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相关性肠炎(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enteritis,CAEAE)在临床罕见.本研究3例CAEAE患者均以发热、腹泻为主要表现,肠镜检查发现多发溃疡,肠黏膜组织病理EB病毒编码的小RNA原位杂交染色呈阳性,予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CD4+CD25+IL-10+(Tr1)和CD4+IL-17+(Th17)的表达特点及其与CHB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解放军第一八○医院收治的轻中度CHB患者和重度CHB患者各40例,另选取同期无肝病诊断史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分别抽取CHB患者及对照者的外周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Tr1和Th17表达水平,real time-PCR检测血清中Foxp3、RORγt mRNA水平,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TGFβ1、IL-10、IL-17表达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轻中度和重度CHB患者与对照组相比,Treg、Tr1和Th17的百分率,转录因子Foxp3、RORγt表达水平,细胞因子TGFβ1、IL-10、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而Treg/Th17和Foxp3/RORγ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轻中度CHB患者相比,重度CHB患者Treg、Tr1和Th17的百分率,Foxp3、RORγt表达水平,TGFβ1、IL-10、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reg/Th17和Foxp3/RORγt值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 CHB患者中Treg(特别是Tr1)和Th17的表达失衡程度与CHB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因此,对于CHB患者,纠正Treg(特别是Tr1)和Th17表达失衡可能是很重要的治疗措施,同时监测Treg(特别是Tr1)和Th17的表达比例改变,对于估计CHB患者病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活动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BV infection,CAEBV)是一种与EBV相关的进行性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在无明确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出现EBV阳性的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导致长时间或反复出现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的临床特征,以降低疾病的漏诊、误诊率。方法:检索首篇文献发表时间(1987年5月)至2020年8月29日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住院的59例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CHB患者(CHB组)8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HC组)20例作为对照。根据内毒素(ET)水平将CHB组分为ET阳性组和ET阴性组。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叉头样转录因子(Foxp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mRNA的表达,Treg和Th17百分比,以及ALT、HBV DNA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CHB组Treg、Th17百分比、Foxp3、RORγt相对表达量与HC组比较均明显增高[(6.51±1.18)%vs(5.91±1.29)%,(4.99±1.07)%vs(4.18±0.87)%,2.12±0.83 vs 1.60±0.70,1.56±0.77 vs 1.09±0.59],P值均0.05。ET阳性组Treg、Th17百分比、Foxp3、RORγt相对表达量、Th17/Treg、RORγt/Foxp3、ALT水平与ET阴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6.75±1.17)%vs(6.21±1.14)%,(5.39±1.03)%vs(4.48±0.91)%,2.29±0.90 vs 1.91±0.70,1.84±0.76 vs 1.23±0.64,0.82±0.19 vs 0.74±0.16,0.95±0.38 vs 0.74±0.54,(220.16±115.82)U/L vs(170.86±99.69)U/L],P值均0.05。ET阳性组HBV DNA载量比ET阴性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CHB患者ET水平与Th17、Treg及AL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P值均0.05),而与HBV DNA无相关性。结论 CHB患者体内存在的IETM可能通过调控Foxp3、RORγt mRNA表达增加,导致外周血Treg、Th17百分比升高,进而Treg/Th17比例失衡,使HBV难以清除而导致慢性化。  相似文献   

7.
HBV持续感染与宿主的免疫应答相关,CD4+T淋巴细胞在HBV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后,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的恢复与CD4+T淋巴细胞亦相关。近年来新发现CD4+T淋巴细胞的2个亚群,即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它们与HBV持续感染相关疾病的病情进展以及肝损伤相关。初步总结了Treg和Th17的分化及功能,综述了HBV持续感染相关疾病中二者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抗病毒治疗后二者的变化,旨在为临床进行免疫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史冬梅  刘芸野  王伟静  项晓刚 《肝脏》2021,26(2):182-186,191
目的 探讨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41例成人CAEBV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EB病毒DNA及抗体谱、细胞因...  相似文献   

9.
秦强  谢正德 《传染病信息》2019,32(2):175-180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是一种少见病,主要表现为慢性或复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样症状,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蚊虫叮咬过敏、皮疹等;伴有外周血EBV载量升高和(或)EBV抗体谱异常,以及在病变组织中有EBV阳性的淋巴细胞浸润。该病往往持续进展,可因免疫功能受损,出现机会感染、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或EBV相关淋巴瘤。临床预后较差,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传统的抗病毒治疗无效,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措施效果也不肯定。惟一被证明有效的方法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型特征及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免疫失衡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资料完整的初发IgG4-RD患者31例,留取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30名健康体...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免疫细胞在HBV感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得到广泛关注。对近年来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在HBV相关性疾病,尤其是HBV相关性肝纤维化和肝衰竭以及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回顾。指出了Treg和Th17在HBV感染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及其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期待后期研究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对Treg或Th17进行调节,为HBV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平衡变化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对3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0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HBLF)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reg和Th17分化相关细胞因子及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水平进行检测.计数资料应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s多重比较检验.结果 ACHBLF组Th17分化相关因子IL-1β为(3.97±2.85) pg/mL,IL-6为(12.75±8.87)pg/mL,IL-21为(360.0±335.7)pg/mL,比健康对照组的IL-1β[(1.87±0.94)pg/mL,q=4.559,P<0.01)、IL-6[(5.28±o.72)pg/mL,q=7.309,P<0.01)和IL-21[(46.68±20.17) pg/mL,q=6.946,P<0.01)均明显上调.ACHBLF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q=3.972,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ACHBLF组相比,CHB组Treg细胞分化相关因子TGF-β明显升高(q=4.536、5.323,均P<0.01),外周血Treg比例也明显升高.ACHBLF组Th17细胞效应因子IL-17A水平最高,ACHBLF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与血清TBil水平呈正相关(γ=0.74,P<0.01).结论 慢性HBV感染中,宿主免疫存在Th17和Treg失衡,ACHBLF组以Th17细胞活动为主,CHB组以Treg细胞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老年湿疹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与湿疹的发展及其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0例老年湿疹患者(≥60岁)白介素(IL)-2、4、10、1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血清水平并与34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急性和慢性,或泛发性和局限性湿疹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差异. 结果 老年湿疹组IL-2 [(16.03±0.47)比(15.72±0.33) μg/L]、IL-4 [(14.04±0.56)比(13.56±0.16)μg/L]、IL-10[(33.01±5.40)比(29.49±1.07) μg/L]、IL-12 [(39.32±3.54)比(37.93±1.17) μg/L]和TNF-α [(27.33±0.72)比(26.38±0.48) 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t'=3.55,5.74,4.4 9,2.58,6.69,均P<0.05).急性湿疹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t'=3.59,6.44,4.68,3.35,2.00,均P<0.05);慢性湿疹组中IL-2、IL-4、IL-10和TNF-α的血清水平高于对照组(t'=2.46,5.50,3.83,3.10,均P<0.05),而IL-12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P>0.05);急性与慢性湿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泛发性与局限性湿疹患者血清IL-2、II4、IL-10和IL-12、TNF-α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5.74,4.49,0.91,0.25,1.11,均P>0.05). 结论细胞因子IL-2、IL-4、IL-10、Th1/Th2和TNF-α可能与老年人湿疹发生相关,不同临床类型的老年湿疹患者可能并无特定的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马利兰+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抗人T淋巴细胞球蛋白移植预处理方案,对1例8岁CAEBV患儿行HLA3/6母供女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移植后第13天粒细胞植入,第16天血小板植入,第25天DNA指纹鉴定结果提示供者型完全植入。移植后第42天患者出现皮肤Ⅰ度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后皮疹完全消退。移植后CAEBV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随访至移植后1年,多次复查EBV-DNA持续阴性。结论: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治疗CAEBV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1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的诊断进展1.1 诊断标准的进展 1988年,Straus[1]首次提出CAEBV的诊断标准,主要有3点:(1)EB病毒感染症状,即持续反复发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持续6个月以上,EB病毒抗体水平异常(包括抗衣壳抗原IgG抗体(VCA-IgG)≥1∶1520,抗早期抗原(EA...  相似文献   

16.
调节性T淋巴细胞是抑制机体免疫应答,诱导机体免疫耐受的一种T淋巴细胞亚群,是近年来免疫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调节性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和数量上的变化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免疫耐受、移植排斥以及过敏性疾病的进程和治疗密切相关。归纳了近几年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免疫机制及其与乙型肝炎发病和抗病毒治疗过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新生儿细菌和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35例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细菌组,31例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病毒组,30例完全健康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新生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主要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差异。结果三组新生儿CD3~+、CD4~+CD8~+、CD4~+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和病毒组患儿CD3~+、CD4~+CD8~+、C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组患儿IL-4、IL-6水平均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细菌和病毒感染后,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细菌感染IL-4、IL-6水平表达增加,病毒感染表达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辅助性T(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22、IL-23和IL-27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5例SLE患者及32名健康人血浆IL-17、IL-22、IL-23和IL-27水平,分析它们之间及其与疾病活动和临床特征的关系.2组资料的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 SLE患者血浆IL-17和IL-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7.8(25.4~87.6)pg/ml和36.4(15.7~338.2)pg/ml;14.7(<7.8~247.5)pg/ml和<7.8(<7.8~81.7)pg/ml,P均<0.01],非活动组与活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组IL-2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77.4(<15.6~559.7)pg/ml和378.8(21.8~1154.2)pg/ml,P<0.01],且活动组明显低于非活动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SLE组IL-27水平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浆IL-17与IL-23水平呈正相关(P均<0.01);IL-22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红细胞沉降率、抗双链DNA(dsDNA)滴度呈负相关(P均<0.01),与C3水平呈正相关(P<0.05);各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无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因子反应异常,IL-17和IL-22在SLE病理生理中的作用不同,IL-23/IL-27失衡可能促进Th17介导的炎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不同临床状态的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分别收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 C)、慢性乙型肝炎(CHB)及CHB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检测患者的T淋巴细胞水平和主要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细胞免疫(CD3、CD4、CD8、NK)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因子(IL-2、IL-6、IL-8、IL-10、IFN)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均具有一定差异,CHB肝硬化患者的TBil、ALP、γ-GT水平最高,并长期处于轻度升高状态;As C的肝功能均正常,CHB活动期患者的ALT、AST水平最高。肝硬化患者的各种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As C和CHB活动期患者,尤其以IL-1、IL-2、SIL-2R、IL-6、IL-8、IL-10最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不同ALT水平的患者,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其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等均表现为不同状态,CHB肝硬化患者的TBil、ALP、γ-GT水平最高,并长期处于轻度升高状态;肝硬化患者的各种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病毒携带者和CHB活动期患者,而ALT水平对HBV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