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珍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2):1274-127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高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但其症状及体征变化多端无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漏诊.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本院确诊的41例IM患儿的临床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儿,女,12岁,因间断发热17天于2004年10月10日9:49入院。查体:T 39.0℃;P 120次/分,R 25次/分,BP 105/7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清。左侧颌下淋巴结可触及2枚约2 cm×2 cm×2 cm大小淋巴结,质中,压痛阴性,移动度可。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可见脓性分泌物。脾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很容易误漏诊。现对我院 2000年6月~2004年 5月收治的 54例IM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4例中,男 32例,女 22例,男女之比为 1 45∶1;年龄 9个月 ~14岁。依据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 [1]进行诊断。1 2 临床表现 发热 51例,其中持续发热 1 ~3周 46例,呈弛张热型 33例;淋巴结增大 48例,其中以颈部淋巴结增大为首发症状 10例;咽峡炎 45…  相似文献   

4.
郑彤 《临床误诊误治》2003,16(3):222-222
【病例】 男 ,17岁。因发热、咽痛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3天就诊。查体 :体温 3 7 8℃ ,双侧颌下、颈外侧区区均可触及数个绿豆大小的肿大淋巴结 ,质中 ,无红肿 ,轻度压痛 ,活动度可。咽充血 ,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罗音。血白细胞 6 4×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5 ,淋巴细胞 0 5。X线胸片未见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及颈淋巴结炎 ,先后给予螺旋霉素、青霉素及清开灵等药物治疗无效。发病第 4天 ,患者前胸及双上肢皮肤出现红色针尖样皮疹 ,前胸部居多 ,无明显瘙痒 ,压之褪色 ,考虑药物疹。 3天后皮疹自行消退 ,继之双侧腹股沟…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主要是EB 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全身免疫异常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较为复杂.本文总结了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IM 30 例,其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急性感染引起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疾病.简称传单(IM),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临床上容易误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它是一种传染性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小儿期常见。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凝集试验阳性,感染后体内出现抗EB病毒抗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高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1],但其症状、体征变化多端,无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漏诊.作者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本院儿科收治的48例IM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提高早期诊断率.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高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清中可测得EB病毒抗体等为主要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此病系自限性疾病,儿童因普遍缺乏免疫力易发生本藏近年来,IM在成人中发病增多,目前尚无特殊治疗,一般采取对症治疗,主要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对症治疗并发症,同时加强护理。我院自2000年3月-2006年10月共收治成人IM3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deosls,以下简称传单)是EB病毒引起的一种全县多系统损害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虽然近年来对该病认识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误诊,为此,作者将我院1992年3月一1998年12月收治16例误诊的传单病例分析如下,以引起重视吸取教训。1;因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53岁,其中7-35岁门例。本组历例最后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病情观察及排除血液系统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后确诊。1.2临床表现历例均有发热,体温达38℃-40.5℃,6例呈弛张热,l例为稽留…  相似文献   

11.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2年4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2个月至10岁,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28例患者以发热、咽峡炎、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皮疹、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高及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为主要表现,另外双眼睑浮肿6例,占21.4%;心脏损害3例,占10.7%.结论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且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提示:双眼睑浮肿及心脏损害均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可忽视的体征之一,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呈良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对于起病急,进展快,肝功能损害严重,多系统损害者,应注意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常有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出现EB病毒抗体等。2010年以来,我院收治30例IM患儿,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侯雪云 《临床荟萃》2001,16(15):697-69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 IM)是由 EB病毒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血液系统传染病,为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现将我科收治的33例IM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依据 根据蔡玉庚主编《血液病诊疗标准》,凡符合其中5项即可诊断为传单。1.2 一般资料 男20例,女13例;发病年龄:8月~12岁,其中<1岁1例,1~3岁8例,~5岁8例,~7岁6例,~9岁6例,~12岁4例。1.3 临床表现①症状:发热31例(94.0%),上呼吸道感染28例(84.8%),咽痛18例(54.5%),颈部包块…  相似文献   

14.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3岁,因发热、鼻塞3d入院。3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8℃,伴鼻塞,尤以夜间甚,偶有咳嗽,无胸闷、气促。入院查体:体温38.4℃,脉搏98次/min,咽部充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腹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4.3×109/L,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资料。结果 4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均治愈。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注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上感期极易误诊。治疗则以针对EB病毒的药物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B病毒抗体检测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12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EBV-CA-Ig M和EBV-CA-Ig G检测,同时检测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EBV-CA-Ig M阳性率为8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儿童EBV-CA-Ig G阳性率分别为87.80%、84.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儿童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43.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CA-Ig M检测是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中有效早期诊断方法,且联合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燕  陈题  谢映红 《妇幼护理》2023,3(21):5108-5110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 EB 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我院收治 86 例 EB 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 43 例均纳入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的患儿 43 例均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的白细胞计数与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家长健康知识知晓度,家长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以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与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家长健康知识知晓度,家长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以及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B 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病情,家长心理状况及认知水平得到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张先华  张兵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144-2145
[目的]总结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4年11月本院收治155例IM住院患儿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小儿IM临床累及多种器官、多个系统,可有多种并发症,其中,肝功能受损42例;泌尿系统38例;呼吸系统35例;眼睑水肿34例;血液系统32例;循环系统17例;结膜炎13例;神经系统6例.累及1个系统者85例;累及2个系统者29例;累及3个及3个以上系统者5例.异型淋巴细胞呈动态变化,EBV抗体检测化为特异性检查.[结论]小儿IM可累及多种器官、多个系统,可有多种并发症,提高对其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的认识有助于减少其临床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B病毒-DNA(Epstein-Barr virus-deoxyribonucleic acid,EBV-DNA)载量、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抗CA-IgM(IgM to Epstein-Barr viral capsid antigens,CA-IgM)及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中的诊断意义. 方法 对116例IM患儿EBV-DNA载量、抗CA-IgM、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 结果 IM患儿EBV-DNA载量的敏感性为85.34%,特异性为96.00%;抗CA-IgM的敏感性为84.48%,特异性为94.00%;外周血异淋细胞比例≥10%占39.66%,特异性为100.00%.抗CA-IgM联合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的敏感性为88.79%,特异性为94.00%.EBV-DNA载量联合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的敏感性为88.79%,特异性为96.00%.抗CA-IgM联合EBV-DNA载量检测的敏感性为93.10%,特异性为90.00%.EBV-DNA载量和抗CA-IgM诊断儿童IM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异型淋巴细胞检测(x2分别为46.05和43.61,P<0.05),三者的特异性较高. 结论 EBV-DNA载量、抗CA-IgM和异型淋巴细胞计数两两联合检测,可提高儿童IM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李雲  韩传映 《临床医学》2023,(11):28-30
目的 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并发肝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漯河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90例IM并发肝损害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前来我院就诊的IM未并发肝损害患儿9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人口学特点(性别、年龄、发病季节)、临床特点[症状(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病情]、实验室检验指标[EB病毒(EBV)DNA、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等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热、重度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发热持续时间、热峰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EBV DNA、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患儿并发肝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发热、病情严重程度、EBV DNA及白细胞计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