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方新释     
方剂是辨证论治的工具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经方和时方之分。就经方而言,《辞海》云:“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中的方剂为经方,与宋元以后的方相对而言。”《中医大辞典》又云:“汉以前的方剂称经方。其说有三:①后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医家类记载经方十一家,这是指汉以前的临床著作。②指《素问》、《灵枢》和《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⑧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记载的方剂。一般所说的经方,多指第三说”。由此可见,现有文献均称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的方剂为经方。但笔者认为:经方,不仅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之方,而且应包括后世在此基础上发展、衍生的确具经典、经验、经济之意涵和特色的方剂,前者为狭义之经方,后者为广义之经方。诚如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所说:“经方是中医经典配方的简称,是数千年临床经验的结晶,是中医得以延续至今的临床技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经方指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运用的方剂.效药指针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的药物.在长期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实践中,经方被广泛应用,并常加入效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方是中医经典方的简称,主要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之方;时方指张仲景以后医家所制之方,以唐宋医家所创之方剂为主。经方、时方代表的是不同时期的两种中医学术思想。马红学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于经方、时方并用,互为补充,突破两者各自治疗的局限,以此治疗各类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方”原为经验用方的意思。在汉代以前,凡是记载经验用方的书,统称之为“经方”。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说的“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即指此而言。但是这些经方的著作今已亡佚。今天人们所说的“经方”也就是本文所要讲的“经方”,则是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而言,含有方剂的经典、典范之意。掌握经方的药物用量,特别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与疗效的好坏有直接关系。但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乃汉代张仲景所著,经方所用药量乃是汉制,与现代的度量衡制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了解汉代的度量衡制及其与今制换算的…  相似文献   

5.
由张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经晋代王叔和整理编次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方(缺1方),《金匮要略》载方226方,共计339方,被后世尊称为经方。诚如明·喻昌所云“两书所载方剂是众法之宗,群方之祖”。经方的...  相似文献   

6.
正经方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记载的方剂。《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经方是相对于宋、元代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是医方之祖,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化裁出一系列方剂。经方短小精悍,药少力专,疗效显著,常为后世医家所沿用。经方具有"简、便、廉、效"的优点。笔者在临床中尝试应用经方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常常效如  相似文献   

7.
由张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经晋代王叔和整理编次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方(缺1方),《金匮要略》载方226方,共计339方,被后世尊称为经方,经方一词最早见于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明喻昌所云:“两书所载方剂是众法之宗,群方之祖”,  相似文献   

8.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方内所用方剂,又称经方。运用经方治病,只要着眼细微,方证对应,辨证准确,立法得当,有是证则用是方,  相似文献   

9.
杨世权 《中医杂志》2006,47(11):872-872
答:汉·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创立的方剂因其配伍精当,疗效显著,被后世誉称为“经方”。纵观《伤寒论》、《金匮要略》,张仲景用经方的主要思维方法是“有是证用是药”,追求“汤证相应”的契合关系,即张仲景所云:“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通脉四逆汤方后注》)。今人应用经方,必须熟悉张仲景的这种思维方法,掌握经方应用的辨证要点,才能提高疗效。抓住该方的主症:每一个经方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适应范围,经方与适应范围的结合则称之为汤证,如麻黄汤证、桂枝汤证等。每一个汤证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证候群,其中又有“主症”…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6,(7):647-648
正经方是指汉代之前的经典医著中所记载的方剂,其中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主要代表。经方大多药味精简,却配伍严谨,疗效卓著,故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中医治疗皮肤病与治疗内科杂病均秉承"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所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方中着眼整体、调和阴阳脏腑气血的理论对于治疗皮肤病同样适用。张晓杰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重视对经方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择医案数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数据库技术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药数目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仲景方药数据库,对有异议的方药加以标注,一并纳入数据库,以便使用者根据个人看法进行筛选。结果利用此数据库平台可以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药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条件下仲景方的方药数目。结论此项研究不仅为进行仲景方用药剂量古今折算标准研究及配伍比例研究奠定基础,还可以为仲景方多方面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六经辨证和脏腑经络辨证是《伤寒论》、《金匮要略》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六经辨证反映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共性;《金匮要略》脏腑经络辨证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的个性;仲景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方法贯穿两书。两者相互相成,构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杨金萍 《中医教育》2008,27(2):26-28
《金匮方论衍义》对《金匮要略》的注释发微有许多独到之处:“以经释经”,藉《内经》《伤寒论》发阐《金匮要略》;注重对仲景脉象的阐释发挥;注重病证辨证,强调病因与体质因素;方论阐发,精见独到。由于此书为注释《金匮要略》第一家,故对后世《金匮要略》的注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谈《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军 《河南中医》2007,27(4):9-10
吴瑭在著述《温病条辨》时,受到了《伤寒论》的巨大影响。“近师承于叶氏,而远追踪于仲景。”“其处方也,一遵《内经》,效法仲祖。”这种影响不是对《伤寒论》的简单模仿,而是系统地继承,并在继承中加以发展。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三焦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继承和发展;二、“救津液”思想是对《伤寒论》“存津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遣方用药是对《伤寒论》经方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白长川教授重视归经理论,提倡"引经方"的靶向定位概念,认为引经方包括脏腑经络引经方与部位引经方两层含义。临证时归经理论宜与定性(阴阳、寒热、虚实、气血)理论相结合,精准用方,取效益佳。白长川教授认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将方证对应、方位对应、方性对应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并且奠定了归经与引经方理论。《伤寒论》中方剂或归于某经,或归于某位,经即六经、脏腑经络,位即表、里、半表半里,框架十分清晰;《金匮要略》分章节地将方剂或归于某脏腑经络,或归于胸、腹等某部位,方剂与脏腑经络、部位对应关系明确,示人以规范。  相似文献   

16.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著作中,张仲景将《内经》脾胃气机升降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后世脾胃气机升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笔者通过分析张仲景的三泻心汤,运用其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体现了张仲景重视脾胃气机升降的学术思想,将其治法特点运用于临床,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笔者在《内经》实际教学中的经验,从热病理论与《伤寒论》六经辨证、营卫理论与仲景调和营卫之法、水病论治理论与仲景治水之方、标本治则理论与仲景实践发挥、脾胃理论与仲景临证运用等5个方面探讨了《内经》教学当中联系《伤寒论》、《金匮要略》相关内容的具体做法。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提升学习《内经》的兴趣,加深对《内经》经旨的理解,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将来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打下基础,使经典课程有所连贯,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乃经方之祖,而其中关于腹诊论述的条文达1/4以上,是临床选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临床实践中对于经方的使用,更应该注重腹诊。大陷胸汤出自《伤寒论》,乃峻下之剂,然今之医者,恐其太过峻猛,鲜有人使用此方,近年来相关报道也较少,但若处方用药恰当,则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指导经方临床应用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依据历代文献资料,对林亿等校定的《伤寒论》序中所载方之总数为“一百一十二方”、《金匮要略》序中所录“二百六十二方”加以考证。并分析《伤寒杂病论》的桂林本和长沙本的版本异同、医方特点等,认为两种版本《伤寒杂病论》均系后人有意托古所作,非仲景之旧物。  相似文献   

20.
经方为群方之冠 ,是方剂的鼻祖。临床运用经方要掌握几个关键问题 :1.辨识病机 ,不拘病名 ;2 .突出主症 ,参合佐症 ;3.确定病位 ,落实脏腑 ;4 .伤寒治法 ,有常有变 ;5 .深究方规 ,抓住主方 ;6 .化裁经方 ,扩大运用。要真正探讨经方的奥秘 ,还应当深入读好《伤寒论》,在学中用 ,在用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