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红阳 《四川中医》1997,15(1):10-10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精华之一,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一般而言,脉与证应当合参,各种疾病常有其主要脉象,如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太阳伤寒病的脉浮紧、少阴病的脉微细、百合病的脉微数、疟疾脉弦等。仲景脉法,有其独到之处,仲景往往用几种复杂的脉象结合起来以阐释病机,有时以脉象代替证候,有时还依据脉象来指导治疗,根据脉象推断病情、判断预后、制定禁忌等。现将仲景脉法浅析如下;1.以脉象阐释病机《金医·腹满寒庙宿食病》曰;“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  相似文献   

2.
仲景故里     
张仲景故里穰东镇张寨村东南现立高3米、宽0.65米的“医圣张仲景故里”碑一通,1993年,穰东镇政府划该镇仲景路东端6600平方米,作为张仲景纪念地。外围筑1.5米高透景护拦墙,纪念地内建张仲景纪念塔及医圣宫。塔为齿形四柱,自下而上,逐渐收敛交合为顶。塔顶有转盘彩灯两层,共计塔高30米。塔内耸立10米高的医圣汉白玉塑金雕像,医圣右手握《伤寒杂病论》,左手持中药灵芝,像前设敬拜医圣台。  相似文献   

3.
"不寐"又称失眠,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不寐称之为"不得眠"、"不得卧"、"卧起不安"或"不能卧"等,其内容多分散于各条文中,本文拟就其论治不寐的内容分析如下。1以神机失用的不寐为主要表现,兼以其他神志病症此类不寐发病机制多为邪气侵袭人体,失治误治损伤人体气血阴阳;抑或素体本虚,脏腑阴阳失  相似文献   

4.
《伤寒杂病论》在诊脉部位上发展了"寸口诊脉法",且根据病情酌诊趺阳脉、少阴脉、少阳以及人迎脉;通过脉象阐述病因、明确病位、揭示病机、指导治疗、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伤寒杂病论》虽非脉学专著,但在脉象及主病理论上已初步形成体系,为中医脉诊学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次听胡希恕先生讲课,是1966年冬,其家住壅和宫东小平房,题目是《基于仲景著作的研究试谈辨证施治》。其主要内容发表于《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当其讲到: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一句话时,余感到最震惊,亦不甚理解。后经不断读胡老笔记,随着对其学术的了解渐渐深入,才逐渐理解其涵义,体悟此语的横空出世有划时代意义。并感悟一代一代后学之中有越来越的人认识此语的  相似文献   

6.
在《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对沉脉的描述十分丰富,原文中虽以沉脉为主,但在主症及辨证论治上却又有所不同。沉脉有生理病理之分,生理性沉脉见于肥胖之人,病理性沉脉主里亦主表;主阳虚,少阴多见;主水饮。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相关沉脉的条文进行浅析,以便探究平脉辨证之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李毅  刘艳 《吉林中医药》2009,29(10):912-913
《伤寒杂病论》对脉学极其重视,促进了后世脉学的发展:在诊脉中重视采用“寸口诊脉法”诊断疾病;诊脉方法多样化,针对不同疾病,采用不同诊脉方法;仲景脉学应用“阴阳学说”思想,认为脉诊以阴阳为纲;凭借脉象来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预后,并确立相应的治法,体现“脉证合参”的诊脉辨证思想;注重因人辨脉,人的体质胖瘦与脉象有一定关系;注重因时辨脉的思想,认为脉象受四时之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施彩红 《吉林中医药》2009,29(4):279-281
湿气袭人而为病,变化多端,症状各具,其中既有湿气侵犯人体上下、在内在外之别,又有夹风夹寒之辨,侵及部位不同,症状也各异。治湿之法无外发汗、利小便二法,但也有温脾、宣肺、补肾之不同。湿邪袭上方用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湿气中下方用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湿夹风寒、流于经络方用桂麻各半汤,湿气干脾方用白术茯苓厚朴汤,湿气干肺宜小青龙汤,湿气下移肾宜五苓散,流于肌肉宜麻黄茯苓汤,湿夹风寒、外中于表则因所夹之邪不同治法也各异。  相似文献   

9.
仲景运用甘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蓉 《四川中医》2001,19(11):12-13
张仲景是东汉末期一位杰出的医学大家,后人尊之为医中之圣,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为《伤寒杂病论》,其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份,其中用甘草方二百多个,今探其应用、配伍,用量、用法,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仲景方药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中医“经典”,其方剂被称为“经方”,作者仲景因此被誉为“医方之祖”。本文试就其制方用药的思路作一探讨。1大胆创新,奠中医方剂学之基础 查《内经》载方仅十三首,其中半夏汤在配伍、煎法和服法上已有一定的要求,针对疾病有缓急、远近、深浅的不同,而制奇、偶、大、小、轻、重不等之方剂进行治疗。居延汉简中有不少关于医药方剂的记载,真实地反映了汉代方剂学发展的水平[1]。仲景就是在那样的时代,“勤求古训,博览众方”,把中医药方剂学的基础奠定起来的。他在总结前人运用本草汤液治疗疾病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复杂的历史原因将《伤寒杂病论》一分为二,使本来外感与杂病统论的六经辨证局限于外感一隅,缩小了六经辨证的范围,妨碍了经方的运用,给研讨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增加了不应有的困难。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对仲景之书性质的认识上走了极大的弯路,如四版高校教材《伤寒论选读》尝谓“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既然定性是外感热病专论,六经辨证当然就只能辨外感而不适于  相似文献   

12.
王付 《河南中医》2008,28(1):4-6
从宏观角度看《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体系是理法方药俱备,但从微观角度看,《伤寒杂病论》理论体系则是详于辨证而略于用方,这无疑给临床用方治病带来诸多困惑和不便。研究《伤寒杂病论》,只有全面地系统地增补用方,才能构建《伤寒杂病论》完整的方证理论体系;只有使方证理论体系有机结合,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伤寒杂病论》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法是仲景创制诸多治法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也是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方向。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仲景活血化瘀法,弘扬仲景学说,文章通过梳理历代名医和现代研究对仲景活血化瘀法的论述,提出仲景活血化瘀法的应用特点:六经皆有瘀血病证,重视血水互患理论,擅用攻逐瘀血法、温通活血法及虫类药物。为临床活血化瘀方药的选择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仲景对脉学真正的贡献不只是在于书中所保留的各种详细脉诊法则与实例,而是承上启下地将中医脉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仲景肯定了《难经》独取寸口诊法简便准确的特点,虽然尚有三部诊脉法,但是在书中主要以寸口脉诊法为主,这为后世"独取寸口"的脉诊诊法奠定了主基调。其次,仲景之后的王叔和对于仲景的《伤寒论》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整理,王叔和在整理过程中必然对于《伤寒论》特色—脉学有相当深入的研究,而叔和的《脉经》也引用了很多《伤寒论·平脉法》和《伤寒论·辨脉法》的内容,仲景脉法对叔和脉法的影响亦是足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高雪  李春红 《江苏中医药》2019,51(12):79-80
东汉张仲景用麻黄治疗病症广泛,使麻黄的应用得到极大的发展。通过整理分析其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含有麻黄方剂的条文,以探求仲景应用麻黄的规律。发现仲景用麻黄主要治疗外感发热、咳喘、身黄、浮肿、肢节疼痛等病症,且同一病症根据不同病机,麻黄的配伍、用量不同,为拓宽麻黄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四川中医》2021,39(9):23-26
通过梳理阐释《伤寒杂病论》中肝胆病辨治相关条文和方证,以期启发临床辨治肝胆病的思维与方法。拟从肝胆病证的条文着手,分析肝胆病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总结阐发仲景辨治肝胆疾病的思维、立法与组方,发现仲景辨治肝胆病较为系统完备。仲景辨治肝胆病的辨证思维、立法组方均可以较好的指导临床,应当予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7.
赫忠朴 《中医药学刊》2006,24(4):742-743
张仲景所作《伤寒杂病论》中对大黄一药应用范围很广,特别是在与它药配伍的前提下,对虚实寒热诸证的多种证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探讨大黄的应用,能更好的了解仲景对大黄的配伍应用及组方思想,为临床扩大大黄应用范围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孙飞翔 《四川中医》1994,12(12):11-12
  相似文献   

19.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不仅首次记录了二十四种脉象的临床运用,而且又从舌本、舌苔、舌觉等方面记述了舌诊的临床价值,成为后世舌诊理论的雏形和基础。为了探求舌诊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舌诊理论的规律,谨就笔者学习所得,作一些温习性讨论。稽源溯,承古训,重视舌诊舌诊内容早在仲景之前即有论及。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疾舌”等字样。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阴阳脉死  相似文献   

20.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07,6(1):23-24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脉微”,在多数情况下是辨正气虚弱,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辨“脉微”则不是辨正气虚弱,而是以“微”字提示辨治疑难杂病或错综复杂病证或特殊病证,引导临证必须重视审脉求机,同时还提示辨脉必须全面地深入地进行研究、归纳与总结,以此才能正确理解仲景辨脉临床意义,于此例举数端,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