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T细胞共刺激分子及其亚群在胃癌、大肠癌发生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胃癌、42例大肠癌患者和21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结果 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CD28 CD3 )表达 胃癌组为(25.80±10.56)%,大肠癌组为(28.95±9.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2±0.98)%,P<0.01; 总T细胞(CD3 )表达 胃癌组为(53.61±13.84)%,大肠癌组为(55.96±10.6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07±7.83)%,P<0.01; CD4 T细胞(CD4 CD3 )表达 胃癌组为(29.84±9.71)%,大肠癌组为(33.75±9.04)%,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9±5.08)%,P<0.01, P<0.05; 细胞毒T细胞(CTL,CD8 CD28 CD3 )表达 胃癌组为(1.57±1.99)%,大肠癌组为(1.93±2.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2±0.04)%,P<0.01; 胃癌组CD8 抑制性T细胞(CD8 CD28-CD3 )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16.06±6.94)% vs (20.56±6.54)%,P<0.05; (1.10±0.51)% vs (1.36±0.31)%,P<0.05]; 大肠癌组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CD3 )明显高于对照组[(19.74±6.89)% vs (13.72±3.08)%, P<0.01].胃癌组和大肠癌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外周血T细胞亚群(除外胃癌组的CD3 细胞和CD28 CD3-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胃癌和大肠癌患者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增高.胃癌患者CD4 T细胞显著减少; 大肠癌患者调节性T细胞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淋巴细胞凋亡状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4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术前1d、术后3d、化疗前1d)、化疗过程(化疗第3d、化疗后3d)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以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对淋巴细胞凋亡、坏死状况进行检测。结果结肠癌根治术后3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数量较术前有所减少,但无显著差异(P>0.05)。至化疗前1d,患者外周血CD3 ,CD4 T细胞及NK细胞数量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但CD8 T细胞数量减少(P<0.05)。化疗3d后,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 T细胞及NK细胞水平较术前全面下降(P<0.05),但CD4 /CD8 比例变化不大,而淋巴细胞凋亡坏死比例明显升高。至化疗结束后3天,T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量开始逐渐回升。结论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本身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NK细胞影响不大,术后患者免疫细胞水平明显升高,机体免疫状况明显改善。化疗可造成患者机体的一过性免疫抑制,可能与其造成机体淋巴细胞的凋亡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罔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吗啡组(B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0.5 h静注氟比洛芬酯或安慰药英脱利匹特,术后距第一次给药6 h再次静注氟比洛芬酯或英脱利匹特.两组患者术后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后2 h、术后24、48、120 h五个时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CD3+CD6+CD56+).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两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在手术2 h、术后24、48 h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120 h CD3+CD16+CD56+仍未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与B组比较,A组CD3+、CD4+、CD4+/CD8+在术后24 h下降幅度较小(P<0.05),而NK细胞则在手术2 h和术后24 h下降幅度较小(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较单用吗啡镇痛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小鼠胃癌模型,检测荷瘤状态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同时给予白细胞介素-15(IL-15)免疫基因治疗,以检测IL-15对胃癌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多因素联合攻击法诱导小鼠胃癌,同时采用IL-15表达质粒载体进行免疫基因治疗.20周后取胃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并取血及脾细胞检测T细胞亚群及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同时进行自然杀伤(NK)细胞的细胞毒性试验,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 多因素联合攻击法诱导胃癌发生率为37.5%.诱癌组小鼠血清IL-15水平(9.20±2.92) ng/L明显降低(P<0.05),且其脾NK细胞杀伤活性(216.91±117.80) U/L明显降低(P<0.05).诱癌组小鼠外周血Treg水平(8.07±6.62)%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小鼠脾细胞Treg水平(4.40±3.34)%明显降低(P<0.05).各组小鼠之间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癌组小鼠脾细胞CD3+T细胞水平(78.31±29.79)%明显升高(P<0.05),而CD4+T细胞(19.98±5.77)%及CD8+T细胞水平(10.15±1.72)%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多因素联合攻击法为小鼠胃癌模型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小鼠荷瘤状态下免疫功能下降,通过IL-15免疫基因治疗可提高机免疫功能,起到抗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辅助性T细胞(Th)表位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双表位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s)肿瘤疫苗用于胃癌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用CTL表位MAGE-341-49和Th表位MAGE-322-36混合多肽冲击DCs,每周刺激脾脏T细胞1次,4周后收集多肽特异性T细胞。流式仪分析T细胞亚群分布,测定CD4^+T细胞识别抗原细胞因子分泌及CD8^+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效能,观察双表位修饰的DCs肿瘤疫苗治疗胃癌的保护性免疫效应。结果双表位致敏的DCs体外可同时活化CD4^+和CD8^+T细胞,其中CD4^+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后分泌大量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CD8^+T细胞强效杀伤MFC。双表位修饰的DCs肿瘤疫苗小鼠体内免疫治疗获得抵抗后继胃癌细胞MFC的免疫保护能力,并显著高于单一表位(CTL或Th)修饰的DC8疫苗。结论Th和CTL双表位修饰的DCs肿瘤疫苗可同时激活CD4^+Th1细胞和CD8^+CTL抗肿瘤免疫,有效清除胃癌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外营养(TPN)添加精氨酸(Arg)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进行了TPN支持的前瞻性研究,检测无脂TPN、常规TPN和常规TPN中添加Arg营养支持前后患者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 和CD8 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的变化以及外周血中IL-2、IL-4以及IFN-r水平的变化.结果:无脂TPN、常规TPN支持前后患者外周血的CD4-T细胞、CD8 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IL-2、IL-4以及IFN-r水平无明显变化;常规TPN中添加Arg营养支持后患者外周血的CD4 和NK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CD8 T细胞亚群明显减少,CD4 /CD8 比值也较术前明显升高,外周血中IL-2、IL-4以及IFN-r水平明显增加.结论:常规TPN不能纠正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细胞免疫抑制状态,但TPN添加Arg则可促进CD4 的Th1细胞亚群和NK细胞增加,外周血IL-2和IFN-r生成增加,提示TPN添加Arg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细胞免疫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免疫治疗对术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Ⅰ期、Ⅱ期和Ⅲa期NSCLC患者50例,经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CIK细胞治疗组,每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和8周动态监测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外周血CD3 、CD4 、CD4 /CD8 比值、NK细胞比率以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 CIK细胞治疗组于CIK细胞治疗后2周,外周血CD3 、CD4 T细胞、NK细胞和CD4 /cD8 的比值、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Y(INF-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于治疗后4周达高峰,此后逐渐回落;而Th2细胞因子于CIK细胞治疗后2周下降,治疗后4周降至低谷.CIK细胞治疗组于CIK细胞治疗后2、4、8周CD3 、CD4 、CD4 /CD8 、NK细胞、IL-2、INF-7、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常规治疗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CD3 70.2%±9.1% vs.46.3%±5.8%;CD4 40.2%±7.1% vs.22.9%±4.5%;CD4 /CD8 1.82±0.43 vs.1.09±0.34;NK 15.7%±5.4% vs.10.5%±2.5%;IL-2 34.8±11.7 ng/L vs.19.8±12.1 ng/L;INF-γ 63.7±23.3 ng/L vs.30.8±10.6ng/L;IL-4 10.2±8.6 ng/L vs.25.8±6.3 ng/L;IL-10 10.6±3.4 ng/L vs.21.4±8.6 ng/L]. 结论 CIK细胞免疫治疗能增强NSCLC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患者行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组行常规血液透析。分别于透析前和透析后6个月采集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两组患者血液中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调节性T细胞比例以及NK细胞的比例比较分析。采用MTT法检测NK细胞的活性。结果: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3CD+8、CD4/CD8比值、调节性T细胞比例以及NK细胞的比例及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Treg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及活性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无变化(P0.05)。血液透析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Treg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及活性下降较腹膜透析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其中血液透析对患者免疫系统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吗啡和曲马多术后镇痛对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在静脉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吗啡组和曲马多组,每组20例,术毕以电子镇痛泵分别行吗啡和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在麻醉前(基础值)、手术1.5h、术后24、48、72h五个时间点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及NK细胞(CD3-CD16 CD56 )。结果两组CD4 、CD4 /CD8 、CD3-CD16 CD56 在手术1.5h降低(P<0.05),CD3 在术后24h降低(P<0.05);术后48h吗啡组上述指标仍然较低(P<0.05),而曲马多组已经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两组上述指标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两组CD8 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时曲马多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抑制比吗啡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血液透析方案下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线粒体参数变化。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行规律透析的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细胞绝对计数及百分比、CD4+/CD8+比值、线粒体质量(mitochondrial mass,MM)及线粒体损伤指数(mitochondrial damage index,MDI)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百分比及MM、M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百分比为(39.71±12.96)%,对照组CD4+百分比为(33.53±7.13)%,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supportan对胃癌患者进行化疗时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6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33例患者在化疗期间采用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EN组);另外33例(对照组)给予基本膳食。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后14d时测量体重(BW)、血红蛋白(Hb)、总蛋白、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N)以评价营养状况;并测量自然杀伤细胞(NK)、CD4、CD8、CD4/CD8、白介素(IL)-1α、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评价免疫功能。结果 化疗前后EN组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化疗后ALB、TFN、Hb和BW明显降低,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N组化疗后CD4、CD4/CD8明显升高,而NK、IL-1、IL-6明显降低,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IL-6、TNF-α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尽管EN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情况较对照组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可以预防化疗后营养不良的发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减轻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胃肠外营养(TPN)添加精氨酸(Arg)对胃癌术后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对36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了TPN支持的前瞻性研究,检测常规TPN和TPN添加Arg支持前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IL2和CD25水平变化。结果:常规TPN支持前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IL2和CD25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而TPN添加Arg支持后患者的CD4、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和IL2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TPN不能纠正胃癌术后患者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但TPN添加Arg则可促进IL2生成增加,NK细胞活性增强,改善了胃癌术后患者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提示TPN添加Arg有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延长针刺式空肠造口置管肠内营养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6例;两组病例均于术中放置针刺式空肠造口管,A组延长空肠造口管留置时间至6个化疗疗程结束,每个化疗疗程经空肠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液瑞能,每天1500ml,共7天,B组则于化疗前拔除空肠造口管,每个化疗疗程给予等热量普通饮食;观察A组延长空肠造口管留置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化疗期间呕吐发生率及平均每日摄入量,比较两组化疗前后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清白介素-2、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比例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延长空肠造口管留置及肠内营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化疗期间A组呕吐发生率显著少于B组,平均每日摄入量显著多于B组;A组化疗前后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L-2、NK细胞活性、CD3+、CD4+、CD8+比例变化显著少于B组(P〈0.001)。结论 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延长针刺式空肠造口置管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减轻化疗呕吐,提高患者摄入量等优点,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营养及免疫状况的影响,提高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耐受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对胃癌病人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其中肠外营养(PN)组23例,肠内营养9EN)组22例。术后第1天开始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时间1周,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和NK细胞活性等细胞免疫指标。结果:PN组术后CD3^ 、CD4^ 水平和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CD8^ 水平明显升高;而EN组术后CD3^ 、CD4^ 、CD8^ 水平和NK细胞活性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肠外营养对胃癌病人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而肠内营养有明显的细胞免疫增强作用,可有效地纠正胃癌病人术后细胞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65~75岁,ASAⅡ或Ⅲ级,术前未接受放化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D组全麻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以0.25μg·kg~(-1)·h~(-1)维持,C组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行T8~9或T9~10硬膜外穿刺置管及BIS监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30min和术后24h采集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水平。结果与麻醉诱导前30min比较,术后24hC组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D组仅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术后24hD组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与单纯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右美托咪定减轻了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延期留置空肠穿刺追口管间断肠内营养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进展期胃癌术后行辅助化疗的72例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各36例。均于术中放置空肠穿刺造口管,A组延期留置空肠穿刺追口管至化疗6个疗程结束,每个化疗疗程经空肠穿刺追口管给予肠内营养液;B组于化疗前拔除空肠穿刺追口管,每个化疗疗程给予普通饮食。比较化疗后两组,观察延期留王空肠穿刺造口管相关并发症。结果化疗后A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IL-2、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化疗期间A组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平均每日摄入量显著多于B组(P〈0.05),延期留置空肠穿刺造口管未发生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延期留置空肠穿刺造口管间断肠内营养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可以有效地提高术后辅助化疗痛人的营养及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17.
结肠癌术后联合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结肠癌术后联合树突状细胞(DC)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接受结肠癌D3根治术并进行一次化疗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在化疗后不进行DC免疫治疗;一组在术中采集新鲜肿瘤组织样本,并在化疗后进行自体肿瘤抗原负载DC免疫治疗.采集自体外周血,诱导制备自体肿瘤抗原负载的DC,进行4次免疫注射为1个疗程,前2次每周进行注射,后2次隔周进行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同时对治疗组进行迟发性超敏反应(DTH)检测及随访,观察患者的免疫应答与临床疗效.结果 制备获得成熟DC(mDC),细胞活率>95%,CD11c+CD14-细胞平均为90.24%±2.73%,CD11c+ HLA-DR+细胞平均为83.58%4±1.36%,CD80+细胞平均为87.92%±4.41%,CD83+细胞平均为62.48%±4.45%,CD86+细胞平均为97.72%±3.86%.治疗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IFN-γ升高最为明显(P<0.01).15例进行DTH检测的患者中有8例呈阳性,经过6~36个月随访,治疗组有1例患者复发,常规治疗组有1例复发,1例死亡.两组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期分别是22个月和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DC治疗组中DTH阳性的患者无1例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结肠癌术后联合DC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以及营养状态的影响,为此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胃癌手术后进行化疗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肠内营养制剂)和观察组(采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化疗之后营养指标以及住院天数、排便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M、IgG、IgA上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CD3、CD4、CD8明显优于对照组,TF、PA、ALB、H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排便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胃癌术后化疗通过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能够显著改善免疫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腹腔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后腹腔化疗对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60岁以上行根治性手术的52例结直肠癌病人进行腹腔化疗前后细胞免疫检测,并将之与我院同期健康老年对照组和行静脉化疗病例进行比较。所有病人于化疗前1d和化疗后1周早晨空腹时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结果: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后CD4^+和NK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群;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化疗后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低于化疗前,其中静脉化疗病人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化疗组病人化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病人的免疫特点,采用细胞免疫抑制较轻的腹腔化疗方式进行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