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痴呆与轻度认知障碍是我国卫生领域重大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本项目在国家和省部级40余项基金资助下,对痴呆与轻度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国内最系统完整的痴呆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信息和生物标本库;明确了中国人群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相关的遗传致病/易感基因和重要蛋白功能并在国际首次报道了中国人家族性AD早老素1基因新突变;发现和明确了AD早期诊断的生物学和影像学标志物;主持制定了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研发了抗AD新药,构建了药物研发技术平台。本项目提高了我国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诊治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该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应对措施及建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2 207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657例非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股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简单关联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简单关联性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有无脑梗死、有无糖尿病情况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4)、性别(OR=1.49)、高血压病史(OR=2.23)、脑梗死病史(OR=17.84)、糖尿病史(OR=1.72)均为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梗死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龄等可能是影响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发病的因素,针对这些可改变的独立因素需采取措施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重要举措,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干预,预防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减少患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尿液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膜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RK5)水平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AD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内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再分亚组:轻度痴呆组(n=36)、中度痴呆组(n=28)和重度痴呆组(n=22);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法检测尿液AD7c-NTP、外周血淋巴细胞GRK5水平,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障碍程度,通过Pearson分析AD7c-NTP和GRK5水平与AD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尿液AD7c-NT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GRK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尿液AD7c-NTP水平随着临床痴呆程度加重逐渐升高(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GRK5水平随着临床痴呆程度加重逐渐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尿液AD7c-NTP及外周血淋巴细胞GRK5水平均与...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退行性神经疾病,以记忆障碍、失语、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研究显示,AD患者的脑损伤可能在确诊前10~20 a就已经出现,但目前缺乏简单易用的生物标志物,使AD的诊断和治疗受到严重制约。AD常用的检测标本是脑脊液(CSF),但是,通过腰椎穿刺采集CSF可造成侵入性损伤,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现有的AD流体生物标志物一定程度上能够显示患病的迹象,但无法准确预测疾病进展或评估临床治疗效果。一些新发现的体液分子,如Tau多肽、神经丝蛋白、自身抗体、miRNA、蛋白激酶等已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对AD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本文主要对AD的蛋白类、核糖核酸类、无机小分子等生物标志物及新近发现的血液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线报告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物是阿尔茨海默病最早期的病理特征,而今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可预测它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并有望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提前预警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紫河车蜜丸对老年期痴呆患者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紫河车蜜丸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疗效及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 方法用紫河车蜜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1 6例 ,血管性痴呆患者 1 9例 ,采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记分的方法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 ,并用酶联吸附免疫法测定患者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含量变化。结果紫河车蜜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均有效 (P <0 .0 5 ) ,并能降低脑脊液 β淀粉样蛋白含量 (P <0 .0 1、P <0 .0 5 )。结论紫河车蜜丸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有效 ,并能降低患者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7.
一种含有GLA(γ-亚麻酸)或DGLA(高-γ-亚麻酸)及生物可利用的硒,其中也可以含有18:4或高于n-3的必需脂肪酸及生物可利用的锌。该组成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痴呆或抑郁。这种痴呆可由于早老性痴呆症、小动脉多灶性栓塞或病毒性疾病引起的。其单剂  相似文献   

8.
前人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正逐年攀升,其病理改变出现早,家属识别率、就诊率低,目前临床确诊仍主要依靠症状学诊断,故寻找一种可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便显得尤为重要。时下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标志物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在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中可能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江苏省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74例及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研究对象。174例老年痴呆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分为阿尔茨海默病组118例,血管性痴呆组56例,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Hcy及CRP水平。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与血管性痴呆组患者血清Hcy、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尔茨海默病组血清CRP水平高于血管性痴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Hcy及CRP水平对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具有一定临床价值。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正常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血管性痴呆患者。  相似文献   

10.
β-淀粉样蛋白水平的降低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可改变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血管中的β-淀粉样蛋白水平的药物有望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人类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该疗法与疫苗治疗相比更为安全。β-淀粉样蛋白是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沉积的淀粉样斑块的主要成分,许多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都认为,β-淀粉样蛋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所特有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和痴呆的根本原因。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的大脑退化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类型的痴呆症,迄今尚无治愈的方法。目前,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发现早老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β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所致。这种蛋白是构成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组织毒性斑块为特征的组成部分。早期研究证实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与Aβ的产生有关。这一发现不但加深了人们对Aβ的产生过程及其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系的理解,而且为设计药物治疗这种神经变性紊乱提供了一个新的分子靶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研究为细胞如何丢  相似文献   

12.
推荐理由:痴呆是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3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1.32亿,痴呆患者约为1000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600万。现代科学认为,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有可能预防和延缓痴呆的发生和发展,“记忆筛查”是早期发现认知损伤的唯一而且简要的方法。我国开展的体检项目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体内脏器官,但认知功能的检查尚未列入体检项目。目前,“记忆体检”仍属空白,尤其是老年群体,失去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机会。《中国记忆体检专家共识》的出台对认知障碍患者的早诊、早治及延缓痴呆进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如能将痴呆的记忆筛查纳入例行的健康体检则更具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他为了实现"守护记忆、留住人间美好"的梦想,面对痴呆顽症,带领团队克服了难以言述的重重困难,终于找到了能提前5~7年预测记忆丧失的标志物,为早期预防提供了宝贵和长足的时间;他为了拿出中国人痴呆治疗方案,持之以恒地探索中国人群痴呆发生发展、流行的发病规律,首次报道了中国人口老化导致记忆障碍人数出现"井喷现象"(4 000多万),并提出控制危险因素可预防痴呆的观点;他一直潜心研究中国人痴呆的遗传规律和对携带有痴呆风险基因人群进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首次报道了中国人13个致病基因新突变,提出了遗传干预策略;他为实现自主研发痴呆新药的载体工具,利用中国人特色基因构建了10种新的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彰显了自力更生的研究精神;他为了规范中国的痴呆和认知障碍临床实践,主持制定《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10版和2015版,单篇发表相关论著23篇,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临床诊治水平;为了推出痴呆新药,主持国内外临床试验20多项,证明中国新药丁苯酞和塞络通对血管性痴呆有明确疗效,报道于国际著名期刊,引起国内外同行关注;他和团队努力实践着构建防治痴呆的中国人方案,奠定了我国在痴呆领域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他就是——贾建平教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红藻氨酸损毁Meynert基底核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及脑内胆碱能纤维密度的变化。方法痴呆组、痴呆治疗组及痴呆对照组大鼠前脑Meynert基底核注射红藻氨酸制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痴呆治疗组造模后30 min、1、3、5、7 d右侧侧脑室注射bFGF;痴呆对照组同时间注射生理盐水。30 d后Y迷宫测试正常对照组、痴呆组、痴呆对照组及痴呆治疗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AchE细胞化学染色,并测量基底前脑皮层及海马区AchE纤维密度。结果痴呆组大鼠Y迷宫学习及记忆能力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AchE纤维密度减低(P<0.01)。治疗组Y迷宫学习及记忆能力较痴呆对照组有改善(P<0.01),AchE纤维密度亦有所增加(P<0.01),但没有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红藻氨酸前脑Meynert基底核可成功制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bFGF可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基底前脑皮层及海马区AchE纤维密度,改善其Y迷宫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发病率逐年增高,其病程漫长、渐进加重。目前血管性痴呆的知晓率、就诊率、治疗率低,也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案。应结合转化医学的理念,建立有关痴呆的古文献数据库,进行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建立动物研究模型,建立生物标志物数据库,积极推进社区健康促进活动,为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转化医学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于人才队伍建设和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王伟娜 《医学综述》2013,19(15):2739-2741
因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与溶栓治疗的疗效、治疗时间的早晚高度相关,所以选择能早期诊断AMI的生化标志物是检验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蛋白在心肌缺血的早期就能在血液中检出,其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高,且两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两者具备理想早期心肌标志物的特征,与现有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红蛋白等相比对AMI的早诊断和早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变化,寻找HT患者差异蛋白,为HT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9例HT患者、14例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应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技术联合液相色谱法以及串联质谱分析对蛋白质进行鉴定和相...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近年来其发病率日益升高。阿尔茨海默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赖于社区筛查和诊断流程的建立,但目前国内外并无统一标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阿尔茨海默病社区筛查和诊断常用的评估量表和工具、诊断标准及筛查和诊断流程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各量表和工具的优劣性、诊断标准的适用性及筛查和诊断流程的可操作性,以探讨建立适用于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社区筛查和诊断流程。  相似文献   

19.
背景:早发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EN1)或早老素-2(PSEN2)的基因突变所致,其表型差异与PSEN1的不同突变相关。PSEN1的不同突变已在早发阿尔茨海默病伴痉挛性截瘫的病例中报道。目的:描述与早发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伴痉挛性截瘫相关的一种PSEN1基因的新突变。患者和方法:研究对象是1例27岁的伴痉挛性截瘫的早发痴呆男性患者。检测该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PSEN1、PSEN2和APP基因序列。为检测对β淀粉样蛋白多肽(Aβ)产生的可能突变效应,将突变基因转染HEK293细胞后再检测蛋白Aβ42和Aβ40的产量。结…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认为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这里就目前β淀粉样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