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将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导航系统)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分组测量导航手术和同期进行的传统关节镜下手术中股骨和胫骨隧道位置,通过数据分析比较评估导航系统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导航下完成47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选取其中连续进行的40例导航手术作为研究组,再选取40例同期连续进行的传统关节镜手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手术后的股骨和胫骨隧道关节内口位置进行比较测量。胫骨隧道位置的测量采用Klos推荐的方法进行测定,股骨隧道按照Amis法进行测量。结果:导航手术组胫骨隧道关节内出口位置平均值45.35%(标准差3.827%,范围37%~53%),传统关节镜手术组胫骨隧道关节内出口位置平均值41.05%(标准差6.008%,范围25%~54%),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导航手术组标准差小于关节镜手术组。导航手术组股骨隧道关节内入口位置平均值62.25%(标准差5.610%,范围52%~73%),传统关节镜手术组股骨隧道关节内入口位置平均值56.62%(标准差7.316%,范围46%~77%),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导航手术组标准差小于关节镜手术组。结论:导航系统应用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与传统关节镜下重建手术相比,股骨和胫骨的隧道位置均明显偏后,更接近前交叉韧带的解剖位置,导航手术组的可重复性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经胫骨的股骨隧道足迹定位方法的改进及术后骨道位置评估。 方法 分析2007 -06至2010-01于武警总医院行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患者196例,应用改进的方法进行关节镜下经胫骨的股骨隧道足迹定位,并应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ee, IKDC)评分及术后MRI行骨道位置评估的资料。 结果 经随访10~36个月,患者的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IKDC评分情况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采用矢状位上关节线与移植肌腱的夹角(the angle between the joint line and the graft on the sagittal view,JGS)和冠状位上关节线与移植肌腱的夹角(the angle between the joint line and the graft  on the coronal image,JGC) ,对术后6个月及正常侧膝关节MRI行骨道位置评估,重建的前交叉韧带的位置与正常对照组的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时,改进的经胫骨的股骨隧道的足迹定位方法是理想的股骨隧道定位方法,患者关节稳定性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采用JGS和JGC对骨道位置进行评估可较客观、准确地反映股骨隧道定位情况,骨隧道位置与临床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LARS韧带保残重建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采用LARS韧带保残重建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56例(56膝)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以及TDPM值;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TDPM值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出现LARS韧带断裂2例(3.6%),Lachman实验(+)2例(3.6%),关节僵硬3例(5.4%)。2例LARS韧带断裂患者因过度训练(跳木马)引起,均接受了二次手术,采用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2例Lachman实验(+)患者因不适当的康复及训练导致人工韧带松弛,暂不需要手术,继续随访观察。3例关节僵硬患者经康复治疗后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结论 LARS韧带保残重建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促进膝关节康复和本体感觉恢复。  相似文献   

4.
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骨道位置对临床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骨道位置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2005年5月至12月于我所行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患者72例,采用其侧位X线平片测量骨道位置,结合膝关节功能评分、KT-2000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以及KT-2000在134N下屈膝30度和90度位膝关节前后位移情况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股骨骨道位于Blumensaat’s线的后23.87%,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全长的前38.25%。膝关节伸直受限患者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前34.19%,伸直正常患者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前38.91%,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T-2000屈膝30度位膝关节前后位移值大于等于3mm患者的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前44.78%,位移小于3mm患者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37.39%,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使患者关节稳定性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X线测量可较客观、准确地反映骨道定位情况,骨道位置与临床效果相关;本次研究显示比较理想的骨道位置在X线侧位片上位于胫骨平台的前34~37%。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良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解剖单束重建方法,使股骨止点形态更接近解剖,术后CT检查三维重建测量骨隧道位置、形态,观察对比研究股骨骨隧道变化。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共45例ACL断裂患者接受改良关节镜下微创ACL重建术治疗,应用较小直径的骨隧道钻钻制骨隧道,再用骨锉将骨隧道逐渐扩大并改良为椭圆形。所有手术由同一高年资术者完成。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行CT检查,导入MIMICS软件,将骨隧道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骨隧道截面长径、短径。应用四分法测量并评估股骨骨隧道的位置。结果:所有45例患者中,移植物均可通过椭圆形骨隧道,术中未出现骨隧道后壁破裂、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依据不同调整方法(6调7、6调8、7调8),骨隧道截面长径测量值分别为8.34±0.52 mm、10.65±0.72 mm、9.27±0.11 mm,与理论值(8.16 mm、10.66 mm、9.14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骨隧道截面短径测量值为6.57±0.12 mm、6.74±0.13 mm、7.52±0.05 mm,与理论值(6 mm、6 mm、7 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股骨骨隧道中心点位于股骨外髁长度的后26.4%±4.8%、高度的下30.1%±5.6%。结论:本研究通过改良ACL解剖单束重建,应用较小直径的骨隧道钻钻制骨隧道,再用骨锉将骨隧道逐渐扩大并改良为椭圆形。术后测量证实移植物与骨隧道良好匹配。CT三维重建测量骨隧道位置定位在ACL解剖止点范围内,骨隧道入口处形态更接近解剖。  相似文献   

6.
前交叉韧带胫、股骨重建位置变化对等距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交叉韧带(A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结构。ACL断裂后若未经治疗可引起膝关节不稳定,最终导致关节退变甚至关节功能丧失。1917年Hey Grove首次通过手术方法重建ACL。之后,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韧带重建方法,但临床疗效,尤其是远期疗效并不十分满意。原因之一是ACL的重建位置很难恢复到伤前正常状态。笔者探讨模拟生理负荷条件下,ACL胫、股骨重建位置变化对等距的影响以及股骨韧带附着区是否存在等距重建点。  相似文献   

7.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解剖重建技术是基于ACL解剖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项手术技术。ACL解剖重建是根据ACL的解剖特点进行功能重建,恢复ACL原有的尺寸、韧带胶原走行方向和止点位置。解剖重建不仅包括双束和单束重建,而且包括以此理论为基础的ACL重建术后的翻修与加固。本文对ACL的解剖重建技术进行介绍,针对在关节镜下如何观察原ACL的止点位置,测量止点长宽,选择骨道位置,如何利用影像学进行评价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并介绍了该技术目前的临床评价结果。同时,本文对ACL解剖重建和传统"经典"重建方法的区别进行了重点说明与解释,为提高国内医师对ACL解剖重建技术的认识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Micro-CT在动物模型中评估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不同时间点以及不同位置的骨隧道面积。方法:选取15只新西兰兔,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物进行ACL重建,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术后3、6、12周处死并取材。所有样本均进行Micro-CT扫描(Sky Scan1176,U.S.A),并通过图像重建,进一步测量分析股骨和胫骨的骨隧道面积。对每个隧道均选择三个不同的位置(入口处、中间处、出口处)进行测量,每个位置重复测量3次。比较不同术后时间和不同位置的骨道面积是否具有差异。结果:1)术后股骨隧道平均面积随时间变化不明显(3周时4.84 mm2,6周时4.57mm2,12周时4.46 mm2,P=0.99);股骨隧道入口处(近关节面处)面积相比其他位置更大,中间处面积最小:术后6周时,隧道入口处与出口处面积相比隧道中间处面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P=0.0106),术后12周时仅入口处与中间处的骨道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7);不同位置的股骨隧道面积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2)胫骨隧道平均面积在术后6周时出现明显增加(P=0.009),12周时又明显下降(P=0.0005)(3周时4.240 mm~2,6周时6.577 mm~2,12周时3.103 mm~2);不同位置的胫骨隧道面积差异在各个时间点上均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隧道各个位置的骨道面积均随时间呈现出明显而相同的变化趋势:6周时骨道面积最大,12周时下降。结论:ACL重建术后,骨隧道面积可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胫骨隧道面积术后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术后相同时期,同一骨隧道不同位置的骨道面积存在差异,以隧道入口处面积扩大最为明显。不同位置的骨道面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采用多时间点、多位置的测量方法,可相对全面地反映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面积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3D-CT)和X线测量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骨道位置的准确性。方法:2005年5月至10月,15例ACL损伤患者采用单切口股骨和胫骨单骨道方法重建ACL。术后采用3D-CT观察骨道口与临近骨性解剖标志;观察Endobutton、Endopearl、骨块、可吸收界面挤压螺钉和骨道位置,以及重建后ACL是否与髁间窝撞击。分别使用X线和3D-CT测量骨道位置,胫骨骨道位置测量采用Klos推荐的方法,股骨骨道测量采用Bernard的"四格法"。结果:3D-CT可直观地观察到ACL重建后骨道及相关情况。3D-CT测量胫骨骨道内口位置为43.53%±2.16%(30.0%~59.1%),X线测量胫骨骨道内口位置为41%±6.25%(25%~62%),两种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T测量股骨骨道内口位置为37%±4.56%(23.3%~48.1%),X线测量股骨骨道内口位置为34%±7.31%(21%~54%),两种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3D-CT与X线骨道位置测量结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股骨滑车与胫骨结节的水平距离(TTTG)比较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与双束重建术在恢复膝关节旋转稳定性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间在本院就诊并手术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66例。其中,单束重建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28.9±8.0岁;双束重建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4.9±7.8岁。术前利用MRI横断面测量TTTG值,术后利用CT横断面进行TTTG值测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别。单束重建组中,TTTG值从术前的10.1±3.2 mm增加到术后的13.4±3.7 mm,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双束重建组中,TTTG值从术前的9.4±2.7 mm增加到术后的13.6±3.0 mm,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单束重建组与双束重建组相比较,TTTG值增大绝对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TG值增大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TTG值可用以反映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旋转功能的改善。单束重建术和双束重建术改善膝关节旋转功能的作用类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胫骨骨道囊肿的发生原因和诊治方法。方法:通过对我所1909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的随访发现,5例胫骨骨道囊肿,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患者平均年龄22.4岁(17~28岁)。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20.6个月(17~30个月),患者发现胫前皮肤隆起伴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4例实施手术治疗,完整切除囊肿。结果:手术治疗患者,术中均发现胫前囊肿与骨道相通,囊内有透明胶冻样物质,术后随访10个月(2~14个月),疼痛症状消失,无一例复发。结论:胫骨骨道囊肿的发生可能与移植物选择、制备及固定方式等因素有关。手术切除囊肿效果明确,症状消失无复发。  相似文献   

13.
兔异体前交叉韧带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兔异体骨-前交叉韧带-骨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后移植物的组织学转归。方法:24只骨骼成熟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取每只兔的一侧后腿进行无菌取材,用新鲜冰冻异体骨-前交叉韧带-骨移植重建兔后交叉韧带,分别于术后第6周、12周、26周、52周对重建后的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重建后的移植物在关节内经历了细胞长入、胶原纤维再生和再塑形过程,术后52周时移植物类似于正常PCL,细胞形态、大小及排列接近正常,胶原纤维束排列规律、致密,甲苯胺蓝异染物质分布类似于正常PCL,移植物外包绕的滑膜趋于正常,其Ⅲ型胶原含量下降,Ⅰ型胶原明显增多,但移植物内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及分布仍与正常PCL有区别。结论:兔异体前交叉韧带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术,移植物的组织学特性对PCL重建效果有明显影响,提示应用同种组织类型移植物可取得更好的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保留残端与不保留残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2015年2月收录在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的临床研究,检索语种为中文、英文。纳入的随机或半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为关节镜下ACL重建保留与不保留残端的临床效果比较,由两名工作人员分别提取数据、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STATA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包含1192例患者。两种术式在Lachman试验[RR=1.07,95%CI=0.99~1.16,P=0.07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轴移试验[RR=1.10,95%CI=1.01~1.19,P=0.024]、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KT-2000评分和Lysholm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关节镜下重建ACL保留残端有利于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成像已被证明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有效方法 ,随着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广泛开展 ,MRI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术后的随访中。探讨了MRI评价重建术后移植物完整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成像已被证明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有效方法,随着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广泛开展,MRI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术后的随访中.探讨了MRI评价重建术后移植物完整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残端保留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63例,女性23例;年龄22~52岁,平均38.8岁.均为运动损伤.按照是否保留ACL残端分为保留组(n=46)与不保留组(n=40),保...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别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PB)、四股腘绳肌腱、异体骨-髌腱-骨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获得完整随访的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59例,按照移植物不同分为3组:自体腘绳肌腱组、自体骨-髌腱-骨组和异体骨-髌腱-骨组。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术前、术后一般情况,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结果:三组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三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自体骨-髌腱-骨组髌前疼痛发生率为13.89%,显著高于自体腘绳肌腱组和异体骨-髌腱-骨组(P<0.05);异体骨-髌腱-骨组术后需行关节穿刺病例的比率显著高于自体腘绳肌腱组和自体骨-髌腱-骨组(P<0.05),异体骨-髌腱-骨组有1例发生严重感染。结论:三种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近期疗效相近,均可以作为前交叉韧带重建选择的移植物;若考虑患者髌前疼痛及感染等情况,自体腘绳肌腱移植物有优势。三种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胫前皮肤切口与胫前皮肤感觉障碍的关系。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6月,采用不同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共223例病例,其中50例得到随访,根据不同的切口类型分为小切口组、斜切口组、直切口组与后内切口组4组,测量各组胫前皮肤感觉障碍区域的面积,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皮肤感觉障碍面积的差异。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与斜切口组、直切口组、后内切口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感觉减退区域的面积,小切口组、斜切口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0),直切口组、后内切口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316),而小切口组、斜切口组与直切口组、后内切口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和斜切口可以减少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胫前皮肤感觉障碍的面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膝关节尸体标本上测量前交叉韧带(ACL)止点的形态大小,探讨重建ACL时骨道直径的最佳选择。方法:解剖26具新鲜冷冻的膝关节尸体标本,标记ACL股骨和胫骨止点边界和前内束(AM)和后外束(PL)的分界。确定ACL、AM和PL纵轴并测量其长度,经过纵轴中点作其垂线,沿垂线测量止点宽度,该宽度则为重建骨道的最大直径。结果:测量值用均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表示。ACL、AM和PL胫骨止点纵轴宽度分别为9.06(7.65~9.88)mm,8.47(6.85~9.23)mm和6.43(5.01~7.88)mm;其股骨止点纵轴宽度分别为10.31(8.75~11.50)mm,8.60(7.79~9.23)mm和6.74(5.54~8.00)mm。根据解剖重建和胫骨、股骨骨道相一致的原则,依据镜下测量结果,决定ACL重建时骨道直径。单束重建骨道直径可从7.5 mm到9.5 mm,均值为9 mm。双束重建AM骨道直径可从6.5 mm到9.0 mm,均值为8 mm;PL骨道的直径可从5.0 mm到7.5 mm,均值为6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