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Th1/Th2极化改变与儿童cITP之间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21例cITP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和28例健康者外周血CD3+CD8-细胞内IFN-γ和IL-4表达。结果cITP患儿治疗前Th0、Th1细胞和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Th0、Th1细胞和Th1/Th2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cITP患儿Th0、Th1细胞增高(P〈0.05),Th2细胞和Th1/Th2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ITP患儿起病时表现为Th1减低,Th2相对优势表达,治疗有效者表现为Th1显著增高,Th2无改变,cITP起病时Th1分泌的IFN-γ分泌减少可促进产生自身抗体,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通过增加IFN-γ的分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益生菌调节湿疹患儿Th1/Th2平衡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益生菌治疗婴儿湿疹后,其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分泌细胞的变化及肠道菌群的改变,探讨益生菌作用的机理。【方法】60例重症湿疹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益生菌组在对症治疗的同时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照组仅对症治疗,不用任何微生态制剂。分别在益生菌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采指尖血,用ELISpot方法检测IFNγ,IL-4分泌细胞;同时采粪便标本,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湿疹患儿在益生菌治疗30 d后,IL-4分泌细胞明显减少(P<0.05),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P<0.01),而IFNγ无明显变化。益生菌治疗前后,患儿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益生菌能通过调节湿疹患儿肠道菌群,影响机体Th1/Th2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主动免疫恢复T辅助细胞平衡治疗习惯性流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晓华  郑亚芬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55-2856
目的:寻求安全、有效地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UHA)的方法,并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的免疫功能变化及T辅助细胞的平衡状态。方法:①对35例UHA患者采用丈夫肘静脉血20 m l分离淋巴细胞行主动免疫治疗(妊娠前治疗两次,妊娠后治疗两次);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68例UHA患者及30例正常妇女外周血IL-2、IL-4、IL-10、IFN进行检测;③对29例主动免疫后妊娠成功者治疗前后的IL-2、IL-10、Th1/Th2进行检测。结果:①主动免疫组33例妊娠,妊娠成功并分娩29例,妊娠成功率87.88%(29/33),未经主动免疫治疗的对照组妊娠成功率26.67%(8/3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0);②68例UHA患者较正常妇女外周血中IL-2明显升高(P<0.01),IL-10降低(P<0.05),Th1/Th2比值增高(P<0.05);③29例UH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者IL-10显著上升(P<0.1),Th1/Th2比值下降(P<0.05)。结论:UHA患者Th1、Th2平衡异常,主动免疫治疗可诱导Th1向Th2转移,恢复Th1、Th2之间的平衡,可用于UHA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Th1/Th2细胞在EMT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外周血T辅助淋巴细胞(Th细胞)分泌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4、10)水平异常的意义。方法:选取EMT确诊病例40例作为EMT组,正常女性为对照组。分别分离出两组外周血清中的Th细胞,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其IFN-γ以及IL-2、4、10的水平,并计算IFN-γ/IL-4,IL-2/IL-10的比值。结果:EMT组外周血IFN-γ、IL-2的水平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4、10的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FN-γ/IL-4,IL-2/IL-10的比值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EMT组患者外周血中Th细胞中由Th1细胞群分泌IFN-γ、IL-2的水平下降,而由Th2细胞群分泌的IL-4、10的水平上升,导致IFN-γ/IL-4,IL-2/IL-10比值降低,揭示Th1和Th2细胞比例失衡。这些变化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可能是造成该病的始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偏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中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偏离的方向。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50例Graves病患者,2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和20例健康献血者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以IFN-γ/IL-4作为反映Th1/Th2细胞因子的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IFN-γ无明显变化(P>0.05),IL-4明显下降(P<0.01),而IFN-γ/IL-4比值升高(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中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显现Th2细胞因子低下型,而Th1/Th2相对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Th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了解1型糖尿病患者中Th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 正常对照组(N组)和糖尿病组(D组)各20例,糖尿病组再分为治疗前和治疗后,N组和D组(治疗前后)均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G)、糖化血红蛋白(HbAlc)、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SIL—2R和细胞因子IFN—γ、IL—4。结果 ①治疗前D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N组和治疗后(P值均<0.01);NK细胞活性也明显低于N组和治疗后(P值均<0.01);而治疗前D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N组和治疗后(P值均<0.01)。治疗12个月后,D组的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和SIL—2R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与N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D组的IFN—γ值明显高于N组,P<0.01,治疗后D组IFN—-γ值与N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差异;而IL—4值则无论在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均明显低于N组,P<0.01。结论 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着T淋巴细胞亚群、Th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改变,提示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免疫功能的改变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辅助性T细胞(Th)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95例结直肠癌术后合并感染性并发症患者为感染组,95例术后未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结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3 d、7 d晨起空腹外周血,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验检测血清PC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含量及Th1/Th2比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WBC、PCT和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3 d、7 d,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外周血Th2细胞含量、WBC计数均高于对照组,Th1/Th2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 ROC曲线显示,术后3 d、7 d,PCT、Th1/Th2比值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AUC均>0.80。PCT联合Th1/Th2比值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指标单独诊断相近。结论 PCT和Th1/Th2比值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快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平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9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114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2例无感染(无感染组),62例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组),并纳入48名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百分比差异,采用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评估感染组病情严重程度,并分析感染组病情严重程度与Th1/Th2、Th17/Treg比值的关系。结果感染组Th17/Treg高于无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感染组Th1/Th2低于无感染组(P<0.05),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无感染组Th1/Th2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间Th17/Treg比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者Th17/Treg比值低于Ⅳ级及Ⅴ级(P<0.05),Ⅲ级者Th17/Treg比值低于Ⅴ级(P<0.05)。结论 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Th1/Th2平衡向Th2漂移,Th17/Treg平衡向Th17漂移,且病情严重者Th17/Treg比值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改变.方法 设立发生ALI组23例和未发生ALI为对照组53例;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4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发生ALI组血清IFN-γ浓度及IFN-γ/IL-4比值均明显低下,而IL-4浓度则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后ALI患者存在Th2类细胞因子优势状态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Th17、Treg细胞的比例,初步探讨宫颈癌免疫逃避的机制,为宫颈癌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宫颈癌患者组(CC组)75例,同期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IN组)48例,健康体检者组(HC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宫颈癌患者、CIN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Th17细胞和Treg细胞表达情况,分析宫颈癌患者Th1/Th2、Th17/Treg平衡失调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相比,宫颈癌外周血中Treg、Th2及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均升高,而Th1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均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Th2及Th17细胞明显升高,而Th1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外周血中Th1/Th2、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外周血Th17和Th22细胞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01月至2019年01月于本院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8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h17和Th22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相关炎性细胞因子(IL-17、IL-22)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外周血Th17和Th22细胞水平对VAP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截断值。结果 VAP组患者外周血Th17、Th22细胞水平及IL-17和IL-22水平高于非VAP组(t=66.050,P<0.001;U=54.630,P<0.001;t=27.530,P<0.001;t=28.500,P<0.001);高危组VAP患者中上述指标水平最高,中危组次之,低危组最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39.440,P<0.001;F=71.400,P<0.001;F=50.640,P<0.001;F=94.510,P<0.001)。死亡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高于存活组(t=3.098,P=0.002;t=4.322,P<0.001;t=4.825,P<0.001;t=4.122,P<0.001)。VAP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与Th17细胞、IL-22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1=0.8200,P1<0.001;r2=0.895,P2<0.001;r3=0.752,P3<0.001);同时外周血Th17细胞与IL-17、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1=0.832,P1<0.001;r2=0.710,P2<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Th22细胞曲线下面积为0.874 (0.813~0.935),其最佳工作点为7.92,此时评估VAP患者预后不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49%和78.93%,优于外周血Th17细胞,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10,P=0.310)。 结论 外周血Th17和Th22细胞水平在VAP患者中显著升高,对于VAP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饮水砷暴露对小鼠脾脏的炎症反应及Th1/Th2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SPF级雌性昆明小鼠根据体重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25、50 mg/L NaAsO_2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染毒,染毒6个月后,测定小鼠脾脏组织中炎症因子IL-12和IL-6的mRNA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脾脏Th1和Th2的转录因子T-bet、Gata3和细胞因子Ifn-γ、IL-4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Western blot法观察Nrf2、NQO1和GSTO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染毒剂量的上升,各染毒组小鼠脾脏炎症因子IL-12和IL-6的mRNA水平均上升,除IL-12的25 mg/L剂量组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小鼠脾脏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转录水平呈上升趋势;Nrf2及其调控的下游蛋白NQO1和GSTO1/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结论慢性砷暴露小鼠免疫器官脾脏的炎症相关因子IL-12和IL-6明显增加,同时上调Th1和Th2特异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调节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从而发挥对小鼠脾脏的免疫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12月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流式微球分析法(cytometric bead array,CBA)分别检测25例EP患者(A组)和20例同期行宫腔镜检查未见异常者为对照组(B组),检测比较Th1[代表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γ-IFN)、白细胞介素-2(IL-2)]/Th2[代表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EP患者TNF-α、γ-IFN、IL-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IL-4、IL-6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的表达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Th2细胞失衡可能对EP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和局部病灶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失衡.方法收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20例,其中肺结核15例,淋巴结结核5例;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15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核细胞水平检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和局部病灶Th细胞内的细胞因子.结果结核病组20例外周血中Th1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普遍偏低(P=0.000),而Th2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5例淋巴结结核患者淋巴结活检标本中的Th1、Th2细胞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和其外周血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核病的发生、发展与Th细胞亚群的失衡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为Th1细胞数量低下.结核患者的Th1细胞低下主要表现在外周血,而局部病灶中的Th1细胞并未减少.在外周血Th1细胞低下的同时有Th2细胞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L-18对Lewis肺癌小鼠Th1/Th2细胞平衡的调节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C57BL/6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IL-18治疗组(A组)、荷瘤模型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8只,A组、B组复制Lewis肺癌模型,并分别给予IL-18、生理盐水于接种第7日起腹腔注射,C组则正常饲养未予处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h1细胞因子IFN-γ、Th2细胞因子IL-4浓度;观察IL-18对小鼠健康状况、移植瘤体积变化及瘤重的影响。结果Th1细胞因子IFN-γ浓度A组、C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2细胞因子IL-4浓度A组、C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8对小鼠健康状况无明显影响,但对小鼠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肿瘤抑制率为75%。结论IL-18可诱导IFN-γ而抑制IL-4产生,调节Th1/Th2细胞平衡,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有效地控制肿瘤增殖生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的独立的细胞亚群——Th17细胞的发现,打破了传统的Th1/Th2细胞分化模式.Th17细胞亚群因其在多种人类炎症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而Th17细胞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仍存争议.此文就目前Th17细胞亚群与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利尿合剂(多巴胺、酚妥拉明、速尿及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的机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24例使用新利尿合剂治疗的子痫前期患者(新利尿合剂组)、20例使用硫酸镁治疗的子痫前期患者(硫酸镁组)以及21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Th1、Th2细胞百分比和Th1/Th2比率,同时测量各组受试者血压、肝、肾功能。结果:①新利尿合剂组和硫酸镁组治疗后Th1细胞、Th1/Th2比率均降低(P<0.05),新利尿合剂组较硫酸镁组降低明显(P<0.05),但均未降至正常妊娠状态(P<0.05)。②新利尿合剂组和硫酸镁组治疗后Th2细胞比率无明显变化(P>0.05)。③用药后新利尿合剂组的血压较硫酸镁组有显著下降(P<0.05),肝、肾功能明显好转(P<0.05),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妊娠状态(P<0.05)。结论:使用新利尿合剂治疗可以改变Th1细胞与Th1/Th2比率,可以促进子痫前期患者体内Th1/Th2比率趋于平衡,是临床上治疗子痫前期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胆红素对脐血Th1/Th2功能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红素对足月新生儿脐血Th1/Th2(T-helper typel/T-helper type2)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分离2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CBMC),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胆红素(0、60、90、120 mg/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进行预先孵育,洗涤后经植物血凝素-P(phytohemagglutinin-P,PHA-P)刺激培养4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自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 [结果]①经PHA-P诱生的IFN-γ水平120 mg/L组明显低于60 mg/L组、0mg/L组(Q=38.17、41.95,P<0.01),90 mg/L组亦明显低于60 mg/L组、0 mg/L组(Q=35.95、39.73,P<0.01),120 mg/L组与90 mg/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2.21,P>0.05),60 mg/L组低于0 mg/L组,差异有显著性(Q=3.78,P<0.05).②各组培养上清液中IL-4产生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理性黄疸状态下胆红素水平≥60 mg/L时可进一步加重新生儿时期的Th1/Th2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