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考察山楂叶总黄酮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常数,研究温度、pH值等对其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测定山楂叶总黄酮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与不同pH条件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以10h后的药物含量变化率为指标考察介质、温度、pH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山楂叶总黄酮在蒸馏水、肠溶液、0.1%盐酸溶液、甲醇、乙醇、pH5.0 PBS、pH 6.5 PBS、pH 7.0 PBS、pH 7.4 PBS、pH 9.0 PBS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2.81、5.07、1.62、60.76、31.57、3.78、4.54、8.74、9.24、9.15mg/mL;山楂叶总黄酮在pH 3.0、4.0、5.0、6.0、7.0、8.0条件下的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0.256、0.332、0.371、0.385、0.235、0.234。结论:山楂叶总黄酮的Papp值均随着pH增大而增大,在pH 6.0与pH 7.0间发生突变,pH 6.0时达最大值,之后随着pH增大而减小;较高pH条件对山楂叶总黄酮水溶液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灯盏花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纳米混悬剂提高难溶性药物灯盏花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自乳化溶剂扩散工艺制备了灯盏花素纳米混悬剂。所得纳米混悬剂PCS粒径为(293 .11±55 .86) nm,Zeta电位为(27 .5±4 .9) mV;建立以超滤法测定灯盏花素纳米混悬剂溶解度和溶出度的方法,并以该法进行了灯盏花素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的考察。结果纳米混悬剂显著提高了灯盏花素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进行了灯盏花素纳米混悬剂及粗混悬剂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纳米混悬剂显著提高了灯盏花素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并延长了其作用时间,其大鼠灌胃绝对生物利用度从(1 .3±0 .9) %提高到(14 .4±3 .7) %,MRT从(4 .1±1 .4) h延长到(8 .6±1 .8) h。结论纳米混悬剂的肠道转运行为是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常数。方法:建立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中总黄酮的UV-Vis测定方法,测定其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与不同pH条件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结果:方法学考察表明,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回收率等均符合要求;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在蒸馏水、肠溶液、0.1%盐酸溶液、甲醇、乙醇、pH5.0PBS、pH6.5PBS、pH7.0PBS、pH7.4PBS、pH9.0PBS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0.72、0.52、0.20、10.38、7.78、0.54、0.57、0.75、1.02、1.08mg/ml;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在pH3.0、4.0、5.0、6.0、7.0、8.0条件下的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0.284、0.364、0.408、0.418、0.296、0.283。结论:本文建立的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中总黄酮的UV-Vis测定方法专属性好、简便;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Papp值随着pH增大而增大,在pH6.0与pH7.0间发生突变,pH6.0时达最大值,之后随着pH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灯盏花素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英爱  范国荣  高申  洪战英 《中草药》2007,38(7):1036-1039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 进行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肠吸收实验,HPLC法测定灯盏花乙素,研究灯盏花素在小肠和结肠的吸收情况,并分别考察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pH对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胆管结扎与胆管不结扎的实验组之间,吸收速率常数(ka)和吸收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小肠和结肠的ka分别为(0.1071±0.013O)和(0.0707±0.0089)h^-1;灯盏花素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未发现饱和现象,其ka几乎保持不变,在pH6.0~7.4,灯盏花素的吸收不受pH的影响。结论 灯盏花素在小肠的吸收多于在结肠的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吸收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过程,提示灯盏花素可以被制成口服缓释剂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葛根素及其纳米混悬剂在pH1.2盐酸溶液、水、pH7.4 PBS缓冲液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葛根素及其纳米混悬剂在各个介质中的浓度.结果:在37℃下,葛根素纳米混悬剂在pH1.2盐酸溶液、水、pH7.4磷酸盐(PBS)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4.43、5.28、6.32mg·mL-1.结论:葛根素纳米混悬剂比原料药在各介质的溶解度均增加,在弱碱性介质中溶解度大于酸性介质,随pH升高而增大.葛根素水溶性较差,将其制备成纳米混悬剂有利于提高其溶解度.  相似文献   

6.
郭晓  王萌  任晓亮  刘虹  姜苗苗 《中草药》2016,47(11):1861-1866
目的依照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指导原则,采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方法研究野黄芩苷及灯盏花素注射液水溶液在不同pH值、温度、离子强度及初始质量浓度等条件下的降解反应的动力学特征,以研究野黄芩苷降解机制,比较其制剂与单体稳定性的差异,并考察临床使用条件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考察不同条件下野黄芩苷单体及灯盏花素注射液中其量随时间的变化,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计算野黄芩苷在不同环境下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参数,预测其半衰期(t1/2)和活化能。同时考察灯盏花素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剂(0.9%生理盐水溶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复方电解质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结果野黄芩苷单体及灯盏花素注射液在不同温度和酸碱条件下的降解反应均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25℃时其在中性水溶液环境中最稳定,单体t1/2为203.87 h,活化能为97.9 kJ/mol。在各种条件下,灯盏花素注射液水溶液中野黄芩苷的稳定性均优于单体。Na+、Cl.离子强度及溶液初始浓度对野黄芩苷降解速率无明显影响。灯盏花素注射液与5种输液剂配伍在30 d内均可观察到明显的质量浓度下降。结论野黄芩苷在中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受温度、酸碱环境影响较大,初始质量浓度和离子对野黄芩苷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而灯盏花素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剂配伍均不稳定。为有效地预测含野黄芩苷的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变化提供了合理准确的依据,为含野黄芩苷的中药制剂的安全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灯盏花素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影响.方法 将10只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静脉注射给予灯盏花素水溶液( 16 mg/kg);B组在给予黄芪注射液(8 mL/kg)5 min后,静脉注射给予灯盏花素( 16 mg/kg).两组于给药后2、5、10、20、40、60、90、120、180、240 min采集血样,采用HPLC测定灯盏花素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用DAS 2.0计算药动参数,并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灯盏花素单用或与黄芪注射液合用后,其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且合用后灯盏花素的Tmax、Cmax、t1/2α和t1/2β较单用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l/F较单用灯盏花素时显著性减小(P<0.01),但AUC较单用灯盏花素时显著性增大(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降低灯盏花素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消除,从而提高了灯盏花素的生物利用度,提示糖尿病患者在两药合用时应适度降低灯盏花素的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8.
耿桂香  李小芳  高永良 《中成药》2011,33(10):1805-1807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变化情况,预测其在室温下的有效期。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溶液中灯盏乙素,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灯盏花素水溶液中灯盏乙素的量随时间变化属一级降解反应,经典恒温法测得灯盏花素水溶液在25℃的分解速度常数K25℃=2.516 36×10-5h-1及有效期t205.9℃=0.48年。结论灯盏花素水溶液的有效期暂定为0.48年。  相似文献   

9.
灯盏花素经鼻给药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森林  徐莲英  毛展凯  张韩清  李万里 《中草药》2008,39(12):1821-1823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的离体、在体经鼻吸收特性,为灯盏花素的鼻腔给药制剂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C扩散池,以新鲜犬鼻黏膜为渗透屏障,以含灯盏花乙素0.25、0.50、1.25 mg/mL的灯盏花素PBS液(pH 6.5)为释放液,以空白PBS为接收液,进行渗透试验;采用大鼠鼻腔循环灌流法,以1.01、1.70、4.48 mg/mL灯盏花素PBS溶液(pH 6.5)作为鼻腔循环液,HPLC法测定灯盏乙素,进行在体鼻黏膜吸收试验。结果灯盏花素高、中、低质量浓度组的犬鼻黏膜渗透系数分别为3.6×10-5、1.272×10-3、1.856×10-3cm/min(n=3)。随着灯盏花素的质量浓度增加,其渗透系数呈剂量依赖性增加;高、中、低质量浓度灯盏花素的大鼠在体吸收速度常数分别为4.5×10-3、2.3×10-3、1.7×10-3min-1,随质量浓度的增加,鼻黏膜吸收量逐渐增加,但其吸收速度常数较小。结论灯盏花素可经鼻吸收,质量浓度对其吸收的影响较大,适合制备成经鼻给药的新制剂。  相似文献   

10.
王付荣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6):3206-3212
通脉方是由葛根、丹参和川芎3味药按质量1∶1∶1组成的复方。该文研究通脉方中异黄酮类化合物大豆苷元、芒柄花素、5-羟基芒柄花苷、芒柄花苷、大豆苷、3'-甲氧基葛根素、染料木苷、葛根素、芒柄花素-8-C-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芒柄花素-7-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澳白檀苷、葛花宁、大豆苷元-7,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泰国野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3'-甲氧基大豆苷、芒柄花素-8-C-β-D-吡喃木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染料木素-8-C-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染料木素-7-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3'-羟基泰国野葛根素、6″-O-β-D-木糖基葛根素、鹰嘴豆芽素A-8-C-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3'-甲氧基大豆苷元-7,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大豆苷元-7-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大豆苷元-7-O-α-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肠的吸收转运。采用人源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通脉方中上述25个异黄酮类化合物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或从BL侧到AP侧2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外检测法对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_(app)),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比较。大豆苷元和芒柄花素由AP侧到BL侧的P_(app)分别为(2.55±0.03)×10~(-5),(3.06±0.01)×10~(-5)cm·s~(-1);由BL侧到AP侧的P_(app)分别为(2.62±0)×10~(-5),(2.65±0.11)×10~(-5)cm·s~(-1)。与本试验中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良好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的P_(app)(2.66±0.32)×10~(-5)cm·s~(-1)和呈难吸收的阳性对照药阿替洛尔的P_(app)(2.34±0.10)×10-7cm·s~(-1)比较,大豆苷元和芒柄花素与普萘洛尔在同一数量级;其他化合物与阿替洛尔在同一数量级。大豆苷元和芒柄花素的P_(app AP→BL)/P_(app BL→AP)分别为0.97,1.15。可以预测,大豆苷元和芒柄花素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动吸收进入体内,属于良好吸收的化合物;其他化合物属于吸收不良的化合物。5-羟基芒柄花苷、染料木苷、澳白檀苷、葛花宁和染料木素-7-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P_(app AP→BL)/P_(app BL→AP)分别为0.18,0.28,0.45,0.38,0.49,推测它们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可能存在外流机制。  相似文献   

11.
徐本亮  王冰  浦益琼  陶建生  蔡贞贞  张彤 《中成药》2012,34(10):1892-1896
目的 测定丹皮酚在各种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并研究其在体肠吸收性质.方法 HPLC法测定丹皮酚的浓度,用摇瓶法测定丹皮酚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按重量法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 25℃丹皮酚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0.5 g/L,在酸性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较低,碱性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较高,在常用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1 g/L;25℃丹皮酚在正辛醇-水系统中的油水分配系数Papp为263.2( lgPapp=2.42);丹皮酚在肠道各部位的吸收速率按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顺序下降.结论 不同pH值的介质对丹皮酚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影响不大;丹皮酚在整个肠段均有吸收,小肠为主要吸收部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辣椒碱在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吸载的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考察不同型号TPU膜的载药性能。方法:采用UV测定辣椒碱在乙醇、甘油、丙二醇和水中的平衡溶解度,考察其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平衡溶解度变化。在此基础上,评价不同型号TPU膜在不同介质中的载药行为,并考察温度与溶液pH对膜载药性能的影响。结果:辣椒碱在50%丙二醇中平衡溶解度最大,在水中最小;随着温度的升高,与有机溶剂体积分数的增大,辣椒碱的平衡溶解度均呈现上升趋势。pH变化对辣椒碱在30%乙醇和50%丙二醇中的平衡溶解度有较大影响,而对其他介质中辣椒碱的平衡溶解度影响较小。TPU膜载药性能受溶液种类、温度及p H的影响,溶液中辣椒碱浓度对TPU膜载药能力影响最大。结论:辣椒碱在50%丙二醇溶剂中溶解度最大,其与温度呈正相关,pH会影响辣椒碱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选择对药物有较大溶解度的溶剂,有助于TPU膜的载药。  相似文献   

13.
灯盏花素分散片及灯盏花素原料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灯盏花素分散片及灯盏花素原料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 mol·L-1醋酸铵(磷酸调pH 3.0),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5 nm,流速0.8 mL·min-1,柱温35℃.结果: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灯盏花素分散片及灯盏花素原料各批次进行了质量评价,相似度均≥0.99,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专属性和特征性强,可以有效地控制灯盏花素分散片及其原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氯化两面针碱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血浆中的氯化两面针碱,并研究静脉注射氯化两面针碱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12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iv氯化两面针碱4,6 mg·kg~(-1),以氯霉素为内标,离子对试剂萃取技术对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房室模型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氯化两面针碱在0.03~2.04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方法回收率>9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6%.家兔静脉注射氯化两面针碱后,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在4,6 mg·kg~(-1) 2个剂量组中的T_(1/2α)分别为(5.46±0.89),(4.76±0.33)min;T_(1/2β)分别为(263.33±16.34),(274.71±16.52)min,AUC分别为(46.56±1.80),(69.19±2.30)μg·min~(-1)·mL~(-1).结论:首次建立了氯化两面针碱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并首次阐明了氯化两面针碱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在此剂量范围内氯化两面针碱的消除为线性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研究苦参碱在不同pH值下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K。),为设计苦参碱肝靶向制剂的开发提供基础。方法:分别测定苦参碱分别在pH=2-11的磷酸盐缓冲液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饱和溶液法和摇瓶测定其表观溶解度,通过苦参碱分配平衡后在油相(正辛醇)和水相的浓度比,计算油水分配系数,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溶液的浓度。结果:苦参碱在不同pH溶液均溶解,油水分配系数随着pH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在有机溶剂中明显增大,随着极性增大溶解度也增大,水中溶解度为70.26 mg?mL-1,苦参碱在pH7.00以上时油水分配系(lg Papp)大于1.0,易于药物吸收。结论:苦参碱既有亲水性又有亲脂性,在碱性条件下脂溶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刘丹  贾晓斌  萧伟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2):1871-1875
目的: 整合表征银杏黄酮组分整体在水中及不同pH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平衡溶解度. 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和3类成分在水和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进一步通过质量分数权重系数整合法,整合表征银杏黄酮组分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 结果: 银杏黄酮组分水溶性良好,在pH 7.8时平衡溶解度达到最大,即408.29 mg·L-1.可以初步预测银杏黄酮组分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其组分的制剂成型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结论: 比较直接加和法和质量分数权重系数整合法表征银杏黄酮组分性质值,发现质量分数权重系数整合表征中药组分性质更为科学合理,通过该尝试性试验可以为中药组分的性质表征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pH及缓冲剂对利福平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实验法测出利福平水溶液最稳定pH及3种缓冲剂对利福平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恒温加速实验法研究利福平的稳定性。按中国药典(1990年版)法测定利福平的含量,对实验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绘制出pH 速度图,利福平含量配量检验结果表明:含醋酸盐和硼酸盐缓冲剂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含磷酸盐组与含硼酸盐或醋酸盐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量。结论:利福平水溶液最稳定pH为6.0~7.0。利福平在硼酸盐或醋酸盐缓冲液中比在磷酸盐中稳定,磷酸盐可能促进利福平降解。  相似文献   

18.
该实验研究了蜂毒肽在不同溶剂(水、脱氧水、生理盐水、磷酸缓冲盐溶液、50%乙醇、乙醇、丙三醇)中的稳定性,发现蜂毒肽在50%乙醇中较在水、脱氧水、生理盐水、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稳定,与乙醇、丙三醇相比,可完全溶解蜂毒中的蜂毒肽,故选择50%乙醇作为蜂毒肽短期储备的储存溶剂;考察了蜂毒肽受光照、温度、p H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浓度磷酸缓冲盐溶液、不同p H磷酸缓冲盐溶液和大鼠皮肤匀浆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蜂毒肽不受光照、温度、p H的影响,在低浓度、低离子强度溶液中降解加快,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随着p H升高降解加快,在大鼠皮肤匀浆液中加速了降解,为选择影响蜂毒肽稳定性小的实验条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