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惠 《临床眼科杂志》2001,9(6):504-504
患者 ,男 ,5 7岁 ,农民。因左眼剧烈疼痛伴视力急剧下降1周 ,于 2 0 0 1年 5月 12日收入院。左眼曾因外伤性白内障于1980年在某医院行白内障摘除加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 ,术后视力 0 .8,无不适。直至 1997年视力开始下降 ,曾去原手术医院复诊 ,检查视力 0 .2 ,人工晶状体光学面有隐裂现象 ,未做处理。1999年左眼出现胀痛 ,在当地卫生室治疗后症状缓解 (治疗方案不详 ) ,但仍反复发作多次。一周前 ,左眼疼痛剧烈 ,视力急剧丧失。查体 :急性病容 ,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双眼检查 :右眼视力 4.9,眼球无异常。左眼视力光感 (+) ,眼球触…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 1998~ 2 0 0 0年 ,对 6例外伤性白内障施行Ⅱ期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男 5例 ,女 1例。年龄最小 10岁 ,最大 66岁 ,平均年龄 3 4 3岁。病因 :拳击伤 3例 ,前房积血 2例 ,眼内异物 1例。伤后时间最长 3年 ,最短 6月。术前眼部视力均为光感 ,眼压均正常。全部有瞳孔缘裂伤或者不规则散大 ,均在局麻下进行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第 1天视力 2例 0 3、3例 0 1、1例 0 0 8,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第 7天 2例、第 15天 3例、第 3 0天 1例 ,出现头痛、眼胀、视力下降 ,球结膜混合充血 (+ + )、角膜内皮性浑浊、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光 …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49例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平均随访18月(6 ̄36月)。结果 除4例在术前前房角有广泛粘连,术后眼压较高外,45例眼压均在正常范围。视力:指数 ̄0.1者5例、0.2 ̄0.4者12例、0.5 ̄0.6者23例、0.7 ̄0.9者9例。结论 此联合手术能有效地恢复视力和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4.
我科1997年10月至2000年12月对32例伴后囊破裂无晶状体眼施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伴后囊破裂无晶状体眼32例3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3例,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8例,外伤性白内障术后21例,其中伴有点状角膜白斑12例,伴片状角膜白斑9例且伴有局限前粘连3例。所有病例均有玻璃体外溢及不同程度虹膜后粘连。  相似文献   

5.
我科遇1例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第d5出现角膜失代偿症状并致盲。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a,因左眼视力渐降至眼前手动,诊断为白内障收治入院。查:左眼外眼、角膜、前房均正常,晶状体显著混浊,光感、光定位正常,收稿 19990912本文编辑 张知达作者单位 214211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医院眼科眼底不能窥见,眼压5-5/5=2-31kPa,于1999年7月2日行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按常规切口,开罐式截囊、水分离、在粘弹剂保护下娩出晶状体核,清除残余皮质后见后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对青光眼滤过泡及眼压的影响。方法:对25例26眼曾作过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白内障经颞下方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植入手术。平均随访24.6个月。结果:视力≥0.5的有12(46.1%);滤过泡无明显改变16眼(63.8%),减少7眼(26.9%),增大3眼(11.5%);用或不用眼药能控制眼压占24眼(92.2%);用或不用眼药能控制眼压占24眼(92.2%),平均眼压为15.97mmHg;视野无明显改变占20眼(76.9%。结论经颞下方有膜缘切口行ECCE及PC-IOL植 已存青光眼滤过泡眼获得良好的视功能和眼压的稳定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70岁。以“左眼视力进行性下降6个月”为主诉于2004年4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6年,血压控制平稳。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视力:右眼0.8,左眼0.02,左眼晶状体混浊明显,核Ⅲ级。B超示左眼玻璃体混浊。眼压:右眼 15mmHg,左眼19mmHg。入院诊断:左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左眼眼轴长22.83mm,左眼角膜曲率 46.55D,预留-0.5D,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为 20.5D。于表麻下行透明角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术中植入 20.5D Sensar人工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患者。根据眼部不同情况采用单纯睫状沟植入法或巩膜缝线固定法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并对手术效果、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3眼(36.11%)行单纯睫状沟植入术,7眼(19、44%)行单襻巩膜缝线固定术,16眼(44.44%)行双襻巩膜缝线固定术。术后裸眼视力≥0、3者24眼(66、67%),≥0、1者33眼(91.67%),术后常见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葡萄膜炎和眼压升高。结论采用适当的时机和手术方式进行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collamerlens,ICL)植入术后早期前房形态。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26例(49眼),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前房角、前房容积和眼压,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中央前房深度为(3.04±0.21)mm,与术前(3.19±0.27)mm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mm、4mm和6mm瞳孔直径区域各方位周边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0°、180°水平方位术后1个月前房角分别为(27.86±5.46)°和(27.95±5.36)°,较术前(42.05±6.73)°、(41.97±5.65)°显著降低,术后1个月前房容积(129.17±18.90)mm3较术前(214.57±27.41)mm3显著减小,以上各指标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测量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眼压为(15.31±2.44)mmHg(1kPa=7.5mmHg),较术前(17.46±1.79)mmHg显著降低(t=6.70,P=0.00),术后3个月恢复至(15.79±2.16)mmHg,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P=0.77)。结论 ICL植入术后早期前房形态发生改变,前房深度变浅、前房角变窄,但随访期内各观测指标稳定,未见进行性前房变浅、房角关闭或眼压升高。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术后晶状体常发生混浊或原有的混浊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力[1-2].我科自1998年起共收治27例此类患者,经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999年1月~2001年10月施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4例,现对视力、术后并发症及眼压变化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44例45眼,男36例37眼,女8例8眼。年龄5岁~73岁。受伤时间最长15年,最短9天。术前视力均为眼前数指或手动。为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或后囊不完整、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弹性开放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14例14眼白内障后囊破损较大,不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而Ⅰ期或Ⅱ期植入弹性开放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随访1年至6年3月,术后矫正视力≥0.5者9例,0.4者3例,0.1者2例。结论 弹性开放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对无条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者是极好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取出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在眼科住院的70例(70只眼)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取出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人工晶状体取出原因与方法,记录手术前后人工晶状体位置、最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70例人工晶状体取出病例中,人工晶状体全脱位与不全脱位53只眼;眼内炎8只眼;视网膜脱离9只眼;继发性青光眼4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1只眼;人工晶状体度数错误1只眼;瞳孔夹持1只眼;人工晶状体混浊1只眼.单纯人工晶状体取出26只眼,人工晶状体置换44只眼.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所提高.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晶状体取出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的有效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置换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42例(42只眼)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原因及方法。观察手术前后人工晶状体位置、最佳矫正视力、角膜、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42例人工晶状体置换病例中,人工晶状体全脱位与不全脱位39只眼;人工晶状体度数错误1只眼;瞳孔夹持1只眼;人工晶状体混浊1只眼。经角巩膜缘切口直接取出人工晶状体27只眼;联合玻璃体切割15只眼。人工晶状体置换联合睫状沟襻固定38只眼;单纯人工晶状体置换4只眼。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视力有所提高,眼压稳定。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晶状体置换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有效处理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正确置换人工晶状体,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C-IOL)在糖尿病患者眼中的适应性及并发症。方法 对近4年相继来我院行AC-IOL植入的18眼糖尿病者进行追踪观察,并与同期非糖尿病者AC-IOL植入26眼对照。结果 随访3-36月,糖尿病者AC-IOL植入18眼,发生虹膜新生血管伴出血3眼,瞳孔膜形成1眼。UGH综合征2眼。非糖尿病者AC-IOL植入26眼,仅1眼发生迟发性前房积血。结论 糖尿病者AC-IOL容易导致虹膜新生血管形成及UGH综合征,眼底病变重时以不植入AC-IOL为宜。  相似文献   

18.
李琴  张少维  黄毅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9):1709-1711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2015-01/04期间在我院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或散光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ICL)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24例48眼,观察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开放距离(AOD500)、术后拱高(ICL-vault)、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裸眼视力(UCV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测量(IOP)、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术前与术后1、3、6、12mo均采用UBM测量ACD与AOD500四个方位,术前与术后4个随访时间节点的值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测量值均较术前降低,OCT测量拱高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CVA、UCVA均较术前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患者平均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BUT与术后4个随访节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术后泪膜稳定性变化不大,患者舒适度较好,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术后颞侧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 观察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颞侧隧道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33例 36眼 ,术后密切观察眼压和视力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后 1周平均眼压 (1 5 82±5 47)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 (1 7 55± 4 2 0 )mmHg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t=1 .30 5 ,P >0 0 5) ;术后 1周视力≥ 0 5者 2 1眼 (64 7% )。结论 该手术方法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缝线固定术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后囊膜破损较大而未能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无疑是一种遗憾 ,为了恢复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 ,采用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来作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补充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总结我科 2 8例无后囊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并临床追踪观察二年。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资料 :男性 2 1例 2 1眼 ,女性 7例 ,年龄 9~ 6 9岁 ,其中玻切术后 2例 ,外伤 18例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 8例。术前进行散瞳检查 ,经检影验光矫正视力均在 0 .8以上 ,术后随访时间两年。2 .方法 :选用 C襻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9/ 0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