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4例膝关节退行性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针刺治疗,给予B组患者针刺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4.8%,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6%。B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针刺加中药内服外敷对膝关节退行性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局部皮损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局部皮损针刺联合中药外敷内服,对照组30例予中药外敷内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面部皮损的改善情况。结果经8周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70%,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皮损针刺联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痤疮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许小三  汤优民 《新中医》2015,47(4):145-146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MCL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手法治疗,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100%,对照组为8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膝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试验组VA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手法治疗MCL损伤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内固定术辅以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均用内固定术联合术后常规干预,观察组加用中药内服外敷干预.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膝关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牵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补血通络丸内服、红白舒筋散外敷,联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用牵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及疼痛改善情况,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 1%,对照组为77. 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治疗中应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牵引,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疼痛及其他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固定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的康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解剖钢板固定术,观察组给予解剖钢板固定术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血清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0 d及90 d评分均较对照组相比更为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膝伸直缺失程度及膝关节稳定度(98.75±14.38)°、(7.96±0.84)°、(6.44±0.9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7.65±10.48)°、(12.69±1.79)°、(9.59±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肿胀、疼痛、神疲乏力及瘀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TNF-α、IL-6、骨钙素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固定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后,疗效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及血清学指标恢复,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用中药内服外敷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观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穿刺抽液法.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4%和78%,总有效率分别为78%和93%,两组数据经x2检验(P<0.01),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解剖钢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接受解剖钢板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解剖钢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比较2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GQOLI各项评分、膝伸直缺失程度、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度及血清IL-6、TNF-α、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GQOLI各项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膝伸直缺失程度、膝关节稳定度、IL-6、TNF-α、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二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钢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外敷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药内服外敷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017年1月~2019年1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观察组在中药内服与外敷基础上加入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前两组功能障碍、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两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针刺疗法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进一步改善功能障碍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与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120例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及维生素B治疗,联合组用针刺及中药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88.33%、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5);VAS评分联合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钟红  王祥环  王红梅 《新中医》2021,53(6):141-144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92例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包括穴位艾灸、中药外敷、穴位按摩及饮食调护,2组术后均干预15 d。对比2组干预前后患侧大腿、小腿周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2组患侧大腿及小腿周长均较干预前缩小(P<0.05),观察组患侧大腿及小腿周长均比对照组缩小更明显(P<0.05)。干预后,2组PT及APTT均较干预前延长(P<0.05),观察组PT及APTT均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以促进其术后康复,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叶海霞  温晓文  童艳青 《新中医》2020,52(2):165-168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蜡疗干预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瘀血痹阻型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则加予中药蜡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症状及体征观察量表评价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价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木、疼痛、行走、直腿抬高试验评分与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评分以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和总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的功能部分、疼痛、稳定性、活动范围、屈曲畸形、肌力部分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蜡疗干预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的疼痛与临床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血散瘀定痛汤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创伤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创伤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散瘀定痛汤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2组疗效,分析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82.35%(28/34)(P<0.05);治疗后,2组关节红肿、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散瘀定痛汤联合氨基葡萄糖对创伤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疗法治疗白种人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将75例(90个膝关节)临床确诊为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成西医组、中医组、中西医组3组.西医组:采用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及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超声理疗等治疗;中医组:采用口服蠲痹汤,针灸、拔罐、穴位按摩和耳针治疗;中西医组:采用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及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针灸、拔罐、穴位按摩和耳针治疗.于治疗开始后第30天、60天和90天对患者的行走痛、静息痛、夜间痛、起立痛、站立痛、晨僵、步行最长距离、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治疗90天后中西医组在疼痛的VAS(视觉类推量表)评分、WOMAC疼痛指数与僵硬感指数、Lequesne疼痛指数与行走距离指数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其他2组(P<0.05,P<0.01),西医组与中医组比较,指标改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组患者对治疗均耐受良好,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白种人膝骨关节炎在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起效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湿热敷中医护理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骨折术后淤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各组为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前提下,联合中医护理措施--湿热敷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有效率、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82.50%,对照组则达到50.00%,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比治疗前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0.82±0.23)明显低于对照组(2.82±0.82),P<0.05。结论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进行湿热敷中医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淤肿症状,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可以有效地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余燕芬  余旭芳  戴春燕  梦成 《新中医》2020,52(6):154-157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针刺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Barthel指数,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64.44%(P<0.05)。干预前,2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4周,2组HAMD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血清5-HT水平及BI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血清5-HT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2组BI指数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BI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血清5-HT含量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医护,观察组同时加用眼针疗法及中医护理干预,2组均于干预4周后检测患者血清IL-1β、IL-6及TNF-α指标,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L-6及TNF-α干预前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疗法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IL-1β、IL-6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积极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对髋部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江铜集团东铜医院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92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干预及穴位按摩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药熏蒸。对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自主锻炼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假肢松动、静脉血栓等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温针灸联合蠲痹汤和普通针刺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在中医科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普通针刺治疗,试验组给予温针灸联合蠲痹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采用临床综合疗效评价、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作为检验疗效的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VAS和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地降低VAS评分,升高HSS评分(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蠲痹汤疗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上优于常规针刺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基于医易辨证哲学思维之太极消渴汤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瑞丽江畔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同样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用中药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