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联合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4例次胸部CT血管成像(CTA)数据,其中72例次行常规胸部CTA扫描数据列入对照组,52例次采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数据列入观察组,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支气管动脉的开口位置、走行、与相邻组织之间的解剖关系以及支气管动脉显示的清晰度。结果:对照组中33.33%(24/72)支气管动脉显示较清晰,58.33%(42/72)支气管动脉显示模糊,8.33%(6/72)没有发现支气管动脉;观察组52例次支气管动脉全部显示,其中86.54%(45/52)支气管动脉显示清晰,13.46%(7/52)支气管动脉显示模糊。结论:128层螺旋CT联合心电门控扫描技术与常规胸部血管成像相比,能更清晰地显示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形态、走行及其与相邻组织的关系,对支气管动脉源性疾病的治疗,特别是介入治疗术前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技术上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6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漫游(VR)及仿真内窥镜等后处理技术,分析所获得的相关CT资料.结果 64排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较准确、清晰、全面地显示24例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共152处栓子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程度.结论 64排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肺栓塞及时准确无创的诊断方法,是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查办法,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建立家兔急性肺栓塞(APE)模型,应用64排心电门控CT评价APE对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7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通过自体血栓注入法复制APE模型,分别于APE前及APE后2 h、4 h、8 h行64排双源心电门控CT肺动脉造影(CTPA),通过CT图像重建,应用Volume 及View软件计算出APE前后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 R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 RVEDV)、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 RVESD)及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 RVEDD),CT图像寻找肺动脉血栓并与解剖观察对比分析。结果: APE后2 h、4 h及8 h各时点RVEDV、RVESV、RVEDD及RVESD明显增加(P<0.01),LVEDV及LVEDD明显减少(P<0.05),左、右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 和RVSV)减少(P<0.05)。64排CT肺动脉成像显示较大的肺动脉血栓表现为偏心充盈缺损,而较小的动脉血栓为肺动脉分支缺损;与解剖比较,发现较大动脉血栓的准确率达100%。结论: 家兔APE后右心室明显扩大,左、右心功能均受损,2 h后维持相对稳定。64排双源心电门控CT扫描对于判断APE后心功能障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均干  姜建威  周红英  常军  侯海燕 《中国微循环》2005,9(5):342-344,F000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 lti-slice Helical CTMSCT)肺动脉造影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名临床拟诊急性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行轴面及多平面重建(MPR)。结果CT诊断肺动脉栓塞8例,共发现肺动脉栓子38处,其中段及段以上栓子28处,亚段及以下5~6级分支10处。发现血栓栓塞血管直径最小者1 mm。腔内充盈缺损显示满意。结论MS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主干、亚段及以下5~6级肺栓塞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一次扫描同时完成冠状动脉、主动脉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鉴别高危胸痛的价值。方法2005年12月至2007年6月在笔者医院住院及急诊胸痛患者3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47~76岁。临床症状为胸痛、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等。检查时,心率要求70次/分以下,心率快者给予含服倍他乐克,心率符合要求后扫描。应用TOSHIBA AQUILION 16排螺旋CT,先行胸部CT平扫,然后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行胸部CT增强扫描。应用VR、CPR等方法观察冠状动脉情况,应用电影显示、VR、MIP等方式观察肺动脉情况,应用MPR、CPR、VR等方式重建并观察主动脉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一次检查均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段以上分支、胸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左右主干及主要分支。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34例,肺动脉栓塞4例,主动脉夹层2例。从冠状动脉各支显示情况来看,显示最清晰的是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端,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再次为各主干分支,38例患者冠状动脉共显示247支,其中发现狭窄47支。肺动脉4、5、6级分支应用MIP、VR及电影显示均可清晰观察,共发现肺动脉栓塞4例,2例为一侧肺动脉干栓塞,其余均为两下肺动脉4、5级分支多发栓塞。结论16排螺旋CT一次动脉期增强扫描显示肺动脉、胸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对胸痛病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均用美国GE16排螺旋CT机进行双期扫描后,将获得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观察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和间接征象及栓塞血管级别.结果:MSCT可清晰地显示肺栓塞直接和间接征象及栓塞血管分级.结论:MSCT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并且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在肺栓塞的诊断中能提供非常精确的信息,有望成为肺栓塞诊断中的最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DR与16排螺旋CT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22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DR检查112例,为DR组;16排螺旋CT检查112例为CT组,比较两组的检查诊断结果,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DR组检出率88.39%;CT组检出率99.11%。DR组患者检出率低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CT是诊断颈椎病的优秀方法,检出率较DR更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背景: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的超声诊断受范围限制影像学检查缺乏整体观,而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直观、准确显示整体的优势。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图像质量与伪影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先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3例,按5级评分法分析术前心脏CT图像质量,比较CT、超声心动图及手术结果。 结果与结论:①大于6岁年龄组CT图像质量优于小于6岁年龄组,有心电门控模式的图像优于无心电门控模式。②23例心外结构异常共41处,三维螺旋CT、超声心动图及二者联合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7.56%,72.97%及100%,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说明螺旋CT诊断范围较超声心动图广,心外血管结构异常诊断准确率高,二者结合效果更好。容积再现成像较多平面成像能更准确显示心外结构异常(P < 0.01);最小密度投影成像仅适用于气管支气管结构异常诊断,表明不同的螺旋CT后三维处理成像技术对不同种类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有不同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门控技术在2-D超声心动图像采集中的应用,选择30例正常人和25例疑似患者,采用心电R波门控,采集心动周期各时相图像,并结合人机对话的方式,利用鼠标勾画心脏的形态和结构,借助计算机的识别和计算功能获得心功能多项定量指标以及左室容积曲线等功能性指标,为冠心病早期定位诊断和心肌缺血诊断提供一定的定量参数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静脉穿刺术.方法将100例患者对半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应用相同的高压注射器进行造影,A组采用蝶翼一次静脉穿刺针,B组采用Intima-ll静脉留置针.结果 A组肺动脉造影成功率为84%,B组肺动脉造影成功率为100%.结论在螺旋CT肺动脉造影时,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造影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