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胃冲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75例临床观察郭光业顾庆焕李大庆杨玉民王志成(石家庄市中医院050051)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上腹胀满、疼痛、早饱、嗳气、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属祖国医学“痞满”、“胃脘痛”等病范畴...  相似文献   

2.
介绍刘芳主任医师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刘芳认为,情志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 的关键,阳气与情志关系密切,阳虚易致郁。功能性消化不良常以实证之肝郁而致肝胃不和多见,邪气久羁耗 伤正气,可出现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故治疗上重视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疏肝行气和胃之效,解郁安神首选头 部及手少阴心经中带“神”字之穴位,方药拟消痞疏肝和胃方,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强调“重灸中脘,振奋阳 气”的重要性。即以从肝论治为治疗关键,从肝治胃为基本治则,治疗上强调疏肝调神,同时重视灸法。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属中医“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西医多根据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类型,采用抑酸剂、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但疗效不尽满意。近年来,笔者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症侯群,表现为上腹疼痛或不适,进食后加重,并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笔者用康胃素和胃消食冲剂联合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临床常见病,其症状体征常缺乏特异性,且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结合该病的临床表现将其归于“痞满”“胃痞”“胃脘痛”等范畴。刘万里教授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表现多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因此临床治疗此病常采用补虚通滞法,以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味安消胶囊为一种纯中药制剂,根据蒙古族及藏族民间验方“六味安消散”精制而成,具有和胃健脾、消积导滞、行气止痛功能,对消化不良、便秘、胃食管返流病、糖尿病、胃轻瘫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我院消化科采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6例,并与同期应用普瑞  相似文献   

7.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属中医“痞满”、“胃脘痛”等范畴。国内患病率18%~45%,占消化门诊的20%~50%[1]。病因、发病机制未明[2],病程长、易复发[3]。现将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综述如下。1辨证论治王垂杰从肝论治。(1)肝胃不和证治以疏肝理气和胃,予自拟和胃冲剂(党参、柴胡、枳实、木香、厚朴等)加减;(2)肝胃郁热证治以疏肝泻热和胃,予四逆散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anctiomalDysPePcsia,FD)过去多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临床表现都出现过腹部或胸骨后胀痛不适、食欲不振、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属祖国医学“胃院痛”、“痞满”、“暖气”、“呕吐”等范畴。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2例,取得满意效果,观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女28例i占667%,男性14例、占33.3%;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7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25年;均以胃院部胀痛为主症;42例病例中60%来自门诊病人,40%系住院病人;其中胃肠造影39例,占928%,胃纤维镜检…  相似文献   

9.
胃运动功能障碍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人群中25%~50%曾出现胃运动功能障碍,其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满疼痛、嗳气、反酸、早饱、食欲不振等。胃镜检查无肿瘤、溃疡、糜烂等胃部器质性病变,综合检查也无胃外消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全身性疾病,因此临床上常把胃运动功能障碍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该病属中医“痞证”、“嘈杂”、“胃脘痛”范畴,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两脏,肝郁脾虚,胃失通降为其病机。近年笔者采用胃新胶囊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革 《国医论坛》1998,13(6):24-25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有顽固的消化不良症状,并排除消化性溃疡、返流性食道炎、胃癌、肝胆及胰腺等器质性病变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兹就辨治一得,谈谈点滴体会。l理气达郁,治肝安胃现代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复杂,主要病理变化为胃肠动力学障碍(排空延缓、胃十二指肠运动不协调),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精神因素为发生和加重的诱因,与中医饮食失节、清志失调的理论相合。肝为刚脏,性喜条达,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即“肝为起病之源,胃为受病之所”。治宜理气达郁,治肝安胃。例1:王某,女,30岁,1992年5月18日诊。患者…  相似文献   

11.
黄尧 《亚太传统医药》2010,6(7):182-183
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征候群,是由胃动力引起的疾病,包括胃蠕动不良引起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两种。目前仍然不能明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病因[1]。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原因复杂,以胃肠运动障碍、胃分泌异常、内脏感知过敏为主因,其它病因还在探索中。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河北中医》2006,28(4):F0004-F0004
石家庄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是以治疗食管、胃、肠、肝、胆、胰等各种消化系统疾病为主,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科室,以其良好的服务被河北省卫生厅评为“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近年来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调胃冲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研究”、“益胃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与实验研究”分别获得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施灸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的“胃穴”、“火降穴”为切入点,观察蒙医灸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对该病的组穴原理。方法:将28只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灸疗组;模型对照组和灸疗组大鼠采用挟尾激怒法制造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实验第7天造模成功后,灸疗组大鼠给予施灸因素,模型组大鼠给予与灸疗组大鼠同样抓取固定因素;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放免法测定胃排空率和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值。结果:治疗后,灸疗组大鼠胃残留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胃泌素(GAS)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胃动素(MTL)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蒙医灸疗“胃穴”、“火降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有促进胃排空作用;②蒙医灸疗“胃穴”、“火降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有提高作用,对血浆胃动素(MTL)的作用不显著;③对蒙医灸疗法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选穴与组穴方法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与病因的关系,为临床辨证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客观填写临床观察表,将调查结果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以脾胃湿热证、脾虚气滞证、寒热错杂证、肝胃不和证为主要证候;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与中医的“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按中医证候分类可分为多种证型,其发病与中医的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病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患者常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失眠等症状。2008年3月--2010年6月,笔者应用自拟解郁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60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136-1139
目的:为深入研究肝胃不和证的发生机制,提出从抑郁致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肝胃不和证的研究思路。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抑郁致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中医肝胃不和证在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相关性,以及脑肠肽变化与抑郁致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关系。结果:抑郁致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中医情志抑郁所致肝胃不和证在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上高度相似,且部分脑肠肽的改变同时存在于抑郁症与肝胃不和证的发病过程中,为肝胃不和证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结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基于抑郁致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肝胃不和证的相似性,可以从"脑-脊髓-胃"脑肠轴通路途径,深入研究中医肝胃不和证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动力学障碍为其基本发病机制。笔者采用降气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鸡矢藤、天胡荽等中草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32例,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结果表明:在辨证准确、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的保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疗效显著,对患者的自觉症状有明显改善。提示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相比西药治疗,中草药治疗效果更可靠,可以避免西医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病,邓贵成主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本文总结邓贵成主任在诊断疾病中,四诊合参尤重舌诊,中西互参避免贻误病情,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为胃失和降,和降法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基本治法,具体包括理气和胃、辛开苦降、分消走泄、温中和胃、养阴和胃、消除病理因素,心态调整应贯穿治疗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20.
胃痞是以胃脘部自觉痞满、外无胀急之形为其主症的病证,临床多见上腹部不适、胀气、饱胀、恶心、呕吐等。《伤寒论》述“但满不痛,此为痞”,《内经》称“痞、满、痞满、痞塞”等。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等。笔者在跟师临诊及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宗前人的经验,辨证施治,每获良效,现将治验3则,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