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对照组为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采用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采用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能有效提高预后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死亡16例,总有效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两组存活患者均进行3~6个月随访,以日常生活能力(ADL )评估:观察组优良率为92.9%,对照组优良率为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沈斌  单飞  黄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779-1780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血肿吸收时间、 住院费用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再出血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压力,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曹镇洋 《中外医疗》2016,(16):45-46
目的:探讨CT定位置软管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脑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92例。治疗组采用CT定位置管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8例,有效59例,无效12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83.70%;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基本痊愈13例,显效48例,无效23例,死亡8例,总有效率为66.30%。结论 CT定位置软管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脑损伤轻微﹑穿刺冲洗液增加了血肿液化剂,促进血块溶解,降低病死率,效果良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治疗时选用微创穿刺碎吸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在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这个时间段中我院所收治的脑出血颅内血肿的患者数量为138例,这些患者中有69例进行开颅手术,为对照组,剩余69例进行了微创穿刺碎吸术,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对治疗的满意度都比对照组的高,统计学分析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 在对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实施治疗措施时可以选取微创穿刺碎吸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任建军 《中原医刊》2011,(10):52-53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碎吸加低温纳洛酮灌洗治疗脑出血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40例脑出血病人行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抽吸加低温纳洛酮灌洗,与既往40例脑出血病人作对照,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痊愈率、总有效率、病死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47.5%,总有效率为82.5%,病死率为17.5%,与对照组痊愈率15%、总有效率67.5%、病死率32.5%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穿刺颅内血肿碎吸加低温纳洛酮灌洗治疗脑出血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9):798-800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患者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对照组患者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治疗3 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14 d时,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有效清除血肿,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肖庆华 《当代医学》2016,(24):83-84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做好知情告知,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56例患者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57例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设为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肿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为(12.16±8.05)mm,对照组患者血肿体积为(17.32±9.26)mm,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致颅内血肿患者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的疗效与护理。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致颅内血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研究组实施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术后进行精心护理。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致颅内血肿,术后进行精心护理,疗效显著,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较高,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25例,则给予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致残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明显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2例,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6例。对照组接受开颅骨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观察两组不同时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肿量及并发症。结果:术前两组NIHSS评分、血肿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IHSS评分、血肿量均较术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血肿清除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利于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急诊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VS 6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急诊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优于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代开聪 《大家健康》2016,(8):273-27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方法:研究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75%,显著高于对照组(42.5%,P <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80%,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辅助治疗提升治疗疗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护患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微创穿刺碎吸术应用在脑出血颅内血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将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时间段内该院收治的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65例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开颅手术;研究组=32例,给予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总体满意率.结果 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1.8%和93.8%;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体满意率90.6%与对照组7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穿刺碎吸术在脑出血颅内血肿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提高了治疗总体有效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研究组的有效率为87.26%,对照组为60%,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40例,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以及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观察组痊愈12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Fugl—Meyer值和Barr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安全简便,手术费用低,方便易行,有效率高,正确处理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可降低疾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微创穿刺碎吸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预后,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重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内科保守疗法和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采用微创穿刺血肿碎吸术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内科保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5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碎吸手术在治疗颅内血肿中具有血肿清除率高,止血彻底,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手术时机对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时机,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其中实验组在出血后6h内接受手术,对照组接受手术的时间〉6h.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64.7%,好于对照组的41.2%,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和再开颅的情况比较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的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