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捆绑式胰肠吻合与传统胰肠吻合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防止胰漏、减少并发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1年8月我院施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同时行半胃切除)(捆绑组)32例,并与同期传统胰肠吻合法(对照组)51例作对比。观察术后胰漏、胆漏、胃排空障碍、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胰漏、胆漏、胃排空障碍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在捆绑组中分别为0%、6.3%(2/32)、3.1%(1/32)和3.1%(1/32),以对照组中分别为15.7%(8/51)、17.6%(9/51)、15.7%(8/51)和11.8%(6/51)。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捆绑组(26.05d)较对照组(38.24d)显著缩短。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有助于避免胰漏的发生,以及由此所致的各种其他并发症。同时,半胃切除有助于减少吻合口溃疡或应激溃疡出血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捆绑式胰肠吻合的改良及其在老年壶腹周围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在老年壶腹周围癌行根治性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7例采用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老年壶腹周围癌患者,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17例采用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行根治性切除者无1例发生胰瘘,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病例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2.9%(9/17),29.4%(5/17)及11.8(2/17)。结论: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和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减少老年壶腹周围癌患者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胰残端和胰管的处理方式乃是防止胰瘘发生的重要环节。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被认为是一种确保不发生胰瘘的术式[1]。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我们对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行该术式时进行了改良,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8例病人,男6例,女2例;年龄32~61岁,平均51.5岁。其中胰头癌4例,壶腹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慢性胰头炎伴局部脓肿1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所有8例病人均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用Child法重建消化道,胰肠吻合则采用改良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另行桥襻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胰头癌7例,壶腹癌8例,胆总管下段癌8例,均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无一例术后发生胰漏。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可常规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改良胰肠吻合与普通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1月采用普通胰肠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79例壶腹周围肿瘤患者(普通胰肠吻合组)临床资料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采用改良胰肠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87例壶腹周围肿瘤患者(改良胰肠吻合组)临床资料行进行回顾性历史对照分析,普通胰肠吻合为用胰腺断端-空肠侧壁吻合,改良胰肠吻合为胰腺断端-空肠侧壁黏膜对黏膜吻合。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方式、整体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尽管两组整体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改良胰肠吻合所用的时间约为普通胰肠吻合时间的2倍。改良胰肠吻合组术后A级和B级胰瘘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胰肠吻合组(P=0.027、0.019),胆瘘和腹腔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普通胰肠吻合组(P=0.014、0.011),两组的术后并发症中C级胰瘘、肠瘘、腹腔出血和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改良胰肠吻合和普通胰肠吻合比较,可显著降低A级、B级胰瘘、胆瘘和腹腔感染的发生率,但手术时间有所延长,该改良术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瘘(胰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12月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瘘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一例发生胰瘘。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探讨改良套入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根治术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胰肠吻合采用改良套入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并记录其一般情况及术后胰瘘、胆瘘、延迟胃排空、切口延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情况.主要并发症率为12.1%(4/33),胰瘘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提高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41例胰头及壶腹周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经验。结果:癌肿切除率为17.7%,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6.8%.手术死亡率为14.6%。而1990年后仅发生2例且无胆、胰瘘发生,亦无死亡。结论:应用胰肠、胆肠吻合口处双管减压引流,防止了术后胰、胆瘘的发生,是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肠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彭淑牖教授设计的胰肠捆绑式吻合法进行胰肠吻合,游离胰腺断端3cm.胰管内置硅胶管,两者用丝线固定,空肠3cm处断端用电凝或石炭酸破坏其粘膜,胰断端套入空肠内3cm,空肠断端与就近胰包膜缝合4针,并用生物蛋白胶外涂一周。距空肠断面约l~2cm处用粗丝线环绕空肠壁捆绑一道,使空肠壁与胰腺紧密相贴。结果经过连续17例临床应用,均未发生胰瘘.恢复顺利。结论本法操作方便,简单,是胰肠吻合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捆绑式胰胃吻合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的胰胃吻合术--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inding pancreaticogastrostomy,BP6),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5月至10月收治的15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并采用BPG.其中胰头癌7例、十二指肠癌2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1例、壶腹癌1例、胆囊癌1例、胰岛细胞瘤1例、胆总管下端癌2例.BPG的操作包括4个主要步骤:胰腺残端游离;胃后壁切开及荷包缝线预置;胃前壁切开;胰胃吻合(浆肌层捆绑和黏膜捆绑).结果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并发症包括:并发少量胸腔积液1例,胃排空障碍2例,胆漏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全组未出现胰胃吻合口漏.结论 应用BPG能够有效地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从而显著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附1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的手术适应证、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特点及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法 12例均行PPPD,消化道重建按Child法,胰肠吻合均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结果 除l例术后第21天并发切口裂开、肺栓塞死亡外,其余ll例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4d,随访1年,l例术后8个月死亡,余均健在。结论 PPPD是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的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术式,捆绑式胰肠吻合有望作为胰肠吻合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替代胰空肠吻合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1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后采用胰胃吻合术替代胰空肠吻合术治疗消化道重建的病例,其中胰头癌5例,壶腹癌8例,无胰瘘,胆瘘及急,慢性胰腺炎的发生,无手术死亡,此方法简单安全,能预防胰瘘的发生,降低或无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近况,方法: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有关胰瘘防治的方法和进展,对各种预防胰兼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胰腺残端的处理是预防胰瘘的关键,各种胰肠吻合术预防胰兼作用有不同的结果,胰胃和胰肠吻合术胰兼的发生率分别为12.3%和11.1%左右,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连续100例的临床应用中,其胰瘘率为0,效果独特。结论:各种胰腺残端的处理方法各有利弊,其中胰肠吻合为最常用的方法,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对预防胰兼的发生有确切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漏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我院在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对3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无一例发生胰瘘,无手术死亡病例. 术后发生胆瘘2例,经腹腔引流治愈.结论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便,预防胰瘘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4年7月8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中采用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行胰肠吻合,即胰腺切面(而非切缘)与空肠壁、胰管与肠黏膜之间吻合。结果:83例中胰头癌32例,壶腹部周围癌42例,其他疾病9例;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81例,非根治性切除2例。手术时间220~350 min,平均290 min;胰肠吻合时间6~22 min,平均8 min。按ISGPF诊断标准,术后具有临床意义的胰瘘8例(9.6%),均为B级单纯性胰瘘;胆汁漏2例;胃排空障碍6例;无吻合口出血、无再手术和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采用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术后胰肠吻合失败及吻合口出血。

  相似文献   

16.
两种胰肠吻合术式与胰瘘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粘合式胰肠吻合方式与双层套入式吻合方式发生胰瘘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5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依据术中胰肠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粘合式胰肠吻合组和双层套入式吻合组,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胰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无手术死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套入式吻合组发生胰肠吻合口瘘1例(2.9%)、单纯性胰瘘6例(17.6%),粘合式吻合组无胰瘘发生。两组胰肠吻合口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套入式吻合组单纯性胰瘘显著高于粘合式吻合组(P<0.05)。胰瘘经保守治疗均治愈。结论胰肠吻合术式对胰瘘发生率有一定的影响,粘合式胰肠吻合术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防止胰瘘、减少并发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2000年1月 ̄2006年12月我院在胰腺离断、断面处理、残胰周围血管处理及引流方面改良了彭氏Ⅱ型的方法,手术30例。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胰瘘、胆瘘、腹腔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0例中,发生胰瘘1例(3.3%),胆瘘2例(6.7%),腹腔出血4例(13.3%),腹腔积液(非化脓性)22例(73.3%),肝脓肿2例(6.7%),存活率100%。结论新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在胰腺处理及胰肠套入等多个手术环节上改良了原彭氏Ⅱ型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肠吻合口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胰肠吻合口漏(胰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一般为8%~19%,相关死亡率高达8%~40%。如何有效地预防胰漏是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关键。1996年1月,彭淑牖等[1]设计了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以捆绑取代缝合,避免遗留针孔,保证吻合口的密封性,经一系列临床证实,有效地避免了胰漏的发生[2-4],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赞誉。本文再谈谈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若干关键问题。一、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肠吻合口漏的机理为了预防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60多年来,众多外科学者致力于设计新的术式,从胰管结扎、胰管栓塞、到各种各样的胰肠吻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降低胰肠吻合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实验猪建立胰肠吻合手术模型,将实验猪随机分为双U组及套入组,每组5只,分别采用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和普通套入式胰肠吻合术,术后1周将猪处死,观察胰肠吻合口大体及镜下改变,对比研究两组实验动物术后胰瘘及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套入组比较,双U组实验猪术后胰瘘及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均降低(P<0.05)。 结论: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能显著降低胰肠吻合术后胰瘘及出血的发生率,并且简单易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的胰肠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5例临床资料。结果 除1例因损伤肠系膜上动脉后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余24例顺利完成捆绑式胰肠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308±90)min;其中1例发生胰瘘,1例腹腔出血,1例吻合口出血,均经非手术处理后痊愈。结论 在合理掌握适应证和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手术指导下,捆绑式胰肠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基层医院是安全可行的,是一种预防胰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