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外斜视V征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2例外斜视V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眼位变化和双眼单视功能情况,研究其具体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效果。结果治疗后142例患者中有90例(172眼)行下斜肌减弱术治疗;52例(104眼)外直肌后退术并行外移位术并肌止端向上移位术治疗,其中有30例(60眼)选择内直肌缩短术并肌止端向下移位术。术后患者的眼位恢复正位者126例,占88.7%,88例患者获得双眼单视功能,占62.0%。结论外斜视V征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通常采用下斜肌减弱术或水平肌止端移位术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的早期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对先天性外斜视患儿眼位的定性和定量检查,得出水平斜视及垂直斜视的度数,根据检查结果设计斜视矫正手术方案。结果38例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病人术前容易发现代偿头位。本组病人水平斜视角度15-45度合并单眼下斜肌亢进27例,双眼下斜肌亢进11例,全部病人在手术后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得到矫正。结论早期手术可使病人尽快获得双眼视功能,改善和治愈代偿歪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斜视A征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效果。方法根据46例斜视A征患者依据向上、向下25°注视时的斜视度变化,有无上斜肌亢进、亢进程度以及双眼视功能的状况、是否伴有内旋偏斜状况,行上斜肌减弱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所有患者原在位水平斜视行常规水平肌手术矫正术。观察手术前后的眼位、上斜肌功能及双眼视功能变化。结果 46例斜视A征患者中32例(70%)具有单侧或双侧上斜肌功能亢进。对无双眼视功能的斜视A征患者,上斜肌亢进达到或超过++,采用上斜肌减弱术:包括上斜肌断腱、上斜肌悬吊、上斜肌后徙;而双眼视功能良好,又未见内旋或上斜肌亢进程度≤+,用水平肌肉移位术。4组患者上下方25°斜视角差分别由术前(22.4±1.4)Δ、(22.8±1.6)Δ、(20.5±2.0)Δ、(21.2±1.6)Δ、变为术后(4.3±0.6)Δ、(3.8±0.8)Δ、(2.6±0.7)Δ、(3.2±0.8)Δ。结论斜视A征的主要原因是上斜肌亢进。手术应依据有无上斜肌功能亢进、亢进程度,有无内旋偏斜及双眼视功能情况。上斜肌减弱术及水平肌垂直移位术均是矫正斜视A征的有效可靠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廖瑜俊  殷小龙  邓燕 《江西医药》2010,45(6):576-577
目的探讨外斜视V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71例外斜视V征手术,观察手术前、后眼位的变化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 71例中有45例(86眼)行下斜肌减弱术。26例(52眼)行外直肌后退术并肌止端向上移位术,其中15例(15眼)行内直肌缩短术并肌止端向下移位术。术后眼位恢复正位63例(88.73%),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45例(63.38%)。结论外斜视V征的手术方法是根据病因不同,选择下斜肌减弱术或者水平肌止端移位术联合外斜视矫正术。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下直肌缺如在临床上是罕见的。我院于1997年2月20日收治一例先天性下直肌缺如的眼科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男,18岁。自幼发现右眼眼位不正,于1997年2月20日来我院眼科就诊。全身检查来见异常。眼科检查:双眼视力1.0,左眼为固视眼。双眼向前方注视时,右眼呈上斜位,眼球下转运动障碍。角膜映光法检查,右眼上斜25°,双眼前节无异常,直接检眼镜下眼底无异常。诊断为“右眼麻痹性上斜视”。局麻下行“右眼上斜视矫正术”,术中将右眼上直肌徒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80例(121只眼),在行外、内直肌手术时,把附着点进行上、下移位。结果 80例(121只眼)患者中43例的垂直斜度5°7°,把单眼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5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5.82±0.68)°,治疗效果很好,28例的垂直斜度8°7°,把单眼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5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5.82±0.68)°,治疗效果很好,28例的垂直斜度8°20°,把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620°,把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67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7.13±0.86)°其中8例的垂直斜度16°7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7.13±0.86)°其中8例的垂直斜度16°20°,欠矫。9例不伴有下斜肌异常的V型外斜者,其垂直斜度为8°20°,欠矫。9例不伴有下斜肌异常的V型外斜者,其垂直斜度为8°20°,把双眼的外直肌进行徙后并向上移位620°,把双眼的外直肌进行徙后并向上移位67 mm,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结论水平直肌移位在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和不伴有下斜肌异常V型外斜视有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洋  殷小龙  彭小维 《江西医药》2014,(12):1515-1517
目的:探讨儿童外斜V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60例外斜V征手术,观察手术前、后眼位的变化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60例中有49例(78眼)行下斜肌减弱术。11例(22眼)行外直肌后退术并肌止端向上移位术,其中6例(6眼)行内直肌缩短术并肌止端向下移位术。术后眼位恢复正位52例(86.7%),术后获得34例(56.7%)建立了双眼单视功能,8例(13.3%)获得立体视觉。结论儿童外斜V征的手术方法是根据下斜肌功能是否异常,选择下斜肌减弱术或者水平肌止端移位术联合外斜视矫正术,手术矫正利于以获得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不同斜视矫正手术对角膜形态及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2019-2022年于我院行斜视矫正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选取斜视矫正手术患者84例159眼,按斜视类型分为3组:共同性外斜组(52例,97眼)行外直肌后徙术,外斜V征组(19例,38眼)行外直肌后徙及下斜肌减弱术,共同性内斜组(13例,24眼)行内直肌后徙术。观察斜视患者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1周以及术后1个月角膜顶点3 mm、5 mm、7 mm范围角膜曲率值,采用SPSS 23.0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排除不能定期复查的患者及有眼科手术史的患者。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位眼科医师在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治疗。结果 共同性外斜组,角膜顶点3 mm范围内,术后1 d角膜曲率K1较术前有显著差异(P <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K1较术前均无明显差异(P> 0.05),角膜顶点5 mm、7 mm范围内,术后K1较术前均无显著差异(P> 0.05),角膜顶点3 mm、5 mm、7 mm范围内,术后角膜曲率K2较术前均无明显差异(P> 0.05)。外斜组,角膜顶点3 mm、5 mm、7 mm范围内,术后K1较...  相似文献   

9.
李敬伟  毕经香  郭新 《河北医药》2011,33(11):1639-1640
目的探讨根据眼底照相结果,指导选择手术方式,治疗无明显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斜视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利用眼底照相技术,观察眼球有无外旋情况,判定常规检查无明显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斜视患者斜肌功能是否亢进,将利用眼底照相技术判定为斜肌功能亢进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观察组行下斜肌切断术。术后第2天,眼底照相观察眼球外旋情况,术后6周检查手术矫正效果。结果复查眼底照相,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矫正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眼底照相技术指导无明显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斜视手术方式的选择,能够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程洋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6):165-166+169
目的:探讨斜视矫正术后屈光状态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2019-04~2021-04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40例斜视矫正术后发生屈光状态改变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期40例斜视矫正术后未发生屈光状态改变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查阅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导致斜视矫正术后屈光状态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手术方式、手术切口类型、术前斜视角度、晶状体变厚占比与未发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性别、年龄、青光眼、麻醉方式占比与未发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直肌手术、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术前斜视角度大、晶状体变厚均是斜视矫正术后发生屈光状态改变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斜视矫正术后发生屈光状态改变与内直肌手术、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术前斜视角度大、晶状体变厚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据此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以便减少斜视矫正术后发生屈光状态改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斜视矫正术是常见的小儿眼科手术,通过改变眼外肌的长度达到矫正斜视的目的。我院将静吸复合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比较其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疗效及适应症范围。方法对65例(75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根据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25例(29眼)垂直斜视度小于15△(三棱镜度)者,行下斜肌截除或后徙术;15例(15眼)垂直斜视度15△~20△者,行下斜肌截断前转位术;16例(22眼)垂直斜视度20△~25△者,行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术;9例(9眼)垂直斜视度大于25△,行下斜肌截除加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合并内外水平斜视者同时行水平肌的缩短或后徙术。结果治愈42例(49眼),治愈率65.3%(49/75);好转21例(24眼),好转率32%(24/75),无效2例(2眼),占2.7%。结论手术矫正垂直斜视度数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术>下斜肌转位术>下斜肌截除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在最小手术量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掌握手术技巧可以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孙建宁  刘珣 《江苏医药》2002,28(9):689-691
目的 探讨下斜肌断腱术与下斜肌前转位术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例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且垂直斜视角在20-25△的病例,分两组行下斜肌断腱术和下斜肌前转位术。结果 下斜肌断腱术组治愈率为40%,平均欠矫10△。下斜肌前转位术组治愈率为90%,平均欠矫5△。结论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继发中等程度下斜肌亢进,且垂直斜视角在20-25△之间的,更适合作下斜肌前转位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术前辐辏状态与同时视及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54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检查辐辏及同时视,术后检查残余斜视角及同时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有无辐辏的两组患者在同时视方面有显著差异。手术可使更多术前无辐辏且无同时视患者术后获得同时视。结论 术前辐辏检查可快速评价术前双眼同时视功能,无辐辏且无同时视的患者应及时手术,以期达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15.
李宪武  关卫卫 《云南医药》1996,17(4):295-296
V型斜视伴下斜肌肉亢进的手术治疗李宪武,关卫卫V型斜视常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而A型斜视则常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现将我科近年手术治疗的11例伴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例患者中,男4例,女7例;年龄5~15岁,内斜V征4例,外斜V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上斜肌麻痹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其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总结53例双上斜肌麻痹患者,男29例,女24例。年龄13个月~20岁,平均6.8岁,用角膜映光法及三棱镜遮盖法测量斜视角,所有患者除有垂直斜视外还有不同程度的水平斜视。检查眼外肌功能均有继发性下斜肌亢进,并测量亢进程度。46例做双眼视功能检查,仅5例有I级双眼视功能。手术按下斜肌亢进程度行下斜肌后徙术,并考虑了下斜肌有外转作用,设计水平手术时增加矫正4°~6°的内斜。结果术后眼位观察:以水平斜视角<10°,垂直斜视角<5°为满意,疗效满意者47例,术后建立起I级视功能的34例,其中,建立了III级视功能22例。结论双上斜肌麻痹在临床上较单侧性少见,诊断时需全面检查眼位、眼外肌功能并辅助眼底镜检查及眼底照相,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不仅可以矫正眼位和代偿头位,还可建立起正常的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对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及手术治疗,按年龄、融合功能,斜视类型行不同术式,如单眼外直肌后徙术、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单眼内直肌缩短+外直肌后徙术、双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术,并对术后的眼位及融合功能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完全正位(≤5△)者95例(59.55%);轻度欠矫(≥10△)者34例(20.24%);明显欠矫(≥20△)者16例(9.52%);轻度过矫(≤10△)23例(13.69%);总有效率90.84%。术前无融合功能125例,术后有38例建立了双眼单视功能。结论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很重要,早期手术对恢复双眼视功能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DVD)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鹿邑县人民医院眼科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间不合并下斜肌亢进患者行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合并下斜肌亢进者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两种术式治疗43例(70眼)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43例(70眼)DVD患者中,60眼临床疗效满意,近期疗效满意率为85.71%,10眼治疗后好转(14.29%),远期疗效满意率为82.86%,未发生治疗无效病例。结论不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行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及对伴有下斜肌亢进DVD患者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敬伟 《河北医药》2011,33(14):2151-2152
目的探讨V征斜视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V征斜视患者75例,依据三棱镜检查结果、是否存在下斜肌亢进以及亢进程度确定手术方案,术后回访6~12个月。结果下斜肌切除术,亢进3例(5.08%),外直肌切断术亢进1例(11.11%),上直肌切断术亢进0例。下斜肌切除术、外直肌切断术及上直肌切断术间亢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46例患者无视功能,其中33例术后恢复视功能,经治疗后视功能正常62例,其中1度视功能19例,2例视功能13例,3度视功能30例。结论针对V征斜视病症,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控制手术适应证,矫正斜视眼位,尽早建立视功能,最终达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下斜肌前转位(anterior tran-sposition of inferior oblique muscle)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的疗效。方法伴用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患者9例(12只眼)。术后随访0.5~6个月,评价斜视度数和眼肌功能。结果术前DVD平均19.7PD,术后平均3.6PD。术前下斜肌功能亢进3+和2+各6只眼,术后仍有2只眼(16.7%,2/12)下斜肌功能亢进,但为1+。无任何患者主诉原在位时有复视或垂直斜视,术后1只眼(8.3%,1/12)有轻度上转受限。结论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