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残端保留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63例,女性23例;年龄22~52岁,平均38.8岁.均为运动损伤.按照是否保留ACL残端分为保留组(n=46)与不保留组(n=40),保留组行膝关节镜ACL残端保留重建,不保留组行膝关节镜ACL残端不保留重建.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6、12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膝关节稳定性(KT-2000评分)、本体感觉[被动角度再生试验(PART),被动活动察觉阀值(TDPM).观察两组术后6、12个月股骨、胫骨隧道改变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6个月,保留组Lysholm评分(86.97±9.05)分高于不保留组(80.07±8.43)分,保留组 KT-2000评分(2.20±0.25)分、PART(2.09±0.24)°、TDPM(3.78±0.40).均低于不保留组[KT-2000评分(2.40±0.27)分、PART[2.28±0.27)°、TDPM(4.08±0.43)°,P<0.05.术后 12个月,保留组[Lysholm 评分(93.95±9.85)分、KT-2000评分(2.00±0.24)分、PART(1.21±0.15)°、TDPM(2.88±0.31)°与不保留组[Lysholm 评分(92.77±9.83)分、KT-2000评分(2.03±0.23)分、PART(1.25±0.19)°、TDPM(2.93±0.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保留组股骨隧道[(7.02±0.73)%、(11.87±1.42)%、胫骨隧道[(9.17±0.94)%、(14.87±1.72)%均小于不保留组股骨隧道[(7.62±0.80)%、(13.07±1.78)%、胫骨隧道[(9.85±1.05)%、(16.25±2.03)%,P<0.05.保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低于不保留组(23%),P<0.05.结论 膝关节镜ACL残端保留重建可有效修复ACL损伤,促进膝关节功能、本体感觉恢复,增强膝关节稳定性,避免术后股骨、胫骨隧道过度扩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患者早期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与非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48例,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重建肌腱。保残前交叉韧带重建20例,保留断裂的前交叉韧带残端;非保残前交叉韧带重建28例,断裂的前交叉韧带完全清理。两组均术后随访24个月,采用KT-2000胫骨前移距离、Lysholm膝关节评分、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在术后24个月的随访中,术后3、6个月KT-2000胫骨前移距离同期保残组显著高于非保残组(T=5.290,P=0.000;T=3.754,P=0.000),术后12、24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同期保残组显著高于非保残组(T=3.187,P=0.003;T=3.781,P=0.000),术后12、24个月被动活动察觉阈值同期保残组显著高于非保残组(T=4.229,P=0.000;T=3.105,P=0.003)。结论纤维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比不保残重建在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3D-CT)和X线测量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骨道位置的准确性。方法:2005年5月至10月,15例ACL损伤患者采用单切口股骨和胫骨单骨道方法重建ACL。术后采用3D-CT观察骨道口与临近骨性解剖标志;观察Endobutton、Endopearl、骨块、可吸收界面挤压螺钉和骨道位置,以及重建后ACL是否与髁间窝撞击。分别使用X线和3D-CT测量骨道位置,胫骨骨道位置测量采用Klos推荐的方法,股骨骨道测量采用Bernard的"四格法"。结果:3D-CT可直观地观察到ACL重建后骨道及相关情况。3D-CT测量胫骨骨道内口位置为43.53%±2.16%(30.0%~59.1%),X线测量胫骨骨道内口位置为41%±6.25%(25%~62%),两种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T测量股骨骨道内口位置为37%±4.56%(23.3%~48.1%),X线测量股骨骨道内口位置为34%±7.31%(21%~54%),两种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3D-CT与X线骨道位置测量结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Crain分型联合残端评分方法指导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保残方案设计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54例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保残组(n=26)与联合理念设计组(n=28)。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3个月隧道扩大情况及术后12个月的随访情况。结果联合理念设计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保残组,保残之后移植物游离面积明显小于传统保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联合理念设计组的股骨隧道扩大发生率、胫骨隧道扩大发生率均少于传统保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传统保残组独眼畸形症发生率多于联合理念设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Crain分型联合残端评分方法指导保残方案设计,可以减少术后独眼畸形症、隧道扩大的出现,并可增加宿主组织与移植物接触的面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保留残端与非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对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行关节镜下ACL重建的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分别行保留残端重建及非保留残端重建。两组患者均选择自体半腱股薄肌腱为移植物。术前及术后3、6、9、12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的主观感觉及基本运动能力;采用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评估患者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及患侧与健侧肢体的差异。结果:术后有104例患者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75±6.21个月,其中保留残端组55例,非保留残端组49例。两组患者术后3、6、9及12个月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1),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显著低于术前(P<0.01)。术后3个月及6个月保留残端组膝关节的Lysholm评分高于非保留残端组(P<0.05),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低于非保留残端组(P<0.05)。术后3、6、9及12个月保留残端组患者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与健侧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非保留残端组患者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高于健侧(P<0.05)。结论:ACL保残重建有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良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解剖单束重建方法,使股骨止点形态更接近解剖,术后CT检查三维重建测量骨隧道位置、形态,观察对比研究股骨骨隧道变化。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共45例ACL断裂患者接受改良关节镜下微创ACL重建术治疗,应用较小直径的骨隧道钻钻制骨隧道,再用骨锉将骨隧道逐渐扩大并改良为椭圆形。所有手术由同一高年资术者完成。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行CT检查,导入MIMICS软件,将骨隧道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骨隧道截面长径、短径。应用四分法测量并评估股骨骨隧道的位置。结果:所有45例患者中,移植物均可通过椭圆形骨隧道,术中未出现骨隧道后壁破裂、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依据不同调整方法(6调7、6调8、7调8),骨隧道截面长径测量值分别为8.34±0.52 mm、10.65±0.72 mm、9.27±0.11 mm,与理论值(8.16 mm、10.66 mm、9.14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骨隧道截面短径测量值为6.57±0.12 mm、6.74±0.13 mm、7.52±0.05 mm,与理论值(6 mm、6 mm、7 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股骨骨隧道中心点位于股骨外髁长度的后26.4%±4.8%、高度的下30.1%±5.6%。结论:本研究通过改良ACL解剖单束重建,应用较小直径的骨隧道钻钻制骨隧道,再用骨锉将骨隧道逐渐扩大并改良为椭圆形。术后测量证实移植物与骨隧道良好匹配。CT三维重建测量骨隧道位置定位在ACL解剖止点范围内,骨隧道入口处形态更接近解剖。  相似文献   

7.
前交叉韧带起止点X线下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X线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起止点印迹在股骨髁及胫骨平台上的定位,为术中重建ACL制备骨隧道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12例正常国人膝关节标本,制作标本后分别在股骨髁及胫骨平台将ACL起止点边缘用金属丝标记,标记后摄标准的正侧位膝关节标本x线片,使用X-Caliper测量仪在CR片上精确测量ACL股骨髁和胫骨平台止点的几何中心与CR片骨性标记之间的距离。结果ACL股骨侧止点中心在股骨干力学轴与其平行线之间(65.3±1.1)%处,在Blumensaat线及其平行线之间(78.1±1.0)%处。胫骨侧止点中心在正位片上位于胫骨平台(47.1±2.6)%处,在侧位片位于(43.9±1.7)%处。结论股骨干力学轴和Blumensaat线及与其平行的股骨髁切线结合更方便定位ACL股骨侧标记;X线下胫骨平台定位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的X线影像学位置与特点,为ACL双束重建时股骨骨道定位及术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30例成人膝关节标本,屈膝60°,根据纤维张力的不同将ACL分成前内束(anteromedial band,AMB)和后外束(posterolateral band,PLB),将两束自股骨止点切除,用金属丝标记ACL股骨止点边缘及两束交界线,用金属钉标记两束股骨止点中心点;同时标记模拟ACL重建术AMB股骨骨道的中心点。测量膝关节髁间窝位X线片及侧位片中的上述标记位置。结果:在髁间窝位X线平片上:AMB股骨止点范围是9∶55±16.52′~11∶20±4.50′(右膝),0∶42±6.12′~2∶08±14.50′(左膝),其中心点位于10∶18±12′(右膝),1∶40±10′(左膝);PLB股骨止点的范围是8∶55±7.17′~10∶23±21.17′(右膝),1∶38±17.5′~2∶08±5.70′(左膝),其中心点位于9∶30±16.32′(右膝),2∶32±14.12′(左膝);模拟ACL重建中AMB股骨骨道中心点位置是10∶55±5′(右膝),1∶03±8′(左膝);AMB、PLB股骨止点分界线的位置在9∶55±16.52′~10∶23±21.17′(右膝),1∶38±17.15′~2∶08±14.50′(左膝)。在侧位X线平片上:AMB股骨止点范围在股骨外髁长度的7.23±4.09%~38.66±8.06%,股骨外髁高度的3.99±4.48%~41.38±10.44%,其中心点位于股骨外髁长度的22.0±4.43%、高度的27.1±8.08%;PLB股骨止点范围在股骨外髁长度的13.05±6.37%~46.22±12.88%,股骨外髁高度的38.32±22.37%~65.41±14.25%,其中心点位于股骨外髁长度的32.7±6.20%、高度的51.2±9.65%;模拟ACL重建中AMB股骨骨道中心点位置为股骨外髁长度的16.0±6.57%、高度的14.97±6.36%。结论:AMB股骨等长重建点与AMB止点解剖中心点不重合。ACL股骨止点X线影像学研究可以为ACL双束重建术中的股骨骨道定位及术后骨道位置评估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改良经胫骨隧道(TT)入路和前内侧(AM)入路两种方法解剖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股骨隧道的定位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42例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采用改良TT入路技术重建ACL,18例采用AM入路技术重建ACL。术后1周内行膝关节CT平扫+三维重建评估股骨骨道位置,术后3个月时扫描MRI并测量JGS、JGC角;术前及术后12个月评估患者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前方松弛度及轴移试验结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IKDC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前方松弛度、轴移试验阴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前方松弛度,轴移试验阴性率相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分析显示,两组股骨骨道内口位置无明显差异(P>0.05),MRI测量JGS、JGC角,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经胫骨隧道入路和前内侧入路重建ACL,均可获得良好的股骨解剖中心隧道定位,骨道位置无明显差异,术后早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ACL)损伤中骨挫伤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影像特征及意义。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膝关节MRI中ACL损伤部位,分为四组:A组,股骨端断裂,29例;B组,体部断裂,32例;C组,胫骨端断裂,3例;D组,胫骨髁间棘止点撕脱性骨折,20例。分别在MRI矢状面、冠状面T2WI脂肪抑制序列中选取股骨、胫骨骨挫伤面积最大的层面,测量骨挫伤的前后缘距离及中心点距离股骨、胫骨前缘的距离,左右缘距离及其中心点距离股骨、胫骨平台内缘的距离。结果:矢状面,D组较A组及B组胫骨挫伤范围明显增大(P<0.05);D组较A组及B组胫骨挫伤位置明显偏前(P<0.05)。矢状面D组较A组股骨挫伤范围明显增大(P<0.05);D组较A组股骨挫伤位置明显偏后(P<0.05)。冠状位,D组较A组及B组胫骨挫伤范围明显增大(P<0.05);D组较A组胫骨挫伤位置明显偏内(P<0.05)。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导航系统)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分组测量导航手术和同期进行的传统关节镜下手术中股骨和胫骨隧道位置,通过数据分析比较评估导航系统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导航下完成47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选取其中连续进行的40例导航手术作为研究组,再选取40例同期连续进行的传统关节镜手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手术后的股骨和胫骨隧道关节内口位置进行比较测量。胫骨隧道位置的测量采用Klos推荐的方法进行测定,股骨隧道按照Amis法进行测量。结果:导航手术组胫骨隧道关节内出口位置平均值45.35%(标准差3.827%,范围37%~53%),传统关节镜手术组胫骨隧道关节内出口位置平均值41.05%(标准差6.008%,范围25%~54%),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导航手术组标准差小于关节镜手术组。导航手术组股骨隧道关节内入口位置平均值62.25%(标准差5.610%,范围52%~73%),传统关节镜手术组股骨隧道关节内入口位置平均值56.62%(标准差7.316%,范围46%~77%),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导航手术组标准差小于关节镜手术组。结论:导航系统应用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与传统关节镜下重建手术相比,股骨和胫骨的隧道位置均明显偏后,更接近前交叉韧带的解剖位置,导航手术组的可重复性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过程中,采用Endobutton和Rigidfix两种股骨端韧带固定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了48例陈旧性ACL病例,其中A组24例,B组24例;分别应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ACL,其中A组股骨端固定采用Rigidfix交锁钉,B组采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两组胫骨端固定均为Intrafix界面螺钉+Spiked Washer栓桩固定。平均随访27个月,采用MRI测量两组骨隧道扩大情况,并用Lysholm、TegnerI、KDC、KT1000对患膝进行术前、术后测试和评分。结果:MRI测量发现,B组股骨端和胫骨端骨隧道扩大均较A组明显(P<0.05)。两组病人术后Lysholm、TegnerI、KDC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KT1000测试结果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术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中,与采用Rigidfix固定相比,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固定自体腘绳肌腱更容易引起术后骨隧道扩大,但在临床疗效上两种固定方式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量观察研究正常人膝关节核磁(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前嵴与ACL胫骨止点的位置及其相对关系,探讨ACL前嵴对于重建ACL手术下止点定位和术后影像学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因膝关节不适就诊于北医三院门诊的年轻患者(18~40岁,平均25.1岁)的膝关节MRI进行回顾性测量观察研究。患者均在同一台核磁共振仪器膝关节完全伸直位时做检查。从Pets终端调出图像,分析未见明显异常的MRI影像共计100例。测量和计算矢状面上胫骨前后径、ACL前嵴距离、ACL前缘距离、ACL后缘距离和ACL中心点距离。结果:矢状面上ACL中心点位于整个胫骨平台的百分比为42.21%±4.3%(28.43%~50.94%),有58例小于43.3%。ACL前嵴距离为13.61±2.17 mm(8.03~18.65 mm),占整个胫骨平台的百分比为26.80%±3.89%(17.74%~33.94%)。ACL前嵴距离与ACL前缘距离高度相关(P<0.001,ICC=0.954)。ACL前嵴与ACL前缘的间距为0.56±0.68 mm(-0.28~2.71 mm)。如果以ACL前嵴定位骨道前缘,假设移植物直径8 mm,55度定位,前缘与ACL前嵴间距0.5 mm,则有96例患者重建ACL的移植物中心点在原ACL胫骨止点中心点之前。结论:在MRI矢状面上,ACL前嵴与ACL前缘的位置相距平均0.56 mm,ACL前嵴的位置与ACL胫骨止点前缘具有高度相关性。本研究提示,ACL重建术中,在矢状面上按照ACL前嵴定位的前缘定位法定位胫骨骨道可以比传统的中心点定位法获得更好的靠前定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浅层止点的位置、形态及大小,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内侧副韧带浅层的力学止点分布,从而为临床手术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提供解剖依据。方法: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10例,沿膝关节内侧逐层切开,暴露内侧副韧带浅层,沿纤维走形确定内侧副韧带浅层的股骨及胫骨止点,标记止点并切断,测量止点与周围解剖标志的距离以及止点的长度和面积。利用三维薄层核磁共振及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建立膝关节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侧翻应力试验,观察内侧副韧带浅层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内侧副韧带浅层的股骨止点近似一椭圆形,位于股骨内上髁后上方,距离内上髁距离为6.82±0.64 mm,平均止点面积为61.64±7.02 mm^2。内侧副韧带浅层的胫骨止点近似一矩形,其中心点距离关节线距离为60.02±0.55 mm,长28.69±4.13 mm,宽8.99±0.62 mm,长宽比为3.19︰1,止点面积为217.78±50.32 mm^2。有限元分析显示,sMCL股骨端应力较高区域靠近内上髁,胫骨端应力较高区域位于胫骨嵴上,与其解剖止点位置基本相符。其中胫骨端应力最大处位于sMCL胫骨止点的最近端。结论:解剖学结果定性及定量描述了sMCL股骨止点与胫骨止点的形状、位置、大小及与周围解剖标志的距离。有限元结果显示sMCL止点的应力与其止点形状及位置基本相符。在临床进行内侧副韧带浅层重建时,应依据其解剖特性及生物力学止点进行解剖重建,以期达到最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Micro-CT在动物模型中评估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不同时间点以及不同位置的骨隧道面积。方法:选取15只新西兰兔,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物进行ACL重建,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术后3、6、12周处死并取材。所有样本均进行Micro-CT扫描(Sky Scan1176,U.S.A),并通过图像重建,进一步测量分析股骨和胫骨的骨隧道面积。对每个隧道均选择三个不同的位置(入口处、中间处、出口处)进行测量,每个位置重复测量3次。比较不同术后时间和不同位置的骨道面积是否具有差异。结果:1)术后股骨隧道平均面积随时间变化不明显(3周时4.84 mm2,6周时4.57mm2,12周时4.46 mm2,P=0.99);股骨隧道入口处(近关节面处)面积相比其他位置更大,中间处面积最小:术后6周时,隧道入口处与出口处面积相比隧道中间处面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P=0.0106),术后12周时仅入口处与中间处的骨道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7);不同位置的股骨隧道面积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2)胫骨隧道平均面积在术后6周时出现明显增加(P=0.009),12周时又明显下降(P=0.0005)(3周时4.240 mm~2,6周时6.577 mm~2,12周时3.103 mm~2);不同位置的胫骨隧道面积差异在各个时间点上均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隧道各个位置的骨道面积均随时间呈现出明显而相同的变化趋势:6周时骨道面积最大,12周时下降。结论:ACL重建术后,骨隧道面积可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胫骨隧道面积术后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术后相同时期,同一骨隧道不同位置的骨道面积存在差异,以隧道入口处面积扩大最为明显。不同位置的骨道面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采用多时间点、多位置的测量方法,可相对全面地反映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面积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依据膝关节影像学定制前交叉韧带重建3D打印定位导向器(专利号:201620246858.0),研究3D打印定制前交叉韧带重建导向器辅助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股骨、胫骨隧道定位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骨科诊断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中,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D打印组与传统手术组,两组患者均50例。3D打印组男性3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8.8±7.3)岁,采用自行研制的3D打印前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导向器,辅助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定位关节内股骨、胫骨隧道口位置;传统手术组男性4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0.0±7.8)岁,采用传统经胫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方法关节镜下定位关节内股骨、胫骨隧道口位置,胫骨隧道端采用羟基磷灰石挤压螺钉固定,股骨隧道端微孔钢板(Endobutton)悬吊固定。术后常规照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采用Klos测量法评估胫骨隧道,Amis测量法评估股骨隧道,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平均随访1年,最少随访时间6个月,记录术前及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前与术后Lachman试验,评估术前及术后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D打印组中Amis测量法评估股骨隧道位置测量平均值为(45.6±1.5)%,传统手术组测量平均值(41.4±1.4)%;Klos测量法对胫骨隧道位置测量评估,3D打印组测量平均值(62.7±3.3)%,传统手术组测量平均值(57%±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3D打印组由术前(57.36±5.76)分提高至术后(96.42±1.39)分,传统手术组由术前(57.06±5.61)分提高至术后(96.12±1.39)分,Tegner评分3D打印组由术前(3.44±0.5)分提高至术后(5.96±0.8)分,传统手术组由术前(3.5±0.5)分提高至术后(6.1±0.78)分;膝关节活动范围3D打印组由(88.6±14.2)°提高至术后(117.3±5.7)°,传统手术组由(87.4±9.2)°提高至术后(119.3±5.3)°。结论基于CT和磁共振等影像学分析设计的3D打印前交叉韧带重建导向器辅助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关节内股骨、胫骨隧道口位置比传统经胫骨隧道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隧道内口更接近前交叉韧带止点解剖位置,但两组患者术后临床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复位经骨隧道缝线固定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区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采取关节镜下复位经骨隧道缝线固定技术治疗的ACL胫骨止点区撕脱骨折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6~15岁,平均10.2岁;高处坠落伤5例,运动损伤13例,道路交通伤4例;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II型12例,III型7例,IV型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11d,平均6.3d。从复位固定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6个月。患儿术中均获得满意复位及固定,术后3个月均骨性愈合,无屈伸活动受限,术后1年膝关节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Lysholm评分分别为(33.0±4.4)分、(89.7±2.5)分、(97.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复位经骨隧道缝线固定治疗儿童ACL胫骨止点区撕脱骨折复位好、固定牢靠、功能康复良好,疗效满意,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LARS韧带保残重建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采用LARS韧带保残重建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56例(56膝)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以及TDPM值;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TDPM值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出现LARS韧带断裂2例(3.6%),Lachman实验(+)2例(3.6%),关节僵硬3例(5.4%)。2例LARS韧带断裂患者因过度训练(跳木马)引起,均接受了二次手术,采用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2例Lachman实验(+)患者因不适当的康复及训练导致人工韧带松弛,暂不需要手术,继续随访观察。3例关节僵硬患者经康复治疗后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结论 LARS韧带保残重建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促进膝关节康复和本体感觉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剖研究兔前交叉韧带止点的大体形态,建立椭圆形骨道改良重建兔前交叉韧带动物模型。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2.5~3 kg),8只用于前交叉韧带止点解剖研究,10只用于椭圆形骨道动物模型的建立。去除兔膝关节股骨内髁和前交叉韧带周围软组织,观察兔前交叉韧带股骨和胫骨止点形态,并使用游标卡尺对止点长短径进行测量。制作椭圆形骨道扩孔器(截面1.6 mm×2.5 mm),对1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腿行椭圆形骨道重建前交叉韧带作为椭圆形骨道组,对其左腿用传统方法圆形骨道(截面直径2 mm)重建前交叉韧带作为圆形骨道组。取兔自体半腱肌放入骨道并固定,观察移植物与骨道的匹配程度。术后立即对兔双侧膝关节行三维CT扫描,对股骨和胫骨骨道的截面积、长径、短径、直径进行测量。结果:兔前交叉韧带止点的解剖形态为椭圆形。股骨止点的长径为5.28±0.83 mm,短径为2.61±0.33 mm。胫骨止点长径为5.33±0.40 mm,短径为2.68±0.11 mm。移植物肌腱与骨道匹配良好,未见明显空隙。椭圆形骨道组股骨骨道截面积为3.18±0.09 mm~2,胫骨骨道截面积为3.26±0.15 mm~2。圆形骨道组股骨骨道截面积为3.13±0.10 mm~2,胫骨骨道截面积为3.11±0.11 mm~2。椭圆形骨道组和圆形骨道组之间骨道截面积无显著差异。结论:兔前交叉韧带止点为椭圆形。使用自制椭圆形骨道扩孔器可成功构建与圆形骨道相对应的兔椭圆形骨道动物模型,并有很好的移植物与骨道匹配性,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实验动物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体胭绳肌腱、同种异体肌腱对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后骨隧道的变化和疗效差异. 方法 选择2008年6月- 2009年11月收治的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61例ACL损伤患者.根据移植物不同分为两组: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A组,27例)和自体胭绳肌腱重建组(B组,34例).术后1周、6~12个月进行MRI检查,测量矢状位骨隧道开口、开口1 cm、骨隧道最宽处三点骨隧道直径,以术后1周对应部位骨隧道直径为衡量标准,对其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ysholm评分评估各组临床疗效. 结果 术后随访:A组平均8.4个月,B组平均8.5个月.两组患者资料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MRI随访发现股骨侧、胫骨侧骨隧道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宽,其中胫骨侧较股骨侧增宽明显,两组在股骨、胫骨三个不同测量部位骨隧道增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关节稳定性良好.术后Lysholm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移植物不同是影响ACL重建术后骨隧道扩大的因素之一.自体肌腱、同种异体肌腱对ACL重建术后骨隧道扩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临床疗效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