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LAD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FPG、2h PG、FCP以及Hb A1c水平。结果研究组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为(8.7±1.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 PG、FC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 PG、F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b A1c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b A1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1%(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LADA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合用药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采用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低血糖发生频次,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2h PG(9.50±4.60)mmol/L、Hb Alc(7.19±0.79)%、胰岛素用量(42.80±11.53)U比对照组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BMI(28.20±2.89)kg/m~2、低血糖发生频次(5.30±0.21)次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西格列汀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较理想,能够减少患者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总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格列汀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129例初发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9~53岁,平均(35.1±12.4)岁,在饮食控制及中等强度运动的基础上,给予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5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24周。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血脂等指标,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治疗24周后,患者的胰岛素及C肽释放水平、HOMA-β[分别为(8.4±3.7)μIU/ml、(3.3±0.7)ng/ml和54.02±18.01]与治疗前[分别为(5.8±2.2)μIU/ml、(2.4±1.2)ng/ml和41.23±14.52]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体重、FPG、2 h PG、Hb A1C和HOMA-IR[分别为(69.2±9.1)kg、(6.6±1.3)mmol/L、(8.6±3.5)mmol/L、6.60%±1.57%和0.92±0.12]均较治疗前[分别为(72.7±10.2)kg、(9.2±1.4)mmol/L、(15.3±4.6)mmol/L和7.80%±2.68%、1.52±0.17]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体质指数(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4例发生低血糖反应,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初发T2DM患者服用利格列汀可改善其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并明显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
黎艺  陈开宁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187-3188,3193
[目的]探讨在初诊轻型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中应用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对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17例初诊轻型2型糖尿病患者,未用任何降糖药物,在营养治疗中食用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比较在营养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BW)、体重指数(BMI)等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过2个月的营养治疗,FPG由(7.84±1.19)mmol/L降至(6.19±0.60)mmol/L(P=0.000),2hPG由(13.97±3.35)mmol/L降至(8.59±0.90)mmol/L(P=0.000),HOMA-R由26.43±15.46降至17.14±7.68(P=0.031),BW由(72.1±11.3)kg降至(67.9±11.1)kg(P=0.006),BMI由(27.73±4.02)kg/m2降至(26.12±3.63)kg/m2(P=0.01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ns由(76.81±40.49)pmol/L降至(59.13±24.94)pmol/L(P=0.146),HbA1c(7.29±0.77)%降至(6.49±0.57)%(P=0.118),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诊轻型2型糖尿病未用任何降糖药物,仅通过在营养治疗中应用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即可使患者的糖代谢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临床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Hb A1c7.0%)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加用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或甘舒霖30R)治疗,24周后,观察FBG、2h PG、Hb A1c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BMI变化评价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问卷调查评分比较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FBG、2h PG、Hb A1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间FBG、2h PG、Hb A1c达标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低血糖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BMI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基础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安全性、有效性优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糖代谢正常的健康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差异,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两种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T2DM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的差异,进一步探讨CSII优于MSII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初诊为T2DM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SII组和MSII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为期14d的CSII和MSII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清蛋白(GA)、空腹胰岛素(FIN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rGSH)、丙二醛(MDA),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CSII组、MSII组FPG、2 h PG、GA、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MDA明显高于对照组[FPG:(13.81±3.14)、(13.58±2.10)mmol/L比(5.21±0.42) mmol/L;2 hPG:(21.72±4.43)、(22.07±3.86) mmol/L比(6.19±0.47) mmol/L;GA:(28.74±4.40)、(28.83±5.01) mmol/L比(13.24±1.26) mmol/L; HOMA-IR:0.45±0.13、0.43±0.12比0.20±0.15;MDA:(4.37±1.13)、(4.44±1.07)mmol/L比(2.37±0.58)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OMA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SOD、rGSH明显低于对照组[HOMA-β:0.98±0.17、0.96±0.12比1.91±0.19;SOD:(29.63±9.29)、(28.07±9.62) mU/L比(41.00±12.89)mU/L; rGSH:(157.03±46.58)、(165.23±45.66) ng/L比(212.00±61.67)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CSII组各项指标与MSII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治疗后FPG、HOMA-β、SOD、MD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SII组治疗后FPG、MDA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β、SO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CSII组治疗后FPG、2 h PG、GA、MDA明显低于MSII组,HOMA-β明显高于MS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OMA-β与FPG(r=-0.919,P<0.01)、2 h PG(r=-0.904,P<0.01)、GA(r=-0.830,P<0.01)及MDA(r=-0.653,P<0.01)呈负相关,与SOD(r=0.454,P< 0.01)及rGSH(r=0.394,P<0.01)呈正相关.结论 初诊T2DM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对于初诊T2DM患者,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都可以使血糖、氧化应激水平明显下降,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CSII比MSII能更有效降低血糖、脂质过氧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宁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超重、肥胖T2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经1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观察组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 均治疗16周。比较两组不同方案治疗后血糖、血脂、体质量等指标;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 [(5.14 ± 0.54) mmol/L比(5.92 ± 0.71) mmol/L、(5.91 ± 0.83) mmol/L比(6.84 ± 0.92) mmol/L、(5.33 ± 0.57)%比(6.30 ± 0.82)%](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26.84 ± 3.32比22.15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强化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中青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均联合胰岛素泵和动态血糖监测调整胰岛素用量开展治疗,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值、低血糖与高血糖事件发生次数、胰岛素用量、治疗前后各时点血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的FPG、2h PG分别为(5.4±0.9)mmol/L、(6.9±1.6)mmol/L,(5.6±0.8)mmol/L、(6.9±1.1)mmol/L均低于治疗前(P0.05),餐后2 h胰岛素(30.9±5.2)μIU/m L、(29.1±5.6)μIU/m L,空腹C肽水平(0.8±0.2)mmol/L,(0.8±0.1)mmol/L,餐后2 h C肽水平(1.9±0.3)mmol/L,(2.0±0.5)mmol/L及Homa-β功能指数(4.6±0.7)、(4.9±0.9)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餐后2 h胰岛素(30.9±5.2)mmol/L,观察组血糖波动值(5.3±1.5)mmol/L,血糖达标时间(4.4±1.4)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强化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治疗,使其在更短时间内更加有效平稳地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血糖控制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9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BMI、胰岛功能(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FPG、2 h PG水平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BMI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空腹及餐后2 h C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5/45),与对照组的9.09%(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安全性较高,但对BMI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治疗的68例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30例,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方案,B组患者38例,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治疗后血糖达标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胰岛素日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FPG、2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A组:(6.7±1.2) mmol/L比(11.6±3.2) mmol/L、(8.9±1.6) mmol/L比(17.8 +3.0) mmol/L、(8.0±1.2)%比(9.5±1.6)%;B组:(7.1±1.3) mmol/L比(11.4±3.1) mmol/L、(10.2±1.4) mmol/L比(17.4±4.0) mmol/L、(8.4±1.4)%比(9.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P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治疗后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7%(26/30)比57.9%(22/38)] (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胰岛素日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均有效,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对血糖控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科就诊的80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并观察低血糖发生率。结果: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Hb A1C)等血糖相关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7.30±1.05 vs 9.25±1.48 mmol/L;8.06±1.27 vs 13.28±2.14mmol/L;7.15±0.96 vs 8.43±1.12%),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为5.0%。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在老年T2DM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改善血糖指标,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采用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静宁县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等指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2 h PG降低较对照组显著。结论采用阿卡波糖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T2DM患者能够有效地降低FPG、2 h PG和Hb Alc,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临床纳入40例初诊T2DM患者,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治疗中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以及C肽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计算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停止强化治疗的第2 d,患者FPG、PBG及HOMA-IR分别为(7.58±1.50)mmol/L、(10.50±1.16)mmol/L及(3.27±1.80)mmol/L,治疗前分别为(12.21±3.25)mmol/L、(17.81±3.58)mmol/L及(4.03±2.20)mmol/L,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h C-P)及HOMA-β分别为(506.05±37.20)pmol/L、(1012.35±52.48)pmol/L及(25.63±11.70)pmol/L,治疗前分别为(387.03±41.73)pmol/L、(761.50±68.80)pmol/L及(19.86±13.47)pmol/L,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90 d后,患者Hb Alc、HOMA-IR、TC及T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FC-P、2 h C-P及HOMA-β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90 d,患者HOMA-IR水平低于停止强化治疗的第2 d,FC-P、2h C-P及HOMA-β高于停止强化治疗的第2 d,差异有显著性(P<0.05);TG、TC及LDL-C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均存在正相关性。结论采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T2DM,能够减轻葡萄糖的毒性,降低IR,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而血脂水平异常可能是造成患者发生IR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监测指标与代谢综合征各指标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代谢综合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随机抽取600名18周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对象FPG、2h PG和Hb A1c平均水平分别为5.58±0.95mmol/L、6.24±2.50 mmol/L和5.60±0.65%。FPG、2h PG、Hb A1c较高组的SBP、DBP、WC、BMI、TC、TG均分别显著高于FPG、2h PG、Hb A1c较低组,FPG、Hb A1c较高组的HDL-C则分别显著低于FPG、Hb A1c较低组。结论三种血糖监测指标均与代谢综合征各相关指标均存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每日用量50~80 U,治疗12周。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沙格列汀片5 mg/d,1次/d,口服,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TG、TC、LDL、HDL)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93±1.03)、(9.54±1.33)mmol/L、(7.95±0.63)%,观察组分别为(6.92±0.66)、(8.12±0.70)mmol/L、(6.88±0.3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TG、TC、LDL、HDL分别为(3.42±1.85)、(5.33±1.30)、(3.33±0.97)、(1.08±0.26)mmol/L,观察组分别为(2.62±0.95)、(5.32±1.20)、(2.73±0.42)、(1.48±0.38)mmol/L,观察组TG、LD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D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平均体重指数为(29.94±4.22)kg/m2,观察组为(27.40±3.13)kg/m2,对照组平均体重指数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低血糖症状8例,观察组1例,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且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合肥市社区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体重、BMI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5—12月筛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高危人群,纳入新诊断T2DM患者144例。分析患者体重、BMI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44例T2DM患者体重为(66.03±13.31)kg,BMI为(24.49±4.28)kg/m2,空腹血糖为(9.87±3.33)mmol/L,餐后2 h血糖为(16.12±4.7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52±1.54)%。体重、BMI与餐后2 h血糖均呈负相关(r=-0.167、-0.165,均P0.05)。结论关注患者体重、BMI的降低,考虑患DM的可能性,提高社区DM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8.5%)加用沙格列汀或地特胰岛素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60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12周血糖不达标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沙格列汀组与地特胰岛素组,每组30例,均治疗12周.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的变化,记录低血糖、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沙格列汀组:(6.3 ±0.6) mmol/L比(8.8±0.7) mmol/L、(8.2±0.8) mmol/L比(13.2±1.0) mmol/L、(6.7±0.3)%比(7.9±0.5)%、(25.6±5.8) kg/m^2比(28.6±5.6) kg/m^2;地特胰岛素组:(5.0±0.4) mmol/L比(9.0±0.8) mmol/L、(10.3±1.2) mmol/L比(13.6 ± 1.1) mmol/L、(6.8±0.5)%比(8.0±0.4)%、(26.5 ± 5.6) kg/m^2比(27.5 ±5.2)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特胰岛素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沙格列汀组,沙格列汀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体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地特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特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沙格列汀组[13.3%(4/30)比0],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沙格列汀组[3.3%(1/30)比23.3% (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列汀和地特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8.5%)的血糖控制均有效,沙格列汀在体质量下降、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好于地特胰岛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比较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30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甘舒霖30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30例和对照组(单纯甘舒霖30R治疗)2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bArc、FPG、2hP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6.08±0.52)%比(8.77±1.03%)、(7.20±0.92) mmol/L比(11.20±2.40) mmol/L、(8.09±1.62) mmol/L比(17.04±3.44) mmol/L和(6.43±0.64)%比(8.26±1.02)%、(6.80±0.81) mmol/L比(11.40±2.30) mmol/L、(9.73±1.70)mmol/L比(15.86±3.03)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hPG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胰岛素用量为(32.5±5.7)U,低于对照组的(44.6±6.8)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6.7%(4/24).结论 甘舒霖30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看图对话"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的4幅"看图对话"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媒体和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进行健康教育。安排8位患者为一组,每周进行1次,每次60 min,连续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健康教育前,2组患者FPG、2 h PG、Hb 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实验组FBG为(6.2±2.4)mmol/L,2h PG为(7.8±2.1)mmol/L,Hb A1c为(6.3±1.5)%,对照组80例患者实施教育后FBG为(8.3±3.2)mmol/L,2h PG为(10.1±3.9)mmol/L,Hb A1c为(7.5±1.8)%,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前,2组患者饮食、运动、按时服药、自我监测和定期复查的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试验组饮食、运动、按时服药、自我监测和定期复查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看图对话"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明显的改善,且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磺脲类继发性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SFS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内分泌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80例SF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瑞格列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瑞格列奈组采用3餐前口服瑞格列奈和晚10:00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治疗均为1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体质指数(BMI)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用SPSS 17.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和HbA_(1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FPG、2 h PG、HbA_(1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M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BMI水平变化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瑞格列奈组低血糖事件发生2次,发生率为5%,对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8次,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SFS与单用门冬胰岛素治疗的降糖效果一致,但在低血糖事件和减少体重增加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