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马齿苋复合溶液对常温高湿环境下男子轮滑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体成分和内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沈阳师范大学冰雪轮滑俱乐部12名男队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人。赛前常温高湿环境下[训练场所温度(23.43±1.61)℃,湿度(81.36±4.36)%]训练2周后,实验组每日按1.5 ml/kg剂量服用马齿苋复合溶液1次,连续10天,对照组服用等量安慰剂。分别于训练前1天、训练1周翌日、训练2周翌日、干预后翌日上午10时监测体重、去脂体重、水分和蛋白质等体成分指标。分别于干预前(训练2周翌日)和干预后翌日早6时留取晨尿、空腹肘静脉抽血测定尿比重、尿pH、血尿素、血肌酐和血尿酸含量。结果:(1)体重、去脂体重、水分和蛋白质:赛前训练2周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尿比重、尿pH、血尿素、血肌酐和血尿酸:干预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马齿苋复合溶液对常温高湿环境下男子轮滑运动员赛前训练引起的体成分和内环境的负向改变有确切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女子摔跤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前后血氨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前后的血氨(Amm)变化,探讨采用血氨评定和监控该项目训练的可行性。方法:13名安徽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运动员(训练等级为一级或健将)和7名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国家女子自由式摔跤队运动员(训练等级为国际健将),系统跟踪并测试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前后血氨以及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不同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安静血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省队运动员控(降)体重对安静血氨无显著影响(P>0.05);(3)省队运动员实战对抗训练后,血乳酸(BLa)显著升高(P<0.01),Amm变化不明显;而比赛后BLa和Amm均较比赛前显著升高(P<0.01)。国家队运动员比赛后Bla与训练后相比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而比赛后Amm值显著高于训练后(P<0.05)。结果表明:(1)运动水平和控(降)体重对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安静血氨无明显影响;(2)在评定负荷强度时,极限强度时血氨变化较大,提示血氨可作为评定磷酸原(ATP-CP)代谢系统和极限负荷强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优秀轻级别拳击运动员减控体重与营养补充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轻级别拳击运动员减控体重与营养补充的科学方法.对象:优秀男子轻级别拳击运动员,减重数在5kg以上.方法:对运动员的减、控体重过程进行长期跟踪观察、比较,并记录运动员的机能状况、主观感觉和比赛时的表现.结果:改进的减控体重方法及合理的营养补充措施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提示:拳击运动员无论是采取缓慢减重还是快速减重的方法都要有详细的计划,并要分阶段进行;拳击运动员减重方式的选择须主要考虑到对体能的影响程度;拳击运动员减控体重期间的膳食安排和营养补充要遵循科学性和针对性原则;拳击运动员比赛期间营养的补充要根据体重的实际情况加以控制;特殊营养品的使用要根据运动员的体质情况和减控体重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安排.  相似文献   

4.
灵芝液对运动员抗疲劳作用及对血中SOD、CAT、LPO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动物基础实验研究和对运动员训练的应用研究,证实灵芝液能明显提高机体血红蛋白含量及耐疲劳能力的作用,能加速血乳酸的清除,加强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抑制血中过氧化脂质(LPO)增高,从而揭示了灵芝对运动员扶正固本及增力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全国赛前10周,对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进行为期6周的赛前综合强化力量训练,并观察其训练效果,为我国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赛前的强化力量训练提供实证参考。方法:对19名广东省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实施每周3次、每次120分钟、为期6周的赛前综合强化力量训练方案,在训练前后测量力量素质、爆发力及速度耐力;在训练前、中(第3周训练后)、后,测定基础状态下的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睾酮(T)和皮质醇(C);同时随机抽取部分运动员,以递增负荷跑台方式测量最大摄氧量(VO2max)来评价有氧代谢能力,Wingate测试评价无氧代谢能力。结果: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卧推、深蹲、背肌提拉、收腹举腿、纵跳高度均非常显著提高(P<0.001),立定跳远、30 m跑、腹肌显著提高(P<0.01),背肌耐力和5×25m折返跑略有提高;基础状态下的T/C值有提升趋势(P=0.054),其它血液指标变化不大;最大摄氧量无显著变化,但是3000m跑成绩有提升,最高功率、平均功率无显著变化。结论:1、赛前综合强化力量训练有效提升优秀曲棍球运动员的上肢力量、下肢力量、腰腹部的核心力量以及爆发力。2、合理的赛前综合强化力量训练不会导致运动员机能状态下降,同时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可以保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运动训练中的慢速减体重、赛前快速降体重和赛前体能恢复期间实施营养学干预对运动员减重后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2名女子举重运动员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人.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进行统一的运动训练并采用等同能量的饮食.实验组减重期间服用减重棒、维生素和电解质等运动营养食品,在减重后的恢复期服用快速能量补充制剂和维生素电解质强化运动营养补充;对照组服用相应的安慰剂.分别在减重前后对两组对象进行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测试.运动员在减重实验前与实验期间填写饥饿度自评表.结果实验组运动员体重从实验前的67.4±14.2 kg下降到快速减重后的64.6±14.1 kg,对照组从67.4±15.5 kg下降到64.3±15.4 kg.实验组在快速减重后的恢复阶段,6分钟乳酸稳态实验后即刻血乳酸浓度、心率以及主观疲劳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在慢减期后、快减期后和恢复阶段,30秒Wingate测试单位体重的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和最小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在快速恢复第1天和第3天单位体重的最大功率显著高于实验前.结论科学地减少饮食热量摄入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减轻体重;快速能量补充制剂和维生素、电解质的复合补充制剂能够明显促进运动员减体重后身体快速恢复,保持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以魔芋为主要成分的减重棒能明显减轻减体重期间的饥饿感.  相似文献   

7.
国家男子举重队赛前训练期生化参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我国高水平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机能变化规律 ,利用血红蛋白 (Hb)、尿素氮 (BUN)、肌酸激酶 (CK)和血睾酮 (T)指标 ,对 16名国家男子举重队优秀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机能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 :Hb基本在 14 8g/L和 15 6g/L之间波动 ,CK呈明显周六高、周一低的“W”型曲线 ,T稳定在 15nmol/L和 2 2nmol/L之间 ,BUN在 6 .1mmol/L和 5 .3mmol/L之间起伏波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监测赛艇运动员膳食摄入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制定营养补充方案,调整其膳食结构。方法:采用称重法对9名女子赛艇运动员进行膳食营养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训练实际制定营养补充方案,监测和分析营养干预前后膳食营养状况、身体成分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营养干预后,运动员的能量、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均达到推荐量的85%以上。运动员体重从73.6kg恢复到74.3kg(P<0.05),瘦体重达到峰值,同时体脂百分比维持在正常水平,未见显著变化。此外,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从131.3g/L增加到146.1g/L(P<0.05)。结果表明,科学营养干预改善了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使其体重和血红蛋白水平处于理想范围,为切实保障训练和比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月经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月经紊乱的症状表现、发生原因及其对训练和比赛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4名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国家女子自由式摔跤队重点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包括个人基本情况、饮食、经期症状(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的相关情况)、训练负荷、控(降)体重及高原训练对经期的影响6项,每个大项包括多个具体小项。结果:(1)调查对象月经失常表现中痛经发生率最高,为85·72%,其次为月经不调,再次为闭经。(2)月经期间参加比赛的队员,其自我感觉兴奋的比例较低,仅占8·33%;月经对比赛无明显影响的约占41·87%;对比赛有负面影响的约占50%。(3)饮食不当、超负荷训练、控(降)体重是造成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月经失常的主要原因,其中大幅度降体重可能是引发女子摔跤运动员闭经的主要因素,亚高原训练会导致女子摔跤运动员月经周期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研究摔跤运动员比赛前后血清代谢变化特征,为科学化营养补充实现快速恢复以及发现训练监控新指标提供新思路。方法:筛选女子摔跤运动员11人(年龄22.09±2.77岁,身高1.63±0.04 m,体重60.45±8.43 kg,运动等级为一级运动员或运动健将),分别于比赛前1天、比赛结束归队后次日清晨7时空腹进行肘静脉采血,共计采血2次。每次各采集肘静脉血两管,一管(3 mL)用于全血生化指标分析,另一管(5 mL)离心后取血清用于生化指标检测和代谢组学检测。采用UPLC-Q-TOF-MS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及数据分析,确定运动前后的代谢差异物,获取的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确定比赛前后涉及的潜在代谢通路变化。同时对检测的生化指标与代谢物进行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结果:(1)运动员赛后血清尿素(BU)、血清总睾酮(TT)水平显著高于赛前(P<0.01,P<0.05),红细胞压积(HCT)显著低于赛前(P<0.05)。(2)根据组间比较的P值小于0.05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的变量重要性(variable i...  相似文献   

11.
女子举重运动员月经期训练对经血量、血红蛋白的影响上海体育学院(200433)王人卫,诸剑英,柯松儿,胡贤豪,戴光裕本文旨在探讨女子举重运动员,在月经期不同运动量举重训练对经血量(Menstrualbloodloss,MBL)和血红蛋白(Hemoglo...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在全运会赛前教赛中的运动负荷进行监控,以掌握运动员在全运会赛前的运动负荷特征,为我国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赛前的训练监控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选取22名广东省男子曲棍球队运动员,年龄25.00±2.45岁,运动等级健将以上,其中前锋9名、前卫7名、后卫6名。在七场教赛中佩戴集成全球定位系统及惯性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采集每场比赛中各位置队员的每场四节、每节15分钟的运动负荷指标。对采集到的运动负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不同位置队员之间以及每节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最高负荷强度与比赛平均强度、每节内每5分钟时间节点的指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第四节的每分钟Player Load、非线性动作时间占比、直线跑动时间占比低于第一节(P<0.05,P<0.01),走动时间占比高于第一节(P<0.01)。(2)节内第11分钟的高强度惯性动作分析(IMA)次数、中高强度IMA左右变向次数、Player Load、加减速次数、非线性动作时间占比等指标对比第1分钟,显著下降(P<0.05,P<0.01)。(3)不同位置之间的运动负荷有明显差...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国家赛艇队优秀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血清睾酮(T)、皮质醇(C)及两者比值(T/C)的变化,结果表明:系统高原训练后,T和C的变化都较明显,其总体变化均趋于降低,T/C值有升有降,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机体的机能状况与疲劳积累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温、训练和营养干预对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营养和机能状况的影响。方法:在2周热环境训练中对备战北京奥运会的8名国家队女子网球运动员进行营养干预,并在干预前(7月19日)和干预后(8月2日)测试其营养、形态和生化指标。结果:营养干预后,膳食总热能、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摄入比例分别显著增加11.0%,3.2%和14.8%(P<0.05),均高于90%推荐值,脂肪摄入比例显著下降17.8%(P<0.05)。训练中补水、补糖和补盐量显著提高(P<0.05)。运动员瘦体重明显增加(P<0.05),体脂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睾酮和皮质醇指标维持正常。结论:合理膳食、营养补剂以及科学训练能改善网球运动员的营养和机能状况,有助于运动员热适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分成低氧组和对照组,低氧组在赛前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为期4周、每周5天、每天1小时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其余日常训练两组相同。实验期间每周测试运动员的睡眠质量、耐缺氧能力以及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等指标。结果:4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低氧组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水平和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氧组在耐缺氧实验中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氧组睡眠质量指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提高男子赛艇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的耐缺氧能力,改善睡眠质量,间接促进机体在承受大负荷训练负荷时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备战全国柔道锦标赛的夏训期间的一个典型大运动量训练日,选用心率(HR)、血尿素(BU)、血乳酸(BLA)、血肌酸激酶(CK)、血红蛋白(Hb)、血肌酐(CREA)和血谷草转氨酶(GOT)为测试指标,观察训练中及次晨变化。结果表明:女子柔道训练对磷酸原与糖酵解代谢作用有良好反应;对研究当日的身体负荷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赛艇队首次高原训练期间,通过系统、规范的测功仪四级递增标准定量负荷运动后血乳酸和心率值的测试,对高原训练对体能的影响情况作一详细分析,总结经验,以便以后高原训练的进一步开展。实验对象为国家队女子轻量级和公开级队员共20人,高原训练过程为:平原—次高原2周(海拔1240米)—高原3周(海拔1800米)—次高原6周(海拔1240米,其中包括全国冠军赛2周)—平原。运动方式是采用室内测功仪四级递增标准定量负荷运动,阻力5级。血乳酸用美国产YSI-Ⅱ型血乳酸分析仪测定,心率用芬兰产PE-3000心率遥测仪测定。结果显示:①在高原训练过程中,肌肉氧利用能力的提高需较长的时间,慢于心功能的提高;②轻量级运动员赛前控制对体能的影响较大,会直接影响运动比赛成绩,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进高海拔地区自行车运动员心电图特征。方法:分析21个国家和地区141名年龄17岁~35岁、男性自行车运动员(1~3)天内,从海拔40m~60m地区急进至海拔2265m~3780m地区赛前常规12导同步心电图。结论:急进高海拔地区参赛运动员赛前心电图异常达70.3%,偶有运动员在到达即日可有轻微高原反应,但比赛过程对运动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过度训练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通过8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1—4周为一般训练、5一8周为力竭训练),同步观察大民体重、运动能力、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和血浆总肇酮(TT)水平的变化,建立过度训练动物模型c结果发现: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训练组大鼠体重1—4周持续增长,5—8周则呈负增长。4周的一般训练中,训练组大鼠Hb较对照组为低,但无显著性差异;而BU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8周力竭性训练,大鼠Hb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持续下降的趋势;BUN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8周训练后,大鼠血浆TT水平具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大鼠运动能力在整个力竭训练过程中先升后降,为5项指标中出现变化最迟的一项。提示选取上述运动训练实践中常用的简便指标综合应用,可作为评价及监测过度训练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例1男性,50岁。患有"牛皮癣"20年,常期口服中药,近期体检查出"高血压","脾大",曾于多年前行腋下"脂肪瘤切除术"。查体:腹部平坦,右侧肋缘下深压痛,脾脏肋下4cm,质中,边缘尚光滑,Marphy’s征(+),肝肾区无明显叩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偏低,分别为3.8×109/L和83×109/L,血红蛋白15.3g/L,血甘油三酯浓度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