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索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传代等方法,并用血清促使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枝胶质细胞。方法从胚胎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得到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对神经干细胞进行培养、传代;用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对神经干细胞进行箍定;用免疫荧光方法对分化后神经干细胞进行神经纤维丝蛋白(NF68)、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和半乳糖脑苷脂(Gale)染色。结果成功得到神经干细胞,并且进行多次传代培养。血清能促使其分化成为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枝胶质细胞。结论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能够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能大量增生,并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2.
大鼠胚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和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源性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增殖及分化,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取孕14~16 d的SD大鼠胚胎脊髓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增殖传代分化,用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体—巢蛋白(Nestin)鉴定克隆细胞,用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鉴定克隆球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用Brdu免疫荧光对神经干细胞传代能力检测。结果获得了大量能自我增殖并分化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后主要产生神经元特异性微管相关蛋白染色阳性的神经元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的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三种神经组织细胞。Brdu免疫荧光显示神经球中绝大多数细胞为Brdu阳性细胞,其细胞核中可见荧光标记物。结论大鼠胚胎脊髓能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并能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在神经干细胞培养中的作用。方法取新生SD大鼠神经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进行培养、传代和鉴定,在传代且培养基撤除EGF后观察细胞的变化,并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检测,以做细胞鉴定。结果成功培养出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培养基去除EGF后能分化为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EGF反应性神经干细胞主要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结论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适宜条件下进行长期培养、传代,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EGF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快速增殖、维持神经干细胞状态、抑制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功能;EGF反应性神经干细胞具有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胚胎大鼠纹状体区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分化和鉴定技术。方法从胚胎大鼠纹状体区分离神经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进行体外原代培养、传代,加血清进行诱导分化。荧光免疫染色技术进行鉴定。结果从胚胎大鼠纹状体区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并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结论采用该体外培养技术分离的纹状体区神经干细胞可在体外大量增殖,并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5.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增殖及分化,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取孕14~16 d的SD大鼠胚胎端脑皮层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增殖传代分化,用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体———巢蛋白(Nestin)鉴定克隆细胞,用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鉴定克隆球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结果获得了大量自我增殖并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神经干细胞。结论成功分离并获得了大鼠胚胎端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并连续稳定传代,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分化鉴定技术.方法从胚胎大鼠的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等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传代和诱导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细胞.结果从胚胎大鼠的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等组织获得了大量神经干细胞,可自我增殖并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结论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7.
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培养,传及鉴定方法。方法:从胚胎大鼠脑室下区(SVZ)组织分离得到神经干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进行培养,并诱导分化,采用SABC法对分化后后的细胞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检测及姬姆萨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成功培养出了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培养出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增殖能力,可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结论: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在体外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条件及增殖、分化特性。方法:取胎龄15~17 d的SD大鼠胎脑海马及室周组织,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B27、N2添加剂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传代,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及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结果:大鼠胎脑能在体外培养获得大量神经干细胞,并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结论:胚胎脑组织有丰富的神经干细胞,可在体外长期培养并保持干细胞特性,能分化为神经元、胶质细胞等终末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离、培养、分化及鉴定的条件与方法。方法分离孕14~16dSD大鼠胚胎脑皮质及皮质下区域NSCs,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含bFGF、EGF、B27等)条件下培养,通过有限稀释法克隆、传代,含血清培养基诱导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NSCs及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结果体外培养的NSCs能稳定增殖成神经干细胞球并传代(nestin染色阳性),经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元细胞(NSE染色阳性)、星形胶质细胞(GFAP染色阳性)和少突胶质细胞(CNP染色阳性)。结论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生长因子的培养技术,可在体外大量培养出稳定增殖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大鼠胚胎NSCs,为进一步研究NSCs的生物特性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的技术方法,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大鼠胚胎大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用EGF和血清诱导其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神经样细胞。结果: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在无细胞因子和血清的培养基中无新生细胞形成,但能在EGF和血清的诱导下产生nestin和BrdU阳性细胞,细胞贴壁后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样细胞。结论:EGF和血清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神经元样和星形胶质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增殖及分化,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分离孕13~15d的小鼠胚胎脑组织,在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B27无血清培养基中克隆培养,并用10%的胎牛血清诱导其贴壁分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行巢蛋白(Nestin),β-微管蛋白(β-tubl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对神经干细胞(NSCs)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可形成典型的神经球,并传代。细胞表达神经巢蛋白,并可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能够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大量增殖,并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条件,并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特点.方法采用机械方法从流产的10~18周胎龄的人胚胎前脑分离神经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液,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刺激细胞增殖,进行体外扩增、传代培养.传3~4代的神经细胞球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贴壁诱导分化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结果从人胚胎前脑分离的细胞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能形成大量的神经细胞球,这些神经细胞球可在体外增殖及传代培养.神经细胞球用特异性的鼠抗人巢蛋白(nestin)抗体鉴定,大部分为阳性细胞.神经细胞球在血清培养液贴壁培养后可分化出神经纤维细丝(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半乳糖脑苷脂(Gal-C)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从人胚胎前脑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属于神经干细胞;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大量扩增.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Wistar大鼠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方法从Wistar大鼠骨髓组织中分离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进行培养、传代,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培养的细胞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培养获得大量悬浮生长的细胞团,该细胞具有连续增殖的能力,并能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 Wistar大鼠骨髓组织中可成功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该细胞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大量增殖,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4.
钟旗  郑健 《重庆医学》2006,35(4):329-331
目的 观察胎鼠发育过程中脑内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特点。方法 在妊娠8~10d、12~13d和15~16d的孕鼠,分别于腹膜腔内注射BrdU,妊娠17d时取其胎鼠脑组织制备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BrdU标记的增殖细胞密度和分布;取E13d、E15d和E17d胎鼠皮质,分离获得神经细胞并制备成滴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抗nestin和抗NeuN染色,观察不同胚期胎鼠皮质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元细胞比例。结果 E8~10d时BrdU标记的细胞主要分布于脑室周围和顶叶皮质;E12~13d时BrdU标记的细胞主要分布于脑室周围、基底节区和顶叶皮质;E15~16d时BrdU标记的细胞主要分布于丘脑和颞叶皮质。E13d、E15d和E17d胎鼠皮质nestin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比例随胚龄增加而逐渐减少(分别为66.4%、32.1%和3.4%),NeuN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比例逐渐增加(分别为17.2%、35.6%和92.3%)。结论 胎鼠发育过程中脑内神经干细胞增殖并按一定模式顺序迁移至各脑区,至出生前皮质神经细胞已基本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寻找影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的外在因素,探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E14的SD大鼠大脑中分离神经干细胞,分别用IGF-1、EGF和bFGF处理,台盼蓝染色确定活细胞数量,BrdU标记并分析细胞增殖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新生细胞和分化细胞。结果 分离得到的细胞表现出NSCs特性,用IGF-1、EGF和bFGF处理后均显示增殖效应,并能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样细胞。结论 IGF-1能促进NSCs增殖,并诱导其向神经元样和胶质细胞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