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药配合启聋汤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5耳)确诊的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31耳)和治疗组(30例,34耳),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三磷酸腺苷、辅酶A及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在使用相同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启聋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5耳,显效8耳,有效13耳,无效8耳,有效率76.47%;对照组痊愈2耳,显效6耳,有效11耳,无效12耳,有效率61.29%,两组疗效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6,P<0.05)。结论西药配合启聋汤治疗突聋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三磷酸胞苷加地塞米松等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三磷酸胞苷 (cyntridinitriphosphatis ,CTP)加地塞米松等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将 2 0 7例 (312耳 )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CTP组 10 6例 (15 9耳 )和对照组 10 1例 (15 3耳 )。CTP组使用CTP治疗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ATP、辅酶A、肌苷 0 4g和维生素C治疗 ;两组还同时加用地塞米松、维生素B、吸氧、丹参等完全相同的治疗。如有明确的感冒受凉史(CTP组 2 5例 ,对照组 2 7例 ) ,则加用抗病毒药及干扰素。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 2d开始每 4d用纯音电测听测试患者的听力。结果 CTP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平均听阈分别为 (76 5 6± 19 0 4 )dBHL和 (74 0 1± 17 0 7)dBHL(P >0 0 5 ) ;治疗后 ,CTP组 10 6例中痊愈 6 7例 (94耳 )、显效 2 1例 (35耳 )、有效 16例 (2 7耳 )及无效 2例 (3耳 ) ,治愈率 5 9 12 % ,平均听阈为 (43 0 8± 2 1 4 7)dBHL ,听力平均提高(2 7 39± 18 4 4 )dB ,未见任何副作用 ;对照组 10 1例 (15 3耳 )中痊愈 16例 (2 5耳 )、显效 19例 (32耳 )、有效 5 1例 (73耳 )及无效 15例 (2 3耳 ) ,治愈率 16 34% ,平均听阈分别为 (5 7 13± 32 4 1)dBHL ,平均听力提高 (19 4 5± 19 12 )dB。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TP治疗突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血栓通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92例(114耳)突发性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50例(59耳)和对照组42例(55耳)。实验组血栓通联合长春西汀治虎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治疗;两组均常规行激素、能量合剂、高压氧、B族维生素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d开始每3d用纯音电测听测试患者听力。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50例(59耳)中痊愈23例(27耳),显效16例(18耳),有效6例(7耳),无效5例(7耳),治愈率为45.8%,对照组42例(55耳)中痊愈9例(12耳),显效8例(13耳),有效15例(15耳),无效10例(15耳),治愈率为21.8%,两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K0.05)。结论血栓通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聋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的早期治疗及对治疗前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酶的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ylialdehyde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 1995年 7月~ 2 0 0 1年 6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 14 7例 (16 8耳 )分为 3组。第 1组 2 9例 (36耳 )于发病后 6h内诊断并加以治疗 ,第 2组 5 5例 (6 3耳 )为发病在 15日内者 ,第 3组 6 3例 (6 9耳 )为发病 15日以上者。采用高压氧及药物治疗 (尼莫地平等 )。另有 30名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纯音听力变化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SOD。结果 听力 :第 1组治疗后痊愈 18耳 ,显效 9耳 ,有效 7耳 ,无效 2耳 ;第 2组治疗后痊愈 11耳 ,显效 16耳 ,有效 15耳 ,无效 2 1耳 ;第 3组治疗后痊愈 14耳 ,显效 2 0耳 ,有效 13耳 ,无效 2 2耳。第 1组与第 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9 90 ,P <0 0 1) ,第 1组与第 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9 30 ,P <0 0 1) ,第 2组与第 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0 3,P >0 0 1)。SOD和MDA结果 :各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比较均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突发性聋的早期治疗十分必要。尽早应用自由基拮抗剂能有效的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耳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作为突发性聋初始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72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耳后注射组35例(耳),给予注射用甲 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每3 d给药1次;静脉用药组37例(耳),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3 d后减量至5 mg,继续用药3 d后停药。结果 耳后注射组痊愈16耳,显效6耳,有效4耳,无效9耳,总有效率74.3%;全身用药组痊愈17耳,显效5耳,有效4耳,无效11耳,总有效率70.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后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可靠,可作为突发性聋激素治疗的初始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6.
银杏达莫与巴曲酶联合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使用银杏达莫与巴曲酶联合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聋(简称突聋)的疗效。方法将66例平坦型突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40耳)用银杏达莫与巴曲酶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32耳)用巴曲酶注射液治疗,其他治疗两组相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纯音听阈测试,观察两组患者的听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36例(40耳)中治愈18耳,显效16耳,有效4耳,无效2耳,总有效率95.00%(38/40);对照组治愈9耳,显效10耳,有效7耳,无效6耳,总有效率81.25%(26/3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与巴曲酶联合治疗平坦型突聋较单一使用巴曲酶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鼓室内注射激素在治疗突发性耳聋过程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将突发性聋70例70耳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40耳)、对照组30例(30耳),治疗组采取鼓室穿刺注射甲泼尼龙+利多卡因,3次/周,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行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耳鸣匹配等),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40例(40耳),耳鸣改善22耳,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痊愈+显效8耳,有效19耳,无效13耳,有效率67.5%;对照组30例(30耳)均无明显改善。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未出现鼓室内感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结论 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利多卡因治疗突发性耳聋确实有效,可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伴高脂血症患者血浆P选择素、血小板、蛋白激酶C( proteinkinaseC ,PKC)、脂蛋白 (a) [lipoproten(a) ,Lp(a) ]、血清一氧化氮 (NO)水平变化及降脂干预的价值。 方法 60例患者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 30例 ) ,对照组采用高压氧及扩血管剂治疗 ,试验组加用降脂药物。采用双位点双抗夹心法测定Lp(a) ,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测定P选择素 ,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NO ,双试剂免疫比浊法测定血脂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另选 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治疗后听力恢复试验组治愈 1 8耳 ,显效 9耳 ,有效 6耳 ,无效 5耳。对照组治愈 7耳 ,显效 1 1耳 ,有效 1 0耳 ,无效 1 3耳。两组比较 ,差异存在显著性 ( χ2 =3 86,P <0 0 5 )。血液检测表明 :试验组血小板、Lp(a)、膜性PKC(membranousPKC ,M PKC)、P选择素、NO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 ,差异存在显著性 ;治疗后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存在显著性。对照组血小板、Lp(a)、M PKC、P选择素、NO治疗前、后与健康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血小板、Lp(a)、M PKC、P选择素、NO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后比较 ,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通过降脂干预 ,能够有效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妊娠期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并探讨其治疗方案,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并住院治疗的16例妊娠期突发性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16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左侧8耳,右侧8耳;3例妊娠早期发病,7例妊娠中期发病,6例妊娠晚期发病;10例伴有耳鸣,4例伴有眩晕,患者入院平均听阈为(64.45±27.83 )dBHL,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及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后平均听阈为(46.48±29.81)dBHL,平均听阈改善值为(17.34±15.70) dBH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5耳,显效2耳,有效6耳,无效3耳。结论妊娠期突发性聋常发病于妊娠中晚期,听力损失较重且常伴有耳鸣,听力曲线以全聋型和平坦型为主;给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自由基清除角度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突发性聋的机理。方法60例突发性聋患者(65耳),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3耳)和对照组30例(32耳)。对照组应用高压氧联合药物(尼群地平等)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进行治疗,疗程持续20天。另取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放射免疫法检测SOD,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检测指标及听力变化。同时应用邻三苯酚法检测实验小鼠的自由基变化,观察益气活血汤的抗自由基效用。结果治疗组痊愈6耳,显效13耳,有效10耳,总有效率87.88%;对照组痊愈6耳,显效6耳,有效9耳,总有效率65.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P〈0.05)。比较SOD和MDA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组别的实验动物也显示了相似的变化趋势。结论益气活血汤所用中药可能通过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而对突发性聋发挥更好的治疗效用。  相似文献   

11.
严重颈部闭合性损伤致喉气管断裂的救治体会(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76年12月到1996年9月,我们救治了8例严重闭合性损伤致喉气管断裂的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13~36岁,平均24岁。结果2例死亡,1例死于出血窒息,另1例尚未来得及手术而死亡;1例因救治不当发生喉气管狭窄而需进一步整复,其余5例恢复了喉的功能。强调在修复术中应最大限度地保留破碎的软骨膜、软骨和粘膜。本文重点讨论严重颈部闭合性损伤致喉气管断裂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急救原则。  相似文献   

12.
13.
闭合性喉气管损伤诊断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闭合性喉气管损伤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措施。方法分析32例闭合性喉气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结果32例闭合性喉气管损伤病例,2例死亡,1例因救治不当发生喉气管狭窄而需进一步整复,其余29例恢复了喉的功能。结论对喉气管外伤准确分度,在修复术中最大限度地保留破碎的软骨膜、软骨和粘膜是提高近期疗效、预防后期喉狭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1980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例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 6例病人的共同临床表现均为局部肿块合并或不合并肿块引起的功能障碍。病理表现为轮辐状排列的纤维母细胞,混杂有其他多种细胞成分,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6例病人均接受了局部扩大的手术切除,术后3例病人复发,其中2例死于颅内转移。1例有可疑胸壁转移,行局部放疗和手术切除。1例无瘤存活。1例术后失访。结论 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在临床上少见,易于与其他肿瘤混淆;其临床特点是容易复发,容易转移;预后差。因此,对病情反复的可疑头颈部肿瘤病人应警惕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可能。对确诊为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人应行扩大的手术切除和放疗,术后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在中国南方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广西是鼻咽癌高发区,遗传学及EB病毒相关的研究进展为鼻咽癌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了明确在高发区的发病情况,本单位自1978年开始在广西省梧州市苍梧县运用EB病毒血清学技术进行鼻咽癌普查,并对血清学阳性者进行长达20年的追踪观察,使鼻咽癌早期诊断率及远期生存率均有明显提高。目前EB病毒壳抗体IgA/VCA、早期抗原抗体IgA/EA在中国已经广泛应用于鼻咽癌筛查,但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更多更好的筛查技术予以解决。早诊早治在广西是鼻咽癌防治的主要策略,鼻咽癌普查是应该坚持进行。  相似文献   

16.
泪管-耳-齿-指综合征(LADD)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有泪道系统发育不全、耳解剖结构和听力异常、唾液系统发育不全、牙齿异常和手指、脚趾发育畸形。目前可确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3(FGFR3)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是该病的致病基因。该疾病发病率低,症状与其他疾病有重叠,国内尚未有病例报道,对该综合征认识不足易造成漏诊及误诊,本文总结该疾病的基因学特点,对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系统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microbiology, and medical management of orbital and intracranial complications of sinusitis in children.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are orbital cellulitis, subperiosteal abscess, orbital abscess, brain abscess, subdural empyema and meningitis. The predominate organisms recovered from these infection are anaerobic, aerobic, and microaerophilic bacteria of oral flora origin. Establishing the microbiology by obtaining appropriate cultures for both aerobic and anaerobic bacteria are essential for proper antimicrobial selection. Early recognition and appropriate surgical and medical therapy are essential to ensure recovery.  相似文献   

18.
19.
儿童鼻-鼻窦炎诊疗规范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鼻窦炎是儿童常见病,因解剖、生理及免疫等因素的不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程序上与成人有明显区别,科学规范诊疗在临床上十分重要。复习国内外文献,探讨了儿童鼻-鼻窦炎规范化的诊疗程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译中文版筛选型老年听力障碍量表(the 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screen-ing version,HHIE-S),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将英文版 HHIE-S 源量表经过翻译、回译、文化调试等步骤形成中文版 HHIE-S,采用直接采访法,对170例年龄≥65岁听力正常或老年性聋人群进行中文版 HHIE-S量表问卷调查,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1~2周后再重复进行一次量表调查。结果研译后的中文版 HHIE-S 量表的10个条目均有较强关联性,量表分为情感和情境2个维度,其 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89和0.924,总 Cron-bach’s α系数为0.935;各维度分半信度分别为0.836和0.903,总分半信度为0.836;各条目与维度的重测信度值在0.749至0.921之间,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963。内容效度:各条目与所在维度间相关系数在0.750和0.927之间,与量表总分间的相关系数在0.659和0.878之间。因子分析提取出2个公因子,即情感和情境两个维度,总方差解释率为73.874%。各条目的因子负荷均在0.684和0.871之间,所有条目在相应因子上的因子负荷均>0.60,与源量表结构一致。量表的两个维度和总分与纯音听阈间呈正相关。结论研译的中文版 HHIE-S 符合汉语语言文化特点,易被老年人群接受;量表的结构稳定,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老年人听力障碍的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