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微博“树洞”高自杀风险用户拟采取的自杀方式及产生自杀意念的原因。方法:根据事先确定的判断标准,“树洞”智能机器人自动识别出高自杀风险微博留言(即表明了自杀计划)1474条,高自杀风险微博用户943名(男260名,女683名),通过内容分析识别拟采取的自杀方式及产生自杀意念的原因。结果:用户拟采取的自杀方式主要为跳楼(31.4%)、割腕(22.8%)、烧炭(14.4%)、跳河/桥(3.8%)。用户产生自杀意念的原因主要为患有精神疾病(27.9%)、活着没意义或活着累(8.2%)、情感问题(7.3%)、家庭原因(7.0%)及表达感到难过、痛苦或绝望(6.0%)。结论:微博“树洞”高自杀风险用户拟采取的自杀方式多样,用户产生自杀意念与多种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博"树洞"留言的情绪特征,为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自杀预警及干预提供思路和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树洞"智能机器人抓取留言数据351 825条,通过分词、TF-IDF算法得到词频排名前500的高频关键词,利用Gephi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利用Boson提供的情感词典判断所提取高频关键词的情感正负程度,计算每个小时内留言的数量,并对负性情绪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布留言在22∶00~02∶00活跃度最高(占总留言量的36.3%),05∶00~07∶00活跃度最低(占总留言量的4.2%)。数据经处理后的346 075条有效留言数据中,偏正性情感表达的有165 890条,其中情感得分大于0的留言有137 132条,占总留言量的39.7%,等于0的有28 578条(8.2%),偏负性情感表达的留言有180 185条,占总留言量的52%。各时间段负性情绪的表达均多于正性情绪。留言的内容包括情绪的倾诉、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睡眠以及死亡等方面,在表达自杀意念的人群中,"跳楼、安眠药、割腕、烧炭"是提及自杀方式最多的词。结论:微博"树洞"用户普遍表达的负性情绪以及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应引起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社交媒体中负向情绪的表达,探讨其与浏览者自杀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抑郁症自杀者"走饭"遗言微博下的10582条留言,利用NVivo11 Pro软件,由1名资深社会工作者对留言进行理解,建立树状节点,根据留言所含情绪进行留言的编码分类,经由另1名社工进行复查,产生分歧的留言由心理咨询师进行裁定。利用N11软件词频分析功能,统计留言中高频出现的词语及其频率。结果:微博留言者中表述自己患有抑郁症者占9%;表达自杀意念者占14%;负向表达留言占77%。词频统计发现"想死"、"杀"、"死了"、"离开"、"自杀"为高频的自杀相关关键词。结论:高自杀风险者聚集在该微博留言区,大量表达负性情绪,可能通过情绪传染对浏览者自杀风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抑郁水平、自杀新闻报道方式对大学生自杀榜样行为的作用.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广东省在校大学生449名,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杀榜样效应认同度量表同时施测,考察抑郁与自杀榜样行为之间的相关.之后采用实验法,选取64名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考察不同类型互联网自杀新闻(规范新闻、不当新闻)暴露条件下,大学生的自杀榜样行为差异.结果:大学生抑郁量表得分与自杀榜样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38,P<0.01),能显著预测自杀榜样行为(β=0.379,P<0.001);与阅读规范自杀新闻相比,阅读不当自杀新闻时,大学生的自杀榜样行为风险增加,表现为自杀新闻的关注度(t=-2.57,P=0.012)、回忆和从报道中学习自杀方式的倾向(t=-3.37,P<0.01)显著增高.结论:抑郁和不当的自杀新闻报道,可能是大学生自杀榜样行为的重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并分析微信用户的使用行为模式,认识手机网络用户的心理行为特征。方法:通过在线问卷调查,使用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受测人群教育水平普遍较高,本科毕业生占44.9%,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占30.7%,博士学历者为8.3%,其中女性(63.4%)略多于男性(36.6%)。大多数受测者的微信联系人包括:同学(94.18%)、朋友(94.18%)、亲戚(78.12%)。以真实姓名作为昵称的人数为115名(31.9%),以个人真实照片作为头像的人数为180名(49.9%)。以人口学变量和微信使用特征对用户使用行为进行回归发现,与单身用户相比,已婚用户更不易于与陌生人发生网聚(OR=0.28,P=0.057),同时,用户使用强度越高,越倾向于使用真实照片作为个人微信头像(OR=1.62,P=0.001)。结论:微信使用者整体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用户主要的微信社交网络是以手机联系人、QQ好友为基础的"熟人网络",其中常用联系人仅为15人,为所有联系人数量的13.4%,反映出用户与联系人之间小范围互动的"强关系链"特点。  相似文献   

6.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网络相关行为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网络相关行为特征.方法:在湖南长沙和永州市抽取有过上网经历的大学生1096例,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网络成瘾测验和网络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本研究抽取的1096名青少年中,网络成瘾102例(9.3%).网络成瘾组开始接触网络的年龄较正常网络使用者小,网龄更长,上网更频繁,每次/每天/每周上网时间更长.成瘾组每周用于上网的时间(23.73±24.25小时)约为正常组(7.57±8.52小时)的3倍.网络成瘾组在学生宿舍拥有个人电脑和上网条件的多于正常上网组;成瘾组在宿舍和网吧上网者较正常组多.网络成瘾组更多选择成人(色情)网站、网络游戏或网络双向沟通(聊天、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等)等内容;网络成瘾组体验更多的上网快感和上网焦虑;成瘾组对网络有更多的消极评价.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在网络认知、网络情感和网络活动等方面与一般网络使用者具有差异;上网时间和网络内容偏好可能对网络成瘾具有较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媒体自杀报道对象对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针对当前媒体对自杀新闻报道比较混乱的社会现象,考察明星与大学生自杀新闻报道对大学生对自杀事件态度的影响。方法158名大学生(明星组50名,大学生组53名,对照组54名)阅读明星自杀报道、大学生自杀报道和不阅读任何报道,再针对报道中的自杀事件进行态度测评(对照组只进行态度测评)。结果大学生对三类自杀事件的总体态度有显著差异(F(2,157)=7.49,P=0.001),较为接纳明星自杀事件,排斥大学生自杀事件,一般态度则在两者之间;其中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有显著差异(F(2,157)=15.47,P=0.000),对不同身份自杀者的态度有差异显著(F(2,157)=10.00,P=0.000),均为最接纳明星,最排斥大学生,而对自杀者亲属的态度则差异不显著(F(2,157)=0.03,P=0.968)。结论报道对象的特殊身份会影响大学生自杀态度,大学生在媒体信息的影响下对不同自杀主体的自杀事件态度存在偏差,以此警醒相关媒体慎重或正确报道自杀事件,改善当今社会对与自杀现象的不适宜的态度,以正确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842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暴力风险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自杀意念、暴力风险在性别、年级、户籍、家庭结构、独生子女等的分布差异,并从家庭、个体、心理压力的角度分析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自杀风险检出率为16.5%,暴力风险检出率为15.4%。自杀意念者在性别(X2=11.92,P〈0.01)、家庭结构(r=4.49,P〈0.05)和年级(X2=7.97,P〈0.05)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暴力风险在性别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r=4.17,P〈0.05)。家庭、人格、心理压力与自杀意念、暴力风险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父母对子女的干涉限制、神经质倾向人格以及心理压力感会增加自杀和暴力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武昱  杨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6):1263-1269+1343
目的:在有自杀史的精神科住院病人中,探索自杀意念及其风险因素在短时间内如何变化以及三种风险因素对短期自杀意念的预测效力。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对天津市某精神病院27名有自杀史的住院病人进行自然住院周期内(1-28天)每日随机4次的自杀意念生态瞬时评估(实时纸笔作答,累计评估538天,共计完成1883次评估,整体遵从率90.9%)。结果:几乎所有被试的自杀意念及其风险因素在研究期内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自杀意念及其风险因素的时间序列均遵循锯齿形的变化模式。多层线性模型显示,同一时刻的绝望、归属受挫、累赘感知与自杀意念显著相关,但在控制前一时刻的自杀意念后,三种风险因素均与数小时后的自杀意念不相关。此外,自杀意念在一天之内遵循显著的线性增长模式。结论:在有自杀史的精神科住院病人中,自杀意念及其三种风险因素均具有短时波动性,自杀意念从早到晚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绝望、归属受挫以及累赘感知均不能显著预测短期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0.
直接询问与自杀相关的问题是自杀筛查与风险评估的常见举措。然而,包括众多临床研究者、实践者在内的许多人担心询问自杀相关的问题会对当事人带来伤害,如诱发不良情绪、自杀意念,甚至实施自杀行为。本文综述了与自杀问题相关的自我报告法、口头询问或评估性访谈、密集纵向的评估方法的医源性影响,发现直接询问自杀相关的问题,可能会使少量当事人出现短暂的负性情绪,但并不会增加长期的情绪困扰和自杀风险,甚至还有可能让当事人产生治疗性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中生自杀态度的基本特点及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选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ANSI)和自杀态度量表,对河南省114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1143名高中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t=14.004)、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t=12.312)、对安乐死的态度(t=14.552)在家庭居住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相关分析表明,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呈负相关,其中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负相关程度最高(r=-0.082,P<0.01);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3个因子能联合预测自杀意念的变异量6.1%的变异性。就个别变量的解释来看,以"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的预测力最佳。结论高中生对于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在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居住地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自杀态度持肯定认同者,其自杀意念越强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大学生自杀和暴力心理的发生机制,建立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整合结构方程模型,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和攻击问卷(BPAQ)等,对842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暴力风险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从家庭、人格、心理压力的角度分析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产生机制,建立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整合结构方程模型成立。家庭教养、人格和心理压力对危机心理有直接影响(系数分剐为0.316,0.272,0.553,P〈0.05),心理韧性通过心理压力对危机心理产生影响(系数为0.347,P〈0.05)。结论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发生机制存在共性,未来可以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心理韧性是个体自杀和暴力心理的重要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符合DSM-5建议诊断NSSI标准的113名12~25岁青少年患者,通过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将患者分为有自杀意念组(n=49)和无自杀意念组(n=64)。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诊断等一般信息,对所有患者采用渥太华自伤调查、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相关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自杀意念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自杀意念组较无自杀意念组抑郁比例更高,自伤频率更高,最常伤害部位更多,外在情绪调节功能更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更高自伤频率(OR=2.44,95%CI:1.51~3.96)和更多最常伤害部位(OR=2.24,95%CI:1.23~4.10)和自杀意念相关。结论:高自伤频率和多最常伤害部位是NSSI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杀心理与行为及预防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索大学生自杀心理与行为的成因,为大学生自杀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个案追踪法、现场访谈和回顾性分析等方法对2001年以来沈阳地区以及我国部分地区的大学生自杀案例进行调查。结果 从自杀原因来看,情感挫折占首位,其次是心理障碍,再挺是就业压力,其余分别为经济问题、人际关系、身体丧病、学业压力以及家庭变故等原因也是促使大学生选择自杀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年级来看,自杀大学生主要集中在一年级和四年级;从死亡类型来看,多采用跳楼自杀,其次是服毒自杀,在个别方式上有所差异;从季节来看,春季和秋季是多发期。结论 大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必须得到全社会和各高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初中生自杀风险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普遍性干预及针对性干预,考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初一、初二学生606人,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组(n=328)和对照组(n=278)。干预组先后开展以学校为基础(在学校内)的普遍性干预(对该组所有学生及其老师和家长干预)和针对性干预(对该组有自杀风险的学生干预)共8个月,频率1次/周;对照组进行一般性的心理宣教(该组学生老师和家长不干预)。干预前1周及干预后1月评估两组学生自尊量表(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贝克抑郁问卷(BDI)及自杀风险筛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BDI得分[24.0(20.0,54.0)分vs.23.0(0.0,67.0)分,P<0.01]、自杀风险筛查阳性[47例(14.3%)vs.25例(7.6%),P<0.01]降低;对照组上述两指标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学校为基础的普遍性干预和针对性干预对降低初中生抑郁水平、自杀风险水平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监狱服刑人员的自杀风险与其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指数问卷(PSQI)对803名在监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803名服刑人员中,最近一个月有自杀风险的人数为34人(4.2%);(2)服刑人员PSQI总分(7.16±3.29),睡眠质量较差;(3)除睡眠药物和睡眠时间因子外,有自杀风险的服刑人员在SCL-90各因子得分、PSQI总分及其他各维度得分上均高于无自杀风险的服刑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因子、恐怖因子对自杀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1.71,P0.01;β=0.99,P0.05);刑期因子对自杀风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47,P0.05)。结论: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是监狱服刑人员自杀风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幸福感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13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22,P<0.01);幸福感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38,P<0.01);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指数显著正相关(r=0.41,P<0.01);②幸福感指数、社会支持对自杀风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2,-0.34;P<0.01),交互作用也显著(β=-0.09,P<0.01);③引入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其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36,P<0.01)。结论大学生自杀风险与社会支持及幸福感密切相关;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及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与自杀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其与自杀风险的关系。方法对183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及汉密顿抑郁量表测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抑郁障碍患者较正常对照组P、N、E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病例组抑郁障碍患者艾森克问卷中P、N、E各因子与汉密顿关于自杀的因子用方差分析比较没有相关性(P〉0.05),把自杀因子变为有无自杀观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有无自杀与P、N、E各因子比较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突出表现为神经质更明显,情绪更不稳定,更内向;②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其自杀风险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描述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特征,初步分析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2所高校,采用问卷法调查大学生867名。结果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率为12.9%;②女生(χ^2=16.267,P〈0.01)、新生和毕业生(χ^2=23.670,P〈0.001)、医科生(χ^2=25.050,P〈0.001)、独生子女(χ^2=4.988,P〈0.05)、单亲家庭(χ^2=205.883,P〈0.001)及农村学生(χ^2=21.609,P〈0.001)自杀意念流行率较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③经过Log 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家庭结构对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结论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教育,重点关注女生、医科生、单亲家庭及农村学生,多渠道的心理疏导及良好的家庭和校园环境有利于减少大学生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水平、生活质量和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状况调查问卷、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山东省某医院21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重度抑郁组自杀风险高于轻中度抑郁组(t=9.793,P0.01),在生活质量及各维度上,重度抑郁组低于轻中度抑郁组(t=-9.413~-2.74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自杀风险与抑郁水平存在正相关(r=0.665,P0.01),与生活质量及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维度呈负相关(r=-0.590~-0.420,P0.01);3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生活质量在抑郁水平和自杀风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21.0%。结论: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水平和生活质量均能预测其自杀风险,生活质量是抑郁水平预测自杀风险的部分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