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南省郑州市2所民办高校教师体重指数(BMI)指数现状。方法以2010年5月接受健康体检的1234人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测定BMI及血酯、血压和血糖。结果民办高校超重和肥胖比例高达35.9%,男性教师超重率为27.5%,肥胖率20.8%;女性教师超重率为15.6%,肥胖率13.6%。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50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峰值。随着BMI指数升高,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逐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不同性别的教师不同BMI组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和脂质代谢紊乱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民办高校教师中的超重、肥胖率较高,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检出率较一般人群高,应采取相关的措施控制民办教师超重和肥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对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医院体检中心1017名健康体检人群的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重检出率31.37%,肥胖检出率4.92%;随BMI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逐渐升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检出率亦增高.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率较高,超重、肥胖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关系密切,需采取早期有效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倾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自贡市健康体检人群血压、血脂受体质指数的影响状况,为有效开展控制血压、血脂健康教育和预防心血管疾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16-1/2016-12在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体检的2 373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血脂、血压和体质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人群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5.6%(607/2 373)和5.9%(140/2 373)。高血压、高血脂发生率分别为18.9%(448/2 373)、33.8%(801/2 373);BMI由正常向超重和肥胖组发展时,收缩压及舒张压的高血压构成比呈上升趋势(χ_(收缩压)~2=338.762,P0.01;χ_(舒张压)~2=314.211,P0.01);甘油三脂、胆固醇偏高的构成比随着BMI向超重和肥胖组发展而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甘油三脂)~2=117.651,P0.01;χ_(胆固醇)~2=36.736,P0.01)。结论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受体质指数的影响显著;加强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有益于人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北京市顺义区人群体质指数(BMI)与血糖及血脂的关系。方法运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顺义区常住居民3 840人进行血糖、血脂及相关因素调查;计算BMI;检测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8.3%和27.1%,其中男性超重率(40.2%)和肥胖率(29.3%)明显高于女性超重率(36.8%)和肥胖率(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群平均BMI及超重、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P0.05);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超重和肥胖组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内,高血糖及血脂异常检出率随BMI的增高呈增高的趋势(均P0.05)。结论顺义区人群超重、肥胖形势严峻,且超重、肥胖与高血糖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开展群体超重、肥胖干预行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8—10月对北戴河区20~92岁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抽取3 569人,用询问调查法获得个人基本情况和相关因素,测量身高、体重。结果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总患病率分别为36.79%、13.28%和54.08%;不同性别的人群超重率、全身性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1,P0.01;χ2=63.85,P0.01;χ2=14.91,P0.01);不同年龄人群超重率、全身性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5,P0.01;χ2=6.002,P=0.01;χ2=24.70,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超重率、全身性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P0.01;χ2=126.31,P0.01;χ2=13.11,P0.01);与体重正常人群比较,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压、血糖异常和甘油三酯升高危险性较高,其OR值分别为2.86,2.94,3.52和5.06,4.19,6.37)。结论肥胖者易患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调查幼儿园身高体重,了解儿童超重与肥胖情况。方法 根据2020年合肥市某街道10所幼儿园1 954名儿童体重和身高检测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评估儿童超重和肥胖情况。结果 1 954名幼儿园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33.57%,其中超重率为20.06%,肥胖率为13.51%。4岁以下、4~5岁、5岁以上肥胖率分别为10.69%、13.43%和14.95%,肥胖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12,P=0.082)。男童肥胖检出率(15.18%)高于女童(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8,P=0.020)。结论 幼儿园的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较高,需加强对幼儿园阶段儿童,特别是男童的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淮安市城区中学生超重、肥胖分布现况,为制定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淮安市城区8所中学学生为调查对象,计算体重指数(BMI),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调查了18 299名中学生,年龄为12~17岁,其中男生为9 831名,女生为8 468名;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5%、8.4%。男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8.4%和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50,P0.05);男女生肥胖率分别为10.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13,P0.05)。初中和高中学生超重率分别为15.0%和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3,P0.05);其肥胖率分别为9.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4,P0.05)。结论淮安市城区中学生超重、肥胖现象并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南省15~24岁青年人群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的流行情况,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对河南省4 093名15~24岁青年人群的身高、体重及腰围进行测量并做描述性分析。结果河南省2012年15~24岁青年人群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13.10%、4.62%和16.69%。男性肥胖患病率(6.04%)高于女性(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P0.01)。城市男性超重率、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农村男性,城市女性中心性肥胖率低于农村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超重率、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均比其他职业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随年龄和体质指数(BMI)的增长呈升高趋势(P0.01);随着每周锻炼次数的增加,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呈降低趋势(P0.01);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随经济收入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河南省15~24岁青年人群以中心性肥胖流行为主,青年时期是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升高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做好对青年人群的干预,对整个人群肥胖的预防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了解阿克苏市汉族、维吾尔族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现状,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2013年阿克苏市学生体检信息报表中抽取7~ 12岁汉族小学生5 377名,维吾尔族小学生4 984名,共10 361名.利用中国学生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结果 汉族小学生总体超重率(15.10%)、肥胖率(11.20%)高于维吾尔族小学生总体超重率(6.48%)、肥胖率(2.71%)(x2值分别为197.05,281.98,P值均<0.01).汉族男生总体超重率(18.11%)、肥胖率(13.69%)高于汉族女生总体超重率(11.87%)、肥胖率(8.52%)(x2值分别为40.73,36.10,P值均<0.01);维吾尔族男生超重率(7.60%)高于女生(5.40%)(x2=10.00,P<0.01);维吾尔族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11%,2.48% (x2=1.01,P>0.05).汉族男生超重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汉族男生肥胖检出率及汉、维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P值均<0.05).结论 阿克苏市小学生超重肥胖已处于流行期.应及早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机关职业人群体质指数(BMI)现况及其对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脂异常指标的影响,为该人群预防超重和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2014-2016年参加健康体检的4735例军队机关干部和公务员BMI进行调查,分析不同BMI对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脂异常检出率的影响。结果总体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48.7%和14.4%,其中男性分别为54.9%和13.1%,女性分别为28.7%和4.4%。BMI在不同性别的各年龄分组中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BMI分组及性别中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脂异常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该人群预防超重和肥胖要以中青年男性和老年女性为主要对象,控制体质量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西城区超重和肥胖患病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为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西城区抽取社区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问卷调查。结果2004年收回有效问卷1974份,2007年收回有效问卷1766份。2004年男女超重率分别为39.8%和30.6%,肥胖率为12.4%和14.3%,2007年男女超重率分别为43.8%和32.1%,肥胖率为10.5%和13.4%,不同性别人群超重、肥胖率均无统计学差异;2004年、2007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超重肥胖率是逐渐上升的,有统计学差异(P0.01)。2004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人群的超重率分别为40.9%、39.0%和42.5%,肥胖率分别为28.9%、22.1%和24.1%,2007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人群的超重率分别为48.6%、40.4%和47.6%,肥胖率分别为19.8%、20.8%和21.2%,两年纵向对比,高血压患病人群的超重率、肥胖率(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4年锻炼人群与不锻炼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无统计学差异,2007年锻炼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低于不锻炼人群,超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重肥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控制体重、降低肥胖及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苏州市2017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2年和2017年中小学生体检资料进行分析,计算7~17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及年均增长率。结果 2012—2017年苏州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年均增长率,男生2.1%,女生1.5%,男生超重率从2012年的16.7%,增加到2017年的18.5%(χ2=309.433,P<0.01),女生超重率从2012年的10.5%,增加到2017年的11.3%(χ2=87.776,P<0.01);肥胖年均增长率,男生4.4%,女生3.2%,男生肥胖率从2012年的12.2%,增加到2017年的15.1%(χ2=1 154.327,P<0.01),女生肥胖率从2012年的7.0%,增加到2017年的8.2%(χ2=359.986,P<0.01)。低年龄段(7~12岁)超重肥胖率高于高年龄段(13~17岁);超重肥胖率在经济相对高地区高于经济相对低地区。结论苏州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2017年较2012年增长明显,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结合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可更好地评估不同经济条件下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城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超重和肥胖现状,为制定肥胖和肥胖相关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上海市某城区10个街道中随机抽取4个街道,将2010-2014年纳入该区慢病管理系统的4 716名50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糖尿病并发症和临床症状、饮食习惯、糖尿病用药及健康教育等信息,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等指标。采用SAS 9.2软件进行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男、女性的体质指数(BMI)分别为(24.70±2.94)、(24.87±3.52)kg/m~2,腰围分别为(89.16±9.02)、(85.37±9.26)cm。男性患者的超重率(45.94%)高于女性(41.70%),而女性肥胖率(16.88%)高于男性(1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患者中心性肥胖率(49.90%)高于男性(4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不同年龄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55岁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最高,而男性各年龄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在不同血压情况和饮食情况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中心性肥胖率均随血压等级升高而升高,趋势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海市城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超重率和肥胖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该人群的血压水平,加强饮食干预,降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安庆市宜秀区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宜秀区年龄大于18岁农村常住居民2 905人(其中男性1 460人,女姓1 445人)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值,分析超重、肥胖患病现况不同体质指数(BMI)对象的高血压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安庆市宜秀区农村居民超重率为31.3%,标化率30.3%;肥胖率为9.4%,标化率9.0%。男性的超重肥胖好发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已婚中年人群,女性的超重肥胖率好发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已婚中老年人群。BMI大于24 kg/m2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小于24kg/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P<0.01)。结论安庆市农村超重率和肥胖率呈现较高水平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延长油田职工超重及肥胖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延长油田20岁及以上的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1 876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以及血糖、血压、血脂的检测。结果 1 876名职工中检出超重职工738名,检出率为39.3%,肥胖者210名,检出率为11.2%。其中男性超重率(46.4%)、肥胖率(14.0%)均高于女性(分别为28.1%和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34、24.09,P0.01)。以腰围(WC)为诊断标准,中心性肥胖率为60.8%,其中,男性中心性肥胖率(67.1%)明显高于女性(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1,P0.01)。超重和肥胖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均高于体重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指数(BMI)、WC、腰臀比(WHR)与FPG、2 h PG、SBP、DBP、TG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延长油田职工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严重威胁职工的健康,需引起重视,开展以体重控制为基础的综合干预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湖南省中学生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的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关联性,为中学生超重肥胖和血压偏高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省内30 530名中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通过χ2检验、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因素并分析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和关联性。结果 2021年湖南省中学生总超重肥胖率27.90%、血压偏高率10.01%。男生超重肥胖率(31.95%)和血压偏高率(10.41%)均显著高于女生(超重肥胖率:23.72%;血压偏高率:9.59%)。不同中学类型(χ2=39.270,P<0.001)、一周内60 min以上中高强度运动天数(χ2=6.427,P=0.040)、BMI等级(χ2=770.706,P<0.001)之间血压偏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等级与血压偏高具有一定相关性,且随着BMI等级的升高,血压偏高的风险随之增加(R=0.142,P<0.001)。超重、肥胖的中学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分别是BMI指数正常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北京大学2016—2020年研究生新生体重、血压和血尿酸的变化,为大学生慢病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北京大学2016—2020年5年应届本科毕业的研究生新生入学体检数据,比较不同年份体质量指数(BMI)、血压和血尿酸水平的差异,以及超重/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的差异。  结果  男生2016—2020年超重/肥胖、高血压及2018—2020年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94,37.63,55.53,P值均<0.01),而2016—2019年超重/肥胖、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5,1.05,P值均>0.05)。男生超重、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最高检出率均出现在2020年,分别为29.25%,11.37%,12.60%和43.84%。女生2016—2020年高血压和2018—2020年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14,14.59,P值均<0.01),而2016—2019年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2020年女生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35%和13.86%。  结论  2020年大学生血压和血尿酸水平升高,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增高,可能有不良生活方式对青年学生健康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居民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现况及其BMI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的关系,从而为慢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使用统一调查问卷对9 988名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所有资料使用Epi Data 3.2录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调查对象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7.265,P〈0.001;χ2=10.590,P〈0.001),40~59岁年龄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P〈0.001);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4,P=0.134;χ2=0.003,P=0.976);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BMI的增加,上述疾病的检出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结论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MI正常组,提示为早期预防慢病,应特别关注BMI≥24的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朝阳区13个街乡18岁以上常住居民共39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居民间超重率及肥胖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BMI人群的主要慢性病指标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与慢性病的关系。结果 朝阳区成人超重率为38.97%,肥胖率为19.66%;城市居民超重率(χ2 = 114.74,P<0.05)、肥胖率(χ2 = 373.83,P<0.05)低于农村居民;男性超重率(χ2 = 101.55,P<0.05)、肥胖率(χ2 = 22.37,P<0.05)高于女性,超重组患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50~1.84倍,肥胖组患病风险是正常组的2.06~3.20倍。超重、肥胖组患1种、2种、3种疾病的聚集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朝阳区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状况严重。随着BMI水平的升高,成人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升高,应积极开展超重肥胖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居民体重监测,掌握成都市新都区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为预防控制超重和肥胖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新都区社区诊断调查数据资料,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新都区10个街道/镇的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分析。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居民共11366人。结果本次调查人群超重率22.87%,肥胖率6.31%,经2012年新都区人口标化后,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9.33%和5.96%。男性超重率(25.61%)高于女性超重率(2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1,P<0.01);男性肥胖率(5.69%)低于女性肥胖率(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6,P<0.01)。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5,P<0.01;χ2=99.28,P<0.01)。结论新都区居民超重和肥胖人数估计结果接近全区人口的1/4;且超重和肥胖的趋势明显随着人群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