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跃廷 《大家健康》2013,(16):62-63
目的:对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研究,探讨提高血液标本质量的方法,以减少误差,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期间送检的1024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的1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整理并统计后分析造成其不合格的原因,并观察检查的效果。结果:不合格的血液标本有156例,占全部1024份血液标本的15.2%。其中凝血标本87份,占不合格标本的55.8%;溶血标本36例,占23.1%;标本量不足的标本31例,占19.9%;标本错误2例,占1.3%。结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对结果的影响是十分显而易见的,而检验结果的不准确会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不好的影响,造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保证血液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否则,血液标本不合格不仅会无法获得正确的检验结果,还会耽误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史兴军 《当代医学》2014,(28):74-75
目的选择不合格的40份临床血液常规试验标本,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景德镇市中医医院40份不合格血液样本相关资料,总结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相关措施,对不合格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不合格原因多为凝血相关,所占比例高达67.50%,其余不合格原因还包括受到药物影响、溶血、样本延迟送检等,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在实施血液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完成操作,尽量降低上述不合格因素发生率,保障临床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确保临床医生获得可靠诊断及治疗依据,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临床血常规标本凝血的影响因素、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我院2013年9-12月共收集血液标本2 786份,对其中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凝血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凝血的影响因素、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结果:本次收集的血液标本2 786份中,血清1 838份(65.97%),血浆724份(25.99%),全血224份(8.04%),其中不合格标本中出现凝血21份,占0.75%。依据凝固产生原因分析:患者的生理因素16份(76.20%),试剂因素2份(9.52%),仪器因素1份(4.76%),人为因素2份(9.52%)。结论:严格执行临床检验等规范,积极消除影响因素,才能够准确地、可靠地反映出患者等情况,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验收确定为不合格的444例临床血液标本的信息,对其分类记录整理,分析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结果收集的444例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中,不合格主要原因有血凝、标本量少、标本容器选择错误,分别占不合格标本数的41.22%、30.86%、19.14%,其次为病人信息不符、超过规定时间送检、溶血、标本采集不规范、疑似标本污染、脂血等共占8.78%。结论医务人员在血液标本采集、送检工作中的操作规范性还需增强,以保证标本合格性,使检验结果能更好的服务临床。  相似文献   

5.
何敏  何婧婷 《当代医学》2014,(29):49-50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以及相应的优化措施。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血液检验不合格标本102份,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常规检验标本26份,生化检验标本23份,凝血功能检验标本20份,血沉检验标本14份,免疫检验标本7份,交叉配血标本6份,其他检验项目标本6份。结论早期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因素相对较多,临床应加强管理,以减少不合格因素的干扰,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临川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方法对某市中医院2015年3至8月份收集的5000份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分析和统计。结果 5000份血液中,样本中,全血有1250(25%),血清1500份(30%),血浆2250份(45%)。其中检验结果为不合格的有259份(5.2%),不合格的原因有样本量太少不达标(27%),溶血(12.8%),抗凝不全(20.4%),凝血(11.5%),容器不合适(6.7%),送检不及时(6.7%),同侧采集(6.4%)标签不当(3.2%),受检人准备的不足(5.0%),标本污染(0.3%)。在检验过程中保证采集检验人员由专业人员完成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严谨性,血液采集正确。并对于不合格的要详细记录原因。结论实验过程血液的采集、检验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保证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素质及技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方法选取74份经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标本,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检验,发现导致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因素有:标本有凝块、溶血、存放时间过长及抽血量过多或过少等。本组中,标本出现凝块30份(40.5%),标本放置时间过长21份(28.4%),标本发生溶血13份(17.6%),抽血量过多或过少7份(9.5%),姓名与化验单不符合3份(4.1%)。结论在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个操作环节,以提高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标本不合格原因和正确的采集方法,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2008年1~7月所收到我院住院病人的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标本39657份,不合格标本496份,占1.25%;尿液标本3570份,不合格标本36份,占1.00%;粪便标本357份,不合格标本11份,占3.08%;胸腹水、脑脊液标本279份,不合格标本7份,占2.51%,痰标本205份,不合格标本10份,占4.87%。结论: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标本的采集至关重要。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就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保证采集标本的正确,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合格血标本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送检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血液标本6 400份,其中不合格标本384份(6%),不合格原因分别为:溶血104份(27.1%),凝血52份(13.5%),血液标本量不准200份(52.1%),其他28份(7.3%)。结论: 血液标本量不准,溶血、凝血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采血者业务学习,严格操作程序,提高责任心,就完全可以避免不合格标本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不合格血标本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不合格血标本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检验师接收护士的送检的标本时,判断标本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登记,注明不合格标本的原因,通知临床科室再次采集合格标本.结果 本组收集血液标本6400份,其中不合格标本384份,占6%.不合格原因为:溶血104(27.1%)份,凝血52(13.5%)份.量不准200(52.1%)份,其他28(7.3%)份.结论 临床护士的工作失误导致的不合格血标本常见,其原因多是知识、责任心等方面,只要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操作程序、提高责任心,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类不合格标本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检测所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不合格血液检测标本产生的原因。结果经分析原因,采取规范采血操作流程,选择正确的采血时间及体位,严格掌握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加强检验科与护理部沟通,按照要求及时送检等措施后,血标本合格率占到99%。结论临床血液检测标本采集时要严格按照检验分析前操作流程和检验要求,运送要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的主要原因和降低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率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1236份血液标本,统计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份数,分析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的原因,对比复查前后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各项指标,探究应对措施。结果 1236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血液标本61份,不合格率为4.9%。标本受到污染、标本呈凝固状态、未准确采血、未及时送检、采集量少、受检者未充分准备均为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的主要原因。结论要进一步加大血液标本质量的控制力度,在掌握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常见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应优化措施的实施来进一步降低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出现率,以使血液标本的检验准确性得到提高,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检验科接收的体液标本共3533份,统计不合格体液标本的数量,从体液标本采集、保存、送检等各个环节分析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结果导致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如标本采集量不符合要求、标本受到污染、标本凝固、受药物影响、送检不及时等。结论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标本采集、保存、送检等工作,提高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力度,以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该院实验室验收不合格血液标本276份,对其临床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不合格标本出现的原因与对策。结果该组276份不合格标本中来自5359份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为5.15%,276份不合格标本中包含有样本量少75份,抗凝不全标本56份,溶血标本32份,凝血标本27份,送检不及时导致样品不合格26份,容器不当标本13份受检者准备不足导致标本不合格16例,标签不合理样品16份,标本污染15份。结论导致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相关医务工作者应做好预防对策,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出现率,提高临床检验工作质量,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马光   《中国医学工程》2015,(1):158+162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在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优化的对策。方法采集血液标本800份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导致其不合格的原因。结果不合格的标本有78份(9.8%),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样本量不足(7份)、容器不当(5份)、溶血(25份)、凝血(33份)、其他原因(8份)。结论从事检验血液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做好检验中的每一个细节,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化管理体系,从而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血液不合格标本的原因,通过采取相应对策,提高临床血液标本的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不合格血液标本1000份,其中80份标本不合格,不合格率为8.00%,其中凝血占40.00%,依次是溶血、容器不当、样本量不足等。结论:规范临床采血及相关流程,加强采血人员的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可降低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出现,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血液标本采集及运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8份不合格血液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28份不合格标本中,溶血或凝血的占46.43%、脂血的占14.29%、采血量不足的占17.86%、送检不及时的占7.14%、抽错试管的占3.57%、其他原因占10.71%.结论 护理人员认识到血液标本采集及运送的质量是实验室前质量的重要部分,正确采集及运送血液标本,有效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了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将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的500份血液标本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将这500份血液标本送到检验科进行检查,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血液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出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通过检测结果发现,在这500份送检血液标本中,有24%的血液标本不合格,25%血液标本因为血液标本凝固而检测不合格;25.00%的血液标本因为送检时间的不及时而不合格;20.83%的血液标本因为含量不足导致不合格;12.5%的血液标本在采集过程中由于采集不规范导致不合格;其中标本受到污染以及患者自身因素所占不合格比例都是8.33%。结论导致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比较多,需要加大对血液标本质量的严格控制,针对不同的血液检验不合格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降低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出现率,提高血液标本检测的质量以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姜岩涛 《吉林医学》2013,(26):5504-5505
目的: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不合格血液标本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取3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采集,通过检验、分析,判断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并探讨具体有效的措施。结果:经过检验分析,在30例送检的不合格血液标本中,不合格的原因分别有:凝血7例,溶血6例,错用抗凝4例,血液标本量不准5例,缺项或姓名不符合2例,申请单与标本不一致1例,送检延迟1例,其他4例。结论:凝血、溶血、血液标本量不准等是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严格执行操作程序,提高采血者责任心,是确保血液标本质量合格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戴凤华 《求医问药》2014,(15):40-40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总结规范的标本采集方法。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临床检验的7621份体液标本的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其中送检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规范的标本采集方法。结果:在这7621份体液标本中,有148份标本送检不合格,占标本总数的1.94%,其不合格的原因包括标本被污染(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30.4%)、送检时间不及时(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27.7%)、标本已发生凝固(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12.8%)、盛放标本的容器错误(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10.8%)、其他药物影响了检验的结果(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7.4%)、标本中体液的量少(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10.9%)。结论:认真核对送检的标本对于提高标本的质量,进而提高临床检验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医院要加大对检验科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上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