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底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底动脉闭塞的预后非常差。接受正规内科治疗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发生率仍然较高。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性地采用支架置入治疗基底动脉狭窄。我们回顾了有关基底动脉狭窄和支架置入治疗的文献,旨在对其适应证的选择、技术要点、结果和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综述,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策略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技术要领和效果。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率均<5%。7例患者随访6个月,愈合Malek评分为1分者4例,2分者2例,4分者1例。1例MoriC型患者术中并发脑干梗死。结论我们的初步经验认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预防基底动脉系统脑卒中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底动脉闭塞的预后非常差。接受正规内科治疗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发生率仍然较高。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性地采用支架置人治疗基底动脉狭窄。我们回顾了有关基底动脉狭窄和支架置人治疗的文献,旨在对其适应证的选择、技术要点、结果和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综述,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大脑后循环血管重建较前循环要困难得多。应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的血管内治疗可增加后循环血流量、降低急性闭塞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临床治疗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发展现状、适应证、方法、并发症和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基底动脉不同部位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情况,探讨其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92例经DSA证实的慢性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的患者,评估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技术成功率、近期临床并发症及中、远期疗效,比较基底动脉中1/3段和下1/3段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球囊扩张支架和Wings...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44例颅外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stent placement,SP)术后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探讨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44例患者(男28例,女16例,平均年龄68岁)因颅外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70%者行sP治疗。术前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术中术后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术后每3个月随诊。结果术后立即行脑血管造影,43例患者狭窄血管开通≥60%。1例患者右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未成功,球囊扩张后狭窄血管开通〉50%。术后随诊3~42个月(平均随诊22个月),39例患者对临床疗效满意。2例发生脑梗死,其中1例术后10天再发大面积脑梗死,死亡;另1例术后1年发生脑梗死,为非支架脑血管狭窄所致。1例脑出血合并金葡菌感染病故,另2例病故与本手术无关。结论SP为脑血管严重狭窄者提供了新的、有前途的治疗手段,但有一定风险,术后应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椎动脉起始段中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的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对40例椎动脉起始段中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观察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支架位置、颅内血流改善状况及术后1年内应用 Makel评分随访,观察中短期疗效。结果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手术成功率100%;围术期未出现明显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术后再狭窄占5%,且再狭窄率〈50%且无症状;所有患者头晕/眩晕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 Malek评分1分者38例,2分者2例;术后12个月1分者39例,2分者1例。结论椎动脉起始段中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中短期疗效确切可靠,安全性高,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例临床诊断脑梗死和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发现大脑中动脉M1段存在不同程度狭窄,对狭窄段大脑中动脉行颅内支架成形术。结果:6例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均获得成功。大脑中动脉M1段平均直径狭窄程度从92.8%降至6%(P〈0.01)。1例患者在支架置入10min后出现急性血栓形成,术中经微导管注入尿激酶接触性溶栓,25min后血栓溶解。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可行。  相似文献   

9.
脑动脉狭窄已成为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发病因素,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动脉狭窄切实有效的方法。文章中就脑动脉狭窄的发病情况、支架置入治疗的可行性、并发症和预防保护措施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血管支架成形术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方法对24例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并根据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给予预扩张或后扩张。结果24例患者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狭窄率从术前平均84%下降到24%,术后均没有缺血性卒中发作。随访13个月,22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例患者遗有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与手术有关,1例与颅内血管远端病变有关。结论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内科治疗无效时,经皮血管内支架置人术可以缓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缺血症状,预防卒中再发生。  相似文献   

11.
黄友发  孙平  杨言府 《内科》2014,(2):195-197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23例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患者术后狭窄率及脑血管狭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3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患者狭窄率由术前(81.6±9.2)%下降为术后的(21.9±8.4)%。术后随访2~10个月,1例患者再发血管狭窄,与未正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关;其余患者脑血管狭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但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12.
对于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大脑后循环血管重建较前循环要困难得多。应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的血管内治疗可增加后循环血流量、降低急性闭塞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临床治疗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发展现状、适应证、方法、并发症和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新型支架的开发、术前评价和围手术期管理经验的积累使得这一技术的操作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然缺乏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的支持。文章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例临床诊断脑梗死和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发现大脑中动脉M1段存在不同程度狭窄,对狭窄段大脑中动脉行颅内支架成形术。结果6例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均获得成功。大脑中动脉M1段平均直径狭窄程度从92·8%降至6%(P<0·01)。1例患者在支架置入10min后出现急性血栓形成,术中经微导管注入尿激酶接触性溶栓,25min后血栓溶解。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可行。  相似文献   

15.
对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是否可作为颅内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目前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文章对这两种意见的根据、适应证、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及内科治疗的优缺点,临床上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焦点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近1/4的缺血性卒中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后循环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传统的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外,血管内介入治疗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最具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应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对于严重狭窄(70%~99%)者,2年内同侧脑梗死累计发生率仍高达25%,且长期应用此类治疗易致出血。颅外-颅内搭桥术也被一项大规模国际性多中心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否定,特别是对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CA)的症状性MCA狭窄病人年脑梗死率高达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卒中30%~70%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1〕。颅内大动脉狭窄是中国人缺血性脑卒中的首要因素〔2〕。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可改善颅内大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由于颅内血管较颅外血管路径迂曲、复杂,支架不易通过,且存在支架  相似文献   

19.
椎-基底动脉是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之一。新英格兰中心后循环注册(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Posterior Circulation Registry)研究显示,在后循环血管狭窄中,41.5%的病变位于椎动脉颅内段,41.8%的病变位于基底动脉。由于椎-基底动脉较为特殊的解剖学结构以及开展支架置入治疗的时间较短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36例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狭窄程度〉75%)患者行支架成形术(CAS)。结果均成功置入了支架.术后即刻DSA显示狭窄程度降到31.4%以下;2例置入一次性滤器保护装置(FPD)时出现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支架成功置入后即缓解;随访3~18个月,无再发TIA或脑梗死。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3例、好转20例、病情稳定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见支架与血管壁连接紧密,主干内膜完整,均未见支架移位或再狭窄。认为CAS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近期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