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医保智能审核推送的违规信息进行分析,对提高智能监管工作效率、优化智能监管系统提出建议。方法 对某三甲医院2021年8—12月智能审核反馈的数据分类汇总,对医保违规信息、涉及金额、申诉成功及监管规则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该医院对智能审核反馈的8个方面14366条医保支付违规记录进行分析,经申诉,确认违规记录3730条,确认违规记录占比25.96%、金额占比5.48%。结论 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智能监管系统在控制基金不合理支出方面有成效,但也存在反馈违规信息不符合临床实际、医院申诉工作量大、监管滞后等不足。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医保基金合理、规范使用,以医保政策性要求为依据,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了医保基金智能监管平台。通过构建医保审计规则库与知识库,开展医保智能审核,以事前提醒、事中监管、事后稽核方式,实现了全过程实时监管,减少了违规医疗行为发生,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完善规则库分层级管理,建立多模型融合监控体系,提高智能监管系统与临床诊疗系统的集成水平等,应是医保基金智能监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DRG支付改革以及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医院医保基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日渐突出,违规违法使用医保基金及欺诈骗保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医院必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保基金的不合理使用,保障基金安全稳健运行。方法:从医院医保基金监管体系的建立、监管流程的设计、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利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探索与实践,院内外病历质控缺陷占比均逐年下降,DRG评价指标逐年优化,次均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医保基金使用监管显成效。结论:综合监管体系的建立可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为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医院必须及时强化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模式,优化监管流程,加强医保基金源头治理,保障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加强对基金的监督和风险防范,已成为我国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一项重大任务。医保管理信息化、智能化作为医保控费的重要手段确保了基金安全平稳可持续运行。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智能审核体系,智能审核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的监管模式不断改变了传统医保管理模式。智能审核系统作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一种信息化工具,它的使用扩大了对医疗机构的监督范围,有助于规范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降低医疗机构的违规情况;有助于医院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有效地提高审核和结算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国家医保基金智能监管体系逐渐健全,要求医院必须提高自身物价收费的精益化管理化水平,做到合法使用医保基金。针对历次各级部门医保物价收费检查出的突出问题,某公立医院制定相应的系统规则,建立记账科室复核负责制,院内各系统进行有效对接融合,进行多步骤的智能审核,提高医院物价收费智能审核系统功能,对医院物价收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精准实时监控,有效降低违规收费的发生率,做到合理规范收费,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医保限定性药品拒付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医保限定性药品拒付数据人手,分析社保经办机构对定点医院违规使用医保限定性药品发生医保基金拒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方法 通过对新疆乌鲁木齐市4家二级医院2014年医保拒付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德尔菲法分析医保限定性药品拒付的原因.结果 该院医保医师因违规使用医保限定性药品导致的拒付病例数占全年医保违规拒付病例数的65.17%.结论 定点医疗机构应该加大对医保政策的宣教力度,全力推进医院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强医保违规问题的事前监控,持续改进医保智能审核系统,避免医院医保基金拒付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建立医院医保基金监管长效机制。方法:通过开展医保基金监管专项治理行动,分析骗保发生原因,采取相应举措,逐步建立健全制度执行机制、宣传培训机制、负面清单机制等9大机制。结果:医保基金监管长效机制提高了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规范了医保服务行为和价格收费行为。结论:医院建立医保基金监管长效机制,并根据工作要求和情况的变化持续改进和完善,从业务发生源头提升基金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医院医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8.
加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对保障医保基金安全运行、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医保费用智能审核系统的应用为医保基金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以辽宁省医保费用智能审核系统应用情况为例,分析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成效,最后从系统优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医保费用智能审核系统应用的优化对策,不断提升智能监控效能,守护医保基金安全,为医保同仁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减少医院医疗费用违规率的效果与意义。方法根据社保管理部门医疗费用审核规则要求,利用PDCA循环对全院各科室开展减少医院医疗费用违规率的医保管理模式。结果违规社保管理部门医疗费用审核规则的项目大幅度减少,2016年上半年医疗费用信息监管系统中我院月平均违规总数量由原来的133例下降到43例,有效减少医保结算差额。结论通过引入PDCA循环模式,规范医疗行为,规避不良医疗行为风险,优化收费流程,有效减少医院医疗费用违规率,提高医保费用偿付率,持续提高医院医保管理质量及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跨省异地就医的医保基金监管未能匹配就医需求的增长,存在伪造变造票据材料、医保报销“信息差”、冒用他人身份、过度诊疗等欺诈骗保风险。对此,设计了基于客观数据、引入智能审核、规范各方权责、加强部门联动的跨省异地就医医保基金监管路径,以期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实现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管理及提前干预,规范医生诊疗行为,改变被动医保拒付处罚的处境。方法 以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为例,运用案例研究法探索医疗机构院端医保智能审核系统的应用实践。结果 通过院端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实时监测医院病例数据,对医疗服务行为开展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核实全流程管理,对不合理医疗费用做到主动发现、干预提醒、分类处置。结论 通过提高院端智能审核系统的集约化,完善智能审核规则,提高智能审核系统结果导向性,可推进医院医保规范化管理,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方式相对粗放、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等现实问题,侵蚀医保基金和侵害参保人员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现状,该院通过对医保基金进行预算分解、实时监管医保质量数据、精细化考核和奖惩、探索医保信用体系建设等做法对医保基金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保障基金使用安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维护医保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和质量指标的控制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10):1367-1370
在国家医保局常态化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下,为减少医保违规行为和降低医保拒付风险,进一步提高医院医保管理效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保办牵头开发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医保办联合多部门MDT,协调推进,根据最新医保管理规定和临床诊疗规范,建立涵盖“事前提醒”“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三个环节的医院医保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运行以来,医保经办机构下发的疑点违规病历和医保拒付的违规病历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并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疗行为。实践表明,医院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对减少医保违规拒付、加强医院管理、弥补线下监管不足、维护参保患者权益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是医保管理机构对医院实行费用控制、监督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和保证基金收支平衡的必要手段。目前,浙江省省、市医保部门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是采取医院先垫付,医保机构审核后再拨付的方式。医保机构对医院的医保病人费用抽样进行审核,筛选出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报销规定的费用,根据样本违规费用所占比例和样本占总费用的比例,确定实际拨付医院的数额,因而产生了剔除费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保基金占医院收入比例的增大和我国医保基金使用监管改革的深入,如何强化院内医保基金使用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成为摆在医院面前的重大课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位于四川省泸州市,作为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该院服务川渝滇黔四省市接合区域近6000万名群众,其中异地就医患者占比35%左右,2020年全年门急诊近210万人次,出院12万余人次.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医保基金监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采用文献复习法、专家访谈法和资料分析法,对当前人口老龄化、慢病多发和医疗费用上涨情况下的医保基金监管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医保基金监管的基本情况、方式、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强化医保基金监管的对策及建议,为构建科学合理完备的医保基金监管体制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后果感知的视角,探讨公众对骗保造成社会影响的后果感知与其参与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意愿的关系,以期提高公众参与医保基金监管的意愿与效率,为优化医保监管协同治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抽取1732名公众作为样本,利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分析骗保行为的后果感知对公众参与医保基金监管意愿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81.24%的受访人群对医保基金有监管意愿,认为骗保会对社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公众对医保基金的监管意愿提高了9.4%,认为骗保现象扰乱了正常医疗秩序、增加了社会不公平性、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的公众对医保基金的监管意愿分别提高了5.4%、8.3%、8.1%。结论:骗保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会明显提升公众参与医保基金监管意愿,有关部门要加强数据信息的及时披露与解读,进一步宣传骗保行为对国家财政负担的危害性;在构建医保监管协同治理体系时考虑将患者群体重点纳入到监管主体中,增强公众的社会认同感,强化公众的社会责任与权利意识,从源头上提升医保基金协同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实现医保基金可持续、高质量运行。方法: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支撑,基于国家相关 统计年鉴及政策披露情况,分析了医保基金监管面临的困境,对“欺诈骗保”违法犯罪行为情况进行了分类。结果:信息不对 称、医院控费内生动力不足等因素导致“欺诈骗保”屡禁不止。结论: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从政府、医院、群众3个层面提 出了强化医保基金监管的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徐州市DRG-PPS智能监管平台数据,为基于医保基金大数据智能监管DRG支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2年4-12月徐州市六家三级医院触发的DRG监管规则进行整理,分析徐州市DRG监管规则触发点及规则内涵。结果:收费问题是基金监管的重点,首批上线的监管规则覆盖病种较少,恶性肿瘤相关诊断的病例是触发规则最多的病种,病案首页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结论:智能监管可使医疗行为更加规范,医院、医保应协同管理,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医保对医疗收费行为进行监管的政策演进、归纳医保对医院医疗收费行为进行监管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医保常态化、智能化、精准化监管对医院改进收费价格管理的4点重要启示:提高政治站位,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合理有效使用医保基金;加强医保和价格政策培训,增强医务人员规范收费意识;信息系统嵌入收费智能审核规则,提高价格监管效率;建立健全医院医保价格管理制度,形成合理诊疗、合理收费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