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检测SLE患者外周CD4+T细胞表面ICOS、OX40、CD40L及B细胞表面ICOSL、OX40L、CD40分子的表达情况,并探索其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我们检测SLE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CD4+T细胞表面ICOS、OX40、CD40L及B细胞表面ICOSL、OX40L、CD40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与SLE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SLE患者外周CD4+T细胞上ICOS、OX40、CD40L及B细胞上ICOSL、OX40L、CD40分子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且SLE患者CD4+T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与患者血清IgG水平呈现正相关,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与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正相关,B细胞表面OX40L的表达与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水平正相关(均P0.05)。上述结果表明SLE患者外周CD4+T细胞上ICOS、OX40、CD40L及B细胞上ICOSL、OX40L、CD40分子均发生上调,并与SLE自身抗体水平呈现正相关,提示分别表达于T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ICOS/ICOSL、OX40/OX40L及CD40/CD40L分子,通过相互作用参与SLE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28、CD40共刺激通路与排斥反应的关系,同时也为排斥反应的诊断寻找一种新的检测指标。方法采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动态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CD28、CTLA4、CD40及CD40L分子的表达。结果在0~4级排斥反应中,外周血细胞CD28分子阳性表达率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细胞表达CTLA4分子的阳性率随排斥反应增强而升高(P〈0.01)。CD40及CD40L在PBMC中的表达强度也随排斥反应的分级逐渐增强(P〈0.01)。结论外周血CTLA4、CD40及CD40L分子的表达与排斥反应有密切关系,动态检测这些分子有助于对排斥反应状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CD28+淋巴细胞及其亚型与其临床状态和HBV复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多色荧光分析法,检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CD8+淋巴细胞、CD45RO、CD45RA以及CD28的表达及HBV病毒载量.结果 ①慢性HBV携带组CD8+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率(10.64±5.09%)明显低于慢性乙肝组和正常对照组;而CD45RA和CD45RO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慢性乙肝组CD8+/CD45RO+/CD28+的表达(10.99±7.3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慢性乙肝组和慢性HBV携带组CD8+/CD45RA+/CD28+表达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③HBeAg阴性慢性乙肝CD8+/CD45RO+/CD28+表达率明显高于阳性组,而CD8+/CD45RA+/CD28+表达率两组无差别.结论 慢性HBV携带者处于病毒携带状态可能与CD8细胞上协同分子CD28的表达低下有关;CD8+/CD45RO+/CD28+亚型淋巴细胞数的升高与慢性乙肝的病情进展及血清HBeAg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CD4 0L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的T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异常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 4 6例RA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人外周血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的表达情况及CD4 0L在CD4 + T和CD8+ T细胞上的表达。用IMMAGE免疫分析仪 ,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结果 RA患者CD3+ CD4 +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CD3+ CD8+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CD4 + T细胞和CD8+ T细胞上的CD4 0L的表达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血清中 3种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RA患者以CD4 + T细胞活化为主 ,CD4 + T细胞和CD8+ T细胞上高表达的CD4 0L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促使RA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亢进 ,同时诱导B细胞增生 ,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CD4 0 CD4 0L途径在RA免疫功能紊乱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抗CD40L单克隆抗体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后对T细胞表型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体外阻断该共刺激途径诱导T细胞对异体移植抗原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供鼠(C57BL/6H-2b)脾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受鼠(BALB/CH-2d)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设单抗组(加抗CD40L单抗)和对照组(不加单抗),初次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7天,在不同时间点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以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2、IL-4、IL-10等的水平,第5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和CD8+T细胞上CD25、CD69、CD40L和CD45RA的表达.再次MLR 5天,第1、3、5天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和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初次和再次MLR结果均显示,单抗组细胞增殖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初次MLR单抗组中CD4+T和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抗组中CD4+CD25+T、CD4+CD69+T、CD8+CD25+T、 CD4+CD40L+T和CD8+CD69+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CD40L+T和CD4+CD45RA+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初次MLR中单抗组和对照组培养上清中IL-4和IL-10几乎无法测出,而单抗组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2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再次MLR后培养上清中单抗组IFN-γ、IL-2和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处于低水平,仍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体外MLR体系中,应用抗CD40L单抗孵育供鼠脾T细胞,可同时作用于CD4+T和CD8+T细胞,使CD40L+,CD25+和CD69+表达下降,引起T细胞早期的活化和成熟障碍,T细胞增殖能力减低,抑制了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IL-2及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可诱导供者T细胞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CD8+CD28+淋巴细胞的表达变化及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CD8+CD28+淋巴细胞的表达率和绝对数,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核酸的载量,并与CD4+CD25+、CD8+CD28+淋巴细胞的表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CD4+CD25+表达率和细胞数分别为(15.60±5.86)%和(0.34±0.13)×109/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CD4+CD25-、CD8+CD28+为(21.13±5.32)%、(0.47±0.19)×109/L和(9.49±2.57)%、(0.21±0.07)×109/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不同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CD25+T细胞与病毒载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2、0.588,P均〈0.01),而CD8+CD28+T细胞与病毒载量均无相关性(r分别0.275、-0.092,P均〉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毒T细胞(CD8+CD28+)减少,免疫调节细胞的增加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长期存在,病程迁延不愈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OX40和OX40L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1例pSS患者及36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OX40L分子表达,比较11例初诊pSS患者治疗前后OX40和OX40L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pS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OX40表达显著增高(8.65% ±3.51% vs 5.68% ±1.68%,P<0.01),而CD8+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SS患者表面OX40L的表达,在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6.76%±3.60% vs 3.15%±1.89%,P<0.01)和CD19+B细胞(4.69% ±2.40% vs 2.76% ±1.33%,P<0.01)中均高于健康志愿者.活动期的pSS患者外周血OX40和OX40L的表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伴发多系统损伤pSS患者外周血OX40和OX40L分子的表达显著高于单纯外分泌腺损伤患者.治疗后CD4+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OX40L的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p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OX40和OX40L异常高表达,且与疾病活动度、组织损伤及治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蔡鹏威  林芸  窦敏  陈金花  林一 《免疫学杂志》2005,21(6):507-508,513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CD40CD40L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上的异常表达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30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CD19的表达情况,CD40L在CD4 T和CD8 T细胞上的表达及CD40在CD19 B细胞上的表达。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水平。结果①AS患者CD3 、CD3 CD4 、CD19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CD3 CD8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②AS患者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上的CD40L、CD19 B细胞上CD40的表达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③AS患者血清中2种免疫球蛋白IgG、IgA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CD40CD40L途径在AS免疫功能紊乱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感染状态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收集CHB患者78例,根据感染状态分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且肝功能正常、HBeAg阳性且肝功能异常和HBeAg阴性3组。13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来自曙光医院体检中心。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感染状态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8+CD28-、CD4+CD95+、CD8+CD95+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并对各亚群分布情况与HBeAg和HBVD-NA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BeAg(+)肝功能正常组的CD4+CD25+/CD4+和CD4+CD95+/CD4+明显升高(P<0.01,P<0.05),3个感染组CD8+CD28-/CD8+值均明显升高(P<0.01);与HBeAg(+)肝功能正常组相比,HBeAg(+)肝功能异常组和HBeAg(-)组的CD4+CD25+/CD4+明显降低(P<0.01),HBeAg(-)组CD8+CD95+/CD8+明显降低(P<0.05),HBeAg(+)肝功能异常组的CD8+CD95+/CD8+明显降低(P<0.01)。CD4+CD25+/CD4+,CD4+CD95+/CD4+与HBVDNA呈正相关(P<0.01,P<0.05),CD8+CD28-/CD8+与HBVDNA和HBeAg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8+CD28-T、CD4+CD95+细胞表达频率增加,可能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免疫耐受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CD40/CD40L信号通路对不同病原体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炎)患儿血液CD4~+CD25~+Foxp3~+ Treg的增殖分化及其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IL-10的影响。取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非RSV感染毛支炎患儿血液并检测CD4~+CD25~+Foxp3~+Treg的百分率;并将血液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PBMC)接种于24孔板内,加入CD40L McAb进行阻断,作用72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板内CD4~+CD25~+Foxp3~+Treg的百分率,激光共聚焦检测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面Foxp3的平均密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GF-β1、IL-10的含量。RSV毛支炎患儿血液中CD4~+CD25~+Foxp3~+Treg百分率显著低于非RSV毛支炎患儿及正常对照组(P<0.05);RSV毛支炎患儿体外培养PBMC中CD4~+CD25~+Foxp3~+Treg百分率均显著低于非RSV毛支炎患儿、正常对照组和抗CD40L McAb组(P<0.05)。毛支炎患儿PBMC经过体外培养72h后,抗CD40L McAb组培养的细胞中CD4~+CD25~+Foxp3~+Treg表面Foxp3的平均密度显著高于RSV毛支炎患儿组(P<0.05)。PBMC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的水平抗CD40L McAb组明显高于非RSV毛支炎组,非RSV毛支炎组明显高于RSV毛支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毛支炎患儿体内存在严重的CD4~+CD25~+Foxp3~+Treg数量不足;体外用抗CD40L McAb阻断CD40/CD40L通路可促进RSV毛支炎PBMC中CD4~+CD25~+Foxp3~+Treg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枢及外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CD8+ CD28-调节性T细胞(CD8+ CD28- Treg)表达的变化情况,并探讨相关的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未使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EVGWYR-SPFSRVVHLYRNGK)(MOG35-55)免疫的对照组和使用MOG35-55免疫诱导的EAE小鼠模型组,采用临床症状评分记录小鼠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CNS炎症细胞浸润及病理改变,使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小鼠中枢及外周CD8+ CD28- Treg,CD4+ CD25+ Treg细胞表达水平。结果:MOG35-55诱导的EAE模型组动物出现典型的EAE临床行为学及病理学表现,FCM检测EAE模型组小鼠脾细胞CD4+ CD25+ Treg较对照组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CD8+ CD28- Treg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AE模型组中枢有CD4+ CD25+ Treg,CD8+CD28-Treg淋巴细胞的浸润,且CD4+ CD25+ Treg,CD8+ CD28- Treg在中枢的表达均高于外周,对照组中枢神经系统未检测到淋巴细胞浸润。结论:CD4+ CD25+ Treg,CD8+ CD28- Treg均参与调控EAE的病理过程,CD4+ CD25+ Treg,CD8+ CD28- Treg在EAE小鼠中枢及外周分布及变化的不同,提示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参与调节中枢局部炎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小鼠CD4+T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BALB/c鼠(SPF,雌性,9~10周龄)脾脏单个核细胞与不同浓度(0、10、20、40 mmol/L)的白藜芦醇共同孵育30 min后,分别采用刀豆蛋白A(ConA)、抗CD3抗体、抗CD3/抗CD28抗体刺激继续培养;分别共培养6h、36 h后收集细胞采用单克隆抗体抗CD4-PerCP和抗CD69-FITC或抗CD71-FITC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CD69、CD71的表达.结果 白藜芦醇(≥10 mmol/L)可显著抑制抗CD3抗体引起的CD4+T淋巴细胞CD69表达(P<0.01),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白藜芦醇(≥20 mmol/L)可显著抑制由ConA、抗CD3/CD28抗体引起的CD4+T淋巴细胞CD69表达(P<0.05),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白藜芦醇(≥10 mmol/L)可显著抑制ConA引起的CD4+T淋巴细胞CD71表达(P<0.05),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白藜芦醇(≥20 mmol/L)可显著抑制由抗CD3抗体、抗CD3/抗CD28抗体引起的CD4+T淋巴细胞CD71表达(P<0.05),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白藜芦醇具有抑制小鼠CD4+T细胞活化的作用,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HIV/AIDS患者CD28在外周血CD4+、CD8+ T细胞上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国内HIV AIDS患者CD2 8在外周血CD4 + 、CD8+ 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变化 ,并探讨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5 1例正常对照、14例HIV感染者和 36例AIDS患者的外周血CD4 + 、CD8+ T淋巴细胞表面的CD2 8分子的表达 ,用bDNA法检测 11例HIV感染者和 18例AIDS患者的血浆病毒载量。结果 CD4 + CD2 8+ T细胞的绝对计数与百分比、CD8+ CD2 8+T细胞的百分比均显示为正常对照组 >HIV感染组 >AIDS组 ;而CD8+ CD2 8+ T细胞的绝对计数显示HIV感染组和对照组显著大于AIDS组 ,HIV感染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CD4 + 、CD2 8+ CD4 + T淋巴细胞计数与血浆病毒载量显著负相关。结论 HIV AIDS患者外周血CD2 8在CD4 + 、CD8+ T淋巴细胞上表达随着病情进展而降低 ,反映了细胞免疫功能随着疾病进展损害逐渐加重 ,是判断病情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IL-10、TGF-β1、TGF-β2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2例宫颈癌患者和24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 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比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TGF-β1、TGF-β2的含量.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宫颈癌组外周血中CD4+CD25+ Foxp3+ 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CD19+)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0含量明显增高,TGF-β2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手术后、化疗后CD4+ CD25+ Foxp3+ 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血清IL-10、TGF-β1、TGF-β2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 CD25+ Foxp3+Treg与TGF-β1之间存在正相关(r=0.673,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CD4+ CD25+ Foxp3+ 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值增高,且与TGF-B1含量呈正相关,可能在宫颈癌的肿瘤发生发展及肿瘤免疫逃逸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膜CD40配体(CD40L)和血浆可溶性CD40L(sCD40L)的表达以及普伐他汀对CD40L等的影响,探讨高胆固醇血症促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选择高胆固醇血症患者40例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膜CD40L,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CD40L、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凝血酶原片段1+2(F1+2)。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普伐他汀组(A组,n=20)及饮食控制组(B组,n=20),A组普伐他汀20mg/天治疗,B组只作饮食控制,7天后分别测定以上指标。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膜CD40L表达,血浆sCD40L、MCP-1、F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sCD40L与血小板膜CD40L、血清TC、LDL-C及血浆MCP-1、F1+2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0.52、0.51、0.63和0.61,P均<0.05)。普伐他汀短期治疗后,A组血小板膜CD40L、血浆sCD40L、MCP-1、F1+2显著降低(P均<0.05),而血脂无显著变化。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膜表达CD40L及sCD40L增高,高胆固醇血症可能通过激活CD40L促进炎症反应、血栓形成而参与AS的发生发展。普伐他汀可不依赖血浆胆固醇水平的降低而抑制血小板膜表达CD40L和sCD40L及由CD40L介导的AS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梅毒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本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67例确诊梅毒患者作为病例组,30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BS-ELISA)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10的水平差异.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CD4+ CD25+ (12.64 ±3.86)%、CD8+ (28.27±1.86)%,显著的高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患者的CD4+ (31.25±6.14)%、CD4+/CD8+ (1.11 ±0.36)%,显著低于健康组患者(P<0.05).病例组患者的IL-10 4.89±0.41pg/mL显著的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固定梅毒患者的CD4+CD25+、CD8+显著的高于Ⅰ期梅毒、Ⅱ期梅毒、潜伏期梅毒患者(P<0.05),血清固定梅毒患者的CD4+、CD4+/CD8+显著低于Ⅰ期梅毒、Ⅱ期梅毒、潜伏期梅毒患者(P<0.05).血清固定型患者的血清IL-10 5.02±0.40pg/mL显著的高于Ⅰ期梅毒、Ⅱ期梅毒(P<0.05).结论 梅毒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时血清固定患者的升高最显著,这可能与患者的免疫抑制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 (PD-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SLE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PD-1表达水平,比较SLE稳定组、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狼疮肾炎组和无狼疮肾炎组之间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组CD4+T细胞PD-1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不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稳定组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炎患者CD4+PD-1+和CD8+PD-1+T细胞分别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P<0.01).SLE患者中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组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应阴性组.SLE患者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百分率与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补体C3呈负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异常,与SLEDA1和自身抗体产生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0及CD40配体(CD40L)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分7组:对照组(n=3)、单纯缺血30min、缺血30min再灌注1min、5min、10min、20min和30min组(各组n=6),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外周血CD40及CD40L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D40及CD40L在心肌中表达情况。结果:单纯30min缺血组(I30min)的CD40及CD40L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的再灌注时间中,CD40及CD40L在再灌注1min(R1min)开始升高,R5min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R30min达基线,其中R5min、R10min的CD40及CD40L比I30min及对照组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CD40及CD40L在心肌细胞膜上表达,正常心肌细胞膜上表达较弱,损伤心肌细胞膜上表达较强。结论:提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可能与粘附分子CD40及CD40L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 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CD4+ CD25+ CD127low/-Treg的水平及其与其他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采集68例未经抗HIV治疗的HIV/AIDS患者(长期不进展组即LTNP组29例、典型进展的HIV感染组27例、AIDS组12例)及20例健康成人的外周抗凝全血,经免疫荧光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及CD4+CD25+Foxp3+/CD127low/-Treg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CD8+T细胞外,HIV/AIDS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NK细胞、CD4 +/CD8+结果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随着疾病的进展,LTNP组、HIV组、AIDS组CD4+T细胞百分比、绝对值计数,CD8+T细胞绝对计数,NK细胞绝对计数,CD4 +/CD8+比值逐渐下降,而CD8+T细胞百分比逐渐上升.对CD4+ CD25+ Foxp3+ Treg与CD4+ CD25+CD127low/-Treg百分含量、绝对计数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各组间CD4+ CD25+ Foxp3+ Treg与CD4-CD25+ CD127low/-Treg所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CD4+ CD25+ Foxp3+/CD127low/ Treg细胞百分含量逐渐上升,LTNP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HIV组和AIDS组之间CD4+ CD25+Foxp3+/CD127low/ Treg绝对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CD4+ CD25+ Foxp3-/CD127low/-Treg绝对计数逐渐下降.结论:CD4+ CD25+ Foxp3 +/CD127low/-Treg在HIV持续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和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两者之间相关性及与HBV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及CD3/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HBV DNA载量增加,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水平逐渐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也相应增高,且与CD4+CD25highTreg细胞的变化成正相关(r=0.890,P0.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降低,而CD3+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25highTreg细胞与HBV DNA取对数后成正相关(r=0.782,P0.001),与谷丙转氨酶(ALT)成正相关(r=0.432,P0.005);与CD3+、CD4+、CD8+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无相关性(P0.05)。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与HBV DNA载量之间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增高,且与HBV的复制水平及ALT增高具有一致性,而T细胞亚群是否可作为监测CHB患者免疫状态的指标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