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银成  陈灼怀  关弘  徐洪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5):345-347,i0007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的形态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5例甲状腺髓样癌进行研究,观察其病理形态特点。结果25例甲状腺髓样癌的癌组织主要由多角形及梭形细胞组成,可呈多种组织学类型,其中巢状型8例,束状/带状型6例,腺样(管状和腺泡)型3例,弥漫和类癌型各3例,透明细胞型和混合型(髓样和滤泡癌)各1例。免疫组化降钙素、铬粒素A均( ),21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21例癌胚抗原( ),18例突触素( ),1例HMB45( ),1例癌组织甲状腺球蛋白( )。CD44V6( )表达分别为髓样癌40%,滤泡癌30%,髓样癌80%颈部淋巴结转移,而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结论诊断时应注意与形态相似的肿瘤相鉴别,CT是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标记物,若CT阴性,CEA及内分泌激素的阳性表达有助于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 (MT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 16例经病理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组织化学及光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研究。结果 患者大多以颈部肿块就诊 ,可伴腹泻症状。术后 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5. 7%和 5 7.1%。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 15例 ,家族型甲状腺髓样癌 1例。癌组织中降钙素 (CT)阳性 16例、CgA阳性 15例、NSE阳性 10例、Syn阳性 7例、3例见甲状腺球蛋白 (Tg)阳性细胞 ,淀粉样物质染色均阳性。结论 MTC具有多分化肿瘤的特点 ,可以表达多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 ,少数可出现类癌综合征或顽固性腹泻。其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 ,并须结合其临床资料。MTC的治疗以根治性切除为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髓样癌的临床病理、组化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20例甲状腺髓样癌行常规检查、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甲状腺髓样癌的癌组织主要以多角形及梭形细胞组成,可呈现多种组织学类型,其中巢状型12例(60%),束状/带状型4例(20%),其他类型4例(20%),免疫组化:降钙素、嗜铬素A均为(+),17例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18例癌胚抗原(+),组织化学:刚果红染色(+),结论甲状腺髓样癌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刚果红染色阳性及降钙素阳性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混合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发生、免疫组化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新近诊治的4例甲状腺混合性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运用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进行TG、TTF-1、calcitonin、Syn、CGA、galectin-3、mesothelia、CK19、TPO、CD56、B-raf和Ki-67免疫标记染色,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2例为髓样癌与乳头状癌混合,1例为甲状腺髓样癌与微小浸润型滤泡癌混合,另1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与微小浸润型滤泡癌混合。免疫组化:4例中髓样癌区域calcitonin、Syn和CGA均(+);滤泡癌区域TG和TTF-1(+),calcitonin、Syn和CGA(-);乳头状癌区域galectin-3、mesothelia、CK19和B-raf均(+),而TPO、CD56、calcitonin、Syn和CGA均(-)。结论两种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混合发生在临床是十分少见的,其来源存在多种学说,免疫组化标记可辅助其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超声引导下行细针抽吸术(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细胞学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继发性肿瘤(secondary thyroid neoplasm, STN)及细胞学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经FNA细胞学检查诊断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病例5 023例。对其中所有STN的FNA样本制作的传统涂片、液基制片和细胞蜡块,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巴氏染色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并以甲状腺髓样癌涂片为对照,由2位高年资细胞病理专科医师,分析STN细胞病理学特征及细胞免疫组化特征,结合临床,总结STN与甲状腺髓样癌间的细胞病理鉴别要点。结果:5 023例甲状腺恶性肿瘤病例中,STN 8例(0.16%),甲状腺髓样癌33例(0.66%),甲状腺乳头状癌4 955例(98%),淋巴瘤16例(0.32%),鳞状细胞癌7例(0.14%),间变性癌及低分化癌各2例(0.04%)。33例髓样癌细胞形态多样,呈浆细胞样、上皮样、梭形,...  相似文献   

6.
电镜在甲状腺髓样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电镜在甲状腺髓样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6例甲状腺髓样癌的光镜和电镜研究,结合文献分析甲状腺髓样癌的电镜诊断特点。结果 甲状腺髓样癌电镜观察要点为胞质内有大小不一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所观察到的结果在腺样型髓样癌与滤泡肿瘤、嗜酸细胞型髓样癌与嗜酸细胞腺瘤(癌)、玻璃样变梁状腺瘤样型髓样癌与玻璃样变梁状腺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的侵袭性甲状腺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5%~10%~([1])。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有效且应用最普遍的方法~([2])。然而,因甲状腺髓样癌的细胞形态特征较为复杂,使得细胞病理医师对髓样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经组织学证实为髓样癌的病例,进而探讨FNAC联合降钙素免疫组化染色在甲状腺髓样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玻璃样小梁状腺瘤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报道1例罕见的甲状腺玻璃样小梁状腺瘤,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肿瘤由卵圆形或多角形细胞排列成花簇状、束状或小梁状等结构;胞质细颗粒状,嗜酸性或嗜双色性,核卵圆形或长形.染色质细腻,常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核分裂罕见;纤维血管间质明显玻璃样变性。免疫组化示甲状腺结合球蛋白(+),降钙素(-)。结论:该肿瘤具有典型的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需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髓样癌、副神经节瘤鉴别。生物学行为良性,手术完整切除预后好,无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起源于甲状腺分泌降钙素的滤泡旁 C 细胞,又称为 C 细胞癌,恶性程度居于分化型甲状腺癌与未分化癌之间。由于 MTC 可伴有内分泌系统异常,属 APUD 系统肿瘤,故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认为它是一种具有独立病理类型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主要为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SMTC),约占甲状腺髓样癌的70%-80%[1],其他为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HMTC)。我院自2000年-2010年共收治46例 SMTC,现就其诊断和治疗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甲状腺髓样癌的术前诊断直接影响到手术与治疗方式。我们通过改进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检查中的标本采集技术并采用新细胞块(CB)制作方法,以协助提高甲状腺髓样癌的FNAC术前确诊率。方法首先,采用持笔式细针穿刺技术(外径0.8 mm注射针),通过增加初次穿刺时的提插次数或通过二次穿刺获取足够的标本。其次,从已染色的FNAC涂片上刮取标本。最后将所获得的标本均采用新的蛋白乙醇凝固-甲醛固定法制作CB及切片,并进行IHC及刚果红染色,综合分析常规FNAC涂片、CB切片的形态学和IHC、刚果红染色结果,完成病理诊断。结果对8例甲状腺FNAC(5例怀疑甲状腺髓样癌,3例肿瘤类型不能确定)进行了CB制作,其中2例通过增加穿刺时的提插次数获得足够标本,3例通过二次穿刺获取标本,3例通过刮取已染色涂片的细胞获取标本。通过CB切片进行TTF-1、calcitonin、thyroglobulin、chromogranin A、synaptophysin、Ki-67、CD56和CEA免疫组化染色和刚果红染色,8例患者均确诊为甲状腺髓样癌。结论改进细针穿刺取样技术并采用新的FNAC-CB制作技术成功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能有效提高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准确率,故推荐在FNAC诊断甲状腺髓样癌中采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甲状腺髓样癌(MTC)与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不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特殊的恶性肿瘤。临床较少见,占所有甲状腺癌5%-10%[1]。又由于MTC细胞形态多样,明确诊断比较困难。本研究对14例经组织学证实甲状腺髓样癌的细胞学形态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诊断MTC准确性。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4例甲状腺髓样癌超声引导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1例甲状腺带瘤12 a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MEN2A)的特点。方法收集患者临床、检验、影像、病理资料。结果降钙素明显升高,B超/CT提示多发小占位伴钙化。组织结构中见大量淀粉样物,免疫组化检查支持诊断。病理证实为MEN2A型双侧甲状腺髓样癌。肿瘤生长多年淋巴结未转移。结论家族倾向,该病发展缓慢、双侧、多发、腺内播散,呈现髓样癌的特点。广泛收集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基因筛查对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该病具有指导意义。病理检查是诊断的最终依据,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CGRP在甲状腺髓样癌表达的意义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甲状腺髓样癌10例,乳头状癌5例,滤泡癌5例,未分化癌5例,滤泡型腺瘤5例,行地高辛标记CGRP cD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10例髓样癌和1例滤泡性腺癌呈强阳性;其它均呈阴性。结论 CGRP原位杂交分析是甲状腺髓样癌有价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蔡迪明  李永忠  彭玉兰  宋彬 《华西医学》2012,(11):1656-1659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以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9月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6例甲状腺髓样癌20个结节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20个甲状腺髓样癌结节中,结节呈低回声20个,结节内部有钙化灶者13个,结节内血流丰富者13个,合并有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7例。结论甲状腺髓样癌具有一定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提高超声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合并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诊断徐京团孔军张学生曾立民邢明于海义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合并甲状腺髓样癌,临床罕见,现将我们由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报告如下。患者3例,系胞兄妹,男2例,女1例。使用AlokaSSD~61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乳头状髓样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乳头状髓样癌的组织学特征是既无滤泡也无乳头。本文报告一例罕见的甲状腺乳头状髓样癌,据查这种报告国内未见报道。患者男性,49 岁。因左颈部肿物数月,近期逐渐增大入院。经查体和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为甲状腺癌,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 巨检:送检肿物呈圆型,直径约2cm ,无完整包膜,质地较实。切面灰白色,与周围分界较清。镜检:肿瘤有部分呈乳头状结构,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束,细长而不规则( 图1) 。乳头表面被以单层或复层、柱状或多边形细胞,细胞异形,排列紊乱,胞体肥大,胞浆丰富,淡粉染。胞核大小不一,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偶见双核,染色质颗粒状,可见小核仁及核分裂像。小部分包膜下肿瘤组织,瘤细胞小,大小较一致,浆少,核深染,类似小细胞癌。间质血管丰富,有大片均匀红染的团块物沉积( 图2) ,刚果红染色阳性,证实为淀粉样物质沉着。乳头间质中未见砂粒体及钙盐沉着。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组织周围的正常甲状腺滤泡显示甲状腺球蛋白阳性,而肿瘤细胞则显示阴性,肿瘤细胞降钙素、 N S E均为阳性。病理诊断:甲状腺乳头状髓样癌讨论:甲状腺乳头状髓样癌实属罕见〔1 〕,应与甲状腺乳 头状癌鉴别。二者均有复杂分枝的癌性乳头,但近年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4年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29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男性8例,女性21例,平均发病年龄66.7岁;26例伴有淋巴细胞性/桥本氏甲状腺炎病史;29例均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18例病理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0例病理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1例为伯基特淋巴瘤。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以甲状腺结构的破坏及形成淋巴上皮病变为基本形态特点,瘤细胞免疫组化均表达CD20等B细胞标记,而不表达甲状腺滤泡上皮来源标记。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老年女性多见,病理类型多为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大部分伴有淋巴细胞性/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背景,诊断需与甲状腺炎症、甲状腺未分化癌及髓样癌等鉴别,必要时需借助于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来自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又称C细胞癌,属APUD系统肿瘤。MTC是甲状腺较为少见的一种癌型,其发病、诊断和治疗都独具特点[1]。本文现报道18例MTC,结合文献复习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避免误诊。1资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胸腺样分化癌(CASTLE)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甲状腺GASTLE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甲状腺CASTLE为灰白色实性分叶状肿块;镜下肿瘤由纤维组织条索状分割或呈不同大小的巢块,纤维间隔中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呈多边形,胞界不清,泡状核,核仁突出,可发生鳞状细胞分化;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CD5及CD117。结论甲状腺CASTLE是一种少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生于中老年人,组织学上与胸腺癌类似,应与甲状腺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转移性淋巴上皮瘤样癌等鉴别,免疫组化示CD5和CD117( )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TLFCK)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TLFCK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肿瘤为境界清楚灰白色肿块,最大直径3 cm。镜下肿瘤周围有一层纤细的假包膜,90%区域的肿瘤细胞排列成甲状腺滤泡样,局灶实性。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pan、CK19和PAX-2弥漫(+),vimentin散在(+),而TG、TTF-1、WT-1、CD10、Cg A、CD56和villin均(-)。术后随访1年半,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TLFCK是一种罕见类型的肾癌,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需要与转移性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畸胎瘤、上皮型肾母细胞瘤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