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双龙方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移植对中国小型猪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利用心导管技术建立中国小型猪冠状动脉栓塞心肌梗死模型,建立经心导管冠状动脉内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新方法,通过心电图、定量组织学、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及生化检查、心肌小血管密度、梗死区内骨髓单个核细胞观察等综合评价双龙方、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移植及两者合用的疗效。结果:双龙方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移植可减小心肌梗死范围,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功能明显改善,并可增加心肌梗死区小血管密度,对心肌酶及生化指标亦有不同程度改善作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及合用双龙方后均有助于心肌侧枝循环的建立,心肌供血明显改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可在移植区内存活,并部分分化为心肌细胞及心肌小血管,补充了心肌细胞的数量。结论:双龙方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中国小型猪心肌梗死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38例,按照完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干细胞移植治疗组患者在心肌梗死发生14 d后进行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时,采用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心肌灌注、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干细胞移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前2组间心肌灌注(2.1±0.1比2.2±0.2,P=0.76)和左心室射血分数(0.45±0.13比0.41±0.22,P=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干细胞移植治疗组心肌灌注明显好于对照组(1.5±0.2比2.3±0.4,P=0.04),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0.55±0.12比0.44±0.24,P=0.03),再梗死发生率、再次血运重建率和病死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干细胞移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5.5%比35.0%,P=0.03).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至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香猪心肌梗死区内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抽取香猪骨髓,体外分离MSCs,并经培养、转化、标记后注入结扎的香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心肌内;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的达尔伯克(氏)必需基本培养基。3、6wk分别行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前侧壁增厚率以及室间隔增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心室腔则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MSCs移植可在急性心肌梗死区再生心肌组织,增加心肌厚度,减轻心肌变薄和心肌腔扩大程度,故可减缓心室重构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体外不同处理方式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于缺血心肌后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2周后分别将自体MSCs、经5-aza诱导的MSCs、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Dil标记后用微量注射器注射于兔缺血心肌内,并以无血清培养基注射动物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细胞移植前、细胞移植后2、4周之后行M型超声心动测量: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指标。结果细胞移植后2、4周,超声心动检查发现MSCs组和5-aza诱导的MSCs组的兔心功能(LVEF、LVFS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BMMNCs组仅在移植后4周明显改善(P〈0.05);LVESD、LVEDD细胞移植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SCs、经5-aza诱导的MSCs、BMMNCs均能存活于梗死心肌中,从而改善缺血心肌后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骨髓单个核干细胞(BMMN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及存活情况,比较两种干细胞移植的优劣性。方法雌性Lewis大鼠45只按随机抽签法分3组:对照组、MSCs组、BMMNCs组。结扎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MSCs组和BMMNCs组均注射等数量(2×10^6)雄性MSCs和BMMNCs,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培养基。4周后超声检测左心功能、左心室前壁厚度,免疫原位杂交检测雄性鉴别基因sry片段的表达。结果MSCs组和BMMNCs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增加22.57%、24.09%(P=0.000),MSCs组和BMMNCs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前壁厚度增加(2.6±0.5)mm和(2.5±0.3)mm对(1.8±0.4)mm(P=0.000);免疫原位杂交显示MSCs组与BMMNCs组sry表达阳性,对照组阴性。阳性细胞的数量相比较,BMMNCs组高于MSCs组(66.50±6.59比46.67±4.64,P=0.000)。结论MSCs和BMMNCs移植均能改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减轻左心室重构;移植4周后在受体心肌内存活干细胞数量BMMNCs优于MSCs。  相似文献   

6.
周苗子 《首都医药》2006,13(16):28-30
目的观察脐血间质干细胞(UCB-MSCs)经冠脉移植入梗死心肌后对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情况。方法实验组将5-氮杂胞嘧啶核苷诱导分化后的UCB-MSCs经结扎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心肌梗死区域,对照组予以注射相同剂量的PBS液。1、2、4、8周后取心肌标本,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心肌梗死区细胞因子IGF-1、IL-1β、IL-8的表达及含量。结果UCB-MSCs移植1、2、4、8周后,实验组梗死区心肌IGF-1、IL-1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8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CB-MSCs移植入梗死心肌,不仅有心肌再生,尚可通过细胞因子分泌对梗死心肌起到血管再生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目前有证据表明心肌有再生现象,但这种能力非常小。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数量大量减少及继发心室重构是冠心病患者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尤其对于广泛心肌梗死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足以恢复心脏功能,具有收缩性的细胞移植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的新策略。目前自体心肌细胞、胚胎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被陆续移植人心脏,发现其均可存活并有助于提高心脏功能。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已有临床应用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实验组给予药物处理(辛伐他汀40mg.kg-1),10 d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功能参数,生化法检测血脂水平,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凋亡心肌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 ser473、p-GSK3βser9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辛伐他汀组TC、LDL-C及TG水平与心肌梗死组比较无差异(P>0.05),辛伐他汀组较心肌梗死组在梗死周边区、远离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左心室功能改善(P<0.05),辛伐他汀上调p-Aktser473、p-GSK3βser9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论辛伐他汀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可能是通过激活Akt/GSK3β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冠脉内注射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抽取骨髓分离、培养、扩增后12~14 d行冠脉内注射,另选取20例PCI术后拒绝行细胞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PCI术后1周及1年进行临床随访、超声心动图及18氟-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心肌断层显像(18 F-FDG-SPECT).结果:治疗组未见与移植有关的体温升高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与对照组比较,1年后治疗组超声心动图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指标及SPECT代谢缺损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冠脉内注射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远期预后;骨髓来源的心肌细胞生成及血管新生可能为其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内膜注射导管应用于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将移植组和观察组分别经导管注射梗死心肌内移植体外扩增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和生理盐水,移植前后、6周及3个月超声评价左心功能。结果 MSCs移植数量平均为(3.81±0.09)×10^7个;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对照组为(69.3±2.5)%,心肌梗死后降为(34.9±0.9)%,移植后3个月升至(61.9±1.8)%,超声提示室壁运动增强;与观察组相比,移植组左室收缩末压、左室舒张末压及左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改善更明显(均为P〈0.01)。结论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具有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闫纯英  杨敏  陈广玲  陈畅  张钰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763-1766,I0001
目的探讨干细胞动员对心肌梗死后心肌基本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66只,随机分动员组33只和对照组33只,动员组应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10μg·kg-1·d-1皮下注射共7 d,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7 d。建模后两组分别在24 h、2周和4周杀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特征、结构,梗死面积和心肌组织CD34阳性表达,并检测术后4周时动员组和对照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参数。结果动员组梗死区可见大量CD34浸润,梗死面积明显减小;梗死程度较对照组减轻,术后4周,动员组缺血心肌的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组织结构排列基本处于有序状态,左心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在SBP、DBP、LVSP、LV±dp/dtmax均高于对照组(P<0.05),LVED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细胞动员能促进干细胞归巢梗死心肌并分化为心肌细胞样细胞,保护缺血心肌的基本结构,明显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骨髓间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real stem cells,MSCs)移植成为心血管病治疗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它是人们利用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这一特点,将其移植到受损心肌并诱导分化为新生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从而从根本上恢复心肌细胞数量,重建受损区血管。  相似文献   

13.
健康在线     
鬓橇薰蒸我国科学家运用干细胞移植 治疗肿瘤取得进展勇之动粼鉴{摇比歉 我国首例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成功我国首例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获得成功患者不需要搭桥手术,就能解决心功能恢复等问题,为心肌梗死及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万法、 据介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是用患者自身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成形术,将单个核细胞经动脉皿管注人梗死心肌,促成梗死心肌修复。术后3个月.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巳巨T)检查。经著名核医学.专家朱嘉瑞教授定量分析,患者心肌代谢显示:24%原梗死区心肌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进行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10例,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MRI等检查进行心功能评价.患者进行手术同时抽取骨髓血提取单个核细胞,在桥血管远端吻合完成后,分别将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注射到静止的心肌组织内.术后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MRI等检查评价心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术中采集骨髓血45~60 mL,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2.8~7.1)×107,连续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LVEF术后1周明显升高,术后3个月显著升高,心脏MRI检查发现左心室明显缩小.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与骨髓血采集以及细胞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桥血管进行心肌内移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进行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10例,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MRI等检查进行心功能评价.患者进行手术同时抽取骨髓血提取单个核细胞,在桥血管远端吻合完成后,分别将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注射到静止的心肌组织内.术后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MRI等检查评价心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术中采集骨髓血45~60 mL,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2.8~7.1)×107,连续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LVEF术后1周明显升高,术后3个月显著升高,心脏MRI检查发现左心室明显缩小.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与骨髓血采集以及细胞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桥血管进行心肌内移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CXCR4转基因MSCs(CXCR4-MSCs)治疗心肌梗死(MI)的机制、效果及简单有效的移植方法.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细胞治疗的MSCs组及CXCR4-MSCs组.生理盐水组及细胞治疗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60 min后再灌注.术后24 h,细胞治疗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2.5×10<'6>个DiI标定的体外扩增的MSCs/CXCR4-MSCs.生理盐水组注射1 mL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3 d及30 d检查移植细胞MI区归巢情况及在MI区生存及分化情况.测定MI区胶原含量、胶原Ⅰ/Ⅲ比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MI 30 d后各组鼠左心室功能等.结果:CXCR4-MSCs治疗组移植细胞归巢至MI区数目是MSCs治疗组的2.5倍,体外迁移实验中CXCR4-MSCs治疗组细胞向基质细胞衍生因子-Ⅰ(SDF-1)迁移数目是MSCs治疗组的3.8倍,超声心动图评估MI区室壁变薄及心功能下降均轻于MSCs治疗组,与大体组织形态学改变吻合.细胞治疗组胶原Ⅰ/Ⅲ比率比生理盐水组明显下降75%以上.结论:CXCR4-MSCs恢复了植入的MSCs向梗死心肌的靶向迁移能力.提高了静脉移植MSCs治疗MI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CXCR4转基因MSCs(CXCR4-MSCs)治疗心肌梗死(MI)的机制、效果及简单有效的移植方法.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细胞治疗的MSCs组及CXCR4-MSCs组.生理盐水组及细胞治疗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60 min后再灌注.术后24 h,细胞治疗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2.5×10<'6>个DiI标定的体外扩增的MSCs/CXCR4-MSCs.生理盐水组注射1 mL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3 d及30 d检查移植细胞MI区归巢情况及在MI区生存及分化情况.测定MI区胶原含量、胶原Ⅰ/Ⅲ比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MI 30 d后各组鼠左心室功能等.结果:CXCR4-MSCs治疗组移植细胞归巢至MI区数目是MSCs治疗组的2.5倍,体外迁移实验中CXCR4-MSCs治疗组细胞向基质细胞衍生因子-Ⅰ(SDF-1)迁移数目是MSCs治疗组的3.8倍,超声心动图评估MI区室壁变薄及心功能下降均轻于MSCs治疗组,与大体组织形态学改变吻合.细胞治疗组胶原Ⅰ/Ⅲ比率比生理盐水组明显下降75%以上.结论:CXCR4-MSCs恢复了植入的MSCs向梗死心肌的靶向迁移能力.提高了静脉移植MSCs治疗MI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左心室功能。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患者68例,其中无复流患者12例,进行左心室舒缩功能比较。结果无复流和正常血流患者的肌酸肌酶峰值、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W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血流患者术后4周LVEF、CI、SVI增加(P〈0.05)。结论无复流患者心肌损害严重,梗死心肌范围广泛,室壁运动恢复较慢,左心室舒缩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9.
心肌细胞移植,也称细胞心肌成形术,即将有增殖能力的细胞移植入受损的心肌区域内以替代正常心肌功能,提供了一种使不可逆损伤心肌组织再生的全新的治疗方法。成熟的心肌细胞是分化终末期细胞,缺血损伤后不具备有效的再生能力,因此心肌梗死后受损的心肌组织演变为纤维化的、无收缩功能的瘢痕组织。现有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目的是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和改善存活心肌细胞的功能,但对于梗死区域内很少存活细胞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却无能为力。美国心脏病协会Menasche医生于2000-11报道了世界首例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一位射血分数21%透壁性心肌梗死的7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 metazidine,TMZ)能否改善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在体外缺氧模型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心脏的存活和分化,并讨论其机制。方法:加入或未加入曲美他嗪的MSCs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并缺氧暴露12 h,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查第3代MSCs的活力和凋亡。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组n=10):AMI对照组,单纯MSCs移植组,MSCs移植+曲美他嗪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AMI模型。将MSCs(细胞数4×107)注入梗死心肌边缘(MSCs组和MSCs+曲美他嗪组)。曲美他嗪+MSCs组大鼠在AMI前3 d开始至AMI后28 d加喂曲美他嗪,剂量2.08 mg.kg-1.d-1。对照组动物注射无血清培养基。移植28 d后,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细胞在体内的存活和分化。TUNEL法检测梗死周围区域的细胞凋亡。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梗死后心肌中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结果:缺氧培养下,曲美他嗪处理过的MSCs细胞凋亡降低了一半。在体内,与对照组相比,MSCs组和MSCs+曲美他嗪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与单纯MSCs移植相比,曲美他嗪与MSCs移植的组合治疗表现出了更低的干细胞凋亡,更高的干细胞存活,更小的心肌梗死面积,与进一步改善的心功能。免疫印迹法表明,与MSCs组相比,在曲美他嗪+MSCs组中,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调,而促凋亡蛋白Bax蛋白下调。结论:联合曲美他嗪的MSCs移植治疗,在MSCs的存活和心脏功能的恢复方面优于单纯MSCs移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