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便秘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太极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沙比利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69.7%,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中风后抑郁症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太极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对照组为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结论: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朝医针灸治疗少阴人失眠症。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95例属于少阴人体质的失眠患者,用朝医太极针疗法治疗,以阿森斯失眠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定,采用《朝医学诊疗标准》制定的失眠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8%。结论:朝医针灸治疗少阴人失眠症,疗效确切,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太极桩功锻炼对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对9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太极桩功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散步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太极桩功锻炼对失眠疗效显著,易于掌握,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朝医清心莲子汤治疗太阴人失眠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朝医辨象论分型给予太阴人口服朝药汤剂,以7d为一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1.67%。结论:根据失眠的病因、诱因及朝医辨象论分型,给予太阴人采用朝医清心莲子汤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3,(4):780-781
目的:观察曾氏太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脑卒中后因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n=65)和对照组(n=65),针刺组采用曾氏太极针法结合功能训练,选用太极八卦针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针刺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后随访,两组积分均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曾氏太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可以获得满意的近期效果,保持较好的远期疗效,与康复训练配合,共同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太极针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4月~2012年6月在腰麻下行肛肠病术发生术后尿潴留患者84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太极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0.5mg肌肉注射,观察2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经检验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太极针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疗效满意,且临床应用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太极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太极针法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每日1次,治疗至出院时结束。利用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结果评分表(Portmann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总体疗程缩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指数优于常规针刺,且可明显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逍遥散加减合太极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头针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曾氏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常规予以脑痛科药物治疗,治疗组予以曾氏太极针法取穴治疗,对照组予常规穴位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 AD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手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手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太极针法为治疗中风后手指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舒乐安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调卫健脑针法有效延长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改善伴随症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太极推拿头面部手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大学生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颈源性失眠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予太极推拿头面部手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予单纯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效率较前均有所改善(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内女性患者临床疗效低于同组男性患者(P0.01)。结论:太极推拿头面部手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大学生颈源性失眠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继承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思想,观察调督安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心脾两虚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2例脱落)。在口服归脾汤基础上,治疗组予调督安神针法针刺,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法,2组均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在疗效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PSQI减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障碍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督安神针法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疗效确切,且不同腧穴组方和下针顺序可能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动解结针法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8例采用运动针法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解结针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解结针法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太极推拿特色摇法结合传统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椎关节紊乱导致的颈源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施以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太极推拿特色摇法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颈痛评分(NP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效率值(睡眠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9%(43/47),对照组为74.42%(32/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PQ、PSQI及睡眠有效率均较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推拿特色摇法结合传统推拿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导致的颈源性失眠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泻南补北安神针法合刮痧拔罐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效果。方法将82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9例(2例脱落),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泻南补北安神针法合刮痧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8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PSQI评分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南补北安神针法合刮痧拔罐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切,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法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神和胃针法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调神和胃针法组(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调神和胃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两组均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00%(24/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PSQI评分和AIS评分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较治疗前升高(P 0. 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 S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 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调神和胃针法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较传统针刺法具有更好的疗效,并可以调节患者血清中5-HT、SP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逆散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120例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四逆散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评估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行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亚型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CL-90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分别为(124.64±29.67)分、(11.94±4.0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疗效确切,可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 按照辨证分型随机将100 例患者分为2 组,电针组50 例,对照组50 例.其中电针组患者采用电针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进行治疗.结果 2 组患者针刺治疗结果显示,电针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9%,有效率为36%,无效率为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26%,有效率为42%,无效率为32%,总有效率为68%.2 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电针法,给予穴位持续的刺激,能够明显提高针刺穴位的疗效,对治疗失眠的效果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编式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失眠患者,分为子午流注针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组和单纯辨证取穴对照组,各30例,经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子午流注针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而单纯辨证取穴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失眠疗效满意,且明显优于单纯辨证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