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曌  王惠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835-183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主要是由多克隆自身反应性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直接的致病因子是多克隆自身抗体,并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式造成多种组织器官损伤。SLE患者普遍性的特点是其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抗双链DNA抗体不仅具有诊断学价值,而且是导致皮肤黏膜、关节和肾脏疾病的主要致病性抗体[1,2]。作为抗双链DNA抗体来源的DNA特  相似文献   

2.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黏膜较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为皮肤黏膜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局限性水肿,患者表现为黏膜出现暂时性、局限性红斑或风团等表现,患者的病程大于6周[1]。该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因受多种因素影响,疗  相似文献   

3.
张杰  杨南萍 《现代临床医学》2007,33(Z2):167-170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的、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皮肤黏膜、关节肌肉、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补体消耗及形成多种免疫复合物而导致组织损害为特征.感染、肾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自身抗体及补体等的检测或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疾病活动性的监测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与SLE相关的自身抗体及补体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宁耶  李响  李翔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92-229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局限于结肠和直肠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边界清楚的炎性反应,属于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免疫系统异常是造成炎症和组织损伤的内在因素,并与遗传、环境、微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60%~85%UC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报道较多是该同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并发现与HLA-DR2相关。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腹泻、黏液脓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消化性溃疡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异质性疾病,除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因素、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外,感染幽门螺杆菌(HP)也是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因此治疗消化性溃疡需要抑酸剂、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加用抗菌药消除HP成了重要措施。本研究采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丽珠得乐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和利源 《云南医药》2014,(5):564-566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复杂炎症过程,其发病原因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遗传、鼻腔解剖异常、变态反应、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单纯的鼻窦内窥镜手术能有效改善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异常,但显然这是不够的。近年来有一些研究证实慢性鼻窦炎患者黏膜组织有类似于支气管哮喘样的变态反应性表现[1],因此我们认为清除黏膜组织、应用类固醇类激素抑制免疫反应等治疗能提高鼻窦炎手术治疗的疗效。我科于2011年起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  相似文献   

7.
副肿瘤性天疱疹(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是一种与肿瘤相伴发的累及黏膜、皮肤等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综合征。好发于中青年,亦可见于老年患者,后者多伴发恶性肿瘤。其特征为伴发肿瘤的多发黏膜糜烂及皮肤多形性损害。皮肤病变镜下可见表皮棘层松解、苔藓样皮炎或角质形成细胞坏死;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IgG、C3在表皮细胞间和(或)基底膜沉积;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提示血清内存在针对多种上皮的自身抗体;免疫沉淀可检测到与多种上皮蛋白抗原反应的自身抗体。1990年Anhalt等[1]首先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疾病进行描述,认为肿瘤细胞表面蛋白质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天疱疹样抗体而发病。自王爱平等[2]在1999年确诊了国内首例PNP患者以来,国内学者先后报道了数十例病例。本文从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特点、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发病机制复杂,可由酗酒、高脂血症、胆管疾病等多种因素导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SAP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仍高达10%~30%,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由于SAP患者的炎症反应、长期禁食和肠黏膜损伤等的发生,极易增加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引发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内毒素易位等,从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的发生[2]。研究发现,生长抑素能够提高SAP患者的免疫力,且  相似文献   

9.
庄庆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474-475
目的主要对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治愈患者跟踪随访。方法对104例患者均进行全身药物治疗以及精神心理治疗,同时对局部进行外敷用药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1个疗程一般为10d,对所有患者进行1~3年的追踪随访。结果通过随访得出,所有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5.19%,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在研究中还发现,年龄小以及病程短的患者疗效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黏膜的发病主要与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精神因素以及微循环障碍等多种因素相关,所以要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口腔溃疡是以口腔黏膜溃烂为明显特征的口腔黏膜疾病,患病率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该病的病因病理,现代西医学尚未获得完全肯定的认识。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平衡失调、感染、微循环障碍、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对124例口腔溃疡患者病因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诊科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远大于其他途径(如皮肤、黏膜),其中最常见的危害是HBV、HCV、HIV感染,而护士是医务人员中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据统计,美国每年仍有数百名医护人员死于血液性传染病,平均每天1人。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以收治急、危、重病人为主,突发事件多、病情急.急诊科护士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过程中难免接触其血液、呕吐物、分泌物、体液及多种微生物等,尤其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行注射治疗时,极易发生针刺伤,造成自身的职业伤害,带来严重后果。现将对急诊科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及如何采取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因素引起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进而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具有起病急、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作者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并发症原因,改进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内痔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方法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 119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7%。包括术后出血4例,术后切口开裂2例,术后持续水肿3例,持续疼痛2例,术后出现下坠感3例。二次手术3例,其它行保守治疗痊愈。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嗜烟酒和分期等因素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关,P<0.05。结论对于嗜烟酒和晚期内痔患者应术前戒除烟酒,术中预防深层组织损伤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供应室污染区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室污染区工作人员面临着多种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如接触各种感染性体液、血液及其他污物;化学消毒剂对皮肤、黏膜的刺激;多酶清洗剂对皮肤的损害;锐器伤、蒸汽烫伤、噪  相似文献   

15.
<正>消化性溃疡一般是发病在十二指肠和胃部中的慢性溃疡,包含十二指肠的溃疡和胃部的溃疡。深达黏膜下的十二指肠的黏膜和胃部的黏膜受到多种因素的损坏,此病是社会中的多发病且呈现出世界性的分布[1-3]。当前我国关于消化性溃疡伴随焦虑、抑郁的研究一般是实验性的研究和患者的心理评估,没有对此有全面的、系统的关联因素和中医证候之间规律的研究。本研究进一步探究消化性溃疡伴有焦虑、抑郁发病的相关原因,及其与中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与遗传、内分泌改变、病毒感染、日光照射、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的一种全身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SLE患者24例,通过进行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喉的癌前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前病变是一类比正常黏膜更易发生癌变(但非必然)的疾病。癌变发生的原因是由内源性和外源性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是一个长期的多因素形成的分阶段的过程。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毒感染或周围环境中各种致癌因素的长期协同作用,使细胞分化与调节失控,而最终导致癌症  相似文献   

18.
<正>组织学研究认为慢性荨麻疹属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其发病机制是多种致病因素引起患者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导致的一种皮肤局限性水肿性病理反应[1]。其临床体征以风团和瘙痒为主,症状每天或几乎每天出现,一般持续至少6周。患者各个部位皮肤都可不定时地出现风团、皮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临床治疗中习惯单独应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2-4]。甘草酸苷具有多途径抑制自身免疫反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较常见的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组织损伤。确切病因不明。病情呈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过程。我国患病率高于西方国家,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本病以青年女性多见,而妊娠可以诱发或加重狼疮,因而狼疮患者在妊娠以及产后的治疗与护理就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产后的护理经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被国内外同行所重视。口腔科与一般科室不同,患者多、周转快、病情隐蔽,约有300多种病原体都可能在口腔治疗中传播。医护人员与患者面对面近距离操作,医护人员的手与患者的血液、唾液、完整或非完整的口腔黏膜直接接触,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另外,口腔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经常接触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加上口腔科特殊器械的使用,增加了危害医护人员健康的因素。因此,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不仅可保证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