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学龄期儿童哮喘家庭控制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规律随访的118例学龄期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72例,女性46例。使用家庭功能量表(FAD)、家庭环境量表(FFES)及中文修订版Morisli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分别对患儿的家庭功能、家庭环境及药物使用依从性进行评估。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明确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结果纳入的118例哮喘儿童中有44例哮喘未控制,33例哮喘部分控制,41例哮喘完全控制。3组间患儿父母文化水平和家庭经济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控制组哮喘患儿FAD分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部分控制组和完全控制组(20.50±1.97 vs.16.36±1.11 vs.14.05±1.38,P<0.001),而FES总分显著低于部分控制组和完全控制组(46.80±4.51 vs.52.64±4.85 vs.57.83±3.19,P<0.001)。完全控制组患儿依从性高比例显著高于未控制组和部分控制组(6.82%vs.3.03%vs.31.71%,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提示,FAD总分、FES总分和MMAS-8得分是影响患儿哮喘控制水平的因素(均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哮喘家庭控制情况仍不乐观。患儿家庭功能、家庭环境和药物依从性是影响其家庭控制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96-797
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对院外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1天及出院后6个月的服药依从性、哮喘控制情况(ACT)以及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ACT、生命质量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ACT得分、生命质量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实行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症状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现状及影响哮喘控制的因素,旨在为加强儿童哮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哮喘患儿150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状况以及患儿家长对疾病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患儿进行6个月的随访,根据近6个月有无哮喘发作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哮喘控制组(41例)与哮喘未控制组(10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影响哮喘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患儿家长教育水平、家庭经济状态、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个人过敏史、哮喘家族史、被动吸烟史等一般资料方面,哮喘控制组与哮喘未控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哮喘控制的相关因素包括家庭经济收入、家长学历、家长认知水平、个人过敏史、哮喘家族史、被动吸烟史、坚持规范用药、坚持定期复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其中哮喘患儿控制的危险因素为个人过敏史、哮喘家族史、被动吸烟史。结论在本地区,哮喘患儿病情的控制情况欠佳,其中影响患儿哮喘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较差、与不良环境的接触以及治疗依从性差等,为提供哮喘患儿的控制水平,需加强对上述影响因素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5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现状,建立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机制。方法选取2017-03/2018-02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56例65~80岁老年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在其知情同意情况下收集其一般资料,并且调查疾病控制水平、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以及哮喘管理情况,按照ACT评分差异分为控制良好组与未控制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各调查指标,分析哮喘控制水平影响因素。结果疾病控制水平与ACT评分具有一致性(Kappa值为0.93);控制良好组BMI(23.05±2.46)低于未控制组(24.26±2.58)(t=3.704,P0.05),疾病认知程度评分、本科及以上、无吸烟史、规律应用复合糖皮质激素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未控制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吸烟史(OR=3.191,95%CI:1.302~5.487)、未规律应用复合糖皮质激素(OR=4.223,95%CI:1.624~8.172)、疾病认知程度低(OR=4.406,95%CI:1.402~8.319)均为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5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情况并不理想,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有吸烟史、未规律应用复合糖皮质激素以及疾病认知程度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路桥区中医院收治的472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哮喘的控制情况将其分为控制组(289例)和未控制组(18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史、半年内房屋装修史、家长认知水平、系统疾病管理教育、规范化治疗、掌握用药技术等,其中家长认知水平为保护因素,其余因素均为危险因素。结论哮喘患儿经过系统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哮喘未控制率,应针对其相关影响因素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互联网医疗对支气管哮喘儿童防治效果。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德州市某医院进行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互联网医疗,比较2组儿童出院后3、6、12个月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ICS治疗依从性评分、肺功能指标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4岁支气管哮喘儿童病例9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7、48例,2组儿童的性别分布、平均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6、12个月观察组ACT评分、ICS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儿童不同时间点ACT评分、ICS治疗依从性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ACT评分下降(P0.05)。出院后6、12个月观察组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儿童随着出院时间延长FEV1、PEF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互联网医疗对德州市支气管哮喘儿童具有很好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度哮喘未控制与良好控制患儿肺通气功能、呼气一氧化氮及身高的变化,为临床指导规范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符合中度哮喘儿童,分为2组,未控制组(50例,间断使用ICS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良好控制组(50例,规律使用ICS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同时选取50例非哮喘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未控制组与良好控制组进行FEV1、PEF和FeNO检测,同时对三组患儿进行身高检测。结果 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未控制组FEV1、PEF缓解程度明显低于良好控制组(P<0.05),而且未控制组FeNO下降不明显,且高于良好控制组(P<0.05)。治疗12个月后,良好控制组患儿身高与对照组儿童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未控制组患儿身高明显落后于对照组儿童身高(P<0.05)。结论 不规律用药导致哮喘控制不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及通气功能障碍,同时也是影响儿童身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学龄期哮喘儿童的病情控制情况及睡眠状况,研究哮喘控制与睡眠紊乱的相关性,以期为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就诊的200例6~11岁支气管哮喘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哮喘儿童一般情况问卷、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儿童睡眠紊乱量表(SDSC)。根据C-ACT得分将哮喘患儿分为完全控制组(≥23分,75例)、部分控制组(20~22分,46例)、未控制组(≤19分,79例),对3组哮喘儿童睡眠紊乱情况进行比较,并将SDS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C-ACT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儿童的完全控制率为37.5%,部分控制率为23.0%,未控制率为39.5%。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哮喘儿童SDSC总得分分别为34.21±3.60、38.74±2.86、40.09±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57,P<0.001)。睡眠紊乱的检出率分别为未控制组 49.4%、部分控制组40.0%、完全控制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4,P<0.001);哮喘儿童C-ACT得分与SDSC得分呈负相关(r=-0.623,P<0.01)。结论 本地区哮喘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欠佳;哮喘儿童睡眠紊乱的检出率较高;完全控制组哮喘儿童睡眠质量明显优于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的患儿,儿科医护人员在对哮喘儿童进行整体治疗时应更加关注哮喘控制状况,通过良好的哮喘控制改善其睡眠状况,从而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学龄期哮喘儿童的病情控制情况及睡眠状况,研究哮喘控制与睡眠紊乱的相关性,以期为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就诊的200例6~11岁支气管哮喘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哮喘儿童一般情况问卷、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儿童睡眠紊乱量表(SDSC)。根据C-ACT得分将哮喘患儿分为完全控制组(≥23分,75例)、部分控制组(20~22分,46例)、未控制组(≤19分,79例),对3组哮喘儿童睡眠紊乱情况进行比较,并将SDS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C-ACT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儿童的完全控制率为37.5%,部分控制率为23.0%,未控制率为39.5%。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哮喘儿童SDSC总得分分别为34.21±3.60、38.74±2.86、40.09±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57,P<0.001)。睡眠紊乱的检出率分别为未控制组 49.4%、部分控制组40.0%、完全控制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4,P<0.001);哮喘儿童C-ACT得分与SDSC得分呈负相关(r=-0.623,P<0.01)。结论 本地区哮喘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欠佳;哮喘儿童睡眠紊乱的检出率较高;完全控制组哮喘儿童睡眠质量明显优于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的患儿,儿科医护人员在对哮喘儿童进行整体治疗时应更加关注哮喘控制状况,通过良好的哮喘控制改善其睡眠状况,从而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就诊的345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哮喘测试量表评分将患儿分为完全控制组和未完全控制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病史资料,寻找并分析影响小儿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345例哮喘患儿中完全控制和未完全控制组分别占64.93%和35.07%.经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过敏性疾病史(OR=5.302,P=0.001)、疾病管理教育(OR=6.984,P=0.001)、患儿父母疾病知识(OR=5.012,P=0.002)、用药依从性和吸入技术(OR=5.739,P=0.001)是小儿哮喘控制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小儿哮喘完全控制率不高,其主要照顾者疾病知识、患儿患有过敏性疾病对哮喘患儿控制水平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及探讨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基本情况表、依从性调查表和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AQLQ)对95例成人哮喘患者进行调查及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就诊的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仅为38.94%,曾经接受过用药指导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未接受过指导的患者(P<0.01);依从性好的生命质量评分也高.分析发现哮喘患者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与哮喘的健康宣教工作未普及好有关.[结论]加强对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的病情防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儿科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哮喘患儿392例。门诊患儿于就诊当日,住院治疗的患儿于出院后1个月门诊随访时进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分为完全控制组(≥23分),部分控制组(20~22分),未控制组(≤19分)。收集患儿年龄、性别、居住地、患鼻炎情况、治疗依从性、吸入装置使用情况等可能影响哮喘病情控制的因素。结果 392例哮喘患儿归为完全控制组262例(66.84%)、部分控制组108例(27.55%)、未控制组22例(5.61%)。3组患儿年龄、性别、居住地、早产儿、剖宫产、母乳喂养、湿疹、鼻炎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鼻炎、食物过敏史、呼吸道感染、正确吸入技巧、治疗依从性、哮喘家族史、运动3组患儿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完全控制组中鼻炎、呼吸道感染、哮喘家族史的患儿比例明显低于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正确吸入技巧、治疗依从性良好、运动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鼻炎是哮喘控制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正确吸入技巧、治疗依从性良好是哮喘控制水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本市哮喘患儿病情完全控制率偏低,应针对鼻炎、吸入技巧、治疗依从性制定防控措施,提升哮喘患儿病情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ACT)在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8例患者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同时应用肺功能检测对气喘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ACT)在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价值.结果:在接受治疗后,48例患者的哮喘控制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患者PEF、PEF%预计值、ACT评分、FVC、FVC%预计值、FEV1、FEV1%预计值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前后所得数据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ACT)应用于哮喘患者管理中,能够全面准确的反应患者的病情,评估患者哮喘的控制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于哮喘患者的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ENO)检测在儿童哮喘控制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哮喘患儿,根据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分为哮喘未控制组(C—ACT<20分)50例和哮喘控制组(C—ACT≥20分)70例;120例哮喘患儿,根据2014版GINA指南分为重度组38例、中度组46例及轻度组36例、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ENO和肺功能(FEV1%、PEF%)检测,分析ENO水平与FEV1%、PEF%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控制组、非控制组及对照组3组组间ENO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0.72,P<0.05);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4组纽间ENO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23.78,P<0.05);哮喘非控制组、控制组、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ENO水平与肺功能FEV1%和PEF%均无相关性(r值介于-0.097^-0.027,均P>0.05)。结论 ENO是气道炎症反应的良好指标,可作为监测儿童哮喘严重程度及控制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哮喘的健康管理对哮喘治疗效果、哮喘患者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了解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 [方法]选择门诊100例哮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健康干预组(规范的哮喘治疗+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及对照组(仅采用规范的哮喘治疗);随访3个月.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哮喘认知水平,用药依从性,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肺功能检查;并对上述参数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及进行两组问比较. [结果]本次研究失访5例,最后完成试验95例,其中健康教育干预组52例;对照组43例.研究发现①完成研究的95例哮喘患者中,干预前依从性好的仅37例(占38.94%),依从性差的多达58例(占61.06%);而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与患者对哮喘知识的缺乏有关.②健康教育干预3月后,干预组患者对哮喘的认知水平、用药依从性及医生信任度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干预组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总分及ACT评分、FEV1/FVC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前后对比,除ACT评分和肺功能FEV1/FVC指标轻度增加外(P<0.05),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患者的依从性总体来说非常差,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哮喘患者对哮喘的认知水平、用药依从性及的对医生信任度;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水平及肺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6.
黄丽媚  黄爱真  陈晓阳 《中国校医》2013,27(4):281-281,284
目的通过FSSG特异性问卷(The frequency ofscale for the symptoms of GERD,FSSG)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胃食管反流(Gastr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发生率及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决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哮喘门诊就诊的2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了FSSG问卷调查并随访哮喘控制水平、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患者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情况及咳嗽的好转情况。结果通过FSSG问卷发现支气管哮喘患者中GERD的发生率为28.15%(67/238)。FSSG问卷评分>8分且规则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组ACT评分(中位数24.5)与FSSG问卷评分>8分但未规则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组(中位数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8且规则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组哮喘控制水平与FSSG问卷评分>8但未规则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SG问卷评>8且规则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组咳嗽缓解率与FSSG问卷评分>8但未规则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GERD发生主为28.15%。运用FSSG问卷指导支气管哮喘患者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决策选择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门诊使用不同种类吸入糖皮质激素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以期为更好地控制哮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研究方式,纳入2013年5月~2014年3月期间于卫生部北京医院门诊就诊,且曾接受过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超过3个月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水平、药物使用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吸入装置掌握情况以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数据,从而评价不同联合治疗药物对哮喘控制的影响。结果 共入选符合要求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5例,其中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组72例,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53例。上述患者按照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分级,达到哮喘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9.2%、36.8%和44.0%。不论采用何种联合治疗药物,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均影响哮喘的控制水平。两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吸入装置的使用、肺功能水平、急性发作次数以及哮喘控制水平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在达到相同控制水平的前提下,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组的激素用量小于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的激素用量,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结论 即使采用了吸入激素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联合治疗,但哮喘的控制水平仍较低,药物使用的依从性不佳是重要原因。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与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相比,疗效与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表达情况,分析血清25-OH-D_3与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评分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3个月检测25-OH-D_3水平、C-ACT评分及肺功能;分别依据C-ACT评分及肺功能情况评价患儿病情控制及肺功能下降情况并分组,分析血清25-OH-D_3水平与C-ACT评分和肺功能的关系。结果治疗3个月,患儿血清25-OH-D_3水平、C-ACT评分及肺功能均较入院当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治疗,100例患儿病情未控制25例、部分控制42例、完全控制33例;肺功能轻度、中度及重度下降分别为43例、38例及19例;未控制组25-OH-D_3水平低于部分控制组和完全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控制组和完全控制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_3水平低下是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控制不佳的影响因素(OR1,P0.05);重度组25-OH-D_3水平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_3水平低下是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康复不佳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25-OH-D_3水平低表达可能会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C-ACT评分及肺功能,可能是导致患儿病情控制与肺功能康复不佳的主要因素,临床应重视给予25-OH-D_3水平过低的患儿及时且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可能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贵阳地区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现状及影响哮喘控制的因素,为进一步加强儿童哮喘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的病程超过12个月的1~14岁哮喘患儿400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其家长就哮喘控制状况及疾病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患儿近12个月有无哮喘发作为标准将其分为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对可能影响哮喘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过去12个月内,72.5%的患儿有过哮喘发作,35.5%的患儿有过因哮喘发作的急诊治疗,17.8%的患儿有过因哮喘发作导致的住院治疗。家庭经济收入、家长学历、家长认知水平、坚持规范用药、坚持定期复诊是哮喘患儿控制的保护因素;个人过敏史、哮喘家族史、被动吸烟史是哮喘患儿控制的危险因素。结论 贵阳地区哮喘患儿病情整体控制状况并不理想,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及不良环境的接触等因素是影响哮喘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认识并改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患病率、控制现状且对影响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提供更多可靠依据.方法 结合石家庄实际情况制定调查表,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年龄在14岁以上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在2家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调查前来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全部患者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结果 在城区调查市民2 050例,资料完整且质控合格者2 011例,其中支气管哮喘患者55例,哮喘患病率为2.73%.在医院门诊调查支气管哮喘患者150例,累计调查哮喘患者205例.根据ACT评分显示,205例患者中,123例(60.00%)没有得到控制,达到良好控制以上的共82例(40.00%),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情况,过敏史,经济负担情况,没有长期规律吸人糖皮质激素或复合制剂与哮喘控制明显相关.结论 对哮喘患者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积极推广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