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鼻端部软组织缺损修复29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鼻端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鼻尖、鼻翼及鼻小柱不同范围的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包括邻近部位皮瓣转移修复19例(鼻唇沟皮瓣9例,额部皮瓣6例,轴型鼻背旋转皮瓣4例),耳郭组织移植10例(复合组织块游离移植7例,反流轴型耳郭复合组织瓣3例)。结果29例惠者,随访2周至6个月,修复组织在色泽、质地上与受区接近,修复效果满意。结论耳郭复合组织移植和邻近部位皮瓣转移是修复鼻端部不同范围的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选择不同的邻近部位皮瓣修复鼻端部软组织缺损。方法:根据鼻尖、鼻翼及鼻小柱不同范围的软组织缺损,选用邻近部位皮瓣转移修复22例(鼻唇沟皮瓣9例,反流轴型耳廓复合组织瓣3例,轴型鼻背旋转皮瓣4例,额部皮瓣6例)。结果:皮瓣转移至受区后在色泽、质地上与受区原有组织接近,修复效果满意。结论:邻近部位皮瓣转移是修复鼻端部不同范围的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舒畅  张军  吴春涛  郭万厚  程守先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2):186-187,i007
目的:探讨鼻尖区软组织缺损的即时修复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鼻尖及鼻小柱不同范围的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包括鼻唇沟皮瓣8例,轴型鼻背皮瓣3例,耳廓复合组织移植7例。结果:18例患者修复组织在色泽、质地上与受区接近,修复效果满意。结论:邻近部位皮瓣转移和耳廓复合组织移植是修复鼻尖端部不同范围的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斧形皮瓣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斧形皮瓣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参照面颊部自然曲线走向,在软组织缺损一侧设计斧形皮瓣,推进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结果 自2006年以来,共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13例,面积最小1.8 cm×2.0 cm,最大2.5 cm×3.5 cm.术后皮瓣成活良好,均一期愈合.随访3个月~1.5年,术后瘢痕纤细隐蔽,对面颊部自然曲线的影响较小,外形满意.结论 斧形皮瓣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能够避免对面部自然曲线的破坏,达到较佳视觉效果,可以作为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鼻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以尽可能使修复组织在色泽、质地上与鼻部局部组织相近,且切口瘢痕隐蔽。方法 结合Burget鼻部美学分区,将其再分为三个区域,根据区选用局部或邻位皮瓣修复鼻部各区软组织缺损30例(鼻根部以Rintala鼻额部局部皮瓣推进3例;鼻中段的鼻背部行双侧斧状局部皮瓣旋转3例;鼻侧壁行对侧壁局部皮瓣转移,供区植皮4例;鼻端部以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瓣转移修复鼻尖部7例;鼻唇沟局部皮瓣旋  相似文献   

6.
斧形皮瓣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atchet flap for buccal tissue defect. Methods The hatchet flap was designed beside the tissue defect and advanced to cover the defect. Results Since 2006, 13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primary healing and no flap loss. The size of the flaps ranged from 1.8 cm×2.0 cm to 2.5 cm×3.5 cm. All the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to 1.5 years. The postoperative appearance was satisfactory with inconspicuous scar. Conclusions Hatchet flap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buccal tissue defect with satisfactory cosmetic result. The facial natural figure is protected very well.  相似文献   

7.
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跟骨外露,极易感染,是临床上的难题之一,传统疗法难以凑效.自 1988年 2月~ 2000年 2月,选用各种不同部位的皮瓣(肌皮瓣 )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 4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2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各类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通过6个月-7年随访,分析和比较8种类型的皮瓣:足底内侧岛状瓣7例、小腿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6例、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3例、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3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带蒂足背皮瓣1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4例、游离腓动脉皮瓣1例,共29个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效果。结果 29个皮瓣中27个皮瓣完全成活,2个部分坏死。足底内侧皮瓣的外形、质地最佳,有感觉功能,皮瓣与跟骨有良好的贴附,负重后表皮可形成较厚的角化,无冻伤、烫伤及溃疡形成,患足可以正常负重。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及小腿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等带蒂皮瓣表皮均无明显角化,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水疱或溃疡,皮瓣与跟骨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滑动,影响足跟完全负重。结论 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效果最好,但修复面积有限,采用不同形式的小腿皮瓣修复效果无明显差别;游离股前外侧皮瓣适合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9.
鼻位于面部中央,对人的容貌有重要影响,鼻端任何不同程度的缺损畸形,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压力.笔者自1990年6月至2004年5月,根据缺损的部位和大小,采用适当的手术方法修复鼻端缺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以尽可能使修复组织在色泽、质地上与鼻部局部组织相近 ,且切口瘢痕隐蔽。方法 结合Burget鼻部美学分区 ,将其再分为三个区域 ,根据分区选用局部或邻位皮瓣修复鼻部各区软组织缺损 30例 (鼻根部以Rintala鼻额部局部皮瓣推进 3例 ;鼻中段的鼻背部行双侧斧状局部皮瓣旋转 3例 ;鼻侧壁行对侧壁局部皮瓣转移 ,供区植皮 4例 ;鼻端部以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瓣转移修复鼻尖部 7例 ;鼻唇沟局部皮瓣旋转修复鼻翼部 7例 ;鼻背轴型皮瓣旋转修复鼻小柱 6例 )。结果 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根据鼻部分区选用局部或邻位皮瓣是修复鼻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鼻美学亚单位分区原则修复鼻端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以鼻美学亚单位为基础,将鼻端缺损部位周围的正常皮肤或瘢痕皮肤翻转作为衬里,废弃亚单位区域内其余正常皮肤组织,以额部皮瓣覆盖鼻端亚单位的皮肤缺损.自2000年8月至2011年7月,修复鼻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结果 本组10例患者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 1~18 个月,鼻外形轮廓良好,受区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等方面与周围皮肤匹配良好.结论 按照鼻美学亚单位分区来修复鼻端缺损,能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附29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急性下消化宙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9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中,结肠出血最多,结肠出血原因中,血 畸形为最多。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治疗腹膜后肿瘤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29例侵及血管的腹膜后肿瘤病例,其中男20例,女9例,年龄10~76岁,平均年龄52岁。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侵润、包绕重要血管19例,肿瘤与重要血管关系密切、推移10例。所有病例均行肿块完整切除联合血管重建。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获随访24例。随访时间8~89个月,平均随访5.2年。2例下腔静脉及4例髂静脉分别于手术后3~9个月发生血栓,未出现明显肢体肿胀。无人工血管感染病例,1年生存率为100%,1~5年死亡12例,存活5年以上10例,其中3例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其余病例尚在随访中。结论对于腹膜后肿瘤侵犯周围血管,术中难以分离的病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增加了切除率,提高了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16.
17.
甲状腺微小癌29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的切除范围。对14年间收治的29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6例经纫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合B超确诊。颈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者10例。14例行一例腺叶全切加峡部切除术,9例加颈淋巴清扫术,5例行一侧腺叶全切加对侧次全切除术;1例行甲状腺全切并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29例中乳头状腺癌28例,滤泡状腺癌1例。术后随访1—12年,仅1例术后3年复发,无1例死亡。提示甲状腺微小癌恶性程度低,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手术切除预后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隐匿型胆囊癌是胆囊癌在术前、术中及大体检视时未被疑及,经手术后标本病理检查后明确诊斯。本文回顾复习了29例隐匿型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期确定这些临床病理参数对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29例病例,男性9例,女性20例;年龄36-81岁,平均59.6±14.5岁。29例均被诊为良性胆囊疾病,而施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9例组织学病理切片均由病理科专人重新仔细复习,采用WHO的PT.N.M系统来描述肿瘤的扩散深度:除1例术后3个月失访,其余28例均作定期随访。存括率统计应用Kplan-Meier法,不同生存曲线比较应用Wilcoxon法检验。结果29例组成为:T19例,肿瘤局限于牯膜及肌层,其中T1a2例肿瘤浸润粘膜,T1b7例肿瘤侵及肌层;T28例,肿瘤侵及浆膜下肌周结缔组织;T311例,肿瘤浸润超越浆膜;T41例.肿瘤侵入横结肠。累计1年、2年、5年存活率,9例T1分别为75%,75%,55%(其中T1a分别100%,100%,100%;T1b分别为72.4%,72.4%,及43%);T2分别为28%,13%及9%;T3分别为27%,9%及0%。(P<0.01)。随访病人29例中22例死于术后癌肿复发转移。结论 影响预后的因素为肿瘤提润深度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得出结果显示:除T1a和T1b中肿瘤细胞分化<Ⅱ级者,不需再次手术外,T1b中肿瘤细胞≥Ⅱ级者和T2都需行再次根治术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