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小儿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 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典型表现为长期的骨骼病变。佝偻病虽然很少直接危及生命 ,但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因其发病缓慢 ,易被忽视 ,故误诊、漏诊率很高。笔者采用 1986年卫生部颁发的小儿佝偻病简易诊断标准 [1 ] ,以及骨碱性磷酸酶检测法 (BAL P)对 2 75例婴幼儿进行了佝偻病筛查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6月儿保门诊婴幼儿共 2 75例 ,其中男 14 8例 ,女 12 7例 ;年龄 3个月~ 3岁。诊断 :由儿保医师按照 1986年卫生部颁发的佝偻病简易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探求当今衣食无忧条件下所致小儿佝偻病的原因及其骨骼改变的特点以及治疗和预防措施。从2000~2001年在我院就诊的有骨骼畸形表现的佝偻病患儿中,随机选择城市非贫困居民之子女800例为研究对象,按1980年全国佝偻病协作组修订的诊断标准分度,对其骨骼畸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骨骼改变的佝偻病患儿中轻度占72.87%,中度占24.25%,重度占2.875%。认为生活条件较好的患儿,因饮食习惯、喂养方式、环境污染、痰病等因素导致体内VitD、钙缺乏从而引起佝偻病,形成骨骼畸形。经合理喂养、消除病因、补VitD、按摩、固定、支架矫形、运动康复治疗可改善,永久性畸形可行截骨术等。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佝偻病属于祖国医学的五迟五软范畴,主要由于维生素D不足,便体内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生长部位,以至骨骼发生病变,同时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的危害较大。1980年以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佝偻病活动期57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佝偻病主要是一种以骨骼发育障碍为主的疾病。它起初的症状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孩子的精神状态上,如烦躁不安、容易激惹、睡眠不安、夜间惊叫和多汗等。但随着后期进一步发展,常常会出现“鸡胸”、“龟背”、“X”型腿或“O”型腿这样的骨骼发育不良症状,对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很不利。特别是女孩子长大后,腿型发育不良很是影响美观。所以对小儿时期的佝偻病,家长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5.
医学咨询     
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来到儿科门诊,向医生诉说;孩子已1周岁,但至今未出牙,近半个月出汗多、夜睡易惊,不知得了什么病?医生给小孩进行了详细体检,发现有颅骨软化、肋串珠、佝偻沟等佝偻病的典型体征。然后告诉她,孩子得的佝偻病(活动期)。年轻的妈妈一听,很着急,问了一系列问题: 一、什么是佝偻病,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答: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生长部分,以致骨骼发生病变的疾病。维生素D缺乏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小儿维生素D的正常需要量是每天400Iu。除维生素D制剂外,维生素D来自食物和晒太阳。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人乳,  相似文献   

6.
小儿佝偻病是因体内缺乏维生素D,使钙、磷吸收发生障碍,导致以骨骼生长发育不良、易惊、多汗等为主要体征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多发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推拿治疗小儿佝偻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佝偻病为婴幼儿常见的营养不良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疳积”、“鸡胸”、“龟背”、“五迟”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为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不当,而致营养不能吸收,骨髓空虚,精气不充而致骨骼畸形。西医认为是维生素  相似文献   

8.
益气温中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营养缺乏性佝偻病是病因及治疗方法明确的疾病,由于维生素 D 不足,以钙磷代谢失常和骨样组织钙化不良为特征。严重者发生骨骼畸形,神经肌肉受到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以致影响小儿健康成长。本院儿科采用中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佝偻病为卫生部重点防治四病之一,是婴幼儿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本病的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而使体内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以致骨骼发生病变。同时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0.
调补阴阳法治疗小儿汗症64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王爱蓉主题词汗证/中医药疗法,补阴,补阳,儿童小儿汗症是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病证,诸多患儿常以汗出为主证而就诊。现代医学的小儿肺门淋巴结核、佝偻病、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等是引起小儿汗出症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中药对佝偻病的治疗作用 ,我们自拟中药壮骨粉治疗小儿佝偻病 12 0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2 0例均为 1994~ 1998年冬春季节来就诊的门诊佝偻病患儿 ,年龄 4~ 2 0个月 ,1个月内未用过维生素D治疗 ,并排除各种先天性疾患、中度以上营养不良、贫血及感染性疾病。佝偻病的诊断依据 1986年 5月卫生部《小儿四病防治方案》的佝偻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本组 12 0例中 ,男 6 8例 ,女 52例 ;年龄 4~ 6个月 30例 ,6~ 12个月 6 2例 ,1岁~ 1.5岁 2 8例。1岁以下 92例中从未服过钙者 10例 ,服钙元素 <135mg/日…  相似文献   

12.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和以骨骼改变为主的一系列变化,严重者致骨骼畸形,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并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免疫球蛋白减少,易并发各种感染,且使其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应积极加以预防。为了解我市婴儿佝偻病发病与孕后期补钙的关联情况,  相似文献   

13.
李书香  杨小欣 《中医正骨》2007,19(12):39-40
小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国家卫生部提出的儿科四防病之一。本病多见于3岁以下,尤以6~12个月婴幼儿为发病高危人群。若不及时治疗,可直接影响儿童骨骼生长发育。为观察益气健脾补肾膏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作者将自2003年10月~200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2个月~2岁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益气健脾补肾膏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收治符合下列诊断标准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80例,在征得知情同意后,按…  相似文献   

14.
小儿佝偻病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鸡胸”、“龟背”。主要是因维生素D摄入不足、阳光照射不足等引起,维生素D是维持高等动物生命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是钙代谢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素之一。维生素D一直被认为时时刻刻都在参与体内钙和矿物质平衡的调节。维生素D不足是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所致佝偻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相似文献   

15.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由于维生素D不足,使机体内钙、磷代谢失常,以致骨骼发育障碍,严重者骨骼发育畸形的一种疾病。其治疗方法西医以维生素D疗法为主。笔者自1990年以来用蒙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佝偻病1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患儿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1周岁以内5例,1~2周岁3例,2~3周岁2例。2 治疗方法2.1 蒙药治疗:选用蒙成药当玛-5、汤钦-25、阿嘎日-35等。根据患儿的体质和年龄,早服当玛-5味,1~3粒,粉碎研末后,红糖水冲服。中午服汤钦-25味散,0.2~0.5g煮后喝汤。晚服阿嘎日-35味,0.…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龙牡壮骨颗粒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给予龙牡壮骨颗粒口服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疾病及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变情况等。结果: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好转率都达到88%。头部、胸骨骨骼畸形、牙齿迟出前后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骨骼畸形用药前后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欲食量、面色、汗证、肌肉、毛发、精神、夜惊、枕秃用药前后证候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龙牡壮骨颗粒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对面色、汗证、肌肉、毛发、精神、夜惊、枕秃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相似文献   

17.
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约1/20000,其中女性多见,多存在身材矮小、双下肢畸形、骨软化、骨质疏松等症状,多数患者因骨骼异常发育,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我科于2012年11月6日收治1例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左膝外翻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抗维生素D佝偻病肾小管营养不良,是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障碍引起的一族疾病,其中包括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VDRR)、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VDDR)、肾小管性酸中毒(DRTA)、Famconi化综合征等,严重者卧床不起,影响小儿身心健康。笔者近10余年来收治该类患儿64例,有39例进行了系统观察和随访,现将其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28例,占72%(男17例,女11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8例,占20%(男2例,女3例),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3例,占8%(男2例…  相似文献   

19.
孙远岭 《中医正骨》1995,7(6):33-34
中医药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200092)孙远岭佝偻病为卫生部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是婴幼儿常见的任性营养缺乏性疾病。该病以钙磷代谢失常和骨样组织钙化不良为特征,严重者发生骨骼畸形。其发病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而使体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推荐临床一种治疗小儿佝偻病、贫血及智力低下的药物.方法:选择佝偻病、贫血及智力低下患者760例,服用太子金口服液,疗程6天-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570例(75%),好转54例(20%),总有效率95%.结论:太子金口服液对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养之小儿佝偻病、贫血、智力低下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