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反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疾病的抵御能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等方面。中医学是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建立的适应于自身生存环境(包括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医学,是蕴藏着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关于生命与医疗的理论假说与经验事实的知识宝库。“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和“治未病”的诊疗观,与现代医学健康体检重视潜在的危险因素,倡导预防为主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殊途同归。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以预防医学的思想为指导,以中西医两种理论与方法对健康体检者进行健康预测、健康评价与健康指导,使两大医学体系的优势在健康体检平台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将有可能使中医医院体检中心走出一条新路。因此,现将中医学的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应用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和最有特色的学说思想之一,一直以来被国际社会评价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现将中医体质学说的内容与"治未病"的思想有机结合,责之于体质与疾病不可分割的关系,体质决定着发病与不发病,体质决定病情的转变与预后,所以辨易感人群,辨各类不同体质变化,调整改善体质状态,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中医体质学说必将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中医体质是先天禀赋与后天获得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相对稳定的特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体质的不同也决定了临床表现及治疗的不同,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体质学说得到了更多认可,应用中医体质理论治疗疾病,不仅可以"治未病""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还丰富了个体化医疗,重视了"以人为本"。本文通过论述DPN中医体质分型、影响因素以及应用,进一步了解其关系,并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凸显出来,而亚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学息息相关.偏颇体质之人,体内阴阳气血已经失调,但尚未发展成疾病,处于病与未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调理偏颇体质,并以治未病思想出发改善体质,从而来维护健康.  相似文献   

5.
<正>体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共同形成的,是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1]。个体体质的不同,不只表现在生理状态下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和适应性上的一些差异性,还表现在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不同的体质类型具有不同的发病倾向。中医体质学深化了中医对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与亚健康的相关概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正确理念,"未病"概念包括尚无病、已病者,并兼有"欲病之病"的含义;亚健康是先天禀赋与后天获得所形成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综合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要有效地治病,纠正亚健康,必须考虑辨识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浅谈体质因素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和在环境的影响下,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其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型的倾向性[1].祖国医学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临床上则表现为治疗的个体化.所谓"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精髓,就在于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作为疾病发生的物质基础,人的体质因素与证的形成关系密切,在中医临床中应当高度重视体质因素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类特质在生理状态下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在发病过程中则表现为对某些治病因素的易感性以及病理过程中病理发展的倾向性。因此在治疗中及立法处方时均要考虑到致病因素和人体的体质状况。  相似文献   

9.
从太阳病浅析体质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类特质在生理状态下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在发病过程中则表现为对某些治病因素的易感性以及病理过程中病理发展的倾向性。因此在治疗中及立法处方时均要考虑到致病因素和人体的体质状况。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疾病医学正在向健康医学转变,人们对预防保健更加重视.医学关注的对象也从"已病"人群逐渐向"未病"人群扩展,医学干预的切入点逐渐前移.中医"治未病"理论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它的未病先防、早期防治、已病防变、病后防复、保健延衰的核心思想日益引起重视.民族医药在"治未病"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壮医针灸作为壮医"治未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以其充分重视机体自身潜能激发且无毒副作用等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体病相关、体质决定发病与否、体质决定病情的转归及预后,认为中医体质学可为实施"治未病"提供方法、工具及评估体系,实现从个体预防到群体预防的转变,有助于个体化诊疗及养生。基于中医体质学与治未病近年来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体质三级预防体系理论,以治未病的调体防病、调体防变、调体防复三个层次为切入点,论述中医体质学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并从辨体为本的临床方法、调体防病的预防方法、智能辨体的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展望,以冀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人群中体质偏颇者,根据体质分型、健康状态、易患疾病等,制定详细的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起居调养、药膳食疗、情志调节、动静养生和经络俞穴按摩保健等.同时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物干预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从而达到“未病先防”,维护健康的目的.总的理念就是“未病先防是硬道理,辨体质、分人群、治未病”.人以健康为本,健康以体质为本.体质平和是健康之源,而体质偏颇则为百病之因.进入寒冬,对于阴阳气血偏虚者来说,膏方调补养生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体质决定了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以及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相似文献   

14.
特定体质人格与对应病邪间存在特殊的亲和能力,契合"同气相求"之论。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群体医学向着个体医学转变,因而群体中的个体差异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部分,中医体质学不仅注重调节人体整体机能,更加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体质。而体质作为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实为特定躯体素质与一定心理素质的综合体。源自《黄帝内经》人格、体质相关描述,基于中医"形神合一"理念,中医体质人格论为疾病防治开辟出崭新视角。而现今女性高发病—经前期综合征,严重困扰患者生活各方面。而育龄女性的特殊体质早已把该病的研究点引至体质人格领域。本文力图对体质人格与经前期综合征的关系作出简要梳理,以期立足体质人格角度提供防治措施,改善个人体质,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贯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15.
社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体质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向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体质的特异性决定着个体对某些致病因子和疾病的易感性易罹性.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病的病机特点是阴阳失调,痰瘀互结.我们推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在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上可能存在不同于非高血压人群的分布特点.为此,我们开展了这项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体质是个体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是对个体身心特性的概括,是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不仅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差异,而且是机体发病的内部因素,它不但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而且决定着某些疾病的症候类型。它影响人体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7.
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的体质、人格都有一定的特异性。中医倡言“因人制宜”,正是与重视此特异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质与人格是个体兼有(不可分割)的二大方面,体质侧重于反映个体生理机能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人格侧重于表现心理机能,是人群中的个体在某种环境中形成的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机能的特征。由于体质、人格多样性、多层次性和可变性的存在,个体罹患疾病的殊异、病情进程的变化及其对治疗的不同反映都受到了影响。“因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决定着是否发病,并决定着疾病的倾向。体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体验、生存质量,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因为体质可调,所以辨识体质,调整、优化体质,可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防亚健康的发生,控制疾病的传变,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实现"治未病"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未病"是疾病防治的重要原则,其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核心内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本文基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举隅"治未病"理论在儿科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提出"治未病"理论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当以体质调理、多种途径、阶段养护、培护脾胃和调节情志为要点,并结合当前体质学说及健康管理两大研究热点,展望中医儿科"治未病"理论未来研究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前期的人群,是高血压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预防至关重要。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根据高血压前期的发病特点及未病的状态,通过辨证调理体质即治未病的方法,来表达养生是基础,体质是根本,关注高危人群,发病先兆和干预亚健康状态为重点,来改善高血压前期状态,避免高血压病的发生。它将为进一步探讨中医防治高血压前期提供依据和有意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