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免疫状态的影响,分析其在免疫调理中的合理性.方法 46例脓毒症、18例MODS患者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SSC经典治疗,治疗组则给予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免疫调理疗法,进入程序时及治疗结束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IL-6、IL-10含量.结果 脓毒症治疗组IL-6、IL-10明显下降,与脓毒症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将仅给予SSC经典治疗的对照组分为存活亚组和死亡亚组,其中存活亚组IL-6、IL-10在后期均下降,与死亡亚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MODS治疗及对照组治疗前后IL-6、IL-1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能够均衡下降脓毒症炎症/抗炎介质的水平,调整脓毒症免疫状态,但对MODS患者的免疫调理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T辅助细胞(Th)极化趋势的影响及对脓毒症免疫调理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在广州军区总医院ICU就诊的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经典SSC治疗,治疗组在SSC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并将对照组按照治疗28d时的生存状态进一步分为死亡亚组和存活亚组.于第1天(给药前)和第10天留取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T细胞亚群,半定量分析其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表达情况.同期选取1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结果 治疗组第10天时CD4+ T细胞内IFN-γ和IL-4阳性表达率与给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而IFN-γ/IL-4比值与给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第10天时CD4+ T细胞内IFN-γ和IL-4阳性表达率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患者中,IFN-γ阳性率在存活亚组呈低水平,且在治疗前后呈下降趋势;在死亡亚组呈高水平,在治疗前后亦呈下降趋势.IL-4阳性率在存活亚组呈下降趋势,在死亡亚组呈上升趋势.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IFN-γ、IL-4比例失衡,调整机体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HLA-DR+/CD14+)对老年创伤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HLA-DR+/CD14+、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为入科第一天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HLA-DR+/CD14+与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APACHE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HLA-DR+/CD14+、PCT、CRP、APACHEⅡ评分对老年创伤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27.38±8.68)显著高于存活患者(17.49±6.25,P=0.000),HLA-DR+/CD14+(37.70%±13.96%)明显低于存活患者(59.80%±18.02%,P=0.000).创伤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26.16±8.44)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17.90±7.04,P=0.000);HLA-DR+/CD14+(38.61%±14.48%)则明显低于非脓毒症患者(59.79%±18.17%,P=0.000);PCT(34.45±68.29)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4.25±8.26,P=0.003);CRP(129.88±103.25)亦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76.04±73.48,P=0.01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LA-DR+/CD 14+与ICU停留时间呈负相关(r=-0.304,P=0.008),与总住院时间无相关性(r=0.188,P=0.106),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559,P=0.000).HLA-DR+/CD 14+对老年创伤脓毒症发生预测的AUC为0.807(SE=0.051,95%CI0.706~0.907,P=0.000),最适诊断界点为40.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0%和60.0%.PCT对老年创伤脓毒症发生预测的AUC=0.714(SE=0.063,95%CI 0.591~0.837,P=0.003),最适诊断界点为1.01ng/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0%和65.0%.HLA-DR+/CD 14+预后预测的AUC =0.813 (SE=0.049,95%CI0.716~0.910,P=0.000),最适诊断界点为36.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1%和50.0%.APACHEⅡ评分对老年创伤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的AUC=0.825(SE=0.052,95%CI 0.724~0.926,P=0.000),最适诊断界点为2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1%和65.0%.结论 老年创伤患者外周血HLA-DR+/CD 14+低提示其潜在的免疫功能低下,可作为老年创伤脓毒症发生和预后不良的理想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IL-6及外周血单核细胞mCD14、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脓毒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选择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6的浓度,流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mCD14、HLA-DR表达,同时记录ApachⅡ评分和死亡率。结果强化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ApachⅡ评分及死亡率均明显降低,单核细胞mCD14、HLA-DR表达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结论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更好地抑制机体的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胸腺肽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免疫调理作用。方法选取30例严重烧伤患者(其中15例除常规治疗外还应用胸腺肽治疗),分别于伤后3、7、14、28天抽取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1(IFN-1),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单核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结果接受胸腺肽治疗的患者血浆IFN一叫水平升高持续至停药后较长的一段时间,未接受胸腺肽治疗的患者IFN-1水平几乎测不出。接受胸腺肽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胸腺肽治疗的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伤后7、14、28天接受胸腺肽治疗的患者单核细胞HLA—DR较未接受治疗组高。结论胸腺肽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脓毒症是由于病原体侵入体内,由其毒素引致对组织器官有害的剧烈炎症的一组综合症状.它并不能称为疾病,但由于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被透彻地阐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很高.对脓毒症的研究已进行得很广泛和深入,很多学者已注意到在其发病机制中免疫功能的混乱殊为重要,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免疫功能的"不和谐"现象,既存在剧烈的炎症反应,同时又出现免疫抑制.当机体受到猛烈袭击时,大量的补体通过旁路途径裂解而产生过敏毒素C5a.后者抑制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功能,因而突增患者易感性.病原体在感染后释放出的毒素却抑制了中性白细胞的凋亡,其结果是大量已浸润入感染组织的中性白细胞不能凋亡和脱颗粒,释放大量的蛋白酶和氧自由基,使炎症反应加剧和持久.同时由于晚期促炎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介入,更使炎症加剧.其时皮肤内的大量的树突状细胞由于广泛深度烧伤而被毁,脾脏内的树突状细胞也因炎症反应而丢失,抗原呈递功能极度降低.更由于体内淋巴细胞发生大范围的凋亡,因此天然免疫功能显著抑制.一方面是剧烈的炎症反应,另一方面是免疫功能抑制,形成免疫不协调或"不和谐".根据这些现象进行应用乌司他丁和α-1胸腺肽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治疗,由于前者具有抑制炎症及蛋白酶的功能,而α-1胸腺肽提升抗原呈递功能和抑制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因此获得可喜的治疗结果,死亡率显著降低,APACHEⅡ和Marshall评分降低.良好的治疗证明了上述的观点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影响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在两组患者入院当天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第10天分别检测血清TNF-α、IL-6,并比较其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TNF-α及IL-6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及第10天,实验组患者的TNF-α及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降低TNF-α及IL-6,提示TNF-α、IL-6可能参与了COPD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毕珣  赵丽婷  乔爱军 《武警医学》2007,18(2):116-118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对卒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卒中40例,随机分成谷氨酰胺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谷氨酰胺组每日分2次口服L-谷氨酰胺10 g,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安慰剂,实验期7 d,于给药后第8天分别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1次,检测免疫功能指标:外周静脉血IgA、IgM、IgG,外周静脉血CD3+细胞比例、CD4+细胞比例、CD8+细胞比例以及CD4+/CD8+,外周静脉血IL-2、NO、TNF-α含量.结果 谷氨酰胺组患者外周静脉血IgA、IgM、IgG浓度,外周静脉血CD3+、CD4+、CD4+/CD8+比例,外周静脉血IL-2、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谷氨酰胺对卒中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严重创伤后感染所导致的脓毒症及其并发症是当今世界治疗的难题,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创伤患者机体反应性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创伤并发症早期诊断的候选标志物。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通过影响Th1/Th2细胞的平衡以及介导CD8+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进而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创伤脓毒症的免疫反应并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基于BTLA基因多态性与创伤后脓毒症发生及发展紧密相关,可能为创伤患者个体化诊疗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就BTLA基因多态性与炎症免疫调控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危重症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阻断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急危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13分,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血必净治疗组(简称治疗组,60例),观察入院后第1、3、7、10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含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APACHEⅡ分值,ICU住院天数、病死率、发生MODS例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3、7、10天血清TNF-α、IL-1β及IL-6水平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第3、7天C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第3、7、10天血WBC、BPC、ALB、Tbil、Cr及AL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器官衰竭率、病死率、住ICU天数及第7、10天APACHEⅡ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抑制血浆内毒素产生,下调促炎介质TNF-α、IL-1β及IL-6水平,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注,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阻断SIRS恶性发展及MODS形成。  相似文献   

11.
远航对海员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远航对海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集 45名远航海员的血样 ,测定体液免疫指标 IL-4、IL-6和免疫球蛋白 Ig A、Ig M、Ig G;细胞免疫指标 IL-2、IFN-r;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IL-1 2、TNF-α。分组观察上述指标航行前、后的变化。结果  (1 )体液免疫 :IL -4、IL -6航后比航前降低非常显著(P<0 .0 1 ) ;航后免疫球蛋白 Ig A、Ig M升高显著 (P<0 .0 5) ;(2 )细胞免疫 :IL-2航后较航前升高非常显著 (P<0 .0 1 ) ;(3 )非特异性免疫 :TNF-α航后较航前升高非常显著 (P<0 .0 1 )。结论 远航对海员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 ,但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李磊 《创伤外科杂志》2010,12(4):289-292
目的有关创伤与免疫的研究始于1970年,经历了现象描述的起始阶段,创伤免疫抑制及其机制的初级阶段,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发展阶段,以及当前的创伤后免疫调理防治脓毒症的第四阶段。对于脓毒症的免疫调理策略应把握"堵"、"疏"兼顾的原则,既对脓毒反应的启动采取拮抗的防治措施,又着眼于提高机体抵抗力,特别是提高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早期以"堵"为主,晚期以"疏"为主,同时注重动态调整机体最佳的应激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0例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50000 U/kg,1次/d,连用3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第2天、第3天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变化。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TNF-α、IL-6和IL-8水平无差异。治疗后乌司他丁治疗组的TNF-α、IL-6和IL-8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 iO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抑制机体炎症介质的产生,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早期应用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中暑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重症中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15例,另设健康对照组(n=8).比较两组中暑患者人院时的年龄、性别、发病至接受治疗的时间以及APACHEⅡ评分等基线情况的差异,以及人院后第0、3、5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Murray评分和氧合指数的差别,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与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炎症介质的浓度,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肺泡巨噬细胞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表达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人院时的年龄、性别、发病至接受治疗的时间以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5天,乌司他丁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Murray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而氧合指数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BALF及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的TNF-α和IL-6浓度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肺泡巨噬细胞TREM-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或P<0.05).乌司他丁组重症中暑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或P<0.05),但28d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重症中暑急性肺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乌司他丁调控重症中暑肺泡巨噬细胞的炎症分泌活性及TRE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高龄肿瘤患者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皮下注射胸腺肽α1注射液1.6 mg,每日1次,连续14~21 d;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和NK细胞阳性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并观察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肝功能改变、严重感染发生情况、患者生活状态改变等临床疗效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用药后CD3+、CD4+、和NK的阳性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实验组用药前和对照组用药后水平(P<0.05);而临床疗效指标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α1对高龄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35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发生脓毒症分为创伤组(22例)和脓毒症组(13例),选择9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Treg比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清IL-4、IL-6、IL-10、IL-17A、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γ(IFN-γ)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Th17/Treg比值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结果 创伤组Th17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 17/Treg比值较对照组稍低(P<0.05);而脓毒症组外周血Th17比例和Th17/Treg比值显著高于创伤组和对照组(P<0.01).脓毒症组血清TGF-β、IL-6及IL-23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脓毒症组与创伤组比较血清TGF-β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清IL-6、IL-23含量明显高于创伤组(P<0.01);脓毒症组血清IL-17含量明显高于创伤组和对照组(P<0.01).脓毒症组RORγt mRNA水平表达高于创伤组和对照组(P<0.01). 结论 Th17/Treg失衡与创伤脓毒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其中试验组患者在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的同时予以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的同时予以生长抑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1 d及治疗第3、7天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除治疗第3天,对照组患者hs-CRP水平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组内两两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7天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天,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可减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邓志云  何效东  赵晓雷  崔泉  杨毅 《人民军医》2014,(10):1087-1089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SAP 64例,随机分为CRRT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包括液体复苏、禁食、制酸、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及对症、静脉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CRRT,分别于入院时、第1天、第4天、第7天和第10天抽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Ⅱ(APACHEⅡ)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第4天、第7天、第10天TNF-α和内毒素水平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第7天、第10天IL-6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10天IL-1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4天、第7天、第10天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RT能有效降低SAP患者血清中TNF-α和内毒素水平,下调IL-6和IL-18的表达和合成,减轻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和维护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肝移植术后炎症、免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解放军81医院肝移植中心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的患者36例,前瞻性随机分为鱼油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术后第2天开始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共6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2、5、8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细胞因子(IL-1 β、IL-2、IL-6、IL-10、TNF-α)、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亚群(CD4+、CD8+、HLA-DR+);观察和记录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等.结果 两组肝移植术后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术前.鱼油组术后IL-1 β、IL-2、IL-6、TNF-α水平显著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第5天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8天IL-10及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LA-DR+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鱼油组(16.7%)显著低于对照组(55.6%,P=0.035).两组围术期死亡率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鱼油组术后重症监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9±1.9、28.6±7.2d)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8±3.1、35.7±10.6d,P=0.034,P=0.024).结论 ω-3鱼油脂肪乳可纠正肝移植术后过度的炎症反应,恢复促炎/抗炎因子平衡,调整细胞免疫状态,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动态观察脓毒症休克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CD14~+)的表达,评价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免疫状态。方法选择2016年3—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最终结局是否病死分为存活组(n=27)与病死组(n=13)。分别抽取两组患者入院1、4、7 d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A-DR~+/CD14~+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脓毒症相关性器官衰竭(SOFA)评分。结果动态监测第1天,两组的HLA-DR~+/CD14~+及SOF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动态监测第4天开始,存活组HLA-DR~+/CD14~+高于病死组(P<0.05),SOFA评分低于病死组(P<0.05);动态监测第7天,病死组HLA-DR~+/CD14~+较存活组明显下降(P<0.01),SOFA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两组SOFA评分与HLA-DR~+/CD14~+呈负相关(P<0.01)。结论 HLA-DR~+/CD14~+持续低表达,说明脓毒症休克患者可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其可能是脓毒症休克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对评价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免疫状态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