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肿瘤转移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收集46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及10例正常的胃组织标本。2.每例切片3张,分别用于HE染色病理形态学观察和MMP-7和MMP-9的表达情况的检测,分析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3.数据统计学分析用SPSS11.0软件,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例正常胃组织中MMP-7和MMP-9的表达为阴性,46例胃癌组织中MMP-7的阳性表达率为73.91%,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MMP-7阳性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80.43%,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MMP-9阳性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MMP-7和MMP-9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04,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MMP-7和MMP-9呈现异常表达。胃癌组织中MMP-7和MMP-9的阳性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分化程度相关,提示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过程中有促进作用。胃癌组织中MMP-7和MMP-9表达正相关,提示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中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MMP-7和MMP-9各自都可以成为胃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E-钙黏附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 2)和E 钙黏附素 (E- CD)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 72例胃癌(其中复发 39例)组织中MMP- 2mRNA和E- CDmRNA的表达,并观察 2者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MMP -2mRNA和E CDmRNA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复发患者的 2种胃癌组织 (复发前手术切除标本;本次胃镜活检标本)与非复发胃癌组织标本的MMP 2mRNA和E- CDmRN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 2:P<0. 01;E CD:P<0. 05)。MMP- 2mRNA阳性表达的胃癌组织中E CDmRNA的阳性表达率低于MMP 2mRNA阴性表达的胃癌组织, 2者呈负相关 (r=-0. 273,P<0. 05)。结论:MMP- 2mRNA和E- CD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复发有关。检测MMP- 2mRNA和E- CDmRNA在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判断预后及胃癌转移复发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转移相关基因MMP-9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MMP-9在胃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转移相关基因MMP-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73.68%)显著高于相应正常组织(19.30%)(P<0.01),其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1),随胃癌浸润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进展,其表达水平增高。结论转移相关基因MMP-9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有关;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MMP-9的异常激活,促进了癌细胞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4.
CD44v6、MMP-9与VEGF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拼接变异体v6(CD44 splice variant v6,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1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胃癌组织进行CD44v6、MMP-9与VEGF蛋白检测。结果:CD44v6、MMP-9与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程度等无关;CD44v6、MMP-9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其共同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深度浸润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中之一或之二表达者或三者皆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CD44v6、MMP-9与VEGF的表达促进胃癌的浸润转移,三者具有正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D44v6、MMP-9与VEGF蛋白可作为预测胃癌的浸润转移及评价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组织蛋白酶D(Cath—D)和基质金属酶-9(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87例胃癌标本中C—erbB-2、Cath-D和MMP-9的表达。结果:87例胃癌中C—erbB-2阳性表达占47.13%(41/87);Cath—D阳性表达占53.57%(45/87);MMP-9阳性表达占80.95%(68/87);胃癌中C—erbB-2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胃癌中侵及浆膜层MMP-9表达率高于侵及肌层组,侵及肌层组MMP-9表达率高于浸润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组(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Cath—D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P<0.05)、浸润深度(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1)有关。结论:C—erbB-2、Cath—D和MMP-9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吴碧莲  林浩  肖颖  林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786-2788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胃癌组织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OX-2和MMP-9的表达。结果:(1)在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OX-2和MMP-9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65例胃癌组织中,二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08%和73.85%,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2)COX-2、MMP-9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COX-2、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5 1,P<0.01)。结论:COX-2、MMP-9的表达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意义,二者可能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为研究胃癌的转移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例胃癌组织及3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ISS-1及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患者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侵袭能力胃癌细胞株BGC-823(高侵袭)和MKN-28(低侵袭)中KI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KISS-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并且其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MP-9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KISS-1与MMP-9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KISS-1蛋白在高侵袭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低于低侵袭细胞株,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蛋白在高侵袭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高于低侵袭细胞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SS-1蛋白的低表达和MMP-9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二者有望成为判定胃癌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KAI1、MMP-9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值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在71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AI1、MMP-9的蛋白表达,用CD34标记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并于显微镜下计数MVD,进而分析它们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KAI1的表达明显降低,MMP-9的表达明显升高,MVD值在胃癌中也较正常胃黏膜中明显增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KAI1与MMP-9的表达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此外,KAI1的表达还与TNM分期有关(P<0.05);MVD值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经统计分析KAI1表达阴性组MVD值显著高于阳性组,而MMP-9表达阳性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KAI1、MMP-9及MVD值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胃癌的进展与预后的有力指标;KAI1、MMP-9可能通过影响血管生成参与胃癌的进展过程,为临床针对胃癌的抗血管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在宫颈癌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 2和 - 9(MMP- 2和 MMP- 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L s AB法检测 6 2例宫颈浸润癌、5例原位癌、10例正常宫颈以及 10例转移淋巴结中 MMP- 2和 MMP- 9蛋白的表达。结果  MMP- 2和 MMP- 9在宫颈浸润癌细胞及癌旁间质细胞中表达显著高于原位癌及正常宫颈上皮 (P<0 .0 5 ) ,MMP- 9与 MMP- 2有弱相关性 ,MMP- 9的阳性表达显著强于 MMP- 2 (P<0 .0 1) ;MMP- 2和 MMP- 9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均无相关性 (P>0 .0 5 ) ;MMP- 9的表达与宫颈癌淋巴转移有关。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和 MMP- 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性行为有关 ,MMP- 9与宫颈癌的侵袭性行为关系更密切 ,可能成为判断早期宫颈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胃癌癌旁和癌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分化、分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MMP-7在10例癌旁组织和46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MMP-7的阳性表达率为71.7%(33/46),而癌旁组织中仅有1例MMP-7弱表达;在胃癌组织中MMP-7的阳性表达在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中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在肿瘤大小、肿瘤分化和Lauren分型中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MMP-7基因的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可能成为胃癌恶性行为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血管新生的关系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Wang L  Zhang LH  Li YL  Li YL  Liu Z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9):782-786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与MMP 9mRNA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与作用特点 ,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及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 74例胃癌标本及体外培养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BGC82 3,经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侵袭实验、酶谱分析及形态定量分析方法 ,进行金属蛋白酶 (MMP) 9、MMP 9mRNA、CD34、α SMA、VEGFR 1、VEGFR 2的检测 ,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MMP 9及其mRNA的表达均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MVD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BGC82 3细胞MMP 9,MMP 9mRNA ,VEGFR 2染色均为阳性 ,VEGFR 1染色阴性 ;MMP 9抗体可使BGC82 3细胞侵袭细胞数由 6 9± 5个 /40 0倍下降为 (18± 4 )个 /40 0倍 ;直接培养于培养皿表面的BGC82 3细胞有稳定的MMP 9,MMP 2酶原表达 ,但培养于I型胶原包被培养皿表面的BGC82 3细胞MMP 2表达明显增强并出现活化形式 ;BGC82 3细胞与VEGF共孵育 ,条件培养基中MMP 9酶原含量以VEGF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结论 胃癌细胞自身具有产生与分泌MMP 9的能力 ,MMP 9对肿瘤的浸润、转移及间质血管新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MMP-9和TIMP-1表达失衡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变化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乳腺癌组织MMP-9,TIMP-1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阳性染色率90.59%,MMP-9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earson列联系数分别为P=0.03,P=0.02,P=0.004和P=0.0000,P<0.05,0.01。TIMP-1阳性染色率为78.82%,TIMP-1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浸润,转移及ki-67指数显著相关(P<0.05,P<0.01,P<0.001)。结论 MMP-9和TIMP-1表达失衡与乳腺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唐峰  王虹  赵为之  李薇  李琼  庄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1,28(2):121-123,F003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MMP-2和MMP-9表达情况,评估其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浸润和淋巴 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53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以抗MMP-2和MMP-9单克隆抗体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 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分析。结果MMP-2和MMP-9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7.92%和 79.25%;有神经浸润的腺样囊性癌其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远高于无浸润者(P<0.05,P<0.05);随 着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增高,淋巴结转移率也增高(P<0.05,P<0.05)。结论提示MMP-2和 MMP-9的高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易侵犯神经的特性及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乳腺癌患者病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 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石蜡标本 ,采用标准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亲合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的表达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4 8例乳腺癌中MMP 9阳性表达率为 4 2 % ;本组患者中无腋淋巴结转移组、高分化组、无远处转移组及 5年生存组MMP 9表达水平低于有腋淋巴结转移组、低分化组、远处转移组及死亡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MMP 9和乳腺癌患者的转移和预后相关 ,此结果为临床建立新的乳腺癌预后预测因子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并可用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TGIF,MMP9和VEGF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GIF,MMP9和VEGF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联系。方法:运用连续切片HE染色法观察SGC-7901细胞、PcDNA3.1转染细胞和TGIF转染细胞荷瘤裸鼠瘤组织有无血管浸润和远处转移,同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转移相关分子MMP2,MMP9和VEGF在裸鼠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TGIF,MMP9和VEGF蛋白在76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联系。结果:3种细胞的荷瘤裸鼠均无远处转移,SGC-7901细胞和PcDNA3.1转染细胞接种组裸鼠瘤组织有癌栓形成,但TGIF组无癌栓形成;对照组MMP9和VEGF均呈强阳性表达,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GIF组,但MMP2在3组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别。胃癌组织中TGIF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6.1%(35/76),明显低于断端胃黏膜(78.1%)(P〈0.05),且它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9表达阳性率为59.2%,明显高于断端胃黏膜(31.3%)(P〈0.05),且其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6.6%,明显高于断端胃黏膜(31.3%)(P〈0.05),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胃癌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TGIF与VEGF和MMP9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TGIF可能通过下调VEGF和MMP9蛋白的表达抑制胃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mRNA在胃癌间质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及间质血管新生的关系。 方法:利用74例胃癌标本,经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及形态定量分析法,进行MMP-9、MMP-9 mRNA、CD34及α-SMA的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MMP-9及其mRNA的表达均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24例MMP-9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4例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MMP-9 mRNA阳性,其中3例血管壁周细胞MMP-9 mRNA阳性。 结论:胃癌细胞自身具有产生与分泌MMP-9的能力,MMP-9对肿瘤的侵润、转移及间质血管新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 Met,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 1(TIMP 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三者的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间的关系及三者间的联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 0例胃癌标本中C Met,MMP 9,TIMP 1的表达 ,并进行回顾性随访。结果 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肝转移的胃癌C Met的阳性表达 ( 5 7.89% ,5 4 .5 5 % )明显高于无转移者 ( 2 7.2 7% ,2 6 .32 %P <0 .0 1)。侵及肌层以上者MMP 9的阳性表达( 6 6 .6 7% )明显高于肿瘤局限于黏膜、黏膜下者 ( 2 0 %P <0 .0 1)。MMP 9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淋巴转移、肝转移有相关性 (P <0 .0 1)。TIMP 1的表达随胃癌浸润深度增加而减少 ,当肿瘤突破浆膜时TIMP 1的表达呈现陡降趋势 (P <0 .0 1)。MMP 9表达与C Met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0 5 )。结论 C Met和MMP 9的过阳性表达可能与胃癌转移行为有关。TIMP 1可能抑制胃癌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增强因子3(ILF 3)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ILF3 在胃癌组织、转移淋巴结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ILF3 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Western blot 检测不同胃癌细胞株中ILF3 表达。合成针对ILF3的小干扰RNA 转染人胃癌细胞株MGC803 ;MTT 法检测MGC803 细胞活性;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MMP -7、MMP -9、TIMP -1 基因的mRNA 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ILF3 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转移淋巴结中ILF3 蛋白阳性率高于胃癌组织(P <0.05)。胃癌组织中ILF3 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 <0.05)。各胃癌细胞株中MGC803 的ILF3 蛋白表达最强,抑制MGC803 细胞内源性ILF3 表达后细胞的活性减弱;迁移和侵袭能力也降低(P <0.05)。ILF3-siRNA转染MGC803 后细胞的MMP-2、MMP-7 表达减弱,而TIMP-1 的表达增高(P <0.05)。结论 ILF3 对胃癌的侵袭转移有促进作用,ILF3 可能是通过调节MMP -7、MMP -9、TIMP -1 基因而参与了胃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9.
TGIF,MMP9和蛋VEGF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G IF,MMP9和VEGF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联系。方法:运用连续切片HE染色法观察SGC-7901细胞、PcDNA3.1转染细胞和TG IF转染细胞荷瘤裸鼠瘤组织有无血管浸润和远处转移,同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转移相关分子MMP2,MMP9和VEGF在裸鼠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TG IF,MMP9和VEGF蛋白在76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联系。结果:3种细胞的荷瘤裸鼠均无远处转移,SGC-7901细胞和PcDNA3.1转染细胞接种组裸鼠瘤组织有癌栓形成,但TG IF组无癌栓形成;对照组MMP9和VEGF均呈强阳性表达,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G IF组,但MMP2在3组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别。胃癌组织中TG IF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6.1%(35/76),明显低于断端胃黏膜(78.1%)(P<0.05),且它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9表达阳性率为59.2%,明显高于断端胃黏膜(31.3%)(P<0.05),且其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6.6%,明显高于断端胃黏膜(31.3%)(P<0.05),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胃癌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TG IF与VEGF和MMP9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TG IF可能通过下调VEGF和MMP9蛋白的表达抑制胃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胃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5例胃癌、20例癌旁非瘤组织中Hpa、MMP-9的表达,比较胃癌和癌旁非瘤组织以及不同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胃癌患者Hpa、MMP-9的阳性表达,并对Hpa、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组织Hpa、MMP-9阳性表达率(60.0%、55.4%)均明显高于癌旁非瘤组织(15.0%、15.0%)(P均〈0.01);Hpa及MMP-9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胃癌组织中Hpa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31,P=0.000)。结论:Hpa、MMP-9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