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起搏器的治疗已日臻成熟,成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晚期心力衰竭及心肌病等的重要治疗手段,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起搏器植入术后要求长时间卧床,以避免电极移位、出血和血肿等并发症,但长时间卧床易导致患者舒适度下降。为保证术后患者的舒适,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术后的卧床时间、体位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就起搏器植入术后卧床时间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卧床时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栓塞是起搏器植入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1] ,为此 ,我们探索了新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 133例择期行心脏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的病人进行 2种护理方法比较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8月 ,我院心内科择期行心脏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的病人 133例 ,年龄 2 0~ 94岁。其中安装VVI型 5 5例 ,男 2 8例 ,女 2 7例 ;DDD型 6 9例 ,男 35例 ,女 34例 ;AAI型 2例 ,男 1例 ,女 1例 ;DDDR型 3例 ,男 1例 ,女 2例 ;VVIR型 4例 ,均为男性。1 2 方法将所有病人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 2组 ,实验组 6 8例 ,…  相似文献   

3.
朱秀兰  冷敏崔岩 《护理研究》2007,21(5):1260-1261
[目的]探讨安装起搏器病人术后卧床时间。[方法]实验组术后4h~6h取半卧位,12h后下床活动。对照组术后卧床3d~7d,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拆线时间提前,术后病人腹胀、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起搏器置入术后缩短卧床时间,有利于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芳  俞申妹 《现代护理》2002,8(5):351-351
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我科自1986年1月~1999年8月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患者613例,现就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13例,其中男288例,女325例。年  相似文献   

5.
李保华  吴金风 《现代护理》2005,11(11):843-844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因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由于经股动脉穿刺,且术中应用大量肝素抗凝,术后穿刺局部血管出血、血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外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报道:PCI后由于积极的全身抗凝,血管并发症可以见于多达14%的患者,需要外科手术修复者为3.5%,因而术后股动脉穿刺处不仅需要有效的压迫止血,患者还须下肢制动,绝对卧床。绝大部分病人卧床期间出现腰酸、背痛;腹胀;失眠;排尿困难诸多不适,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对术后卧床时间、卧位及早期活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工心脏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组成。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将一脉冲发生器通过电极与内膜相连,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频率,振幅的电脉冲,通过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起搏点发放冲动,使心脏有规律的收缩,所以当心脏起搏点功能失常或心脏系统有严重病变时应用起搏器可达到人为地控制心率,维持心脏:“泵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秀兰  冷敏  崔岩 《护理研究》2007,21(14):1260-1261
[目的]探讨安装起搏器病人术后卧床时间。[方法]实验组术后4h~6h取半卧位,12h后下床活动。对照组术后卧床3d~7d,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拆线时间提前,术后病人腹胀、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起搏器置入术后缩短卧床时间,有利于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1例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后观察护理回顾性总结。结果31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为预防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首先要做好患者术后各项观察及护理工作,应用监测手段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先兆,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之一。院自2001年至2004年共为5例老年患者安装了永久心脏起搏器,跟踪回访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62~76岁,平均年龄67岁,心动过缓病程0.5~2年。诊断病态窦  相似文献   

10.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是采用微电子技术,模拟心脏电激动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脉冲暂时或长期地刺激心脏,使之发生激动,帮助心脏恢复跳动,从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由于起搏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起搏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拓宽,已逐步探索成为快速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对缩短白内障手术时间,加快病人周转的作用。方法将程序化护理前后,内江和雅安两地共630例白内障病人的手术时间和术后视力作对比研究,分析程序化护理对手术质量和手术速度的影响作用。结果2组病人术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31±0.082),(0.33±0.067),2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5,P〉0.05);实验组每台平均时间为(17.0±1.1)min,对照组为(27.2±2.9)min,程序化护理组明显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24,P〈0.01)。结论术前准备充分,统筹安排,术中程序化操作,默契配合,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加快病人周转,提高白内障防盲手术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卧位是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姿势。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增进患者的舒适程度,是护理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具体表现。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CI)是诊断治疗冠心病的新技术,其具有创伤性小、安全,疗效肯定,成功率高的特点[1]。PCI术后常规需绝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raden压疮风险护理记录单在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本科收治的卧床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2月~2011年2月50例卧床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防压疮护理,试验组采用Braden压疮风险护理记录单对卧床患者评估评分后实施防压疮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raden压疮风险护理记录单的使用能有效降低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保障卧床患者的皮肤安全。  相似文献   

14.
缩短肝移植病人术中复温时间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春英 《天津护理》2005,13(4):190-191
目的:缩短肝移植病人术中复温时间,减少低体温的合并症。方法:将11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新肝植入血管吻合成功开放时,用41~43℃的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新肝及腹腔,冲洗时间持续8~10min,冲洗液量约2000mL。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不进行温盐水冲洗。结果:复温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采用新的护理方法,有效地缩短了肝移植术中复温时间,减少低体温合并症,促进肝移植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图文式健康教育手册在卧床患者家庭护理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卧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陪护人员与患者采取一对一陪护,相应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观察组出院前3d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健康状态和需求,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结合图文式健康教育手册,给患者及陪护人员讲解、演示、指导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并落实家庭陪护人员对照实施;对照组给予口头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指导。出院后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家庭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观察组压疮、坠积性肺炎、便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P0.05)。结论在出院健康教育指导中应用图文式健康教育手册能提高陪护人员的家庭护理技能,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家庭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卧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预警干预护理在预防骨科卧床患者褥疮发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雪梅  蒙小燕 《现代护理》2006,12(4):315-316
目的 探讨预警干预护理对预防骨科卧床患者褥疮发病中的疗效。方法 应用Braden评分法预测骨科卧床患者褥疮发病的潜在危险度,根据分值进行分层护理,观察预警干预护理与传统分级护理对于褥疮发病情况及各分期比例的差异。结果 296例预警干预护理惠者中有4例发生褥疮,其中Ⅰ期3例,Ⅱ期1例,而288例传统分级护理患者中有12例发生褥疮。其中Ⅰ期6例,Ⅱ期4例,Ⅲ期2例,预警干预组褥疮的发生率及各分期所占比例均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采用Braden评分法的预警干预护理能有效减低骨科卧床患者褥疮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卧床体位及卧床时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卧床体位及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术后采用低过敏弹性粘贴固定绷带包扎穿刺点,术侧肢体可微弯曲,取抬高床头15~30°或任何舒适卧位交替,术后4h下床活动;对照组术后采用弹性绷带包扎穿刺点,并且用1kg砂袋压迫6h。术侧肢体伸直平卧8h后下床活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除恶心及食欲差外,其他不良反应皆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故实验组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总体而言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的护理方法缩短了患者手术后卧床时间,减少了术后不适及胃肠道不良反应,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穿患者术后不同卧床时间与穿刺部位出血、疼痛与患者血压、脉搏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出较有效的卧床时间,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住院经骨髓穿刺术患者共135例,共行骨穿135次。按卧床时间30、60、90、120min分成4组,观察骨髓穿刺部位出血面积大小、疼痛程度与患者血压、脉搏情况。结果不同卧床时间与穿刺部位出血、疼痛与患者血压、脉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穿术后卧床30min就能达到避免骨穿术后出血、疼痛。并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提高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黄萍 《现代护理》2007,13(8):2069-2071
目的探讨骨穿患者术后不同卧床时间与穿刺部位出血、疼痛与患者血压、脉搏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出较有效的卧床时间,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住院经骨髓穿刺术患者共135例,共行骨穿135次。按卧床时间30、60、90、120min分成4组,观察骨髓穿刺部位出血面积大小、疼痛程度与患者血压、脉搏情况。结果不同卧床时间与穿刺部位出血、疼痛与患者血压、脉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穿术后卧床30min就能达到避免骨穿术后出血、疼痛。并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提高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便秘是诱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的重要原因,而长期反复便秘还可导致肛裂,肛周脓肿等疾病,在临床上已得到了高度重视。为了解白血病患者便秘的发生情况,本研究对白血病患者便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科2003年8-11月收治白血病患者276例,其中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90例,男54例占60%,女36例占40%,年龄11~76岁,平均年龄(36.4±14.5)岁,住院时间3~46d,平均住院(22.5±10.5)d;白血病强化186例,男93例占50%,女93例占50%,年龄11~70岁,平均年龄(35.7±14.1)岁,住院2~21d,平均住院(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