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在冠心病血管重建术中的运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至2002年3月,因各种因素放置IABP的冠心病冠脉血管重建术的患者,共计31例。结果 组内并发症6例(19.4%),其中脑梗死1例,机械性溶血1例,穿刺部位血肿4例。无一例发生股动脉血栓、主动脉夹层剥离、感染事件。死亡6例(19.3%)。结论 IABP病例合理选择和运用,可减轻危重冠心病血管重建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提高手术成功率、有较好效果和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高危冠心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高危冠心病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有效性、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 58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接受血管重建术或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IABP作血流动力学支持,记录临床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 58例患者均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多支冠脉病变、高危险评分等高危因素.50例进行经皮冠脉介入、冠脉搭桥治疗.IABP平均时间为84.5±16.7小时,有效率为79.3%(46/58),病死率为31%(18/58).结论 IABP与冠脉血管重建术联合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可减轻血流动力学障碍,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可行性。方法  10例高危因素患者术前选择性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其中 70岁以上者 3例 ,急性心肌梗死 4例 ,3支血管严重病变 10例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17%~ 3 0 %6例 ,心脏明显扩大LVDd >65mm 2例 ,均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结果 无手术死亡 ,无IABP并发症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3例 ,均治愈出院。与同期术前无IABP辅助的高危因素患者相比 ,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高危的OPCAB病例术前应用IABP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时机、指征,以提高使用的成功率。②方法 对9例冠心病病人围手术期应用IABP治疗。③结果 全组9例中,8例存活,死亡1例,存活率为88.9%。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血肿1例,术中误穿股静脉1例。④结论 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及术中、术后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尽早合理应用IABP是提高冠心病外科手术病人存活率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在冠心外科的应用(附9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气囊反博(IABP)在冠心外科中的应用时机和效果。方法:对9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病人行IABP治疗,其中术前使用者12例(13.2%),术中开放主动脉30min内使用者28例(30.8%),开放主动脉30min后使用者51例(56%)。结果:使用IABP后,病人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中心静脉压、左房压下降,升压药用量减少,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消失,左心功能改善。术前置IABP有效率91.7%,病死率9.1%;术中开放升主动脉30min内使用IABP有效率89.3%,病死率14.3%;开放升主动脉30min后使用IABP有效率82.4%,病死率41.2%。1例发生下肢缺血,没有因IABP并发症导致死亡。结论:IABP对冠心外科病人的急性左心衰治疗作用是肯定的,但应用要及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高危冠心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2例术中行紧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7例预防性应用IABP.结果术后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平均搭桥3.5支,1例胸骨感染,2例2次开胸止血.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中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高危冠心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对行介入治疗的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患者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影响。方法52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应用IABP作血流动力学支持,分为择期血运重建组(n=20)和急诊血运重建组(n=28,其中4例进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体重指数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诊血运重建组合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比例显著高于择期血运重建组(P〈0.01)。IABP平均时间为(82.2±18.0)h,总有效率为86.5%(45/52)。院内病死率为11.5%(6/52)。急诊血运重建组4例死于心源性休克,4例行保守治疗患者中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8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中4例(22.2%)死亡。结论IABP与冠脉血管重建术联合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可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品管圈(QCC)活动方法,收集及分析2017年1~12月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术(IABP)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及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实施改善方案,同时比较前后主动脉球囊反博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圈员自我评价情况,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应用(IABP)后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IABP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由24.48%降至11.76%;本次活动目标达成率96.36%。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冠心病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手术治疗冠心病84例,围手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Pump,IABP)2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塞药物治疗无效急症手术者4例,术前左心功能差,术中脱离体外循环困难者6例,术后严重泵衰竭、低心输出量综合症11例。平均每例使用IABP36小时,存活17例,死亡4例。结论:①IABP可以降低冠心病围手术期的死亡率。②IABP的存活率与使用的适应症和时机有关。③预防性提前置放IABP有利于重症冠心病术后顺利恢复。④IABP的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观察及处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456例患者根据危险因素分为高危组(273例)及低危组(183例),对高危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主动脉阻闭时间>1h者术前或手术结束时即给予IABP治疗;对年龄>65岁、左房内径>45mm、术前有心律失常史者给予预防性胺碘酮静脉泵入治疗;对术前吸烟,肺功能差者早期拔管后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扩容同时给予多种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尽可能保持平均压在7080mmHg,以保证重要组织器官灌注。结果:45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低心排54例,IABP治疗56例,心律失常149例,低氧血症34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7例。死亡7例。结论:对高危因素进行识别及判断,加强高危患者围术期管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行心脏手术的EuroSCORE高危患者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效果,评价中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总结回顾我科2000年3月~2009年3月共58名EuroSCORE评分大于6分在围术期行IABP支持的患者既往资料。有29例患者于术前应用IABP支持,21例患者术中应用IABP支持,8例患者术后应用IABP支持。对于术后生存的患者进行常规随访。结果 IABP并发症发生2例(3.45%);院内死亡患者4例(6.89%),54例患者完成了1年随访,并且记录到4例患者死亡,1年生存率为86.21%。术前应用组患者有更多的急诊、不稳定性心绞痛及近期心梗;术中应用的患者更多表现为心功能NYHA3-4级及较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中及术后应用组在重症监护室(ICU)时间明显长于术前应用组;1年生存率在术中及术后应用组明显低于术前应用组。结论高危心脏病患者围术期接受IABP支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应用IABP不会额外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及其中期风险,术中计划预防性应用IABP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早期在EuroSCORE的指导下预防性应用IABP支持作为外科治疗的一部分可以提高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2.
狄晓琴  钱亿超 《吉林医学》2013,34(5):962-963
目的:探讨和总结对冠心病并发心源性休克和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护理经验,提高IABP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使用IAB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在IABP支持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结论: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危重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在危重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8例危重冠心病患者应用IABP ,其中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G) 6例 ,冠状动脉搭桥术 二尖瓣置换术 1例 ,冠状动脉搭桥术 室壁瘤切除重建术 1例。结果  6例治愈出院 ,2例死亡 ,成功率 75 %。结论 IABP是抢救危重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措施 ,对危重冠心病有适应证者应及早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心脏外科危重患者中应用指征、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的心脏手术围术期应用IABP 40例,其中冠心病28例;瓣膜病10例(包括同时合并冠心病4例),复杂先心病2例。结果 IABP辅助时间18.5~168(68±42)h。36例患者成功撤除IABP,脱机率90%。死亡10人,其中6例已成功撤除IABP,死于其他并发症,4人未撤除IABP。并发症为血小板(PLT)减少10例,下肢缺血1例。结论 IABP可有效改善危重心脏病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对冠心病围术期并发低心排综合征(LCOS)效果最佳,术前预防性植入及尽早使用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道27例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博(IABP)治疗心脏术前、术中、术后顽固性心功能不全和心绞痛经验,评估IABP的有效性、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自1999年3月至2000年11月在协和医院连续27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IABP治疗,其中心脏瓣膜疾病10例、冠心病14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左房粘液瘤1例、肾肿瘤1例。结果 20例有效(74.0%);7例死亡(26.0%)。IABP致命性并发症发生情况,下肢缺血表现1例(3.7%),局部血肿4例(14.8%);神经系统症状2例(7.4%)。结论 IABP对围手术期药物治疗无效的因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顽固性心功能不全和心绞痛有明显作用。穿刺操作熟练可降低并发症发生,严格掌握适应证范围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3例高危ACS患者在不同的病情及治疗状况下,给予IABP治疗。结果:21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接受IABP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患者辅以IABP,没有发生血管再闭塞事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IABP辅助治疗,存活率为67%,2例经最大耐受量内科药物治疗后难治性不稳定心绞痛急者辅以IABP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高危ACS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的LABP可以完全地作用并有效地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对经最大耐受量内科药物治疗后难治性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辅以IABP治疗,有一定的缓解及改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危重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疗效。方法分析2001年8月至2008年2月38例围手术期应用IABP的患者资料。结果本组存活25例,死亡13例,病死率34.21%。冠心病术前应用IABP者病死率12.50%(1/8),术中应用者28.57%(6/21),术后应用者66.67%(6/9)。术前和术中应用者病死率明显低于术后应用者。结论IAB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循环辅助方式,及早使用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围手术期重症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探讨护理要点。方法收集围手术期应用IABP辅助的54例重症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IABP置管与护理配合过程进行回顾,结合文献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2例患者因术后发生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用IABP辅助;其余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置入IABP。辅助时间48~120 h,中位时间62 h。48例(88.9%)有效,死亡6例(11.1%);无IABP置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 IABP是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救治措施。实时、准确和周密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对于改善IABP的临床效果,促进康复,提高抢救成功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39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全组391例,男:女=4.6:1,平均60.9岁。不稳定型心绞痛226例。术前心功能(NYHA)Ⅳ级54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35%者50例。275例手术在中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1999年开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搭桥(OPCAB)共108例,8例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搭桥。CABG合并瓣膜手术52例,CABG合并其他手术16例。结果 手术死亡14例,病死率3.58%,OPCAB病死率为2.8%(3/108)。6例高危患者手术前选择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术后复苏顺利,无死亡。存活患者出院时除1例外均无心痛复发。术后晚期死亡5例,16例心绞痛复发。结论 ①手术技术和围术期处理水平是早期CABG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应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加强术后呼吸道管理和维护肾功能、防治消化道出血。②对LVEF严重低下的患者,术前置入IABP可以减少低心排和降低病死率,并安全地进行OPCAB。③OPCAB可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0.
边容 《农垦医学》2012,34(4):327-329
目的:观察高危冠心病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PCI术对患者早期死亡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于发病0.5~72h内在IABP支持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对罪犯血管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1周内行心脏超声检查及心功能测定.结果:8例存活患者1周内心功能(NYHA心功能分级)由3.0±0.5上升至2.25±0.46,射血分数(EF)为0.40~0.53.1例因多脏器衰竭而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死亡.成功率88.9%,死亡率为11.1%.结论:应用IABP作为辅助手段对提高休克患者PCI再灌注非常重要;可降低死亡率,改善术后近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