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机械心肺复苏和徒手心肺复苏在儿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对其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4月本院接诊的儿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5例,接受机械心肺复苏抢救方法)和参照组(35例,接受徒手心肺复苏抢救方法),对两组自主恢复时间、平均动脉压、复苏成功率、存活率以及并发症情况展开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主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平均动脉压情况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97.14%)高于参照组(82.86%),实验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24h后存活率(94.28%)高于参照组(77.14%),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5.71%)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4.29%),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机械心肺复苏的抢救方法应用到儿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救治中,相较于徒手心肺复苏,能够有效提高儿童心肺复苏的效果,其复苏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心跳骤停病例肾上腺素联合心肺复苏术(CPR)的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120急救中心2017年1-11月救治的90例院前心脏骤停的病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应用CPR及标准剂量0.02 mg/kg肾上腺素,对照组仅给予CPR,不应用肾上腺素。结果研究组在自主心律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脉搏恢复时间、面色等恢复时间、瞳孔回缩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在院前标准CPR基础上应用肾上腺素可明显缩短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提高心脏骤停后复苏成功率,此结果与国际心肺复苏指南Ⅰ类推荐结论相同,再次证实肾上腺素在抢救心跳骤停病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发生在病房中的高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程序,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7年12月在老年病房心肺复苏成功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在病房内即刻行心肺复苏,同时给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等复苏药物。结果11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按上述程序心肺复苏,取得了成功。结论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与心跳骤停时能否及时电除颤、胸外按压的有效性和肾上腺素的正确、足量使用密切相关,此外复苏患者的最终痊愈还和后期并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发生在病房中的高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程序,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7年12月在老年病房心肺复苏成功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在病房内即刻行心肺复苏,同时给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等复苏药物。结果11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按上述程序心肺复苏,取得了成功。结论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与心跳骤停时能否及时电除颤、胸外按压的有效性和肾上腺素的正确、足量使用密切相关,此外复苏患者的最终痊愈还和后期并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乌司他丁治疗组(简称治疗组,23例)。对照组患者仪进行标准心肺复苏,治疗组除了进行标准心肺复苏外。还使用了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心肺复苏成功和存活情况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牢(60.9%)、自主呼吸恢复率(47.8%)、心肺复苏成功率(34.8%)和存活率(26.1%)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2.9%、28.6%、19.0%、14.3%);而且治疗组的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使用乌司他丁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7,(9):1358-1360
目的对比心跳骤停临床急救中使用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以探讨更有效的心跳骤停抢救手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跳骤停患者共106例,应用心肺复苏器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共49例,徒手心肺复苏患者57例。观察采用不同心肺复苏手段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成功所需时间。结果采用心肺复苏器的患者抢救成功率38.8%,徒手心肺复苏的患者抢救成功率19.3%,采用心肺复苏器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显著优于徒手心肺复苏的患者。结论使用心肺复苏器可提高心跳骤停的抢救成功率,若能解决心肺复苏器的不足,将能够在临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马艳萍 《中国校医》2016,30(1):60-62
目的从高校学生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救治经验,探讨加强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在高校校园普及心肺复苏术(CPR)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对5例心跳骤停患者施行心肺复苏抢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心跳骤停患者中,初步复苏成功1例。结论及时正确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及密切观察和捕捉心肺复苏显效的征象,可明显激励第一目击者及医护人员的CPR信心,从而提高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有效性。加强和重视高校门诊部医护人员的CPR培训,在大学生中普及CPR知识和技能,提高第一目击者CPR水平,对于初步挽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生命,减少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中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院前120例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纳洛酮复苏,对照组采用常规复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始抢救时间<15min与>15min抢救成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开始抢救时间<15min与>15min抢救成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中可加快自主呼吸恢复、心脏复苏成功及脑复苏的成功,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的抢救成功率,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很好药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院内心肺复苏成败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影响院内心肺复苏 (CPR)成败的相关因素 ,探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2 86例实施院内心肺复苏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出院存活率分别为 5 3 .8%和9 .4 % ;心跳呼吸骤停 10min以内的患者经积极有效的CPR、气管插管、电击复律能大大提高复苏成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 0 1;大剂量肾上腺素的应用虽能提高初期心肺复苏成功率 ,但对后期复苏及提高存活率并无帮助。结论 :及早CPR、及早气管插管、及早电击复律和合理应用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仪在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急诊科突发心跳呼吸骤停140名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徒手CPR组和CPR仪组,每组各70人,监测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以及CPR后10min、30min的MAP、颈总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两组间MAP、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在CPR开始后10min、3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R仪组优于徒手CPR组(P<0.05).比较两组ROSC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徒手CPR组ROSC成功率为22.86%,CPR仪组ROSC成功率48.57%,CPR仪组优于徒手CPR组(P<0.05).结论:与徒手心肺复苏比较,使用心肺复苏仪可以提高ROSC成功率,同时改善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减少重要器官组织缺血性损伤,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机对心脏停搏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分析80例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和78例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患者,比较两种方法患者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肋骨骨折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跳恢复时间及存活率。结果:萨勃心肺复苏机心肺复苏组生理参数优于人工按压组,复苏成功率较人工按压组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工胸外按压组。结论:萨勃心肺复苏机在维持患者生理参数稳定、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优于传统人工心肺复苏,建议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患者院前心肺复苏和院内心肺复苏的差异性,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11月发生的心搏骤停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院内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47例,B组为院前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45例。两组患者均在第一时间内(均≤4分钟)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急救。A、B两组均按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抢救。对两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复苏成功26例,成功率为55.32%;B组复苏成功11例,成功率24.44%。两者的成功率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院内心搏骤停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院外心搏骤停抢救成功率,考虑与院内抢救条件及急救设备,高年资医务人员参与抢救,医务人员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CPR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尽管新的指南在循证医学基础上为院前心肺复苏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方法和建议,但是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仍然较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院前心肺复苏的治疗进展情况,特别是在影响CPR抢救成功率的诸多因素中,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发生地点及心搏停止的时间是被公认的重要因素。我们在院前必须要做到快速到达现场、快速诊断、快速心肺复苏,同时,还要针对基础原发病的积极治疗,才能真正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腹心肺复苏法与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治疗心脏骤停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为临床运用腹部心肺复苏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Medlin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全面检索经腹心肺复苏治疗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取数据并使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指标主要为经抢救后患者的病死率,患者复苏后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PCO2)、平均动脉压(MAP)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果共纳入10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累计受试者1 117例。与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相比,经腹部心肺复苏法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RR=0.77,95%CI:0.70~0.84)。其中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的RR值为0.69(95%CI:0.61~0.79),插入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法的RR值为0.84(95%CI:0.75~0.95)。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还可增加患者肺潮气量(SMD=14.29,95%CI=10.61~17.97),增加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PCO2(SMD=5.53,95%CI:3.99~7.06),降低平均动脉压(SMD=-0.56,95%CI:-0.89~-0.24),并且减少了神经功能损害(SMD=-0.57,95%CI:-1.05~-0.09)。 结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佳,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可改善患者通气,减少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喷射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超声定位针刺活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实施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超声定位针刺活检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活检过程中不同的供氧方式分为A组(经鼻咽通气道接高频喷射通气,46例)、B组(经鼻咽通气道接高流量氧吸入,44例).统计并比较两组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在体外心肺复苏(ECPR)手段救治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5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ECPR治疗中应用ECMO,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的存活出院率为53.33%(8/15);15例患者ECPR时间(85.69...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院前心肺复苏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15年的的变化趋势。 方法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1979年1月至2019年3月)、重庆维普数据库(1989年1月至2019年3月)、数据库万方(1990年1月至2019年3月)和Web of Science(1900年1月至2020年5月)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收集汇总院前心搏骤停病患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不同时间的心肺复苏数据分析。本研究由两名工作者独立的进行文献检索、筛选、收集资料,采用R软件的meta package进行分析(版本号3.61)。 结果经纳入与排除的标准,共有文献资料共114篇,患者总计26 334例,其中心搏恢复人数为2 229例。异质性检验χ2=5288.48,P<0.01,I=96.3%,存在高度异质性。如果数据存在高度的异质性,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1.合并效应量为0.241[0.192;0.297],即研究期间,自主循环恢复率为24.1%;2.三个时间段2004至2008年、2009至2013年、2014至2018年自救循环恢复率分别为0.200[0.135;0.286]、0.230[0.147;0.342]、0.281[0.203;0.376],其自救循环恢复率有上升趋势,但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1.对15年每隔5年时段的院前心肺复苏自救循环恢复率有逐段升高趋势的现象,但无统计学差异。2.心肺复苏在目击下就开始抢救,应在10 min之内,尽早尽快,越快越好。3.用时效规律引领今后的努力方向才是正确的:把急救技术储存在民间,并在公共场所装配AED设备,才能实现最大的抢救潜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n=50)为观察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n=25)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n=2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PEF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68.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在SpO2、PaO2、PaCO2以及PEF指标水平对照上,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EF、SpO2、PaO2明显提升、PaCO2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PEF、SpO2、PaO2明显较高、PaCO2明显较低(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能取得较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确保心肺复苏(CPR)设备质量安全,提高患者的医疗救治效果,拟建立一整套CPR设备工作制度、技术指标评估制度和监管体系,开发出CPR设备的应用质量检测技术和方法,从而有效降低CPR设备临床使用风险。方法:研究CPR设备检测装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建立CPR设备检测技术标准。结果:本研究主要集中在研制用于质量控制的CPR模型,制作CPR设备临床应用质量检测装置,制订CPR设备质量检测制度。结论:该检测装置的应用,有望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率,提高临床抢救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