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锋 《养生月刊》2008,(1):36-40
乳腺增生是20多岁到50岁左右育龄期中青年女性最常见和高发的疾病,西方发达国家有1/3以上的妇女患过乳腺增生症.国内报道乳腺增生症发病率在10%左右,囊性改变较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得了乳腺增生后,常有随着月经生理周期周而复始地出现乳房胀痛等症状,成为困扰女性的难言之痛.  相似文献   

2.
乳腺增生症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乳腺小叶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多发生于25—40岁妇女,以乳外上方为多见,是妇外科常见病。  相似文献   

3.
杨锋 《养生月刊》2008,29(1):36-39
乳腺增生是20多岁到50岁左右育龄期中青年女性最常见和高发的疾病,西方发达国家有1/3以上的妇女患过乳腺增生症,国内报道乳腺增生症发病率在10%左右,囊性改变较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得了乳腺增生后,常有随着月经生理周期周而复始地出现乳房胀痛等症状.成为困扰女性的难言之痛。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5~45岁女性,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雌激素水平过高,作用于乳腺组织致其增生和复旧不全,以乳腺疼痛和乳腺肿块为主要特征。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近年来,我院采用他莫昔芬(TAM)联合乳增宁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腺病,即乳腺小叶、导管上皮与基质呈现增生现象,根据增生成份和程度的不同,分为乳腺小叶增生、纤维腺病、硬化性乳腺病及囊性乳腺病.本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妇女.临床上以乳房肿块、经常肿痛加重,经后减轻为特点.属中医乳癖的范畴.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验方双通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结构不良症,是一种非炎性亦非肿瘤性的乳腺病变,占所有乳腺肿块病的12%~58%,是妇女的常见病,属中医"乳癖"的范畴.临床上以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为特点,该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0~40岁,近几年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渐趋增高,在临床上50%以上的女性有乳腺增生的表现.笔者近年来采用乳癖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麦镇江 《中药材》2004,27(8):615-618
乳腺增生症临床上名称很多,如乳腺病、乳腺纤维囊性病、乳腺腺病、乳腺小叶增生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名为乳腺结构不良症,我国多数学者仍习用乳腺增生症之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在我国30岁以上妇女发病率占30%~50%,最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有一定的致癌倾向[1].乳腺增生症临床多见而难治,加之其与乳腺癌的关系而倍受临床关注.本文报道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症的高频超声图像及彩色血流所见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以提高超声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率。方法对7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高频声像图及彩色血流表现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并与病理学组织类型进行对比。结果超声按病理学组织类型分为乳腺囊性增生30例,腺病样增生10例,小叶增生5例,囊性增生合并腺病25例。本组诊断符合率为90%。结论乳腺增生症高频声像图与病理组织学组织类型对照具有特征性表现,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结构不良症,是一种非炎性亦非肿瘤性的乳腺病变,为妇女常见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以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为特点.临床中50%以上的女性有乳腺增生的表现.笔者近几年采用四逆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圆  张昌政 《新中医》2011,(6):67-68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症的数字化钼靶征象与其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寻找乳腺增生症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方法:分析13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数字化钼靶征象及中医证型,观察之间的关系。结果:130例患者中,腺性小叶增生62例占47.69%,其中肝郁气滞证50例占80.65%,痰瘀凝结证7例占11.29%,冲任不和证5例占8.06%。囊性小叶增生43例占33.08%,其中肝郁气滞证8例占18.60%,痰瘀凝结证25例占58.14%,冲任不和证10例占23.26%。纤维性小叶增生25例占19.23%;其中肝郁气滞证2例占8.00%,痰瘀凝结证8例占32.00%,冲任不和证14例占56.00%。结论:X线表现为腺性小叶增生患者多为肝郁气滞证,囊性小叶增生患者多为痰瘀凝结证,纤维性小叶增生患者多为冲任不和证及痰瘀凝结证。  相似文献   

11.
许娟  王雨  王晓东 《四川中医》2014,(2):124-126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以自拟疏肝散结汤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小金丸治疗,每次1.2g,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5%,对照组总有效率44.28%,两组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散结汤对乳腺囊性增生疗效明显优于小金丸,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乳痛饮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李启林景泰县中医院(730400)主题词乳腺增生/中医药疗法,@乳痛饮,临床研究乳腺增生性疾病一般包括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囊性增生病。通常所谓的乳腺增生症从病理形态上可分为慢性囊性增生和小叶增生,是妇女多发病之一,占乳腺疾病...  相似文献   

13.
蒙琼  王靖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110-111
目的:探讨在乳腺增生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彩色B超对乳腺增生的声像图诊断。结果: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声像图表现,依其特征的不同,可划分两大类,一种以囊性增生为主,一种以乳腺腺体增大、增厚为主。结论:依据彩色B超检查声像表现的不同,将乳腺增生性疾病分为乳腺囊性增生及乳腺腺体增生。目的:通过乳腺增生症声像图特征分析,指导临床诊治,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症的高频超声图像及彩色血流所见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以提高超声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率。方法对7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高频声像图及彩色血流表现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并与病理学组织类型进行对比。结果超声按病理学组织类型分为乳腺囊性增生30例,腺病样增生10例,小叶增生5例,囊性增生合并腺病25例。本组诊断符合率为90%。结论乳腺增生症高频声像图与病理组织学组织类型对照具有特征性表现,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自拟消乳汤治疗囊性乳房增生病2例报告王月霞黑龙江省大庆五医院163711乳房囊性增生病,也称慢性囊性乳腺增生病或乳腺增生症。是妇女多发病之一,最常见于30~40岁之间,男性也有发生。此病病因尚不明确,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一部分病人可以发生为恶变,所以...  相似文献   

16.
乳腺增生症又称为乳腺腺病、乳房囊肿病、纤维囊性乳腺病等,是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疾病,与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本质上是一种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所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故WHO将其命名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西方学者多称为"纤维囊性乳房病".  相似文献   

17.
乳腺囊性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多发于30-50岁女性.2009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软坚散结散中药散剂外敷配合内服治疗乳腺囊性增生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乳腺增生病治疗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结构不良,纤维囊性乳腺病,是一种综合多种临床病症的疾病,包括乳腺组织增生症(乳痛症)、乳腺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症等。乳腺增生病在病理形态上表现为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的增生与复旧不全,导致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本病既非炎症,也非肿瘤,临床上突出表现为乳房疼痛和肿块。乳腺增生病是生育期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房病的75%,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近年来,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高、月经初潮年龄早、大龄初…  相似文献   

19.
乳腺增生病是指在某些因素影响下乳腺组织数量增多,形态异常,乳腺正常组织结构发生紊乱而致的良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乳腺内出现非炎症、非肿瘤性颗粒状、片块状或囊性结节。根据其病理分期不同可分为单纯乳腺增生症、腺性小叶增生症和囊性小叶增生症3种不同类型,是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乳腺增生病是以周期性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为临床特点的妇女常见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占全部乳房疾病的75%[1],其囊性增生恶变率较高,是一种癌前病变[2]。因此,研制疗效确切、使用简便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对维护广大妇女的生命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治疗乳腺增生病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