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与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NPH)对血精控制较差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组、睡前皮下注射NPH组,两组三餐前均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空腹血糖、血糖漂移、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甘精胰岛素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空腹血糖、日内血糖漂移、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低于NPH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治疗,降精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患者32例,联合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常规组采用美敦力胰岛素泵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1.2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联合组血糖达标时间为(4.5±1.3)d,低血糖发生率为6.25%,对比两组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患者血糖变化明显,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56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和诺和灵N组.结果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在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日内血糖漂移、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低于中效胰岛素组(P<0.05).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片降糖效果显著并能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4.
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瑞格列奈,与每日注射2次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水平和低血糖发生情况.发现甘精组血糖漂移度明显低于预混组;低血糖事件也明显少于预混组.因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1次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口服,在血糖达到良好控制时,血糖的漂移程度更低,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的影响.方法 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9例,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24例)应用甘精胰岛素日一次皮下注射配合阿卡波糖片日三次口服;预混人胰岛素组(25例)应用预混型人胰岛素70/30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12周后随访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空腹血糖控制优于B组[(6.63±0.73)mmol/ L 对(7.21±0.88)mmol/ L )](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2例,预混人胰岛素组8例出现低血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应用更好地改善了血糖控制,减少了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了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短期内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与预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血糖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60例因血糖控制不佳初次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组(甘精组)和预混胰岛素组(预混组),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每日一次皮下注射联合餐前口服降糖药以及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每日两次皮下注射治疗.开始治疗2 w后,采用动态血监测测系统(CGMS)观察血糖波动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全天指血血糖并与人院时比较,记录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时一般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2 w后CGMS监测两组平均血糖(MBG),高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无明显差别,甘精组血糖标准差(S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低于预混组;甘精组胰岛素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预混组(均P<0.05).结论 与预混胰岛素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相当,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收集19例使用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脆性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加超短效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程度、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使用甘精胰岛素加超短效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可以使血糖控制不良的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血糖波动幅度,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结论:脆性糖尿病患者,联合餐前超短效胰岛素的应用,甘精胰岛素较预混胰岛素控制血糖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56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和诺和灵N组。结果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在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日内血糖漂移、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低于中效胰岛素组(P〈0.05)。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片降糖效果显著并能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糖代谢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总量、甘精胰岛素使用总量、发生低血糖情况等指标以及治疗后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总量比对照组患者少(P0.05),甘精胰岛素使用量两组患者比较接近(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比对照组患者低,其中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指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患者出现6例,低血糖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例与31.7%的发生率(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促进患者糖代谢效果,减少胰岛素用量以提高安全性,血糖控制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100例7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该次研究选取时间2015年4月—2018年4月,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照组在使用普通胰岛素基础上应用甘精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2 h PG(餐后2 h血糖)、Hb A1c(糖化血红蛋白)、FC-p (空腹C肽)、FBG(空腹血糖)等糖代谢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应用阿卡波糖及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可降低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及胰岛素使用量,改善患者糖代谢指标,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1.
选择已确诊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89例,随机分为A组、B组:A组(96例)给予单纯预混胰岛素治疗3月;B组(93例)给予预混胰岛素加用二甲双胍治疗3月。所有患者均无用药禁忌症,分别记录2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以及体重、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变化。结果: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达标时间快、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对体重影响小。结论: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优于其他治疗方案,有利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达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与参考组(甘精胰岛素)各为5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缩短患者病程,使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5例,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正规胰岛素0.1 U·kg-1·h-1+0.9%氯化钠溶液持续静脉滴注,缓慢降血糖;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格列美脲口服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心功能改善率及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有利于肺源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增强其服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确诊并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随机从两组中各抽取100例病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各指标变化、临床疗效、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 A1c、BM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和体重,加快血糖达标速度,减少胰岛素用量,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组(A组):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阿卡波糖50mg每日三次口服。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组(B组):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甘精胰岛素晚9时皮下注射。共治疗2周,观察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体重增加情况、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BG)、日平均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低血糖反应少、安全性好。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组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体重无明显增加。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可以良好控制高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对体重影响小,是初诊2型糖尿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使用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强化治疗来进行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2年2月—2013年4月接收的48例糖尿病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两组,单用组有23例患者,接受那格列奈降糖药治疗;联合组有25例患者接受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对两组的临床降糖效果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强化治疗联合治疗的患者血糖降低幅度更加突出,比单纯使用那格列奈治疗的降糖效果优秀(P0.05),联合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是12.0%(3/25),单纯那格列奈治疗的低血糖发生率是13.0%(3/23),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可以选择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联合治疗方式进行糖尿病的治疗,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理想,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检测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每天的空腹血糖水平及三餐后血糖水平,并计算每天患者血糖水平波动值,治疗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及患者临床治疗的花费。结果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早餐与中餐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晚餐后血糖水平两组无差异,观察组每日血糖波动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67%,远小于对照组的24.44%,两组差异明显,治疗花费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不仅降血糖效果优于预混胰岛素治疗,有效的控制了患者餐后血糖水平,而且低血糖发生率降低,患者治疗花费少,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门冬胰岛素5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9例经口服药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门冬胰岛素50,3次/日,餐前注射,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BMI)、低血糖发生情况等各项指标的变化,从而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相似,而门冬胰岛素50组餐后血糖控制优于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同时门冬胰岛素50组Hb A1c水平更低,胰岛素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相似。结论门冬胰岛素5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对餐后血糖的控制存在优势,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分析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在血糖控制时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空腹C肽和低血糖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能明显加快血糖达标速度,平稳有效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降低治疗风险,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0.
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文  孙娟 《山东医药》2009,49(51):56-57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口服降糖药,观察组加用甘精胰岛素,对照组加用诺和灵N,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日间血糖漂移、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日间血糖漂移、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8.2±2.5)d、(5.0±1.3)mmol/L、(7.1±1.5)mmol/L、5.6%,对照组分别为(11.1±1.8)d、(5.9±1.4)mmol/L、(7.3±1.3)mmol/L、13.9%,两组比较P均<0.01.结论 应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可有效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