治疗,对照组6例行气管插管治疗,无患者因通气障碍死亡.气管插管率分别为6.67%和20.0%,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心率、呼吸、PaO2、PaCO2都有显著差异,P<0.05.pH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有效改善血气指标,提升通气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bi level airway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有创通气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72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有创组和无创组,每组3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有创组采用有创通气,无创组采用Bi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blood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_(2))、血氧分压(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_(2))]、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生存率。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无创组心率、呼吸频率、PaCO_(2)低于有创组,PaO_(2)高于有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创组比较,无创组治疗1个疗程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减轻炎症反应,不增加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16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PPV通气,观察两组气管插管率和血气变化.结果 治疗组2h、24 h后血PaCO,明显下降,血PaO2、pH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N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常规以吸氧、抗感染、通畅气道等治疗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虽肯定,但因其存在创伤性和并发症等问题,影响其应用。而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无创通气通过面罩或鼻罩对有自主呼吸的患者提供吸气、呼气双水平气道正压的压力支持。BiPAP无创通气已成功用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近两年该院收治的126例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氧合指数及吸氧浓度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并随治疗进行,各项指标情况逐渐好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精心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确保有效通气可协助患者治疗,促进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施小山 《现代保健》2011,(16):22-24
目的 观察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85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5例),B组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鼻导管吸氧、呼吸兴奋剂、纠正酸碱失衡的治疗.A组在B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iPA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24、48、72 h后临床症状、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比较7 d内插管率、病死率.结果 在RR、HR、PaO2、PaCO2、SaO2等方面,A组经BiPAP治疗后2 h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即有显著改善( P 均<0.01),而此时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不大( P 均>0.05).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治疗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变更明显( P 均<0.01),而对照组直到常规治疗后24 h后上述指标才有明显改善( P 均<0.01).在pH值方面,A组经BiPAP治疗后24 h较治疗前即有显著改善( P <0.05),而对照组直到常规治疗后48 h后才有明显改善( P <0.05).A组7 d后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显著高于B组(χ2=6.4281,6.1802,P 均<0.05),A组7 d内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χ2=4.2291,4.6753,P 均<0.05).结论 BiPAP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方面比常规治疗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可降低插管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综合治疗组(n=30)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n=3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BP)、心率(HR)、动脉血气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的BP、HR、动脉氧分压(PaO_2)均显著低于常规综合治疗组,PaO_2、动脉血氧含量(SaO_2)均显著高于常规综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机械通气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常规综合治疗组80.0%(2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