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蒋育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47-2749
全球卫生是国际上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和研究领域,其定义显示出其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特点;该学科研究范畴包括健康决定因素与卫生公平、全球卫生治理格局、卫生合作模式等热点问题。了解全球卫生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我国医学与卫生界,特别是教育和研究机构应对全球卫生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新的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全球医学与卫生合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世界银行集团为首的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在维护全球卫生安全、提升本机构及合作国家应对大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方面投入大量人、财、物力。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世界银行既往在卫生安全等卫生健康领域的战略规划、工作重点、筹资方式、全球伙伴关系等,以此次应对新冠疫情为例,深度剖析世界银行广泛参与并支持各国应对大流行的策略、进展、阶段性成效和挑战,对我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深化与国际金融开发机构开展卫生安全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泰国通过参与全球和区域卫生安全治理不仅改善了本国的卫生和经济状况,而且提高了泰国在东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卫生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和泰国同属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泰国参与全球和区域卫生安全治理的经验和途径对中国具有借鉴价值。本文分析泰国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如何主动参与全球和区域卫生安全治理,对于提高中国在卫生安全治理领域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有重要启发,同时为中国加强与联合国系统机构和东南亚国家的卫生安全合作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委员会第55届会议于2004年9月13日在上海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吴仪指出,卫生事业是人民健康的基础和保障,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的事实表明,只有切实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促进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地应对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大家庭的一员,中国愿意加强与本区域成员国和地区的卫生交流和合作,为战胜威胁人类的各种疾病,为推动国际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背景下,健康影响因素与公共卫生治理已超越国界,而促进全球健康目标的实现需要多方协调和努力。在全球健康这一相对新兴的领域内,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参与者,包括国家政府、联合国、其他国际组织、双边机构以及非国际组织、基金会等。本文主要通过查阅我国卫生合作项目的相关资料,对在中国开展合作的主要国际卫生机构及合作项目、重点合作领域进行总结,并对其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应完善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主导,其他国际组织、双边机构、非国际组织等为行动主体的多重治理,并提出加强顶层协调、促进非卫生领域参与卫生治理,以及建设多方沟通机制等建议,以促进国际合作者进一步参与中国全球健康领域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正在不可逆转地改变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服务,也对未来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院校加强全球卫生的能力建设势在必行。本文总结了医学院校全球卫生能力建设的国际经验,主要包括成立全球卫生部门,将全球卫生内容整合到医学课程中,开展全球卫生的国际临床选修课程,参与全球卫生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对加强我国医学院校全球卫生能力建设而改革医学教育提出了相关意见:开展全球卫生研究和教学的平台建设,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将全球卫生知识融入现有的学生境外交流活动中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典型国家卫生立法的现状和发展的共同点,结合我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对我国《基本卫生法》立法提出政策建议。多数工业化国家都有一个相同的价值观,即政府确保公民不受地域和经济能力的限制享有卫生服务。各国卫生立法都经历了与政治发展同步的数次改革。几乎每一个以公共筹资体系为主的国家,都同时存在商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服务,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很少以市场为主导。所有国家都在向建立整合的协同医疗服务体系方向努力,并已建立了与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相适应的、长期稳定的卫生筹资模式。作为卫生领域的根本法,《基本卫生法》应以更宏观的视角对卫生和健康问题的基本定位、基本价值和基本框架进行定位,突出"无论公民的性别、年龄、宗教、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政府都有责任确保其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药物"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卫生安全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方面。中国参与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需要明确全球卫生治理的重要国际伙伴,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合作策略,更好地实现全球卫生安全的维持与治理。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运用米切尔评分法,确定了与中国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相关的前10个主要国际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利益诉求、合作态度,并依据其重要性进行分类,为完善中国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梳理日本卫生发展援助现状及策略,探讨其对中国参与国际卫生合作的启示.方法 使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四方面分析日本卫生发展援助的外部环境,用近年日本卫生发展援助的统计数据分析日本卫生发展援助的特点,包括援助规...  相似文献   

10.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是中国国内主要干线机场之一.作者介绍了美兰机场创建国际卫生机场的宗旨和背景,以及开展创建活动的基本条件,详细阐明了创建工作过程中的组织保证与具体实施措施.经三年多的努力,机场已具备了7项卫生基本能力及其应用功能,即具备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急救能力:具备运送、隔离和护理染疫人或染疫嫌疑人的各种设施;具备有效的消毒、除虫、控制病媒动物相关的措施和设备;具备细菌实验室及其相关设备;具备保证航空食品、饮水卫生安全的管理模式;具备能安全处理与移运废弃物及其它有害健康物品的有效系统;具备可供随时使用的预防接种室.另外,创建活动在全面提高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周边环境卫生和综合防病能力等4个方面也取得较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全球基金是全球卫生领域较为成功的筹资工具之一,在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防控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基金筹资机制的形成、主要内容和成果,总结全球基金经验,对中国参与全球卫生筹资提出以下建议:支持建立需求导向的、结构化的全球卫生筹资机制;促进新兴捐助者在全球卫生筹资机制中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强化与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在全球卫生筹资行动中的合作;推动和维持重要卫生议题在全球议程中的地位,激发全球卫生筹资活力。  相似文献   

12.
泛美卫生组织提出的PAHO-Hanlon方法通过对国家卫生合作战略的各领域进行排序,得出卫生合作领域的优先顺序,可类比用于国际卫生合作需求的研究。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并以哈萨克斯坦为例,探索该方法在中哈两国卫生合作需求研究中的应用。结果显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卫生人力资源、卫生技术、结核病、卫生筹资、医疗产品和药品、卫生服务是哈萨克斯坦国际卫生合作的首要需求,中哈两国可在"一带一路"国际卫生合作框架下优先就上述领域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14.
国际基金会在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中投入巨额的资金,为促进全球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基金会在管理全球健康项目上拥有丰富的经验。本文从基金会的性质和治理结构为切入点,比较盖茨基金和全球基金两个典型基金会项目管理中需求确定、项目选择、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控制、项目评价和项目收尾七个阶段的管理方式,总结其项目管理特色,为中国投资和管理全球健康项目、参与全球健康管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全球卫生安全指数(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GHSI)与COVID-19疫情的关系,探索GHSI的价值。 方法  对来自公开数据库的159个国家(地区)进行横断面研究。用Spearman分析GHSI与COVID-19大流行的相关性,并绘制相关性矩阵。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各国社会经济及健康状况等因素,进一步研究GHSI与COVID-19大流行相关指标的关联。 结果  159个国家(地区)2021年GHSI总分平均(41.19±13.41)分,最小值16.10分(也门),最大值75.90分(美国)。截至2021年12月31日159个国家(地区)COVID-19粗病死率0.02(0.01,0.03),最小值< 0.01(不丹),最大值0.20(也门)。每百万人口总确诊病例数50 844.42(5 807.88,101 572.70)例,最小值22.26(瓦努阿图共和国),最大值251 608.38(斯洛伐克)。每百万人口总死亡病例数590.71(105.66,1 533.20),最小值3.10(布隆迪),最大值6 075.95(秘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HSI检测报告评分与每百万人口总确诊病例呈负相关(β=-0.34,P=0.038),与每百万人口总死亡病例呈负相关(β=-0.42,P=0.025);GHSI国际规范评分与每百万人口总确诊病例呈负相关(β=-0.49,P=0.041),GHSI卫生系统评分与每百万人口总死亡病例呈正相关(β=0.65,P=0.003),GHSI风险环境评分与粗病死率呈负相关(β=-0.91,P=0.044)。 结论  GHSI在评估各国家(地区)应对COVID-19大流行的能力方面缺乏有效性,但仍存在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Data from 17 countries across 28 years are used to estimate an international health expenditure function based on real per capita GNP. Actual and expected spending levels are compared for 24 countries. Between 1960 and 1987, it has been rare for health expenditure in any country to be more than +/- 20 per cent from the projected value. The norm is for spending to rise at 1.5 times the growth rate of GDP. Two countries appear to display significant anomalies. Spend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is consistently 15-25 per cent below normal for all years, and Danish expenditure has declined from 7 to 6 per cent of GDP since 1975.  相似文献   

17.
医疗保障与药品行业之间的关系需要从战略购买者向战略合作者转变,医疗保障制度不仅要发挥第三方支付的功能,实现"以量换价",也要通过支持创新药的发展间接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创新药品医保政策的分析和特点总结,对我国本土创新药品医保政策的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