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肺癌CT普查中阳性结节受检者的焦虑情绪并探讨早期干预的意义.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62阳性结节受检者进行评价,对其中伴有焦虑症状的受检者进行心理干预,与未采用心理干预的受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癌性结节组与非癌性结节组的SAS分值均高于常模组(P<0.05),癌性结节组SAS分值高于非癌性结节组(P<0.05);经心理干预后,非癌性结节受检者过度治疗发生率下降(P<0.05),规律复查增多(P<0.05).结论 积极的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肺癌CT普查中阳性结节受检者的焦虑状态,并提高受检者的健康意识和随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剖宫术后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剖宫术后焦虑患者6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术后第1天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其中对照组只作常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7d后再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 两组的焦虑分值均降低,但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分值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分值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后焦虑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能够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狂犬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与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后的心理进行比较.结果 狂犬病患者家属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狂犬病患者家属的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狂犬病患者家属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CT增强检查前患者焦虑情绪状况,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在CT增强检查前焦虑及对比剂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200例(对照组)和500例(护理干预组)CT增强检查前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式调查,并记录CT增强后对比剂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SAS分值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护理干预组SA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护理干预组对比剂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 CT增强检查前患者存在明显焦虑状态,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淡化或消除CT增强前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减少对比剂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CRF水平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疲乏、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及PFS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PFS各维度分值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CRF,促进其睡眠。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96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SDS、SAS和SCL-90再次进行评测.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月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103-8103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白评量表(SAS)测量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降低(P<0.001),而对照组的SAS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 实施心理干预可减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提高对手术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 50例住院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干预组26例在采用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的同时加心理干预;对照组24例单纯采用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效果评定采用抑部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统计学分析.均给予3个周期的用药后评价疗效.结果 干预组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止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明显提高了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前焦虑对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有肝癌住院病人进行评估,筛选出焦虑病人(A组)128例,在非焦虑病人中选择与焦虑组病人相匹配126例作为对照组(B组),应用随机分组序列号法将A组、B组分别分为心理+药物干预(A1组、B1组)、心理干预(A2组、B2组)、药物干预(A3组、B3组)、未干预(A0组、B0组)4个亚组,比较A组、B组术前及各亚组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SAS分值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水平.[结果]焦虑组术前ACTH、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非焦虑组(P<0.001),术后各组均有所升高,焦虑组升高幅度大于非焦虑组(P<0.001);焦虑组各亚组中,A1组、A2组在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低于A3组、A0组(P<0.05或P<0.01));非焦虑组各亚组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神经内分泌激素波动与SAS评分变化同步.[结论]肝癌病人术前焦虑可成为一种应激源引起病人的应激反应,并与手术存在协同增加病人的应激水平,使病人的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升高幅度更大,心理+药物干预及心理干预可降低病人的应激反应,促进术后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高危妊娠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采用SAS及SDS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对两组孕产妇的产程及新生儿阿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出现产后焦虑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孕产妇较对照组产程明显缩短(P<0.05),且新生儿评分正常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进行健康教育、情感支持等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将有效降低高危妊娠孕产妇的产后焦虑等情感障碍,且有助于缩短产程,提高新生儿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杜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30):2883-288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并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周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房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杜萍 《现代护理》2007,13(30):2883-288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并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周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房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初诊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36例初诊住院男性患者且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或)抑郁自评量表(SDS)粗分分值大于40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除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后2周和4周SAS和SDS得分。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心理干预对降低SAS和SDS分值有显著作用(P0.05);对照组患者入组后4周SDS分值高于入组时(P0.05);观察组患者入组后4周SAS和SDS分值低于入组时(P0.05)。结论男性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抑郁状态可能加重,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曾凡  胡娟 《全科护理》2021,19(24):3344-3347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小组对肺癌化疗病人生存质量、癌性疲乏以及疼痛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肿瘤科进行化疗的110例肺癌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疼痛管理,研究组病人由疼痛管理小组进行疼痛管理.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癌性疲乏改善情况、疼痛缓解情况以及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癌性疲乏率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癌性疲乏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健康感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对前景的认识以及生存质量总分等比较均升高,且研究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94.54%vs 78.180%,P<0.05).结论:疼痛管理小组不仅能有效改善肺癌化疗病人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还能够缓解病人疼痛与癌性疲乏程度,同时还能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对化疗期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设计的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化疗期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321"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焦虑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量表得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量表得分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1"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减轻化疗期肺癌住院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6.
陈梅 《医学临床研究》2013,30(2):364-36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痛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1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心理疏导、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及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P<0.01,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3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1)在SCL-90调查中显示宫颈癌病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均高于常模(P<0.05);(2)经过心理干预后,干预组SCL-90各因子分明显下降,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A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般情况下,宫颈癌患者存在多种心理障碍,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首次化疗前焦虑情绪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16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1例,护理干预组在护理干预后和对照组在首次化疗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式调查,并记录化疗后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SA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护理干预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首次化疗前恶性血液病患者存在明显焦虑状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化疗前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干预)各51例,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平稳度过围术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干预措施对减轻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肝癌住院病人进行评估,筛选出焦虑组(A组)132例,在非焦虑病人中选择与焦虑组病人相匹配的非焦虑病人132例作为对照组(B组),再随机将A组、B组分别分为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药物干预、未干预4个亚组.比较两组内各亚组术前、术后第7天、第14天、第30天的SAS分值.[结果]焦虑组与非焦虑组内各亚组的SAS评分与术前相比呈逐步下降,术后第30天降至最低.焦虑组内各亚组在术后第7天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组SAS评分低于药物干预组及未干预组,术后第14天、第30天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组、药物干预组SAS评分低于未干预组(P<0.01);非焦虑组术后第7天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组SAS评分稍低于药物干预组及未干预组,术后第14天、第30天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组、药物干预组SAS评分稍低于未干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药物干预可有效减轻肝癌术前焦虑病人的焦虑水平,对非焦虑病人作用不明显.在术后早期,心理+药物干预及单纯心理干预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干预焦虑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