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我院心外科1987年10月至1989年2月期间,为4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及1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缝闭动脉导管手术,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手术方法、术后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1例,女4例。年龄7~33岁,平均15.6岁。症状:5例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活动后心慌、气短,心功能均属Ⅲ级。杂音:胸骨左缘2~3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2例,连续性杂  相似文献   

2.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1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导管未闭常规在全麻、常温、左胸后外侧切口或小切口胸膜外结扎。近来不少医院在胸腔镜下手术行未闭导管栓塞法治疗 ,合并心内畸形则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一期手术。我院近年施行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12 0例 ,无一例死亡 ,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2 0例中男性 6 6例 ,女性 5 4例 ;最小年龄 1.5岁 ,最大 36岁。单纯动脉导管未闭 94例 ,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 ,2 0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 ,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 11例 ,房间隔缺损 7例 ,法乐氏四联症 2例。2 治疗方法单纯动脉导管未闭均采用全麻、常温、左胸后外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2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一期手术治疗体会,总结分析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2月-2007年6月我科治疗的22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出现围手术期灌注肺,无早期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无死亡病例,无遗留动脉导管未闭病例。结论术前检查完善,术中心内外探查确切,可避免动脉导管未闭漏诊。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可早期同期矫治。体外循环前结扎或体外循环下切开肺动脉直视缝闭动脉导管,同时矫治心内畸形疗效满意,浅低温不停跳下手术能降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深低温微量灌注法,治疗3例先心病人,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3例先天性心脏病人中,有2例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和二尖瓣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5.
粗大型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保俊  王淦  魏静义 《江苏医药》2001,27(3):189-190
目的:总结粗大型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57例粗大动脉导管未闭病人,导管直径1cm-2.6cm,采用单纯结扎导管24例,加垫结扎4例,切断缝合22例,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直接缝闭导管7例,结果:56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选择合理的术式及麻醉方法,采取必要的防治导管破裂出血的措施,粗大动脉导管的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36例,其中17例采用左腋下小切口闭合动脉导管法,疗效满意,方法简单,现报告如下。1 临术资料 本组17例皆为14岁以下患儿,其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1.5~14岁,其中1.5~3岁8例,3.5~7岁6例,8~14岁3例。体检:胸骨左缘2~3肋间皆可闻及Ⅲ~Ⅳ级连续的机器样杂音。肺动脉  相似文献   

7.
崔良顺  易建阳 《江苏医药》1994,20(3):150-150
我院自1991年以来,对3例动脉导管来闭患者采用深低温微量准注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切开缝合未闭导管,手术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为女性,年龄7~37岁。其中1例5年前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后再通。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均可闻典型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并触及连续性震颤;有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隔缺损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国内报告尚较少。现将我们曾发现的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而进行手术的3例主动脉隔缺损报告如下,着重对其鉴别诊断进行讨论,冀能对术前的确诊有所助益。病例报告例一、住院号8863,男,29岁。主诉重体力劳动后气急、咯血已1~2年,近半年来症状增剧,伴有水肿,乃至某医院就诊,经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进行手术,发现肺动脉搏动显著且伴有震颤,但未发现动脉导管未闭。出院后因心力衰竭再住某医院治疗,行右心导管检查发现肺动脉水平有左向右分流现象,以后转来本院准备手术治疗。体检:发育中等,无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提高动脉导管未闭(PDA)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的认识水平。方法:对我院1985年2月至1998年3月70例PDA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6例常温全麻左胸后外侧切口胸膜翻转法及3例胸膜外PDA结扎术,治愈57例,因导管出血中途转体外循环手术1例,压迫止血后中止手术1例,12例体外循环中-深低温低流量经肺动脉缝闭PDA(同期纠治心内畸形9例)治愈10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0.
例 1:女 ,17岁。因发现动脉导管未闭 16a,劳力性气短5 a,于 2 0 0 2年 10月 2 5日入院。患者 1985年 11月发现心脏杂音并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查体 :体温 3 6.2℃、脉搏 92次 /min、呼吸 2 0次 /min、血压 110 /70m m Hg( 1m m Hg=0 .13 3 k Pa) ,发育中等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连续的机器样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示左室肥大。心脏超声在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可见直径 8m m ,长 11m m的动脉导管 ,并有双期正向血流。当天进行了 Am platzer蘑菇伞堵塞器堵闭动脉导管术。手术在 X光透视下进行。首先采用 …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81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屿  高义双  宋立娜  管霄 《河北医药》2006,28(12):1219-1220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一种先天性的异常通道,多位于主动脉峡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21%.以往外科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手术并发症多.介入性治疗PDA具有疗效可靠,操作方法安全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并适用于手术结扎后再通者.现将我院采用国产(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封堵器介入治疗PDA患者81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93年9月开始用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闭合术治疗11例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例 ,其中重症单纯动脉导管未闭9例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 ;男7例 ,女4例 ;年龄7~34岁。患者均自幼发现心脏杂音 ,经常呼吸道感染 ,听诊闻及以收缩期为主的连续性杂音及触及震颤。胸片示 :肺血多 ,肺动脉段凸出 ,心胸比在0.45~0.58之间 ;术前心脏彩超示导管直径在0.8~1.0cm ,9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者均合并肺动脉高压。经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在深低温 (19℃ )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结扎术 ,术后…  相似文献   

13.
报告应用钮扣装置关闭先天性心脏动脉导管未闭4例。方法;手术在X线和彩色超声心动图联合监视下进行,从股静脉插入导管,经肺动脉,动脉导管到降主动脉。释放钮扣装置半闭PDA。结果;4例关闭成功后连续性杂音均消失,肺动脉明显下降。影响无明显残余分流。  相似文献   

14.
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缝扎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缝扎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86例粗大的动脉导管、成人动脉导管或动脉导管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的病人 ,采用体外循环下降温至 2 1℃ ,低流量下缝扎动脉导管。结果 手术死亡 2例 ,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和肺动脉高压危象 ,存活 84例无脑栓塞、肾功能衰竭或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 ,随访 12~ 5 0个月无复发再通。结论 深低温低流量下动脉导管缝扎术对于粗大动脉导管、成人动脉病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技术。方法对2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预防发生肺高压危象、伤口护理等多个环节进行观察研究和护理。结果通过对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进行一系列的护理,使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相应降低。结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系统的护理和手术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6.
动脉导管末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先心病的10-15%,男女比例约1:3。病情视分流量大小而不同,分流量大者易引起肺动脉高压及心衰。介入治疗为动脉导管末闭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报道1例动脉导管末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介入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7.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心病中的15%高者达19.8%。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是施行外科手术,手术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切断缝合术:适用于所有病例,效果确切,术后不会再通,合并症亦少,对合并肺动脉高压导管粗大型的或主动脉端显著扩张的漏斗型动脉导管较为适合。术时需注意导管断端的缝合和止血,故参加手术者应密切配合,作好控制出血的准备,则疗效较满意。二、结扎术:无需特殊器械,操作较简单,容易掌握,但个别病例术后导管可能再通。其主要原因可能由于结扎扣不够紧致逐渐再通,或由于结扎过紧,术后丝线逐渐损伤并穿越导管管壁,也可能致导管腔再通。据报告导管结扎术后约10—15%左右疗效不良。Jones报告的61例结扎术中,再通12例(19.8%)。我院270例结扎术后再通率为2.6%。合并肺动脉高压或粗大型的漏斗型导管,  相似文献   

18.
动脉导管未闭(以下简称导管未闭)常并发肺动脉高压,导管瘤样扩张,导管壁钙化和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可致导管壁脆弱,手术中发生大出血,危及病人生命。成年人导管未闭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病例,手术游离短粗导管和导管切断缝合或结扎时常会遇到不  相似文献   

19.
苏伟  高春恒 《江苏医药》2007,33(3):226-226,F0003
患者,男,17岁,体检胸骨旁二、三肋间闻及4/6全收缩期机器样杂音,患者无明显胸闷,气急,胸痛等不适,测上下肢体动脉血压无明显升高及差异.超声心动图示:大动脉短轴切面肺动脉主干近左肺动脉起始处与降主动脉之间见导管沟通,最窄处7mm;胸骨上窝切面见动脉导管上方,左锁骨下动脉下方主动脉局部扭曲皱折,其远端降主动脉稍扩张为26mm,CW估测该狭窄处压差约42mmHg,超声心动图提示:(1)动脉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2)假性主动脉缩窄不除外,建议进一步检查(见封三图1).  相似文献   

20.
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病 ,传统的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入路为左后外切口 ,经胸膜腔内游离动脉导管行结扎或切断缝合。我院从1997年12月开始尝试经腋中线小切口胸膜外行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 ,到2001年12月份 ,共完成22例 ,虽然只占同期动脉导管缝扎术(约370例)的一小部分 ,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男14例 ,女8例 ,年龄从3个月到9岁 ,平均3±0.9岁。体重4kg 到32kg,平均18±3.2kg。所有病例经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检查确诊。诊断均为动脉导管未闭 ,2例合并卵圆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