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专业心理求助意向及与心理症状、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星网上取样的方式招募618名成人[男286人,女332人;成年早期(18~35岁)304人,成年中期(36~60岁)314人],使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行为意向量表(ISCI)、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量专业心理求助意向、心理症状、自我效能感。结果:女性、成年中期受试的ISCI得分高于男性、成年早期受试[(82.7±6.7)vs.(77.8±7.8),(83.9±6.2)vs.(76.8±7.3);均P0.001]。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SES总分、恐怖、强迫症状正向预测求助意向(β=0.34、0.29、0.10、0.11),躯体化、敌对、偏执负向预测求助意向(β=-0.17、-0.15、-0.11),7个变量可解释求助意向变异的45.6%。结论:成人专业心理求助意向与年龄、心理症状及自我效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高求助意愿者的心理求助行为的相关因素,以促进有积极求助意愿但未采取行动大学生的求助行为.方法:在4所心理咨询中心建设较健全的综合性高校,选取客观上有寻求心理帮助需要并且愿意寻求心理帮助,但未采取行动的学生,组成高意愿未求助组(n=138);同时在高校咨询室调查99名主动求助的学生,组成主动求助组.采用寻求心理帮助的自我污名量表(SSOSH)、自我表露的预期结果量表(DES)、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卷修订版、心理问题的可控性归因问卷和自编间接求助经历问卷评估与求助行为相关的因素.结果:高意愿未求助组的SSOSH、DES的预期风险和心理问题的可控性归因问卷得分均高于主动求助组[(12.4±3.0)vs.(11.3±4.0),(12.9±3.0) vs.(11.0±3.4)),(4.4±0.8) vs.(3.7±1.0);均P<0.05],而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卷和间接求助经历问卷得分低于主动求助组[(27.7±4.2)vs.(30.0±4.0), (0.3±0.5)vs.(0.9±0.8);均P<0.001)].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自我表露的预期风险、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题、问题可控性归因和间接求助经历量表得分进入回归模型,可解释求助行为变异的47.8%.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间接求助经历通过自我效能和预期风险的中介作用影响求助行为,该模型可解释行为变异的3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4%.结论:高意愿心理求助行为可能与个体的自我表露预期风险、自我效能、问题可控性归因和间接求助经历密切相关.个体遭遇的心理困扰越不可控就越可能求助,对咨询的预期风险越小、自我效能越高、间接求助经历越丰富的个体越倾向于求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决策的特征,比较男女生决策时所考虑的心理咨询情境因素的异同,从性别相关视角为高校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在南京5所综合性高校,选取客观上有寻求心理帮助需要但未采取行动的学生,组成从未求助组(n=352);同时在心理中心建设较健全的4所高校的咨询室中调查主动求助的学生,组成主动求助组(n=99).采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自我污名量表(SSOSH)、自我表露的预期结果量表(DES)、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卷修订版、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的态度问卷、心理问题的可控性归因问卷和自编间接求助经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两组被试对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的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1).从未求助组女生的DES得分均高于男生[(13.8±2.4)vs.(12.7±2.7),(13.0±3.2) vs.(11.7±3.0),均P<0.001],但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心理问题的可控性归因得分低于男生[(26.9±4.5) vs.(28.1±4.6),(4.2±0.8)vs.(4.5±0.8),均P<0.01].主动求助组男生的SSOSH和DES的预期风险得分均高于女生[(12.4±4.2)vs.(10.6±3.9),(12.3±3.7) vs.(10.2±3.0)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心理问题的可控性归因与男、女生的求助行为均负相关(B=-0.86、-1.31),而间接求助经历与男、女生求助行为正相关(B=0.80,1.36).自我表露的预期风险与女生求助行为负相关(B=-0.31),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与女生的求助行为正相关(B=0.14);自我表露的预期效用和态度与男生的求助行为正相关(B=0.18、0.10).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可解释女生求助行为变异的37.6%,解释男生求助行为变异的23.9%.结论:男女生对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态度都较为积极,心理问题的归因越不可控,间接求助经历越丰富,他们越可能求助.女生在预期求助情境中的自我效能感越高,预期风险越低,越倾向于求助;而男生的求助行为的发生与积极的预期效用和积极的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负性心态、应对方式以及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某大学医学院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受试714人,男生364人,女生350人,年龄16~28岁,抽样涵盖了该医学院所有专业的不同年级。用标准抑郁焦虑紧张量表(Depression,Anxiety,StressScale42,DASS-42)、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e Coping Strategy Questionnaire,SCSQ)和心理健康服务求助态度量表(Inventory of 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IASMHS)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测评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负性心态、应对方式和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并根据DASS-42的分级,将受试分为有心理问题组(n=102)和无心理问题组(n=612),观察两组被试对待专业性心理求助的不同态度及其相关因素。结果:(1)女生在DASS-42的紧张维度和IASMHS总分及心理开放程度、不在意社会污名维度上得分均高于男生[如,紧张维度(12.1±6.9)vs.(10.8±7.0),P0.05]。无心理问题组SCSQ的积极应对得分和IASMHS总分及心理求助倾向、不在意社会污名维度得分均高于有心理问题组[如,IASMHS总分(41.8±9.1)vs.(38.9±9.3),P0.01],而SCSQ的消极应对得分低于有心理问题组[(7.9±3.7)vs.(10.0±4.0),P0.001]。(2)对无心理问题组,性别(β=0.179)、紧张水平(β=-0.116)、消极应对(β=-0.190)和积极应对(β=0.199)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有关(均P0.01),而有心理问题组,仅有积极应对(β=0.277,P0.05)和家庭收入(β=0.244P0.05)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有关。结论:寻求专业性心理求助的态度与性别、负性心态、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无心理问题组的医学专业学生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寻求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水平也更高。有无心理问题的医学生群体在寻求专业性心理求助的态度上预测因素有所不同,面临心理问题的学生态度更偏重可行性。实际工作中应更多关注男性医学生,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干预,引导学生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意向的效果.方法:选取实验组34名,对照组30名大学生在三个月内进行团体辅导,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行为意向量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量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应对效能量表、自我表露的预期结果量表为测量工具,在团体干预实施前、后的一周对被试进行测量.结果:协方差分析与事后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被试在团体辅导后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得分显著下降,而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行为意向、态度、应对效能和预期效用量表的得分显著上升.结论:团体辅导应用于改善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意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与其专业求助意向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74名大学生,使用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量表(Trust in Counseling Scale,TCS)、社会容认度量表等进行调查。控制认知变量(社会容认度、自我效能感、问题严重性知觉)、咨询经验及人口学变量(性别、人口来源等),分析信任度与大学生专业求助意向的关系。结果:大学生TCS的得分为(7.61±15.92),女生TCS得分高于男生[(8.80±16.04)vs.(5.01±15.42)];信任度与社会容认度及个体求助意向呈正相关(r=0.23,0.30),而与问题严重性知觉呈负相关(r=-0.13);不愿求助者TCS得分低于高求助意愿者[(0.45±15.60)vs.(12.49±13.85),P=0.001]。信任中的"从业者能力"维度可单独解释自我求助意向变异的6%,是解释力最大的因素;可单独解释介绍亲友求助变异的3.5%,解释力仅次于社会容认度。结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略微倾向于信任,女性的信任度高于男性;信任度对求助意向有显著预测作用,信任度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寻求专业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不孕症患者的情绪和应对方式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对就诊拟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不孕症患者164人(不孕症女性95名,不孕症男性69名,其中包括69对夫妻)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应付方式问卷。结果:女性SDS、SAS总分高于男性。应付方式问卷评分中仅幻想因子评分女性高于男性(P<0.05)。女性和男性的SDS得分与应付方式问卷中解决问题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30,-0.25;Ps<0.05),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28~0.47,P<0.05);女性的SAS得分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33~0.41,P<0.05);男性的SAS得分与求助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24,P<0.05),而与自责、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20~0.31,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解决问题因子得分与女性和男性的SDS总分呈负相关(β=-0.33,-0.31,P<0.05),自责因子得分与女性的SDS、SAS总分呈正相关(β=0.29,0.25;P<0.05),合理化因子分与男性的SDS、SAS总分呈正相关(β=0.49,0.18;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提示不孕症女性采取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而不孕症男性采取的是混合型的应对方式,不孕症女性心理状况可能要比不孕症男性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校男生性别角色冲突与求助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性别角色冲突量表(GRCS)和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量表(ATSPPH)对310名高校男生进行班级整体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角色冲突水平个体的求助态度倾向差异显著(F=11.76,P<0.001);②性别角色冲突总分与耻辱、开放性、求助态度总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0.188~-0.329,P<0.01或P<0.001);③限制性情感与工作家庭冲突可预测求助态度13.4%的变异量。结论性别角色冲突越高的男生求助态度越消极,性别角色冲突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求助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寻求并接受代谢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现状,探讨内在化歧视、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选取到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疝外科寻求并接受代谢手术治疗的患者107例。采用Kessler10量表(K10)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内在化歧视量表(WBI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患者的肥胖病耻感、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水平。结果:患者的K10得分为(20.5±6.4)分,K10得分≥22分的患者占34.6%;女性患者的K10、WBIS得分均高于男性患者(均P0.05)。回归分析表明,WBIS得分及MCMQ面对应对、屈服应对得分均与K10得分正向关联(β=0.20~0.48,均P0.05),SSRS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与K10得分负向关联(β=-0.44,P0.05)。结论:寻求并接受代谢手术患者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一般,部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心理健康状况与内在化歧视、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的代际关系、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接受邻里行为在其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年龄≥60岁、至少有一个子女的农村老年人286人,采用代际和谐量表(ISS)、人际关系冲突量表(IRCS)、接受邻里行为量表(RNBS)和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进行测量。结果:男性的SWBS得分高于女性(P<0.05),家庭收支平衡者的SWBS得分高于收支失衡者(P<0.001)。逐步回归结果显示,ISS、RNBS得分均与SWBS得分正向关联(β=0.52、0.15),家庭收支失衡及IRCS得分均与SWBS得分负向关联(β=-0.47、-0.21)。RNBS得分正向调节IRCS得分与SWBS得分的关系(β=0.23)。结论:代际和谐越高、接受邻里行为越多、家庭收支越平衡以及人际关系冲突程度越低的农村老年人越幸福;接受邻里行为能弱化人际关系冲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自我同情水平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肺癌患者239名,采用自悯量表(SC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压力知觉量表(PS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进行调查。结果:肺癌患者SCS总分为(93.6±13.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S总分与PSS总分负向关联(β=-0.62),而与年龄、SSRS总分和MCMQ面对得分正向关联(β=0.13、0.14、0.11)。结论:压力感越高者越易有低水平的自我同情;年龄越大、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采取面对这一积极应对方式者越易有高水平的自我同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东省精神障碍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2015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山东省开展第四次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筛选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功能大体评定量表、生命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居民(β=-0.96,P<0.01)、女性(β=-1.92,P<0.001)、未婚(β=-2.72,P<0.01)、农民/渔民(β=-0.94,P<0.05)、无业或失业(β=-1.93,P<0.01)患者生命质量得分更低,躯体健康状况(β=-5.59,P<0.001)和心理健康状况(β=-4.19,P<0.001)越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β=-0.49,P<0.001)越高,患者生命质量得分越低;积极应对(β=1.65,P<0.001)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β=0.12,P<0.001)得分越高,患者生命质量得分越高。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生命质量较差,应重点关注农村居民、女性、未婚、农民或渔民、无业或失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大学生未来自我连续性状况及其与家庭支持、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方法:在上海市选取高校大学生912名(男448名,女464名),采用未来自我连续性问卷(FSCQ)、家庭支持自评量表(PSS-Fa)、生命意义感量表(MLQ)进行测评。结果:FSCQ得分为(3.3±1.1)分,女性、≥25岁、大四年级、外地户籍、独生子女FSCQ得分较低(均P<0.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S-Fa得分及MLQ生命意义寻求、生命意义体验得分均与FSCQ得分正向关联(β=0.80、0.69、0.74)。结论:本研究提示提升家庭支持水平以及生命意义感可能有助于增进大学生未来自我连续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星网上随机取样的方式,招募成人被试,运用求助状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污名量表、公众污名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量。结果:618份有效问卷中:总的专业心理求助行为比率为6%,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31.5%,问题组中进行过专业心理求助行为比率为12.8%。求助行为受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污名、他人污名、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因素影响。求助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r=-0.162,P0.01)和社会支持(r=0.273,P0.01)正相关。结论: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能够预测成人专业心理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失独父母的心理弹性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市6个城区的失独父母422名,使用基本信息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和失独相关信息,采用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RTSCA)、多维度领悟社会支持量表(MSP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量心理弹性、主观社会支持和客观社会支持水平。结果:RTSCA总分与受教育程度、人均月收入和失独时间正相关(r=0.12、0.13、0.15,P<0.05或P<0.01);MSPSS中的家庭、朋友、其他支持维度得分和SSRS中的客观情感支持维度得分均与RTSCA总分正相关(r=0.32、0.30、0.23、0.14,P<0.001或P<0.01)。控制了失独相关变量和人口学变量后,家庭支持维度得分正向预测RTSCA总分及内控性、应对能力、乐观性和接纳性维度得分(β=0.20、0.14、0.17、0.15、0.22);朋友支持维度得分正向预测RTSCA总分及内控性、乐观性和支持利用能力维度得分(β=0.14、0.14、0.16、0.19)。结论:失独父母的心理弹性与自身人口学特征和社会支持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对心理症状的影响因素,并对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在创伤性尿道狭窄与心理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病例43例以及1∶1配比的正常对照43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研究对象的心理症状。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以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程度以及应对方式。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对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在创伤性尿道狭窄与心理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患者SCL-90总分高于正常男性对照[(2.9±0.6)vs.(2.4±0.7),P0.01]。未见PSSS家庭内支持得分及家庭外支持得分、TCSQ积极应对得分及消极应对得分在男性患者SCL-90总均分变化中起到中介效应。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患者SCL-90总分高于正常对照(β=0.553,95%CI:0.183~0.922),PSSS家庭内支持得分与SCL-90总分负向关联(β=-0.099,95%CI:-0.142~-0.056)。结论:男性创伤性尿道狭窄可能引起心理症状,并与家庭内支持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一学生焦虑、抑郁症状及与父母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关系。方法:选取某两所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及其父/母各274人,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简版(CES-D)、父母自主支持量表(PASS)、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BPNSS)进行测量,BPNSS包括能力需要、自主需要、关系需要3个维度。结果:高一学生的SAS、CES-D得分分别为(37.1±8.9)、(20.6±6.0)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能力需要、自主需要、关系需要得分与SAS得分负向关联(β=-0.24、-0.18、-0.15),PASS得分及能力需要、自主需要得分与CES-D得分负向关联(β=-0.11、-0.33、-0.25)。结论:高一学生的焦虑、抑郁症状处于中等水平,感知的父母自主支持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能够预测其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生育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江西省某三甲医院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200例,采用生育生活质量量表(FertiQoL)、不孕症病耻感量表(IS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调查。结果:FertiQoL总分为59.0 (25.0,88.1)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分析显示,无子女、不孕时长、ISS得分与Ferti QoL得分负向关联(β=-3.20、-2.44、-0.28),CD-RISC得分与Ferti QoL得分正向关联(β=0.24)。结论: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生育生活质量与病耻感及心理弹性密切相关,病耻感水平越高、心理弹性水平越低患者生育生活质量水平越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父亲和母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学龄前儿童亲子依恋的关系。方法:通过微信招募居住于北京市的学龄前儿童(2~7岁)的父母258人(129对夫妻),用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测量父亲和母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采用幼儿依恋关系量表测量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结果: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亲的承诺行动得分与父子安全依恋得分正向关联(β=0. 34,P 0. 001);父亲的认知解离得分与父子矛盾依恋得分负向关联(β=-0. 23,P 0. 01);父亲的认知解离、承诺行动、接纳得分与父子逃避混乱依恋得分负向关联(β=-0. 20、-0. 32、-0. 21,均P 0. 05)。母亲的认知解离、承诺行动得分与母子矛盾依恋得分负向关联(β=-0. 27、-0. 24,均P 0. 05);母亲的承诺行动得分与母子逃避混乱依恋得分负向关联(β=-0. 34,P 0. 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父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越高,学龄前儿童的父子安全依恋越高、矛盾依恋和逃避混乱依恋越低;母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越高,学龄前儿童的母子矛盾依恋、逃避混乱依恋越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3所高等院校400名大学生,对其施测专业心理求助自我污名量表和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问卷。结果: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在性别、年级和心理求助史等变量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理疾病污名得分上男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t=2.546,P0.05),在心理求助态度总分、耻辱忍受性和人际开放性上女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t=-2.216,-2.740,-2.853;P0.05);大一学生的心理疾病污名化程度显著高于大四学生(F=3.627,P0.05),大四学生在求助态度总分上及其各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学生(F=12.313,P0.001);有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在求助态度总分和自我认知维度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无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t=2.335,2.703;P0.05);求助态度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与心理疾病污名存在显著负相关(r=-0.295,P0.05)。结论:消除心理疾病污名,提升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积极性,才能帮助大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