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用综合指数法对某钢管厂ψ100钢管技改项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相结合. 结果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噪声91.4%、粉尘95%、毒物100%、高温63.6%、工频电场90%、单项指数达标率>90%. 结论 该项目工程综合指数I=0.7,评价为Ⅰ级,职业卫生综合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某蓄电池厂职业危害程度和控制效果进行卫生学评价,对该厂的职业病防控提出建议。方法按照职业危害控制效果卫生学评价方法,调查该厂厂址、设备布局和管理措施等基本情况,检测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判定该厂职业危害控制效果是否合格。结果该厂厂址和设备布局基本符合要求;一氧化碳、煤尘和WBGT指数合格率为100%,噪声和照度合格率为95%,硫酸和铅尘合格率为0,铅烟合格率为14.3%;空气中硫酸超标0.35~0.60倍,铅超标8.44~175.67倍。结论厂方须对硫酸和铅作业岗位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进行认真整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铅酸蓄电池企业防护设施整改前后工作场所铅烟(尘)浓度检测,评价其防护设施整改效果。结果显示,整改前工作场所铅烟和铅尘水平合格率分别为33.3%和20%,整改后为78.6%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厂如按建议完善超标岗位防护设施,可有效控制铅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铅酸蓄电池厂2009—2011年工作场所铅烟(尘)浓度检测,评价局部排风系统整改效果。结果显示,2009年检测铅烟(尘)点合格率为40.7%。2010年和2011年对局部排风系统整改后检测,铅烟(尘)点合格率分别升至85.7%和98.0%,局部排风系统防护效果显著。该厂如按建议完善超标岗位防护设施,工作场所铅浓度合格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可有效控制铅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调查某回收铅冶炼项目作业环境整改对铅浓度的影响,为同类型企业铅的职业危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工作场所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对铅超标岗位进行整改治理,评估整改后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的效果。结果 现场检测结果显示整改前作业岗位铅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超标,其超限倍数最高为13.1倍,整改后作业岗位铅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合格,铅超限倍数为1.73倍。企业整改后铅浓度明显下降、作业环境明显改善、职业卫生管理明显加强。结论 小型铅冶炼企业应完善防护设施,严格遵守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三同时”,加强职业健康日常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深圳市某公司摄像头(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明确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有害因素、紫外辐射、激光辐射、X射线。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检测了16个岗位,其中甲醇2个岗位超标,合格率为87.5%;紫外辐射检测11个岗位,9个岗位超标,合格率为18.18%;激光辐射检测9个岗位,合格率为100%;X射线检测4个岗位,合格率为100%。该项目不存在噪声作业;有生产性热源,但不存在高温作业;工频电场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得到落实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可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铅酸电池企业治理前后铅危害情况,为中小蓄电池企业提供职业病防护措施。方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水平进行检测,收集铅作业工人的血铅资料,并对其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整改前工作场所铅烟、铅尘水平全部超标,接铅工人血铅值最高达4.75μmol/L;整改后铅烟、铅尘合格率分别为100%和66.7%,工人血铅水平未发现超标。结论通过对防护设施的合理设计以及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中小蓄电池生产企业工作场所铅烟、铅尘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某铅蓄电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现场采样并检测,应用检查表分析等方法对某新型密封铅蓄电池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铅烟、铅尘、噪声、高温、硫酸等,其中,铅烟(铅尘)合格率为77.8%,噪声合格率为91.3%,高温、硫酸全部合格。总体布局、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个人防护用品、建筑卫生学、卫生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监护均基本符合GBZ 1-2 01 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技术规范、基本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在落实本报告的整改性建议后,该铅蓄电池项目具有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佛山市某密封式铅蓄电池装配整改项目进行控制效果评价,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评价其职业病防护设施整改效果。方法采取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查表法、检测分析、定量分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铅尘(烟)、二氧化锡、乙酸乙酯、丙酮、苯、甲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正己烷、氢氧化钠、硫酸及噪声等。检测显示,人槽作业岗位铅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烧焊、装模作业岗位8h等效声级(LEX,8h)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作业等级(噪声、化学物)为I级,组装区各作业岗位均为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结论该项目属职业危害严重项目,职业病防护效果符合职业卫生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熟悉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选择某铁路局锻修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用单项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某铁路局一锻修库内噪声、苯、焊尘、二氧化锰的单项指数达标率分别10.00%、66.67%、83.33%、57.14%,远低于90%。其中噪声、苯、二氧化锰的单项指数大于1。综合指数为0.9373,职业危害等级为Ⅰ级,为合格。单项指数法结果与综合指数法结果存在一定的矛盾性。结论某铁路局锻修库内的噪声单项指数达标率仅为10%,平均值为95.44 dB(A)远高于国家标准,并且锻修库内苯和二氧化锰也超过国家给定标准限制,但是综合指数法算的结果为0.9373,评价等级为Ⅰ级,结论为合格,此结果信服度不高,若把单项指数与综合指数结合在一起使用时,可以更好的说明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武汉市机械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改善作业环境、预防与控制职业病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4家异地新建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为对象,按国家职业卫生规范与标准,调查分析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和防控措施实施情况,并对其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进行现场检测。[结果]噪声检测点超标率为35.2%,超标点分布广,接触机会多,超标率居前3位的工序为打磨(59.3%)、抛丸(55.6%)和冲压(52%)。生产性粉尘主要分布在焊接工作场所,其中砂轮磨尘超标率为13.0%,电焊烟尘超标率为11.9%,电焊烟尘的超标程度较大,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超标倍数最大达6倍。化学毒物共测5种,有3种超标,主要分布在喷涂和焊接工作场所,其中苯测点超标率为44.4%,甲苯为12.7%,锰为11.5%,锰超标程度较大,其TWA超标倍数最大达16倍。[结论]武汉市4家大型机械制造业超标严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苯系物和粉尘,仍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深圳市南山区因生产中接触化学毒物引起急性职业病危害的风险,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分析2009年6月—2011年7月深圳市南山区职业病危害申报和职业卫生监督资料,分析2008—2011年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中毒物超标的报告。结果危害企业数、接害人数、超标毒物种类位居首位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接害人数位居前3位的毒物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系物、正己烷,苯系物分布范围最广。毒物检测点超标情况: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超标1.30~3.93倍,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超标20.50~26.60倍;甲苯TWA超标0.04~3.96倍,STEL超标0.01~5.41倍;二甲苯TWA超标5.68倍;甲醇TWA超标0.30~1.03倍,STEL超标0.51~4.06倍;硫酸及三氧化硫TWA超标0.005~0.16倍;氯化氢及盐酸C-MAC超标1.25倍;锰及其无机化合物TWA超标0.07~22.33倍;铅烟TWA超标1.13~25.33倍,铅尘TWA超标0.02~25.00倍;三氯乙烯TWA超标0.03~25.10倍;一氧化碳STEL超标0.03~1.06倍,正己烷TWA超标0.05~6.28倍;STEL超标0.06~5.70倍。结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属于化学毒物急性职业病危害高风险的行业。三氯乙烯、苯、甲苯等有机溶剂属于急性职业病危害高风险的有害因素。二甲苯、甲醇、一氧化碳、正己烷、硫酸及三氧化硫、氯化氢及盐酸、铅烟等化学毒物急性职业病危害风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17家蓄电池极板生产企业整改后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某地17家乡镇蓄电池极板生产企业整改后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果。方法对17家生产企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铅尘、铅烟含量进行监测,对铅接触人员的血铅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对17家生产企业149个铅作业点进行了现场检测,共收集1237件样品。其中,114个作业点合格,点合格率为76.5%;35个点TWA超标,铅尘TWA最高值为0.64mg/m^3,超过国家标准12.8倍,铅烟TWA最高值为0.167mg/m^3,超过国家标准5.6倍。对953名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轻度铅中毒者8人,血铅水平偏高(≥400μg/L)112人,工人平均血铅水平为309μg/L。结论整改后的17家乡镇蓄电池极板生产企业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较整改前完善,有较明显防护效果;但某些蓄电池极板生产企业铅作业岗位仍存在明显的职业危害情况,应进一步完善作业场所的卫生防护设施,为工人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4.
黄轶花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024-1026
目的了解某市蓄电池企业生产性铅污染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市所属蓄电池生产企业铅作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生产环境中大多数检测点的铅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中,蓄电池制造车间铅烟最高浓度为1.8mg/m^3,平均浓度为0.19mg/m^3;铅尘最高浓度为3.4mg/m^3,平均浓度为0.228mg/m^3,最高超标倍数为67倍。2006年在岗职工定期健康检查中发现尿铅异常178人,检出率高达95.19%,其中铅吸收19人,达到轻度铅中毒尿铅水平158人,达到中度铅中毒尿铅水平1人。最高尿铅含量达13.04μmol/L,超过国家尿铅允许值(0.34μmol/L)38.35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该市蓄电池生产行业的生产车间多数检测点铅烟、铅尘超标,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尿铅异常明显,铅职业危害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某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与实验室分析法、检在表对照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化学毒物、噪声。26个监测点中21个点粉尘合格,总粉尘合格率为80.7%,呼吸性粉尘合格率为84.6%。14个监测点的化学毒物测定值均小于接触限值,合格率100%。12个噪声监测点中有3个点超标。最大值98dB(A),合格率为75.0%。气象条件符合卫生要求。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置、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但仍需进一步完善防尘、降噪声设施。  相似文献   

16.
陈兵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08-2611
目的评价某汽车、摩托车用铸锻毛坯件生产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性有害因素共16种,其中粉尘5种,定点检测60个点位,个体检测27个岗位,合格率100%。检测化学毒物5种,共计30个点位,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噪声定点检测60个点位,合格率48.3%;噪声个体检测56个岗位,合格率为23.2%。高温、工频电场、紫外线、照度、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噪声是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程度严重,应通过工程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对重庆市某石粉厂石灰石粉生产线作业场所中存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粉尘和噪声是石灰石粉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粉尘合格率为53.33%,噪声合格率87.5%。粉尘超标比较严重,噪声作业点属I级(轻度危害)的有2个,Ⅱ级(中度危害)的有1个。结论粉尘的防治应加强改进,噪声的控制技术也需要提高,并同时做好工人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某大型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特点与防制对策。方法对1989-2007年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及健康监护情况进行调查,对各年度粉尘、毒物及噪声作业点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总合格率为73.74%,粉尘浓度合格率61.31%,以矽尘、矽酸盐尘及煤尘危害为严重;企业历年技改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不理想,合格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工艺技术及防护设施相对落后,没有重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意见,没有将职业病危害控制作为重要技改目标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铅锌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针对性的工程控制措施,评价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强度)度;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明确采用的职业病工程控制措施。结果某铅锌矿的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噪声、铅、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石灰石粉尘、二硫化碳、碳酸钠、工频电场等,矽尘、铅尘、噪声均存在超标现象,接触矽尘最高的超标近12倍,接触铅尘最高超标0.2倍。结论该铜锌矿主要的工程控制措施有湿式作业、湿法除尘器、密闭作业等,工程措施能有效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但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取控制措施也是降低作业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某光伏玻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采用检查表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粉尘、噪声、高温、热辐射、化学毒物是光伏玻璃生产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16个粉尘测定点中7个测定点超标;作业人员接触噪声8 h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