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缺陷与阅读困难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是45名3~6年级儿童,包括15名DD儿童、15名生理年龄匹配正常发展儿童(CA组)和15名阅读水平匹配正常发展儿童(RL组)。使用视觉图形测评任务测量视觉注意广度(VAS),记录反应时、正确率,并计算辨别力d'值。结果:DD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任务d'值低于CA儿童[(0.1±0.3) vs.(0.4±0.4),P0.05],但与RL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0.3) vs.(0.2±0.2),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D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任务的d'值和其句子朗读正确率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缺陷可能与其较低的阅读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快速命名和正字法加工的特点。方法:运用小学生识字量评价量表和标准瑞文智力测试,从171名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中选出20名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22名同年龄对照组(CA)儿童、18名同阅读水平对照组(RL)儿童。三组儿童进行数字、图片快速命名,和正字法加工技能测试,即真字、假字、非字判断任务,记录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DD组在数字、图片快速命名上的反应时均长于CA组(均P0.01),图片命名的反应时与R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数字命名反应时短于RL组(P0.05)。DD组和RL组均表现出拒绝假字的时间长于拒绝非字(均P0.05),而CA组儿童此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数字快速命名缺陷,其图片快速命名速度落后,与其阅读水平表现一致。本样本中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表现出明显的正字法效应,即能很好地判断假字和非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听、视时距加工缺陷。方法:比较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组(DD组)、生理年龄匹配组(CA组)、阅读年龄匹配组(RA组)分别在视、听觉时距二分任务中的表现。结果:DD组在视觉和听觉时距二分任务中的差别阈限值均较CA组及RA组大,但主观相等点则与CA组和RA组儿童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基于DD组数据的相关分析发现,视、听觉时距加工的差别阈限与阅读流畅性测验得分、语音意识测验得分、言语工作记忆测验得分(倒背任务)显著负相关,但是与言语短时记忆测验得分(顺背任务)无显著相关。结论:相对于CA和RA组,DD组在视、听时距加工中存在缺陷,为时间采样框架理论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汉语双字词启动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时空模式特性。方法:以词汇重复(例:大豆-大豆)、语义启动(例:高粱-大豆)和语义失配(例:轮船-大豆)三类关系先后显示启动词和靶词,16名被试判断靶词是否与启动词同类而分别按键,同时记录其行为绩效和19通道ERP,应用单因素三水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配对比较,采用统计参数映像(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呈现ERP结果。结果:反应时间(F(2,26)=77.28,P=0.00)和正确率(F(2,26)=42.91,P=0.00)的重复启动效应均显著,词汇重复组的行为绩效(反应时间601.44±69.39ms,正确率98.7±1.3%)分别优于语义启动组(774.98±87.34ms,88.2±5.9%)和语义失配组(788.75±88.10ms,87.8±4.8%)。虽然后两组行为绩效差异不显著,但其ERP均可见P200、N400和P600成分。SPM提示额顶颞分布的P200效应(200-250ms)与注意调控相关;中央顶分布的N400效应(300-450ms)与语义加工相关;枕颞分布的P600效应(500-1000ms)可能反映语境重构。结论:双字词启动任务的ERP时空模式反映多层次语言加工功能,适用于语言功能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工作记忆训练前后的识字量和押韵判断的正确率及反应时,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训练的迁移效应。方法:选取32名阅读障碍儿童,采用双盲对照实验将其分为实验组16人和控制组16人,采用计算机自适应工作记忆干预软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儿童分别进行不同时长的工作记忆训练。结果:工作记忆训练后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识字量及押韵试次和非押韵试次的反应时上差异显著(t=2.06,2.20,3.36;P0.05)。结论:工作记忆训练对阅读障碍儿童可以产生有效的远迁移效应,改善阅读障碍儿童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包含记忆、语言和表象训练的综合干预方案对汉语发展性阅读困难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语文成绩、儿童汉语阅读困难量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识字量测验、托尼非文字智力测验的得分情况,从725名3~5年级小学生中筛选出50名阅读困难儿童,将愿意参与本项研究的43名随机分配到干预组(n=21)和对照组(n=22),干预组参加为期2个月,共30课时,包括记忆、语言和表象训练的综合干预,两组均参与记忆能力、语言能力和其他基本认知能力多项指标的基线和干预后测试,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记忆能力的听记测试指标的交互作用(组别×时间点)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配对样本t检验及效应量的结果表明,干预组记忆能力的图形再认和操作广度指标,以及语言能力的语文成绩和句法知识指标,干预后有提升(均P<0.01),且提升的效应量较对照组更大(Cohen’s d=1.02 vs.0.50,0.92 vs.0.49,0.58 vs.0.25,0.55 vs.0.16)。结论:研究提示融合表象训练的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阅读困难儿童的记忆能力、语言能力和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注意与汉语阅读的关系。方法:依据识字量测试和瑞文智力测试得分筛选出阅读障碍(DD)儿童55例,并按年龄、智力匹配同年龄正常对照组(CA)儿童66例。采用数字划消测试测查两组儿童视觉空间注意能力。对所有被试进行阅读流畅性、阅读准确性、语音意识、语素意识等测试。结果:汉语DD儿童的注意划消得分低于CA儿童[(29.6±6.8) vs.(32.3±6.3),P0.05]。相关分析表明视觉空间注意与阅读流畅性(r=0.31,P0.01)和阅读准确性(r=0.31,P0.001)呈中度正相关。多重回归的结果表明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可以预测儿童的阅读准确性(β=0.4,P0.01;β=-0.39,P0.01)与流畅性(β=031,P0.01;β=-0.50,P0.01)。结论:视觉空间注意缺陷可能是引起汉语阅读障碍的原因之一,并且这种缺陷与阅读能力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错误监控的特点及其加工的眼动过程。方法:采用眼动技术,选取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水平匹配儿童和生理年龄匹配儿童各13名,记录三组被试在反向眼跳任务中的眼动反应与行为表现。结果:(1)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无意识错误中的扫视错误率高于另外两组儿童,眼跳潜伏期和扫视矫正时间短于另外两组儿童。(2)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有意识错误中的眼跳潜伏期、扫视矫正时间和扫视错误率与另外两组儿童没有差异。结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无意识错误监控的缺陷,缺少减慢反应以提高正确率的补偿机制,并且错误监控缺陷可能是导致其阅读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图形和汉字的视觉辨识能力,探索其视觉加工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根据ICD-10诊断标准筛选出53名阅读障碍儿童,按照年龄、性别、家庭一般状况等匹配条件,按1:1的比例选择同班级53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根据汉字特点,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比较两组儿童完成图形视觉加工任务和汉字视觉加工任务的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结果:图形视觉辨别任务显示:阅读障碍儿童正确率为(0.78±0.10),正常儿童正确率为(0.81±0.08);阅读障碍儿童平均反应时为(2494.42±488.23)ms,正常儿童为(2358.59 ± 593.48)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字视觉辨别任务显示:阅读障碍儿童正确率为(0.96±0.04),正常儿童为(0.96±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阅读障碍儿童平均反应时[(1715.21±343.76) ms]有长于正常儿童[(1598.72±318.03)ms]的趋势(P=0.073).结论:视觉加工能力对汉语儿童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够显著,视觉加工能力可能只是汉字识别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DD)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其元语言意识缺陷[1]。元语言意识包括语音意识、正字法意识和语素意识[2]。以往拼音文字研究普遍发现DD儿童表现出显著的语音意识困难[3]。但汉语研究对DD儿童是否存在语音加工问题存在争议[4-5]。在正字法意识方面,国外研究发现部分DD儿童存在正字法加工技能困难[6]。国内研究表明正字法意识缺陷对DD的贡献程度比拼音文字背景下更大[1]。DD的语素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内隐层面上探讨自我相关信息加工与情绪效价信息加工之间的关系,为内隐自我正面偏见的存在提供证据。方法:以情绪性汉语双字词为材料,采用阈上态度启动范式,在自我和非自我启动情况下,记录被试对情绪字词按正负性质完成归类判断任务时的ERPs,比较自我正面、自我负面、非自我正面、非自我负面四类信息的ERP数据。结果:内隐层面上,自我相关信息与情绪效价信息在N400波幅上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相对于自我负面和非自我正面信息来说,自我正面和非自我负面信息诱发的N400波幅更大,即内隐层面上对自我正面偏见范畴内的字词(自我正面和非自我负面)表现出更大的ERP负波。结论:自我相关信息和情绪效价信息的加工在内隐层面上是密切相关的,且他们之间的关系符合自我正面偏见效应,从而证实了内隐自我正面偏见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汉词再认过程中回忆及熟悉感判别机制的ERPs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采用汉语双字词对再认过程中额区新旧效应与熟悉感判别有关、顶区新旧效应与回忆有关的“ERP熟悉感,回忆假说”进行检验。方法:40名大学生参与汉词再认测验,同时记录EEG,离线处理后对旧词、类似词(错判为“旧”)、类似词(正确判为“新”)、及新词诱发出的4类ERPs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旧词与错判为“旧”的类似词在额区诱发的N300峰值均显著大于新词,而旧词与错判为“旧”的类似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此外,旧词所诱发的LPC波幅显著大于新词与错判为“旧”的类似词,而新词与错判为“旧”的类似词比较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汉词再认的ERP新旧效应包括额区新旧效应及顶区新旧效应两种成分,其中额区新旧效应与熟悉感判别过程有关。顶叶新旧效应与回忆过程有关。汉词再认的额区新旧效应呈负走向,可能与采用的汉语双字词材料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N400的研究现状简述(1)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80年美国学者Kutas和Sillyard首先报道在一项语句阅读任务中可由语义不匹配的结尾词引出一个负性电位,因其潜伏期在400ms左右,遂称之为N400。N400是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内源性成份之一,可通过各种语言操作任务诱发,主要反映语言认知的过程。Friederici等(1997)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大脑半球机能不对称的特点.方法:用集中注意法及两种押韵词,对58名健康被试、115名抑郁症患者进行耳优势测试.结果:1.健康组真词测听未见耳优势,而假词测听呈右耳(左半球)优势.2.抑郁症患者真词测听未见耳优势,而假词测听呈增强的右耳(左半球)优势.3.真词测听,共病焦虑障碍组无耳优势,非共病组有增强的右耳(左半球)优势;假词测听,两组均表现为右耳(左半球)优势,非共病组强于共病组.4.HAMD、HAMA、SCL-90评分与真、假词偏侧指数无相关性.结论:1.健康中国人对真词的加工与认知无耳优势,表明健康中国人在加工真词时需要左右两侧半球的协同参与;对假词的加工与认知则表现出右耳(左半球)优势,表明更为纯粹的言语材料的加工以左半球为主.2.抑郁症患者对汉字词的加工与认知,表现出较健康人强的右耳(左半球)优势.3.共病和非共病焦虑障碍者对汉字词的加工与认知,表现出较健康人强的右耳(左半球)优势,而非共病者较共病者右耳(左半球)优势强.4.患者的言语偏侧化指数与症状严重程度无相关性.5.假词为较为理想的分听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听写困难儿童的空间编码特点。方法:选择听写困难组和对照组儿童各30名,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特征匹配范式,以实验材料辨别难度为指标,对比听写困难组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对探测刺激的判断反应时和正确率。实验二采用变化察觉范式,考察听写困难儿童对空间信息的记忆特点。结果:(1)实验一在反应时指标上,组别主效应显著,困难组被试的反应时高于正常组被试;条件主效应显著,在低辨别难度条件下的反应时,明显低于高辨别难度;交互效应不显著。在正确率指标上,条件主效应显著,低辨别难度条件下的正确率明显高于高辨别难度;组别效应和交互作用不显著。(2)实验二在反应时指标上,材料难度主效应显著,在低难度条件下的反应时,明显低于高难度;组别主效应不显著;交互效应不显著。在正确率指标上,材料难度的主效应显著,在低难度条件下的正确率,明显高于高难度;组别的主效应边缘显著,困难组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交互效应不显著。结论:与正常儿童相比,听写困难儿童的视觉空间辨别加工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加工速度的延迟。在视觉空间记忆上,听写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没有明显差别,差异水平边缘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学习困难儿童在无干扰、早期干扰和晚期干扰条件下工作记忆及情景记忆的特点。方法:根据美国全国学习障碍联合会对学习困难的界定,选取8~12.5岁智力正常且语文或数学成绩居年级后25%的18名学习困难儿童作为实验组,选取语文或数学成绩高于年级后25%的18名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在无干扰、早期干扰(干扰刺激出现于200 ms)、晚期干扰(干扰刺激出现于900 ms)条件下,相继执行工作记忆与情景记忆任务,对正确率和反应时进行统计。结果:工作记忆任务中,学习困难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974.8±175.3)ms vs.(731.0±193.5)ms;P<0.05],且晚期干扰条件下反应时长于早期干扰和无干扰条件[(949.6±212.8)ms vs.(747.1±184.9)ms,(898.3±186.9)ms,P<0.05]。情景记忆任务中,学习困难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29.8%vs.38.8%,P<0.05),且无干扰条件下正确率高于晚期干扰和早期干扰条件(32.5%vs.29.7 vs.27.2%,P<0.05),两组儿童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2.1±241.4)ms vs.(1491.7±337.7)ms,P>0.05]。结论:学习困难组工作记忆和情景记忆成绩均低于对照组。工作记忆反应时可能受晚期干扰影响,而情景记忆正确率可能受早期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特点。方法:整群抽取武汉市3所小学3-5年级儿童820人,根据ICD-10诊断标准,采取分层检测的策略筛查出阅读障碍儿童55名。按1∶2配比选取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相似的正常儿童110名进行配对研究,采用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yslexia Checklist for Chinese Children,DCCC)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的阅读特点进行评估。结果: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筛出率为6.7%;阅读障碍组儿童DCCC8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15.2±3.7/10.1±3.3、21.6±3.7/13.4±4.9、16.1±3.5/10.6±3.7、16.8±3.6/11.7±3.1、15.9±3.9/11.5±3.5、21.4±4.3/14.5±4.6、14.9±3.7/9.4±2.8、23.2±4.4/15.9±4.7,P均<0.001)。回归分析表明,各个因素的OR值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但只有听知觉进入方程(OR=2.00);DCCC各项得分的性别间比较显示,正常儿童男生各因子分数均高于女生(P<0.05),而阅读障碍儿童仅口语能力得分男生低于女生(15.3±3.7/17.8±4.1,t=-2.057,P=0.045)(P<0.05)。DCCC各项得分的年级间比较显示,正常儿童各因子得分年级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而阅读障碍儿童的听知觉、意义理解、书写技能、阅读习惯因子得分年级间差异有显著性,三年级各项得分均为最高。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阅读中各个环节均受损害,但以听知觉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DD)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动脉高压(PH)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并确诊为COPD的500名患者,根据有无合并PH分为PH组(n=236)和非PH组(n=264),并对COPD并PH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单因素分析示,PH组和非PH组两组间DD(t=9.912,P<0.05)、NT-proBNP(t=5.592,P<0.05)、LDH(t=7.592,P<0.05)、HCO3-(t=6.471,P<0.05)、PO2(t=5.461,P<0.05)、PCO2(t=6.618,P<0.05)、年龄>65岁(χ2=10.307,P<0.05)、慢性心功能不全(χ2=8.3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DD、NT-proBNP、HCO3-、慢性心功能不全是COPD并P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ROC曲线示,DD曲线下面积为0.830,最佳阈值为2.18mg/L,灵敏度为0.816,特异性为0.712;NT-proBNP曲线下面积为0.794,最佳阈值为3225ng/L,灵敏度为0.820,特异性为0.782.结论 联合DD及NT-proBNP水平对COPD并PH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吸烟成瘾者与网络成瘾者的特质冲动及认知抑制功能的异同。方法:通过网络成瘾量表(IAT)、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筛选出吸烟成瘾组25例、网络成瘾组25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采用UPPSP冲动行为量表进行冲动性测试,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所有被试进行经典色词Stroop实验,记录脑电数据。结果:网络成瘾组及吸烟成瘾组的UPPSP消极紧迫感、积极紧迫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成瘾组Stroop色词不一致正确率低于网络成瘾组及对照组(P0.05);ERP分析显示,吸烟成瘾组及网络成瘾组N200的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在顶枕区诱发的P300波幅均低于对照组(P0.05);吸烟成瘾组前额区N450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正负性情绪相关的冲动性水平升高、认知冲突抑制不足可能是网络成瘾者与吸烟成瘾者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伴阅读困难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认知功能。方法:选取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伴阅读困难儿童(共病组) 26例,单纯ADHD儿童(ADHD组) 85例,正常儿童(对照组) 43例,采用Rey复杂图形测试、连线测试、Stroop色词命名任务测试工作记忆、转换能力和抑制功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IV)测查一般认知能力。结果:将总智商和年龄作为协变量控制后,ADHD组和共病组的Stroop4试和字义干扰用时长于对照组(P 0. 05)。其他执行功能各测试得分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本研究提示ADHD伴阅读困难儿童的言语理解、言语工作记忆损害较单纯ADHD更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