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收集1995-2014年2月关于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主要研究指标为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幻听评分及幻听评定量表(AHRS)。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以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7篇RCTs满足纳入标准,共包括786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PANSS的幻听评分比较,均数差为-1.10,95%CI为[-1.65,-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P=0.0001);两组之间的AHRS比较,均数差为-3.89,95%CI为[-5.72,-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7,P0.00001]。结论低频rTMS对精神分裂症的幻听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评价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利培酮"、"维思通"、"齐拉西酮"、"齐哌西酮"、"噻帕西酮"、"首发"、"认知"为中文检索词,以"risperidone"、"ziprasidone"、"cognitive disorder"为英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Cochranc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2010年以后发表的文献,纳入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比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软件对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中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总应答数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Meta分析显示,(1)正确应答数:齐拉西酮组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29,95%CI(1.59,4.99),P0.001];(2)完成分类数:齐拉西酮组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62,95%CI(0.01,1.23),P0.001];(3)持续性错误数: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2.17,95%CI(-4.46,0.61),P=0.13];(4)错误应答数: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66,95%CI(-8.30,6.98),P=0.87];(5)总应答数:齐拉西酮组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77,95%CI(4.12,7.43),P0.001]。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均有一定的疗效;其中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和总应答数,齐拉西酮组显著优于利培酮组。因此,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及体重影响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纳入关于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和体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作者单独纳入与排除文献、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将数据录入Rev Man 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符合标准的研究,合计样本量586例,其中阿立哌唑治疗组292例,齐拉西酮治疗组2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结束时阿立哌唑组体质量低于齐拉西酮组[MD=-0.31,95%CI(-0.5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阿立哌唑组HDL-c高于齐拉西酮组[MD=0.24,95%CI(0.01,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两组的LDL-c,FBG,TCH,TG和BMI比较[MD=-0.31~0.19,95%CI(-0.47,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在改善血脂代谢、降低体重方面比齐拉西酮更占优势,但两者对于糖代谢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有氧运动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 host、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1年7月公开发表的有氧运动干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985例抑郁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视觉学习与记忆(SMD=0.30,95%CI:0.15~0.45,P<0.001)、执行功能(SMD=-0.37,95%CI:-0.66~-0.07,P<0.05),对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注意/警觉性、言语学习与记忆以及推理与问题解决改善效果不明显(均P>0.05);停止有氧运动干预后,试验组视觉学习与记忆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高强度并持续12~16周的有氧运动对视觉学习与记忆改善效果最佳(SMD=0.24、0.34、0.32,95%CI:0.01~0.48、0.14~0.54、0.15~0.49),中等强度并持续4~8...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早期心理干预对于精神分裂症转化及精神症状相关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0年5月公开发表的有关超高危人群与精神分裂症转化等结局指标的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包含10项研究,累积研究对象865例,其中心理干预组443例,对照组4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心理干预可降低超高危人群短期、中期及远期精神分裂症转化率(RR=0.33、0.43、0.45,95%CI:0.20~0.55、0.28~0.65、0.29~0.70),改善阳性症状(SMD=-0.83、-0.34、-0.27,95%CI:-1.39~-0.28、-0.56~-0.11、-0.51~-0.03),但在阴性症状(SMD=-0.10、-0.14、-0.19,95%CI:-0.33~0.12、-0.40~0.11、-0.43~0.05)、抑郁症状(SMD=0.22、-0.07、-0.11,95%CI:-0.35~-0.78、-0.36~0.22、-0.41~0.20)、焦虑症状(MD=-2.11、-0.32、1.36,95%CI:-6.32~2.09、-4.58~3.93、-3.15~5.87)的改善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以降低超高危人群转化为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改善阳性症状。  相似文献   

6.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已成为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新手段,并且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然而,tDCS治疗脑卒中的神经生理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纳入了30例大脑左侧受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tDCS真刺激组(15例)和tDCS伪刺激组(15例)。采集两组受试者刺激前、后的静息态脑电(EEG)信号,分析对比刺激前、后EEG信号δ、θ、α和β频带的功率谱密度差异,并计算了δ/α功率比值(DAR)。结果发现,真刺激后δ频带能量在左颞叶区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α频带能量在枕叶区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θ和β频带能量在整个脑区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伪刺激前、后δ、θ、α和β频带能量在整个脑区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一方面,真刺激后脑卒中患者的DAR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伪刺激后DAR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tDCS治疗脑卒中的神经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背景:局部浸润麻醉和股神经阻滞是全膝关节置换后常用的镇痛方法。然而这两种镇痛模式孰优孰劣,目前尚无定论。目的:系统评价局部浸润麻醉和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and Web of Science和CBM数据库,纳入所有对比局部浸润麻醉对比股神经阻滞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作者独立检索、纳入文献、提取数据。方法学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评价,出现不同意见时,由第3名作者商量决定。使用RevM 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66例患者;(2)局部浸润麻醉组与股神经阻滞组在置换后24,48 h的安静状态下目测类比评分[MD.26,1.28),P>0.05;MD24 h=0.15,95%CI(-048 h=0.19,95%CI(-0.06,0.44),P>0.05]、活动状态下目测类比评分[MD_(24 h)=-0.01,95%CI(-0.51,0.48),P>0.05;MD_(48 h)=0.18,95%CI(-0.45,0.82),P>0.05]、镇痛药物使用量[MD_(24 h)=-2.23,95%CI(-5.63,1.16),P>0.05;MD_(48 h)=2.44,95%CI(-1.08,5.95),P>0.05]、住院时间[MD=0.05,95%CI(-0.40,0.50),P>0.05]、术后恶心呕吐[OR=1.09,95%CI(0.39,3.04),P>0.05]以及术后感染方面[OR=0.99,95%CI(0.44,2.59),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3)结果表明,局部浸润麻醉在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效果方面与股神经阻滞相当,另外因其操作简便,局部浸润麻醉可作为全膝关节置换后的标准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对贫困家庭的养育行为、亲子关系和儿童行为发展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EBSCO、PsycINFO、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中国香港中文期刊论文索引数据库中所有以家庭为中心干预贫困家庭问题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5.3软件对以家庭为中心对贫困家庭养育行为、亲子关系和儿童行为发展的干预效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养育行为方面,以家庭为中心相比对照组可以有效减少父母的打骂行为(MD=-2.03,95%CI:-3.58~-0.47,P<0.05);在亲子关系方面,以家庭为中心相比对照组可以提高亲子关系质量(SMD=0.78,95%CI:0.55~1.01,P<0.05);在儿童行为发展方面,以家庭为中心相比对照组可以有效减少儿童的挑战性行为(MD=-4.29,95%CI:-5.40~-3.18,P<0.05)等。结论:研究提示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有助于改善贫困家庭的养育行为、亲子关系和儿童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正念干预(MBI)对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PTG)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VIP、Wang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中MBI对癌症患者PTG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从中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RCT,合计8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施MBI后,干预组患者的PTG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7.27,95%CI=(4.75~9.79),P<0.001],干预效果能维持到干预后3个月[MD=8.64,95%CI=(7.20~10.08),P<0.001]。与对照组相比,线上干预模式对癌症患者PTG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3.59,95%CI=(-1.22~8.41),P>0.05],而面对面的小组干预模式能促进癌症患者PTG水平的提高[MD=7.87,95%CI=(5.19~10.54),P<0.001]。结论:正念干预有助于提高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面对面小组干预模式比线上干预模式在提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缓解多种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有效,但其对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确切疗效仍存在争议。且经皮神经电刺激可分为高频和低频两种模式,目前关于其分别针对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尚不明确。目的:荟萃分析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与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经皮神经电刺激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检索截止至2014年2月。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数据,2名研究人员独立运用Rev Man 5.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累计519例研究对象。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可显著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MD=-0.56,95%CI(-0.98,-0.15),P=0.008];与对照组相比,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并未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MD=-0.13,95%CI(-1.63,1.38),P=0.87];与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相比,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可显著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MD=-0.85,95%CI(-1.32,-0.37),P=0.000 5]。提示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可一定程度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而对比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无明显作用。但由于样本量较小,纳入各研究在参数选择存在差异,存在一定局限性,此结论未来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评价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对Wagner 0级糖尿病足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收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升高踝肱指数(ABI)[MD=0.18,95%CI(0.14,0.21),P<0.01]、加快腓总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MD=5.53,95%CI(4.82,6.24),P<0.01]和腓总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MD=4.64,95%CI(3.94,5.34),P<0.01],缓解患足疼痛[MD=-1.44,95%CI(-2.51,-0.38),P<0.01]和麻木[MD=-1.47,95%CI(-2.2,-0.74),P<0.01]等主要症状作用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Wagner 0级糖尿病足主要症状,可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背景:类固醇具有强大的抗炎、止吐及镇痛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围术期镇痛,有研究表明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周围注射含类固醇的鸡尾酒镇痛疗法可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减少相关并发症,但也有研究认为类固醇可增加术后感染、髌腱断裂等风险。因此膝关节周围注射含类固醇鸡尾酒疗法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荟萃分析系统评价膝关节置换后运用含类固醇鸡尾酒疗法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数据库2019年4月前的文献,收集所有膝关节置换后局部运用类固醇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分别单独使用Cochrane 5.0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文献方法学偏倚进行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并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820例患者;②Meta分析显示:类固醇组术后第1天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MD=-1.52,95%CI(-2.94,-0.10),P=0.04],术后第1,2,3,4,5天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MD=11.57,95%CI(9.85,13.30),P<0.000 01;MD=9.03,95%CI(6.67,11.38),P<0.000 01:MD=5.73,95%CI(0.85,10.60),P=0.02:MD=5.53,95%CI(0.68.10.38),P=0.03;MD=5.90.95%CI(0.87.10.93),P=0.02],吗啡使用量少于对照组[MD=-7.94,95%CI(-14.35,-1.53),P=0.02],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MD=-0.98,95%CI(-1.25,-0.71),P<0.000 01],直腿抬高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MD=0.65,95%CI(-0.86,0.44),P<0.000 01],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WMD=-4.82,95%CI(7.41,2.23),P=0.000 3];两组膝关节K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③结果表明,膝关节置换后关节周围运用含类固醇的鸡尾酒疗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查找脾氨肽(试验组)对比安慰剂/空白(对照组)治疗儿童RRTI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5月。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后,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RCT,共1 754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治疗总有效率[RR=1.46,95%CI(1.28,1.65),P0.001]、发热持续时间[MD=-1.54,95%CI(-1.93,-1.15),P0.001]、咳喘持续时间[MD=-1.95,95%CI(-2.03,-1.86),P0.001]、啰音持续时间[MD=-2.9,95%CI(-3.38,-2.42),P0.001]、血清免疫球蛋白IgM水平[MD=0.06,95%CI(0.02,0.11),P=0.009]、IgA水平[MD=0.31,95%CI(0.28,0.35),P0.001]、IgG水平[MD=0.58,95%CI(0.49,0.67),P0.001]及T细胞亚群水平CD3~+[MD=8.23,95%CI(5.23,11.22),P0.001]、CD4~+[MD=4.90,95%CI(3.32,6.48),P0.001]、CD4~+/CD8~+[MD=0.39,95%CI(0.25,0.53),P0.001]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T细胞亚群水平CD8~+[MD=-2.43,95%CI(-4.86,0),P=0.05]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治疗总有效率绘制漏斗图,结果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可有效改善RRTIs儿童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及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与常规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2年7月1日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3D打印技术辅助ORIF与常规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的临床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评价手册和渥太华纽卡斯尔量表(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组术式临床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14篇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821例(3D打印手术组372例,常规手术组44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MD=-43.41,95%CI(-56.19,-30.62),P<0.000 01]、术中出血量[MD=-216.47,95%CI(-298.39,-134.56),P<0.000 01]、术中透视次数[MD=-5.43,95%CI(-7.71,-3.15),P<0.000 01]、术中器械安装时间[MD=-27.31,95%CI(-31.29,-...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用奎硫平合并丙戊酸镁与单用奎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奎硫平合并丙戊酸镁组)29例,对照组(奎硫平组)29例,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1周末、2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定治疗效果;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2周末,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周末、2周末,PANSS量表兴奋激越项目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末,PANSS量表总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周末、2周末MOAS量表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2周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各组TESS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奎硫平合并丙戊酸镁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急性期起效快、疗效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差异,以及工作记忆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用数字广度和空间广度测验分别对124例健康被试和123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学手册第四版(DSM-Ⅳ)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进行工作记忆评估,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定。结果:除数字广度逆序分外,精神分裂症组数字广度和空间广度测验其余各项成绩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数字广度总分、正序分、逆序分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21~-0.37,均P<0.05)。将两组按照年龄分为高年龄组和低年龄组进行协方差分析,数字广度和空间广度测验均表现出显著的组别和年龄效应(均P<0.05),但组别和年龄无交互作用(均P>0.05)。在精神分裂症组中,数字广度总分和数字广度逆序分与PANSS总分负相关(r=-0.22,-0.24,均P<0.05);数字广度总分、正序分、逆序分、空间广度总分、逆序分与阴性症状负相关(r=-0.22~-0.26,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同正常人一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言语工作记忆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但这种下降并无疾病特异性,患者工作记忆水平的下降与阴性症状存在一定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未治期(DUP)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结局及社会功能相关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0年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精神分裂症未治期与结局指标的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8篇,累积研究对象2268例,其中短未治期组1337例,长未治期组93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短未治期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阳性症状(SMD=-0.26,95%CI:-0.43~-0.08)、阴性症状(SM D=-0.28,95%CI:-0.44~-0.12)、一般症状(M D=-4.39,95%CI:-7.29~-1.49)、精神症状总分(SM D=-0.37,95%CI:-0.64~-0.11)、大体功能(SM D=0.54,95%CI:0.32~0.77)方面结局优于长未治期组,但在生活质量以及再入院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较长的未治期可导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症状、精神症状更严重和大体功能更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左、右利手精神分裂症幻听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5例精神分裂症幻听按左、右利手分为两组,右利手组(72例)和左利手组(23例),均在原来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共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末分别用幻听评定量表(AHRS)评定幻听治疗效果,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中左、右利手组各有1例脱落。4周末右利手组与左利手组AHR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12,P0.05),右利手组减分高于左利手组。PANSS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30,P0.05)。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右利手精神分裂症幻听好于左利手者。  相似文献   

19.
陈功琦  梁道博 《医学信息》2018,(10):65-68,76
目的 系统评价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有关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2007年1月~2017年9月。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摄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个RCT,包括703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利培酮相比,利培酮联合舍曲林能明显提高有效率[RR=1.39,95%CI(1.26,1.54),P<0.00001],降低阳性与阴性统计量表(PANSS)总分[SMD=-0.46,95%CI(-0.69,-0.22),P=0.0001]及其阴性分[SMD=-0.73,95%CI(-0.98,-0.49),P<0.00001],降低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SMD=-0.67,95%CI(-0.91,-0.43),P<0.00001];对集中报道的不良反应(失眠、视物模糊,锥外体系反应、口干)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舍曲林能提高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纳入DPMAS联合PE治疗肝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检索截至时间为2020年4月。筛选提炼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和治疗结局。采用Cochrane手册5.2推荐的简单评估法进行质量评估。结果共纳入8个RCT,4个CCT,合计1 023例患者,其中DPMAS+PE联合组498例,PE组525例。Meta分析显示,DPMAS+PE联合组血清总胆红素[均数差(MD)=-39.51,95%可信区间(CI)(-69.53,-9.49),P 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MD=-21.89,95%CI(-37.51,-6.28),P 0.05]和血钠[MD=0.98,95%CI(0.12,1.85),P 0.05]指标均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PMAS+PE联合组凝血酶原活动度[MD=6.14,95%CI(-2.40,14.69),P 0.05]、血白蛋白[MD=0.99,95%CI(-3.43,1.44),P 0.05]、血肌酐[MD=-2.02,95%CI (-7.34,3.30),P 0.05]、血钾[MD=0.10,95%CI(-0.23,0.44),P 0.05]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值比(OR)=0.98,95%CI(0.59,1.62),P 0.05]与P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PE治疗相比,DPMAS联合PE可以更有效改善肝衰竭患者的总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并轻度提高血钠浓度,而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肌酐和血钾情况无明显变化,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