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抢球性体外循环灌注技术临床应用六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体外循环(CPB)灌注技术配合综合治疗抢救严重中毒者4例。用CPB辅助转流,部分代替心肺功能,为心脏和支气管手术提供麻醉和手术条件各1例。对抢救性CPB灌注技术的应用范围,联接方法,灌注技术及其疗效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龚庆成,王仕刚50年代体外循环(CPB)在心脏畸形修复手术中的成功应用激发人们将此技术用于其它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CPB技术的不断完善,CPB在非心脏手术的应用也有很大发展。目前CPB在非心脏手术的应用如下:(1)应用C...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中人参二醇组皂甙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观察人参二醇组皂甙(PDS)对体外循环(CPB)手术病人的心肌保护作用,将60例CPB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PDS组。PDS组术前2天和术前30分钟,按15mg/kg,共3次,静脉滴注PDS。测定两组CPB期间(转流前、转流15、30分钟、再灌注15、30、60分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发现CPB时间与SOD活性成反比,与MDA含量成正比。两组SOD活性总均数PDS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1);两组MDA含量总均数PDS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术前应用PDS可显著提高CBP手术病人SOD活性,减少MDA生成,从而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灌注中6起意外的处理沈七襄,程旺生,程大新我院1976年7月~1991年10月共施行857例心内直视手术,本文报告体外循环(CPB)灌注中遇到6起意外的发生原因、处置方法及经验教训。一、CPB灌注前心跳骤停例1男,17岁,重症法乐氏四联症。术...  相似文献   

5.
冷血停跳液在小儿复杂先心病矫正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2例复杂先心病矫正术中,以冷血停跳液(BCP组)和晶体停跳液(CCP组)灌注各21例主肌高能磷酸盐、超微结构和临床观察比较研究,以观察冷血停跳液对心肌保护的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1)开放主动脉再灌注10分钟时,BCP组ATP、TP下降幅度是CCP组的48%和75%;(2)电镜观察示BCP组在细胞水肿、肌节挛缩及线粒体务等方面均较CCP组轻;(3)BCP组心搏恢复有力,心律规则平稳,对正性肌药诉  相似文献   

6.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先心病围术期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结果显示手术前ET明显增高,其含量与肺动脉平均压(mPAP)呈正相关。ET浓度在体外循环(CPB)期间逐渐增高。ET浓度与CPB时间呈正相关。而在升主动脉开放后达高峰。说明ET增高与CPB期间肺循环中断血管内皮损伤及心脏缺血后再灌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应用内皮素(ET)拮抗剂及一氧化氮控制肺高压发展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随机纳入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PB)手术病儿42例,其中高肺血流量肺高压(HF)组23例,低肺血流量(NF)组19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比较围术期不同时间血浆ET变化。结果显示,停CPB15分钟和2小时后,HF组血浆ET水平均明显增高,而NF组与CPB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停CPB15分钟后两组动、静脉血ET浓度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PB对术前高肺血流量肺高压病例可致灌注后早期血浆ET增高,从而加重了ET对肺循环系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围体外循环期胰岛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胰岛素的水平。于禁食情况下分别于入院、全麻后、肝素化后10分钟、体外循环(CPB)10分钟、CPB30分钟、CPR60分钟、CPB结束及手木次日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胰岛素含量。结果术中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升高(P<0.001),术毕和手术次晨均较术前有显著升高(P<0.001),全麻后、肝素化后10分钟分别与入院时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次晨与术中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5)。结果提示:即使在低温、CPB中血清胰素水平也明显高于术前,且至少持续到术后次日。CPB 灌注液或心脏停搏液中似乎没有必要加入胰岛素,以用来预防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和清除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放射免疫法对24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CPB组)和10例非CPB心脏闭式手术病人(对病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Ⅲ进行测定,发现CPB组在手术开始后,血浆AⅢ含量呈进行性增高,停止CPB时达高峰,术后2小时,4小时,24小时呈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术前对照值(P<0.05),24例CPB病人中,有9例术后发生高血压,高血压组PRA,AⅢ与围CPB组期血压变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PB期间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附5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大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PAIC)的临床价值,作者对本院同期手术的80例大肠癌进行了研究,根据术前是否采用PAIC分为两组,A组50例术前动脉灌注化疗,B组30例单纯手术为对照组。结果显示,PAIC后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中CEA水平降低,而肝肾功能无影响,免疫系统功能未见抑制。切除标本作组织及超微结构方面的观察,两组比较,A组病灶有明显改变和破坏。文章就大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尼莫地平对体外循环(CPB)不同时期脑氧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在CPB中的脑保护作用。资料与方法ASAⅡ~Ⅲ级31例择期心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观察组20例。于CPB始将尼莫地平40μg·kg-1缓注于体外循环机中。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病种大致相同。两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患者术前30分肌注吗啡02mg·kg-1、东莨菪碱03mg。异丙酚、芬太尼、阿曲库铵诱导,以芬太尼、阿曲库铵及安氟醚间断吸入维持。CPB采用非搏动灌注,预冲液中无糖和乳酸成分。…  相似文献   

12.
1989年以来,我们对27例外科心脏病患者进行体外循环(CPB),协助手术治疗获得成功。我们认为在CPB中,应注意解决血液灌注有关的影响因素:即补足体内有效循环血量,选择合适灌注流量.降低过大的血管阻力。将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8~10.7KPa(60~80mmHg),保持机体组织在非博动性血流下的最佳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疗中输血观念的转变及心肺转流 (CPB)技术的改进 ,尽可能减少心脏手术输血日益受到关注。CPB心脏手术中不输血及尽量少输血已广泛应用于成人患者。而婴幼儿患者 ,由于其自身的血容量大多小于CPB预充量 ,血液被成倍乃至几倍地稀释 ,极易造成组织灌注不良及术后各脏器组织水肿 ,故CPB血液制品的预充几乎不可避免。对于体重 2 0kg左右的儿童 ,如何尽量避免使用血液制品值得探讨。笔者对本所 2 0 0 0年 1月至 5月CPB的 15~ 2 5kg的儿童预充及围术期输血情况进行回顾分析。资料与方法96例体重 15~ 2 5kg实施CPB…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前后T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3例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及11例非CPB病人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心胸手术后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且CPB组的免疫抑制比非CPB组严重。重点讨论CPB对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导致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抑肽酶对肺损伤保护的作用。方法 将24例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例,实验组给予抑肽酶处理。检测CPB前后左、右心房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围手术期各时段桡动脉血浆中内皮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和呼吸指数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CPB后左、右心房血中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CPB前后则差异无显著性;内皮素、血栓素B2、呼吸指数在CPB中、CPB后两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PB致肺损伤,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在肺内聚集,内皮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在其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抑肽酶能通过干预这些因素而达到保护肺功能的  相似文献   

16.
用单次呼吸CO2曲线的方法研究了心脏手术中和CPB停机早期呼吸功能的经时变化。结果显示:PaCO2虽经调节通气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但a-etDCO2和A-aDO2在CPB后明显增大。CO2产生量在CPB后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使分钟通气量相应增加,平均气道压增高。总顺应性在CPB后有降低倾向。生理死腔率和肺泡死腔率在CPB后增加。结论认为,体外循环后早期呼吸功能降低的原因,主要是肺低灌注导致的通气/血  相似文献   

17.
BCG和IL—2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解BCG与白介素2(IL2)联合应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将68例膀胱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BCG150mg+IL210000U,另一组单用BCG150mg行膀胱内灌注。随访3~75个月,平均39.6个月,无肿瘤复发者BCG+IL2组32例(94%),单用BCG组28例(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BCG与IL2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防止膀胱癌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凝-纤溶系统动态平衡的变化。方法:2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应用血凝-纤溶动态图检测仪,分别于CPB前,CPB后,术后24小时,48小时及168小时采血样检测血凝-纤溶系统动态平衡的变化。结果:CPB后的凝固启动时间,凝固2峰值时间,完全纤溶时间及平衡时间均明显长于CPB前,术后24小时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体外循环(CPB)心血管手术后败血症的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1996年5月至1999年5月施行1132例CPB心血管手术,术后发生败血症9例,均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同时治疗其它并发症,其中2例并心内炎者再次手术。结果本组6例治愈,3例死亡,病死率33.3%。结论 术前病情重、CPB时间长、环境污染、长时间机械通气等是发生败血症的高危因素;有效的预防、敏感抗生素的应用及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体外循环期间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心内直视手术病人体外循环(CPB)前后血浆D-二聚体(D-D)的变化,了解其临床意义,应用国产单克隆抗体、ELISA法对45例CPB病人分别在全身肝素化后、转流8分钟和转流结束10分钟时检测D-D、HCT、ACT。结果:CPB中和CPB后D-D明显升高,显示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并与转流时间成正比(P<0.01),故应尽可能缩短CPB时间。D-D检测可做为CPB导致的DIC与术后外科性出血的鉴别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